第897章 罗新华的高速重甲刺客和罗新中的抗美(东)援美(西)支援军
越后,松崎。
马蹄在通向海岸方向的石子路上发出规律的哒哒声。大道寺由美撩开马车窗的帘子,还在生气地看着远处戒备森严的松崎火车站:“那些海军陆战兵神气什么!不就是仗着守着油田金矿吗?连陆军的通行证都不认,狂得没边了……”
一旁的罗新中闭目养神,嗤笑一声:“这不是我老豆在这里泡温泉吗?”他顿了顿,“他是越老越怕死,俄国人的沙皇亚历山大去年就叫人用炸弹炸死了,他不得仔细防备?”
罗新华沉默着,窗外风景流转。从戒备森严的城镇边缘,逐渐过渡到稀稀拉拉的农田和防风林带。空气里的海腥味更浓了,还带着潮湿的寒意。小野寺椿安静地坐在他对面,膝上放着她的乌木匣子和随身书包。忽然,她再次开口,声音不高但很清晰:
“上校阁下,松崎近海的新泻港是日本海最重要的军港之一。那里靠近北方的海参崴港……所以戒严等级从来都是最高的。”
罗新华目光下意识投向车窗外不远处的海岸线方向。大道寺由美也好奇地望过去:“常年戒严?比京都大阪还严?为什么?没听说新泻港有啥大舰队啊?”
“不是有舰队,”小野寺椿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车板和稀疏的树林,看到了某种看不见的存在,“是许多需要隐藏的大军舰会停在那里。”
“隐藏?”罗新中也睁开了眼。
“海参崴港在冬天会结冰。”小野寺椿语气平淡地解释着常识,“那些驻扎在海参崴的、不能轻易示人或者需要避人耳目的舰艇,每年深冬之前,就会像候鸟迁徙一样,沿着日本海隐蔽的航线南下,到新泻港的深水锚地里停泊、检修、过冬,一直到来年春天海冰消融……那时候再悄悄返回。所以新泻港和松崎一线向来都是……重兵布防之地,是眼睛最多的地方。”她最后一句意有所指,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车窗外几处看似寻常的岗楼和田野。
几个人说话间,沿海道路骤然变得平直宽阔,赶车的海军车夫“吁”了一声,马车慢了下来。
罗新华往车窗外望去,发现前方几百米外的道路旁出现了一道哨卡。守着的不再是之前日本海军陆战兵,而是换成了身着深靛蓝色制服、头戴硬顶短檐帽、腰带上有蟠龙徽记的太平天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哨卡横杆前方立着拒马,士兵们持枪肃立,神情警惕地望着这辆驶近的马车。
小野寺椿和大道寺由美立刻从各自包里拿出了蓝色和土黄的通行证。马车停下,一个年轻的太平军海军陆战队少尉走到车门前,军姿挺拔,一丝不苟地敬了一个军礼:
“请出示特别通行证件!”
特别通行证大道寺、小野寺肯定是没有的,而罗新中则笑嘻嘻对罗新华道:“大佬,老豆要见的是你。”
“真是麻烦!”罗新华嘟哝了一声,从常服口袋里,摸出了一本暗红色硬封皮、上面有着一道盘龙绕海礁浮雕徽章的证件!那徽章极其精致,连龙鳞的每一道纹路都清晰可见,带着沉甸甸的威压感。
他默默递出这本暗红色的证件。那陆战队少尉看到证件样式的瞬间,瞳孔猛地一缩!几乎是本能地再次肃立站直,双手极其郑重地接过,翻开后认真检查。当他看清里面那几处特殊的印章和签署的完整名讳时,年轻的脸上瞬间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他霍然抬头,先是死死看了罗新华苍白而疲惫的脸一眼,接着目光猛然投向车窗外海岸的方向!
他“啪”地一声立正,脚跟并拢的声音清脆有力,右手刷地抬至太阳穴,行了一个教科书般标准的军礼!
“上校阁下!”他的声音因为激动微微发颤,但竭力保持着最高的音量,指向海岸线远方那里,透过春日午后薄薄的雾霭,在平静的海湾深处,一个庞然、锐利、充斥着工业力量的剪影正静静地漂浮在蔚蓝的海面上!
“长官!那艘漂亮的大军舰!”少尉的声音激动得破了点音,“它是您的坐舰,对吗?!”
马车上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被少尉所指的方向牢牢地吸引住了!
那是一条崭新的,排水量至少超过10000吨的装甲巡洋舰,炮塔、舰桥、桅杆、厚重的烟囱、优雅而充满速度感的舰身轮廓……在春日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钢铁光芒。
罗新华甚至能看到舰艏飘扬着的“黑红黄”三色旗!那是.美西联盟民兵海军的旗帜!
毫无疑问,那是罗耀国为美西联盟这个战争代理人准备的新杀器!
而挂着美西联盟海军上校名义的罗新华,当然是它最适合的舰长!
“阿华,”罗新中不知何时已经凑到兄长身边,声音压得极低,带着玩味的笑意,“还看呆了?再看它也不会飞到你面前来。”他轻轻撞了一下罗新华的肩膀,“那个少尉没说错,他就是你的!”然后他眼神瞟了一眼罗新华身侧面无表情但眼神专注地看着那艘巨舰的小野寺椿,笑容变得有点促狭,“老头子想得真……周到啊!连最好的‘海军专用巫女’都替你准备好了!还……”他拉长了尾音,眼神意味深长。
“嗯?”罗新华下意识地从那钢铁巨兽的震撼中收回一丝心神。
罗新中嘿嘿一笑:“还不止一个!你数数……”他掰着手指数落,“炮术巫女有了,”他眼神扫过小野寺,“航海巫女呢?轮机巫女呢?医疗巫女呢?嘿嘿,老头子一向大气!羡慕死人啊!”
“什么?”罗新华脑子嗡嗡响,还没完全消化这个意思。他刚转过头想问清楚,眼角余光却瞥见那条通向松林深处的沙石路上,一个身影正踩着辆自行车,风一样地朝这边赶来。
那是个同样穿着合体海军藏青制服、扎着马尾的女军官。她骑车的姿势轻盈利落,脸庞异常年轻,带着点婴儿肥的娃娃脸,皮肤白皙得像上好的瓷器,但那双眼睛却大得惊人,乌黑圆亮,透着股和外表年龄不太相符的活泼伶俐劲儿。车子在哨卡前五六米处停下,少女军官利索地跳下车,推着车小跑到马车前。她无视了一旁肃立的少尉和好奇的大道寺,目光迅速锁定在了身穿海军上校制服的罗新华脸上。
她立正站好,对着罗新华就是一个九十度的深鞠躬,马尾辫随着动作晃荡,声音清脆而美妙:
“下午好!上校阁下!我是神宫寺薰,海军航海本部专用航海巫女!您是罗新华上校阁下没错吧?”
她抬起头,娃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对小虎牙若隐若现。她飞快地瞟了一眼站在罗新华侧后方的小野寺椿,笑容更盛,用一种既恭敬又带着点熟稔的语气朝她挥了挥手里的帆布书包:“小野寺姐姐!见到你真高兴!以后我们就是‘同舰姐妹’啦!请多多关照喔!”
小野寺椿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表情像是生吞了一只苍蝇,硬邦邦地吐出三个汉字:“神宫寺……”
看来她们还真是“好姐妹”啊!
神宫寺薰却好像没看见小野寺的黑脸,又转向罗新华,那双大眼睛里全是纯粹的敬仰和雀跃,声音脆生生的:“总理阁下就在神宫寺温泉里面!请上校阁下,请下车随我来吧!前面可不许外面的马车进入。”
“神宫寺温泉”并非独立的温泉旅馆,而是依托着一处古老寺庙遗址修建的滨海温泉建筑群。黑色的礁石与白色浪花在几十米外的沙滩上不停碰撞。青翠的松林将一片带着古雅气息的飞檐木结构建筑环绕。穿过那道隐藏在松枝里的木牌坊门楼(两旁肃立着更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罗氏兄弟和小野寺、大道寺跟在轻车熟路的神宫寺薰身后,沿着铺满松针的石子小径,向海岸边最高的那栋两层木楼走去。空气里弥漫着硫磺的气息和海风咸湿,海浪声仿佛就在耳边回荡。
走上二楼,推开一扇宽大的障子门,是一片面朝大海的无遮挡露台。露台上仅置一蒲团,一道精悍的身影正盘坐其上,背对着门口,面朝苍茫大海,也不知道在琢磨什么?远处海面上,那艘崭新的钢铁巨兽沉默地漂浮着,似乎在等待着它的主人。
“父亲。”罗新华站在门口,声音有些发紧。
罗耀国没有回头:“来了?”
“嗯。”罗新华应道。罗新中则站在哥哥身后,双手插在裤袋里,笑嘻嘻地看着父亲的背影。
罗耀国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门口的两个儿子,最后落在罗新华那张经过战火历练的脸上。
“过来,站这儿。”罗耀国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露台边沿。
罗新华一瘸一拐地走过去,和罗新中并肩站在父亲身侧,面向大海。小野寺椿和大道寺由美留在门内,恭敬地跪坐在阴影处。神宫寺薰则俏生生地侍立在门口。
“靖海,标准排水量一万两千吨。”罗耀国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海风声,“配了最新式的立式三胀蒸汽机,两万六千匹马力。最高航速可达二十三节。”
他的手指向远处海面上那钢铁巨舰优美的长艏楼剪影,“看看她的舰艏和干舷……深V,带球鼻艏。跑起来快得能劈开浪,稳得能让你的炮术官算准每一发炮弹的落点。”
他的手指移向舰体上高高隆起、棱角分明的炮塔。“四座双联,八门210毫米(50倍径)管退速射炮。江南制造局今年才定型量产的新货。射速每分钟三发半,穿深……够把东美联邦那票偷工减料的装巡撕开。”罗耀国嘴角勾起一丝刻薄的冷笑。
“装甲……”他的目光变得有些凝重,“整个核心区一个102米长的装甲盒子。用的是从仿克虏伯的最新淬火渗碳钢板,主装甲带200毫米厚,15度外倾。别说203、210,就算在东美佬手里那些快报废的305毫米老管子八九千码外打出来的穿甲弹,也别想轻易撕开它!”他顿了一下,似乎在品味钢铁能为他的长子带去多少安全保障,“水平防护……两层加起来90毫米,够用了。”
罗耀国看向大儿子,目光灼灼:“船坚炮利!而且耳聪目明,我给它配了最新的江南一型无线电台,是特斯拉三型基础上开发的,阿华,带着它……”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去太平洋上建功立业!”
罗新华望着父亲所指的那艘沉默的海上钢铁堡垒,那完美的参数组合(速度,装甲,火力,通讯)带来的巨大力量感与可能性让他瞬间摆脱了这一路来的疲惫和脚上的伤痛!
那是足以在太平洋上翻江倒海的力量啊!
罗耀国收回投向巨舰的目光,转而投向身边一直笑眯眯听着、仿佛事不关己的罗新中。
“阿中,你……”罗耀国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种下棋者落下重子的决绝,“你的第四旅团,就是‘靖海’号需要护送的……第一个目标!”
罗新中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那双和父亲一样深邃的眼睛猛地睁大,瞳孔里射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什么?!第四旅团?第一批?护送……去哪?!”他下意识地向前一步,逼近父亲,完全无法理解这个晴天霹雳般的命令!
罗耀国面无表情地回视着次子瞬间失态的脸孔,脸上有些不悦:“送去打仗!北美,阿中!美利坚!”
他站起身,伸出手,重重地拍在罗新中的肩膀上:“美利坚合众国(东美联邦)和美利坚联盟(美西)之间的第二次内战……就要撕破那层遮羞布了!”他嘴角咧开一个毫无温度的笑容,“可咱太平天国……可是华约的老大,老大是不能轻易下场的,得有万全的把握才能开战。而万全的把握,就得靠下面的小弟一刀一枪打出来。”
“所以……就让美西联盟先下场去和大英那边的小弟美东联邦较量!”罗耀国顿了顿,语气平和地说,“然后再由日本神国出兵去支援美西!而你,”他的目光灼灼地看着儿子,“你的第四大阪旅团!就作为日本神国派出的第一支……支援军!去抗美东援美西!记住,你们打得越好,太平天国手里的筹码就越多,天国的筹码越多,英国的筹码就越少!”
第898章 首相,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不科学的时代当中!
伦敦,海军部大楼,1882年5月17日。
橡木长桌两侧的空气凝固了,只有蒙塔古上校略带沙哑的嗓音在回荡。
“……瓦胡岛海战证明,太平天国和美西联盟已经找到了海战胜利的‘钥匙’。”蒙塔古上校拉长着脸,语调沉得仿佛在主持葬礼,“快速突进的巨舰撕开外围防线,重甲重炮的巨兽则碾碎陷入混乱的主力。这就是‘击伤’加‘击沉’的公式。长官们,皇家海军必须拥有同等的组合我们既需要快如利箭的猎手,也需要坚不可摧的铁锤。”
他指向摊开自己理想中的主力舰草图,线条简洁而凌厉:“其一,‘快速舰队’核心:标准排水量12,000至15,000吨。搭载不低于八门9.2英寸(234毫米)速射炮。航速必须达到22节甚至更高,为此可以削减装甲,主装带控制在4英寸(102毫米)哈维钢足矣。它们的作用是撕裂对方巡洋线,截杀商船,牵制敌方主力。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快速而迅猛的火力打击,使敌人的主力舰减速。”
“其二,‘战列线铁壁’核心:标准排水量15,000至20,000吨。主装带需要厚达12英寸(305毫米)以上最硬化的装甲,主炮口径至少12英寸(305毫米)。航速……不能低于17节,否则速度太慢,哪儿都去不了。它们的作用则是承受敌主力火力,并用重炮摧毁它们。”
蒙塔古的手指重重敲在华盛顿的标记点上:“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美利坚合众国(美东联邦)的‘宪法级’拥有优秀的舰体结构,却被架退式12英寸(305毫米)炮拖累!阁下,立刻向纽波特纽斯船厂提供全套阿姆斯特朗10英寸(254毫米)45倍径速射炮的生产许可和授权图纸,全面改造它们!同时,”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动着锐利,“向美东提供‘阵风级’或其改进型!让这些‘海上猎豹’赶在‘宪法级’完成改装前出击,切断太平洋上的航线,逼迫太平天国的舰队分散搜索……这是当前唯一能在太平洋上给他们放血的战术!”
啪!标准的立正军礼后,蒙塔古退出了这间弥漫着雪茄与权势气味的核心会议室,留下沉重的压力。
门合拢的声音仿佛一个信号,海军大臣诺斯布鲁克伯爵转向面色凝重的首相格莱斯顿:“首相,蒙塔古上校的战略判断敏锐。他提到的‘快速舰’,海军造船部早就已经在建造了就是‘飙风级’,标准排水量12,000吨,自然通风下航速21节,强压通风23节。配备五座双联9.2英寸炮。设计总监巴纳比告诉我,这足以匹敌方除其最大、最慢的重型战列舰外的一切对手,而后者……绝不可能追上飙风!”
第一海务大臣库珀.基海军上将紧接着补充:“是的,首相。‘飙风级’首舰预计今年6月服役。如果授权出口给美东,将是威慑太平天国、缓解其太平洋压力最直接的手段。”他看着首相,话语中隐含期待:“同时,我们应即刻向远东派遣一支由‘飙风级’的二号舰‘台风’号领衔的分舰队,展示帝国决心,威慑太平天国。”
“威慑?”格莱斯顿放下手中的报告,灰蓝色的眼睛透过镜片审视着同僚,声音不高却如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诸位,请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此刻并未真正下定决心未决心投入一场与大洋彼岸那个新兴强权的全面战争那么向远东象征性地派遣几艘快船,其‘威慑’力量又究竟有何意义?对于华盛顿的美东联邦而言,这种姿态或许有一份勇气可以借用,但对于操纵着美西傀儡的太平天国政府呢?”他缓缓摇头,“那是无法动摇其决心于万一的!”
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身体前倾,语调带着帝国外交政策掌舵者的谨慎:“首相所言极是。当前还不是我们和太平天国最后摊牌的时机。我们若将少量新锐主力舰东调,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但倘若将本土舰队的主力东调,则有可能激化局势,提前引发我们和太平天国的最终决战。而一旦帝国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压倒性优势……首相,俄罗斯觊觎君士坦丁堡已久,而土耳其根本无力自卫。德国也对法兰西磨刀霍霍。我们此刻仍需要皇家海军主力作为欧洲均势的定海神针。”他顿了顿,目光投向海军部两位长官,“不如折中授权向美利坚合众国出售或租借‘飙风级’,使其成为美东联邦在太平洋上的利爪,既维持对太平天国的袭扰压力,试探其海军技术真正底蕴,又不需我们过早投入舰队核心力量。”
“还需继续试探?”格莱斯顿的眉头拧成“川”字,手指点了点桌面一份绝密文件,“瓦胡岛战役已经试探出太平天国那1.6万吨以上的‘铁壁巨兽’。造船总监先生,您认为这艘船,是否逼近了他们现有技术的极限?”
海军造舰总监纳撒尼尔巴纳比爵士清了清嗓子,技术官僚的严谨态度取代了军人的豪迈:“首相,从已知情报分析,那艘巨舰的防护(重甲)和火力(重炮)结合,已达到三胀式蒸汽机时代的巅峰。除非他们能突破……”他话锋一转,语气笃定,“蒸汽轮机技术瓶颈!但这不可能。英国掌握着绝对的核心专利帕森斯公司是我们十年扶持的成果。太平天国的工业基础,目前至多能制造些发电用的粗笨轮机,单机三千马力已是极限,且体积庞大到无法上舰。因此,那艘巨舰,就是他们依靠三胀机所能达到的‘铁壁重炮’形态的天花板。”
“也就是说,”格莱斯顿若有所思,“短期内,他们的主力舰技术发展空间受限?”
“是的,首相。”巴纳比肯定地回答。
就在这稍稍松动的气氛中,格兰维尔伯爵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怪:“首相,还有一个……异常因素。来自日本帝国的报告。”
格莱斯顿抬眼:“日本?三个当中的哪一个?”
“是大英帝国承认的佐世堡政府的正式照会。”格兰维尔的神情像在叙述一个荒谬的笑话,却又带着外交官的严肃,“据他们安插在楠木氏‘伪日本神国’的内线情报,太平天国正向其代理人……或者说是归属在美西海军序列中的作战舰艇上,派遣一种被称为‘海军专用巫女’的特殊人员。”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几位大臣的脸上写满错愕与不解。
“‘海军专用巫女’?”首相一字一顿地重复,像是在消化这个词的荒谬性,“做什么用?在甲板上跳神祈祷?还是给异教徒的水兵讲《圣经》?”
格兰维尔伯爵摇摇头,表情与其说是尴尬,不如说是面对未知的困惑:“报告描述很模糊……但核心功能指向明确的作战效能。据说她们通过某种……多宗教融合的‘神秘’的仪式,可以提升主炮校射的命中率,延长轮机锅炉稳定运行的时限,甚至能促使舰艇航行获得更有利的风向和海况条件……”他的声音渐低,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上帝啊。”格莱斯顿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深深的不解和一丝愠怒,“这难道是说,太平天国的那些将军们,把海战的胜利希望,寄托于几个女人的……祷告?”他疲惫地摘下眼镜,“我们花费数百万英镑研究炮膛闭气、测距仪精度、渗碳装甲的镍铬配比……他们却在研究巫女?”
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在场最具“科学性”的权威海军造舰总监巴纳比爵士。这位严谨的工程师、皇家学会会员,沉默了几秒。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上呈现出一种混合了专业理性与荒诞感的奇特表情,最终望向首相,说出了一句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将被反复引用的名言:
“尊敬的首相先生,”巴纳比爵士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从纯粹的工程学和物理学原理出发……这显然,是极端不科学的。”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围坐的帝国核心决策层,补充了一句,语调里带着历史旁观者的无奈和某种深远的警示:
“但是……我们似乎已经生活在一个不怎么‘科学’的时代当中了。您说呢,首相?”
长桌旁的帝国精英们面面相觑,他们的女王都是“耶稣亲妹妹的灵魂转世”这已经是整个欧洲都公认的事实了!在圣公会的教堂中,耶稣身边就站着个小胖墩姑娘,长得和年轻时的女王一模一样,据说她就是耶稣的妹妹,也就是女王陛下的不知道多少代前世!而且太平天国的那位“先知王”罗耀国,三十年来预言了多少事情?他可是非常灵验的!所以谁要说现在这个时代就是个“科学时代”,那这个结论本身就不符合科学精神.
只听见首相低声嘀咕:“没有问题的,帝国有魔法委员会我马上召开魔法委员会研究怎么对付敌人的巫女!”
第899章 女王陛下,英国早就没有女巫了,全都被消灭了!
白金汉宫,蓝色会客厅。
维多利亚女王端坐天鹅绒扶手椅,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裹着厚毛毯蜷在隔壁高背椅中,脸色灰败,眼窝深陷,还不停咳嗽看着好像被什么榨干精血似的
落日的余晖透过高窗,泼洒在了女王会客厅的波斯地毯上,将首相格莱斯顿、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海军大臣诺斯布鲁克伯爵、还有魔法委员会主席,老态龙钟的威灵顿公爵二世等人的身影拉长。
年近半百,在太平天国的海关当了二十年顾问的罗伯特赫德立在角落他现在是魔法委员会东方神秘事务顾问,专门研究太平天国怎么就神神秘秘地发展起来了?这根本就不科学啊!
“陛下,”外交大臣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根据我们扶植的日本佐世堡政府所提供的确切信息……太平天国将一种名为‘海军专用巫女’的作战人员配属给了美西联盟舰队。”
“巫女?!”女王的声音陡然拔高,“你是说,太平天国在用女巫打仗?!”
“是的,”英国外交大臣僵硬地点了点头,“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是她们似乎能通过某种神秘仪式影响战场。”
海军大臣诺斯布鲁克伯爵连忙补充道:“陛下,根据在现场观察了瓦胡岛大海战的皇家海军上校蒙塔古的报告:在瓦胡岛战役中,美西民兵海军的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拥有明显高于美东海军舰艇的射击精度,因此占据极大的优势。甚至出现了美西海军的两艘装甲巡洋舰压着美东海军的四艘战列舰打的奇迹!而且……据观测,敌方舰艇似乎总能占据有利风向,从而获得少量的加速度。”
“咳咳……咳咳咳……”亲王突然剧烈呛咳起来,枯瘦手指攥紧毯边,“这,这是真的吗?真的有女巫在为太平天国服务吗?”
他的健康因为某种不能明言的原因每况愈下,去年更是患上重病,一直卧床休养,如果不是发生了“重大魔法问题”,他压根不会出现在御前会议上。毕竟作为一个行将就木之人,他肯定对“魔法”、“天堂”、“天父皇上帝”之类的问题感兴趣啊!他老婆可是耶稣的亲妹子转世,是不是可以拿着老婆的推荐信上天堂?
女王的目光掠过丈夫佝偻的脊背,轻轻叹了口气,然后目光转向角落:“斯文森,您在前清是个八旗贵族,对太平天国的事情再了解不过,这个海军专用‘巫女’,到底是不是真的?”
白斯文知道个屁.但他现在挂着魔法委员会顾问和皇室顾问的名头,可不能一问三不知啊!啥都不懂怎么当顾问?况且阿尔伯特亲王待他不薄,他这些年在英吉利和红色法兰西之间的买卖做得风生水起,靠的就是两头都有关系。
不过他也不能胡说八道,得有逻辑:“回陛下,太平天国有没有女巫,臣不大清楚。但是.三十二年前的大清何等糜烂,何等衰败,我是再清楚不过了。您不妨先听我说说1850年的中国是什么模样。”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回忆一场噩梦。“道光三十年,大清帝国已是千疮百孔。”
“朝廷上下,贪污横行。地方官员层层盘剥,百姓饿殍遍野。江南鱼米之乡,竟有饥民易子而食;北方旱灾连年,赤地千里,饿死之人堆积如山。几万万人民,耕不到十万万亩土地,根本就不够吃啊!”
“军队?呵,八旗兵早已腐朽不堪,绿营兵更是形同虚设。他们的火枪是康熙年间的老古董,炮台上的大炮甚至还是前明嘉靖年间铸造的,锈迹斑斑,一炮打出去,炸膛的几率比命中还高。”
“那些年鸦片肆虐,白银外流,百业萧条。朝廷岁入几千万两,但普通兵丁所得之饷却不够一家人糊口。英国远征军打来的时候,各处守军鲜有战意,往往就是一触即溃!
至于工业,根本就是个零蛋,连传统的手工业都快维持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