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471节

  汽笛长鸣,钢铁巨兽缓缓驶出港口,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第935章 太平天国,万岁!

  1883年秋,安南,金兰湾。

  太平天国南洋军团司令部大楼内,陈玉成大将站在巨幅南洋地图前,目光死死盯着新加坡要塞的标记。

  窗外,清晨的霞光洒在港湾内,海面上停泊着密密麻麻的舰艇27艘“岛”级登陆舰、10艘“镇远”级装甲巡洋舰、22艘“吴县”级轻巡洋舰、16艘驱逐舰,以及数十艘运输船、运煤船。

  这座军事基地,是太平天国在南洋最大的海陆军共用要塞,是抵在英国远东殖民体系心脏上的一把尖刀!

  七座海防炮台就摆在沿岸高地上,280毫米天历三十年式岸防炮的炮口森然地指向远海,黑洞洞的炮口仿佛要吞噬敢于进入南中国海上的敌人。炮台高地下方则是基地的弹药库和军营。在地下弹药库内,成箱的炮弹堆叠如山,随时准备将死亡倾泻到英国人的头上。而一排排整齐的营房当中的,则是洋军团下辖的太平陆军第三军和太平海军陆战军的八万精锐!

  军营附近是一座飞艇基地,此时飞艇坪上停泊着6艘“天鹰”级侦查飞艇,巨大的气囊在晨风中微微鼓胀。眼下飞机还上不了天,在海战中充当舰队远视眼的就是这些胖乎乎的飞艇了。

  飞艇基地左侧则是金兰湾的制高点,制高点上的望塔上,哨兵正用高倍望远镜扫视海面。

  太平海军还在金兰湾内修建了船坞与海军船厂在其中一座干船坞内,一艘在半个月前和英军对炮受了个重创的“飞鹰”级装甲巡洋舰正在船坞内进行维修,随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蒸汽起重机的轰鸣,几块被英军的“阵风”级击穿的装甲钢板被替换了下来,一台被打坏的装甲炮台也被换成了崭新的。一个礼拜前还伤痕累累的“飞鹰”级已经焕然一新,马上就能再次出击了!

  而这座金兰湾海军船厂和婆罗洲的汶莱湾海军船厂还有爪哇岛上的泗水海军船厂,则是太平天国在南洋战场最大的底牌在南洋战场上受创的战舰拉回金兰湾、汶莱湾和泗水军港就能修。而英国人船受伤了只能拉回印度教给印度斯坦造船厂的工人们.

  金兰湾码头现在则是最忙碌的。铁轨从仓库、弹药库一直延伸至栈桥,一车车弹药和补给物资正被吊装到运输船上。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大口径炮弹推上装甲巡洋舰和登陆舰的甲板。

  而这些炮弹将在不久后,就会在英国佬的阵地上绽放出死亡之花了!

  作战指挥大厅内,参谋快步走进,军靴在地板上踏出清脆的声响。他立正敬礼,声音洪亮得仿佛要震碎玻璃:

  “报告司令官!总参谋部发布‘总参第2号令’!”

  大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薄薄的命令上。陈玉成接过命令,手指微微发颤。这不是恐惧,而是压抑已久的战意终于得到释放的激动!

  他目光扫过纸面,嘴角慢慢上扬,最后化作一个狰狞的笑容:“哈哈哈开始南进作战,夺取马来半岛、新加坡要塞、苏门答腊岛,歼灭英国远东舰队和马来亚军团!”

  简简单单的一行字,却宣告着西方在东南亚殖民历史终结的开始!

  陈玉成抬起头,目光如电,看向站在一旁的太平海军陆战第一军军长李容发中将和太平海军南洋舰队第三登陆分队提督陈坤书海军中将。这两位从太平军童子军成长起来的名将,此刻眼中同样燃烧着战意。

  “向马来亚进军!”陈玉成的声音如同雷霆炸响,“向新加坡进军!”

  尖锐的汽笛声划破金兰湾的晨雾,警报声在陆战第一军的营地拉响。

  “集合!快集合!”

  军官们的吼声响彻营地。士兵们从营房里冲出,像潮水般涌向操场。他们穿着藏青色的军装,腰间别着刺刀,肩上扛着步枪,脚步整齐得如同一个人,转眼的功夫就列好了27个营方阵。

  陈玉成和李容发已经站在高台上,军服笔挺,目光如炬。台下的士兵们列成方阵,刺刀在晨光中闪烁着寒光,仿佛一片钢铁森林。

  李容发上前一步,声音如同战鼓般震撼人心:“兄弟们!今日,我们就要踏上征途!”

  他的声音在海湾上空回荡,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士兵们的心头:“从金田起义开始,我们的前辈们用鲜血铸就了太平天国的辉煌!洪天王带着我们杀出广西,杨东王带着我们攻下南京,罗吴王带着我们横扫天下!”

  “今天,轮到我们这一代人,为天国开疆拓土!英国人以为他们能永远统治南洋,但他们错了!我们的炮舰会碾碎他们的舰队,我们的刺刀会刺穿他们的防线!”

  他猛地拔出佩刀,刀锋直指南方:“记住不怕牺牲,勇敢向前!发扬金田精神!太平天国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勋!”

  “太平天国万岁!“

  “太平军万岁!“

  战士们的怒吼声震天动地,仿佛要把天空都撕裂!这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在金兰湾上空久久回荡。每一名战士的眼中都燃烧着战意,战士握紧步枪,仿佛早就在盼望着这一天!

  金兰湾海面上,汽笛长鸣,仿佛巨龙苏醒的咆哮。

  10艘“镇远”级装甲巡洋舰率先起锚,巨大的铁锚从海水中升起,带起翻腾的浪花。这些钢铁巨兽的烟囱喷出浓密的黑烟,在海面上形成一片乌云。舰艏劈开波浪,朝着南方前进。

  22艘“吴县”级轻巡洋舰紧随其后,这些老式巡洋舰舰虽然已经不再适合用于舰队决战,但它们的吃水浅,在近海活动起来非常灵敏,拿来支援登陆战是最合适不过了。

  16艘驱逐舰如猎犬般穿梭在舰队之间,警惕地巡视着海面。这些不到1000吨的小家伙可都是舰龄不足五年的新船,它们装备的蒸汽瓦斯鱼雷足以让任何一艘英国战舰胆寒!

  随后,28艘运输船、运煤船依次出港。这些船只装载着弹药、补给和后续部队,是远征军的生命线。

  最后离开的是27艘“岛”级登陆舰,舰艏跳板门紧闭,数百名陆战队员在舱内静默等待。这些精锐士兵就是登陆马来亚的急先锋,将用鲜血和生命为太平天国开辟新的疆土!

  陈玉成带着司令部的参谋和第二批出发的陆军第3军的高级军官们站在码头上,朝着离港的舰艇行军礼。他们的目光追随着远去的舰队,仿佛已经看到了新加坡要塞上飘扬的太平天国旗帜!

  李容发的军部则搭乘一艘客船改装的运兵船。当他站在甲板上回望金兰湾时,这个从10岁就跟随太平军南征北战的老兵,也不禁热泪盈眶。他挺直腰板,向岸上的人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历史将被改写!

  金兰湾以南100海里,高空。

  远东英军司令部的“猎隼”级飞艇上,观察员邓肯突然瞪大眼睛,抓起望远镜的手微微发抖。他失声喊道:“他们出动了!上帝啊,他们都出动了!海面上都是中国人的舰艇!”

  飞艇内的气氛瞬间凝固。艇长詹姆斯.威尔逊中尉一把抢过望远镜,当他看清海面上的景象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太平军的舰队如同一条钢铁洪流,正朝着南方滚滚而去!

  “快画!快把他们的阵型画下来!”威尔逊中校怒吼道,“有一条中国人的驱逐舰过来了,它的4门88毫米主炮可以打飞艇!”

  观察员邓肯手忙脚乱地抓起素描板,颤抖的手指在纸上勾勒出太平军舰队的轮廓。他的手抖得太厉害,画出的线条歪歪扭扭,但这已经足够让新加坡的守军胆寒了!

  “返航!立即返航!“威尔逊中校声嘶力竭地喊道,“我们必须把这个消息带回去!“

  新加坡要塞,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陆上司令部。

  参谋快步走进司令官的办公室,脸色苍白如纸。他递上一份飞艇侦查报告,声音颤抖:“司令官阁下,太平军的舰队出动了!”

  司令官查尔斯胡德海军上将一位出身胡德家族的老派军官扫了一眼报告,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拍桌而起,桌上的咖啡杯被震得跳了起来,褐色的液体都溅在了他雪白的军服上。

  “拉响警报!”他的声音如同雷霆,“远东舰队,出击,我们不能让登陆,我们必须把他们消灭在海上!”

  新加坡要塞的警报声凄厉地响起,仿佛垂死野兽的哀嚎。港内的英国战舰纷纷起锚,水兵们手忙脚乱地奔向战位。这些骄傲的皇家海军士兵们还不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怎样一场风暴!

  同一时刻,婆罗洲北部海域。

  太平天国南洋舰队主力第二装甲巡洋舰分队与第一战列舰分队正沿着海岸线向西挺进。

  其中第二装甲巡洋舰分队包括4艘“靖远”级、4艘“定海”级装甲巡洋舰,4艘“吴县”级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呈双纵队阵型破浪而行。

  那四条“靖远”级的210毫米主炮炮口高昂,舰艏劈开碧蓝的海水,掀起雪白的浪花。烟囱喷出的黑烟在晨光中拉出长长的阴影,仿佛四条黑龙在海上游弋。

  尾随着第二装巡分队背后的,则是第一战列舰分队6艘“海龙二型”战列舰,6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呈单纵队紧随其后。

  “海龙二型”庞大的舰体碾过海面,标准排水量16000余吨钢铁巨兽每一次破浪都激起数米高的浪涌。舰艏的球鼻艏设计让它们在高速航行时更加稳定,舰艉的螺旋桨搅动着海水,在航迹上留下一道翻滚的白线。

  海风呼啸,舰旗猎猎作响。

  太平天国的黄龙旗在桅杆顶端迎风飘扬,金色的龙纹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舰队所过之处,沿岸的华人移民纷纷奔向海滩,热泪盈眶地望着这支属于他们母国的钢铁舰队。

  “看!那是咱们天国的战列舰!”

  “老天爷啊,这得有多少炮?”

  “万岁,太平天国”

第936章 D日

  1883年10月12日,凌晨3时17分,马来亚东海岸。

  浓重的海雾如一张巨网,笼罩着哥打巴鲁沿岸的礁石群。英军炮台的探照灯每隔三十秒扫过海面,惨白的光柱刺破黑暗,却照不透这片无边无际的迷雾。

  距离海岸两海里处,太平天国南洋舰队第一登陆编队正以3节的航速悄然逼近。旗舰“镇远”号装甲巡洋舰的舰桥上,陈坤书海军中将单手举着蔡司望远镜,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他能隐约看到岸上炮台轮廓那是一座标准的棱堡式防御工事,六门8英寸阿姆斯特朗后膛炮呈扇形分布,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海面。

  “飞艇第三侦察组最后一次报告,”作战参谋压低声音,“目标区域未发现异常,但东南方三海里处有英军巡逻艇活动痕迹。”

  陈坤书的指节在柚木舰桥上敲出沉闷的节奏。他身后,九艘同级装甲巡洋舰排成单纵队,烟囱里冒出的煤烟被特意控制在最低限度。每艘战舰的炮塔都已完成预热,200毫米克35倍径速射炮随时可以将炮弹砸到马来亚的海滩上。

  “特工组呢?”

  “尚未收到信号。”参谋递上怀表,表盘上的荧光指针显示3时28分,“按计划还有十七分钟。”

  舰桥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只有蒸汽管道偶尔发出的嘶鸣打破沉默。所有人都清楚,这场战役的关键不在于舰队火力,而在于海岸上那支潜伏的奇兵真约派马来亚教团三十年的苦心经营。

  凌晨3时45分,哥打巴鲁炮台西北800米密林。

  陈报国的鼻腔里充斥着腐烂树叶和火药的味道。他蜷缩在榕树气根形成的天然掩体后,食指轻轻敲打着信号筒上的防潮蜡。身旁的李自强正用匕首在树皮上刻下最后一道记号这是给后续部队的路线标记。

  “风向西南,风速二级。”李自强的声音比蚊鸣还轻,“探照灯周期28秒。”

  陈报国点头,从鹿皮袋里取出单筒潜望镜。镜片里,炮台西北角的哨兵似乎正在打哈欠,李-恩菲尔德步枪随意地靠在沙袋上。更令人振奋的是,预定爆破的公路桥方向隐约传来金属碰撞声那是另一组特工完成了炸药按照,发过来的信号。

  当时针指向3时44分,两人同时掏出怀表核对。李自强突然按住陈报国的手腕:“备用方案?”

  “照明弹失效就点燃橡胶园。”陈报国扯开衣领,露出挂在脖子上的铜哨,“老规矩,三长两短。”

  当探照灯刚刚扫过他们藏身的灌木丛,李自强猛地撕开信号筒引信。“嗤”的尖啸声中,三发白色照明弹呈品字形升空,在150米高度轰然炸开,将整座炮台照得如同白昼。

  炮台顿时炸锅。穿着白色热带制服的英军炮兵从营房里蜂拥而出,有人慌乱中撞翻了煤油灯,火苗顺着帆布炮衣窜上了胡乱堆放的空弹药箱。但更致命的威胁来自天空观测飞艇“天鹰七号”的无线电员疯狂拍发电键:“方位确认!仰角42,距离8000码,齐射预备!”

  凌晨3时47分,“镇远”号装甲巡洋舰。

  陈坤书的望远镜里,炮台在信号弹照耀下纤毫毕现。他看见有个军官正挥舞佩刀指挥灭火,另几个士兵手忙脚乱地扯开炮衣。最令人惊喜的是,西北角的弹药库大门居然敞开着,推车上的黄铜炮弹在火光中闪闪发亮。

  “全编队齐射!”

  “轰!轰!轰!”

  六十门200毫米主炮的怒吼让海面沸腾起来。第一轮炮弹落点形成完美的跨射,最近的一发距弹药库仅二十米,冲击波将整座推车掀翻在护墙上。

  炮台司令汉密尔顿少校刚冲出指挥室就被气浪拍倒在地。他挣扎着爬向电话机,却发现所有线路都已中断。透过破碎的观察窗,他看见城区方向腾起五处火柱公路桥、电报局、警署、军营和码头仓库同时遭到袭击。

  “这些该死的”他吐着血沫抓起韦伯利左轮,却听见观测塔传来撕心裂肺的警告:“第二轮齐射来了!”

  这次“镇远”号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发高爆弹直接灌进敞开门的弹药库,三秒后,整个炮台西侧在惊天动地的殉爆中消失。汉密尔顿被气浪抛到十米外的壕沟里,最后看到的景象是半截炮管旋转着飞向海湾。

  凌晨4时10分,华人村落“义安庄”。

  真约派教士吴文佑的白发在火把照耀下如同银丝。他面前列队的千余名青壮男子,清一色穿着靛蓝染的粗布短褂,肩上的天历20年式步枪刺刀如林。这些枪托上几乎都刻着字有的是父辈遇害日期,有的是被夺走的田契编号三十年来,真约派领导下的华人移民可没少和英国人扶植下的土著械斗!

  “三十年来,英夷一直在支持土人欺负咱们!”老人颤抖的手指向东南方,那里隐约传来炮声,“今夜,天王洪福庇佑,我们要讨还血债!”

  队列最前排的王兴华死死攥着枪管。他父亲王阿财是二十五年前移民到马来亚的,靠着真约派的保护有了自己的农场,还在马来亚开枝散叶。但也因为领导真约派民兵和马来民兵械斗,被拉偏架的英国殖民当局吊死在哥打巴鲁城外的一棵榕树上。现在那棵树下就埋着二十斤炸药,足够送整支殖民当局的巡逻队上天。

  “第一队控制公路!”

  “第二队抢占火车站!”

  “第三队配合主力佯攻兵营!”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武装起来的农民展现出惊人的军事素养。三十年来,马来亚的真约派民兵一直在和土著民兵或英国殖民者进行小规模的武装斗争。在马来亚长大的这一代人虽然没有品尝过饥饿的滋味,但代价是从小就在马来亚的丛林里和各种各样的敌人斗争。

  对他们而言,生存就是一场斗争!

  凌晨5时30分,哥打巴鲁主海滩。

  锡克营长辛格的望远镜里,海面突然冒出无数黑点。那些是太平天国的“岛”级登陆舰,这些平底船艏劈开浪花时,活像一群钢铁巨鳄扑向猎物。更可怕的是伴随着它们的轻巡洋舰的150毫米速射炮每十秒一轮的齐射将滩头炸成月球表面。

  “机枪阵地全毁!”

  “D连失去联系!”

  “铁丝网区出现敌方大型舰艇.天哪,它们要冲滩!”

  坏消息接踵而至。没一会儿,辛格突然发现电话线被切断了,传令兵刚冲出指挥部就被弹片削掉半个脑袋。当他跌跌撞撞跑到前沿战壕时,看见新兵拉吉夫瘫坐在血泊里,裤裆湿了一大片。

  “站起来!女王陛下的士兵”

  “轰”

首节上一节471/4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