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486节

第963章 大俄 大头

  1884年10月18日,圣彼得堡的初雪还未落下,但冬宫内的空气已经冷得刺骨。亚历山大三世站在作战大厅中央,脚下是一张铺满整个房间的欧洲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插满了代表各国军队的小旗。

  陆军大臣伊万诺夫斯基手持一支镀金指挥棒,指向法国东北部的贝特尼小镇那里插着一面蓝色三角旗,旁边还散落着几枚代表损毁装甲部队的黑色棋子。

  “陛下,德国人的装甲纵队在贝特尼停滞了整整两周。”伊万诺夫斯基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那么一些幸灾乐祸,“法国东北部的铁路线被里尔要塞群切断,现在德国人全靠骡马和卡车走公路进行运输。据可靠情报,德国佬每天能向贝特尼前线运送的炮弹不足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沙皇的嘴角微微抽动。三个月前,当德军装甲部队如潮水般涌过法比边境的大平原时,冬宫每晚都要召开紧急会议。参谋们在地图上用红色铅笔标注出一条条可能的进攻路线,每个人都担心德国人会像1869年对付法国那样,在几周到几个月内就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然后调头东进。

  可没想到,真打起来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所以.这就是让整个欧洲颤抖的德国战争机器?”沙皇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镶金的天花板下回荡,“就是被几场秋雨和一群法国工人困在烂泥里的铁皮玩具?”

  海军大臣舍斯塔科夫适时地补充:“更可笑的是英国人。他们的本土舰队拥有十几艘战列舰,却因为害怕德国人的三条装甲巡洋舰和几艘小小的鱼雷驱逐舰,至今不敢进入波罗的海。”

  沙皇的笑声戛然而止。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转向首席大臣本格:“我们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

  本格马上翻开一本厚厚的账册,上面记录着俄罗斯帝国总是在崩溃边缘徘徊的经济数据:“由于德国和土耳其的封锁,黑海各港口已经积压了一百八十万吨小麦,巴库的石油产量被迫削减了六成!各地的牛肉、牛奶、黄油价格也在不断下跌,而进口的工业品、机器设备、零部件则非常短缺。”

  沙皇的眉头拧成了一团形势好像有点严峻啊!如果俄国的小麦、石油、粮食、肉类、奶制品无法出口,这个俄国的经济怕是要崩溃.

  “最严重的是”本格顿了顿,又道:“根据军需部的报告,我们的硝石储备只够维持六个月的大规模作战。”

  沙皇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想起他父亲亚历山大二世被民意党人炸死前屡屡对他提起的警告:“记住,我们的工业就像跛脚的巨人可以挥出重拳,但经不起持久战。”

  “陛下!”陆军大臣伊万诺夫斯基突然提高声调,“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德国深陷法国泥潭,英国和太平天国则互相消耗。俄罗斯已经拥有了充分的自由行动的权力,我建议立即向巴尔干和土耳其海峡地区发动进攻!”

  沙皇点了点头,这正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他指着地图上的君士坦丁堡:“传令!黑海舰队立即进入战备状态,高加索军团向奥斯曼边境集结,巴尔干军团开始进入罗马尼亚联合公国。”

  陆军大臣伊万诺夫斯基一愣:“陛下,我们要向罗马尼亚联合公国进军吗?那里虽然隶属于奥斯曼帝国,但却是德意志帝国主要的石油采集地.”

  沙皇冷笑一声:“德意志帝国已经陷入了法兰西的泥坑,根据情报,他们在整个东线只布署了不到30个师,而且没有一辆坦克,也没有多少骑兵。而我们的巴尔干军团有60个师,其中的15个还是哥萨克骑兵师!优势在我!”

  当圣彼得堡的沙皇正在下达战争动员令时,万里之外的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正值深秋。风沙裹挟着枯草,拍打着新长安斑驳的城墙。这座由李鸿章带着湘淮残部建立的城市,处处透着诡异的违和感唐式的飞檐下挂着煤气灯,朱雀大街上跑着俄式四轮马车,市集小贩的吆喝声里混杂着山东方言和突厥语。

  在城西十里外,紧挨着天山余脉的是一处俄式风格的建筑群,显得格外醒目。高耸的砖砌哨塔上,一面绣着双头鹰和黄龙旗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这里是大唐武备学堂,整个中亚大唐唯一允许教授现代军事知识的地方。

  清晨五点半,尖锐的军号声划破黎明。五百名学员在三十秒内完成集结,他们穿着俄式军装,但绑腿和布鞋却是淮军的老样式。

  教务长段祺瑞手持马鞭,鹰隼般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今日早操科目全副武装十公里越野!最后五十名没有早饭!”

  队伍最前排,炮科教官王士珍正在检查学员的装备。这个瘦高的山东汉子是学堂最严厉的教官,也是唯一能用俄制76mm野战炮在三千米外命中移动靶的炮术专家。

  “报告堂长!”一名哨兵突然跑来,“沙俄顾问团的车队到了。”

  从太平天国回来后就晋升少将,还混上了大唐武备学堂堂长的袁世凯放下手中的德制望远镜,整了整貂绒大氅的领口:“让他们在观礼台等着。”

  当学员们扛着步枪开始越野时,沙俄顾问团长科瓦列夫斯基上校正用鄙夷的目光打量着这支“杂牌军”。但当他看到学员们保持整齐队形翻越沙丘,听到他们用中文喊着铿锵的号子时,脸上的轻蔑渐渐变成了惊讶。

  “袁堂长,”科瓦列夫斯基用生硬的中文说道,“您的学生.很特别。”

  袁世凯笑而不语。他知道这些在新关中的沃土上摸爬滚打的少年意味着什么他们是大唐的未来,更是他袁大头手中的利剑。

  当天的训练结束后,袁世凯的办公室门窗紧闭。厚重的波斯地毯上,七个人围着一张摊开的地图。除了袁世凯、段祺瑞和王士珍外,还有四位特殊客人近卫军步兵第一营营长曹锟、陆军部参谋吴鼎元、近卫骑兵师第一营营长王占元,以及秘密从布哈拉城赶来的布哈拉节度参军田中玉。

  “沙皇刚刚给朝廷下了调令。”袁世凯压低声音,告诉众人一个他刚刚从俄国顾问那里打听到的消息,“要求我们派一个志愿骑兵师去高加索前线。我已经打算向皇上请命,带领这个志愿骑兵师出征!到时候你们也要请缨出征!”

  曹锟一愣:“大人,您要带着我们去给俄国人当炮灰?”

  “当然不是!”袁世凯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弧线,“这是我们的机会。”他的指尖最终停在波斯湾北岸的阿巴斯港:“英国人在波斯只有两个营的驻军,俄国人在那里的驻军只有一个营,英国的印度大舰队又都盯着马六甲海峡东面的太平天国海军。咱们志愿骑兵师如果能打着俄国人的旗号南下”

  段祺瑞大吃一惊而起:“南下波斯?袁大人,咱们和波斯之间全是沙漠!”

  “正因为是沙漠,英国人才会松懈。”王士珍冷静地分析道,“我们可以借道赫拉特,沿着古丝绸之路南下。”

  吴鼎元提出关键问题:“补给怎么办?沙皇不可能给我们这么多军需。”

  袁世凯拉开抽屉,取出一叠文件:“这是和太平天国波斯湾石油公司的密约。他们愿意提供一百万天国银元的军费,条件是我们在把波斯的石油勘探和开采权交给他们。”

  房间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太平天国是英、俄两国的敌人啊!而波斯则在英、俄两国的控制下。中亚大唐名义上虽然是中立国,但实际上还是俄国扶植的。

  他这等于是拿着俄国的军火,打着俄国人的旗号,收了太平天国的钱,去抢英国人、俄国人的地盘而且还是独走!

  “赌的太大了”田中玉喃喃道。

  袁世凯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咱们大唐要是能真的中立也就罢了,可现在咱们要站队英俄!站队英俄就是同太平天国和德国作对!现在英国海军在太平洋上被太平天国海军打得节节败退至于俄国陆军,鬼才相信他们能干过德国佬?哪怕德国佬有一百多个师陷在法国,也有足够的余力打垮沙皇摆在西线的一百个师!咱们不能和沙俄一起,必须得跳到太平天国一边,那才是活路,而且还有油水!而且”袁大头终于抛出了“杀手锏”,“太平天国是支持我的!”

  三天后的深夜,新长安西门悄悄驶出五辆蒙着帆布的马车。车上装着武备学堂最精锐的五十名学员,他们将作为先遣队前往布哈拉志愿骑兵师将会在布哈拉完成组建。

  与此同时,冬宫收到了李鸿章的回复:“大唐的志愿骑兵师已经开始组建,明年春天即可渡里海进入高加索战场。”沙皇满意地批准了额外的军火调拨令,全然不知这些武器弹药会被用到波斯。

  而在武备学堂的操场上,剩下的学员们正在月光下加练战术动作。他们不知道,自己很可能成为中亚历史上最大胆的军事冒险的参与者。

  段祺瑞站在窗前,看着操场上挥汗如雨的少年们:“袁公,若是失败”

  袁世凯把玩着一枚天国银元:“不会失败的,卡扎尔王朝早就到了末途,怎么是咱们万余大唐健儿的对手?况且,咱们还有太平天国的支持!”

第964章 北约峰会和大反攻

  1884年11月5日,伦敦唐宁街10号的会议室里,壁炉的火光映照着格莱斯顿首相那张疲惫却略带振奋的脸。自从成为战时内阁首相以来,他还是第一次在这样严肃的场合里感受到一丝欢快的气氛。

  陆军总司令剑桥公爵乔治亲王站在巨大的欧洲地图前,手中的指挥棒重重敲在贝特尼小镇的位置上,声音洪亮得像是要震碎玻璃:“先生们,德国人的‘毛奇计划’已经彻底破产了!”

  他的指挥棒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从贝特尼一路指向巴黎,最终停在默兹河畔的色当要塞。地图上密密麻麻的铁十字标记代表着德军进攻的路线,但此刻,这些标记已经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地方开始被红色的法军箭头反推。

  “德国人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投入了第一装甲集团军的主力,才勉强拿下贝特尼!”乔治亲王的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他们损失了三百辆坦克,五万士兵,换来的只是三平方英里的焦土!”

  他拿起一枚代表德军坦克的蓝色小模型,重重按在贝特尼的沙盘上,沙盘上的泥泞战壕模型里插满了折断的蓝旗,而代表法军工事的红色三角却依旧如毒刺般嵌在交通壕的节点上。

  “法国人用燃烧瓶、反坦克壕、甚至用教堂的铜钟熔铸的反坦克地雷,硬生生把德国人的装甲洪流拖进了泥潭!”乔治亲王冷笑一声,“毛奇以为这里是通往巴黎的钥匙?不!这里是绞肉机的刀片!”

  他转向格莱斯顿,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首相阁下,德国人的速决战已经失败了!他们的装甲部队在贝特尼苦战三周,才勉强拿下这座小镇,而法军的南线主力已经完成了‘转进’他们让出了默兹河东岸的平原,退守色当要塞和南锡筑垒地带!”

  格莱斯顿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地图上那道红色的撤退箭头。法军的撤退看似是溃败,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术调整。

  “色当要塞新增了二十个炮兵连,南锡的坑道延长了十五公里。”乔治亲王继续道,“毛奇以为法军是在溃逃?不!他们是在把德国人引进山地火炮的射程!”

  格莱斯顿的嘴角微微上扬。法国人的韧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尤其是那些工人赤卫队,他们用最简陋的武器,硬生生拖住了德国最精锐的装甲部队。

  “北线的情况如何?”格莱斯顿问道。

  乔治亲王的指挥棒指向敦刻尔克和里尔:“敦刻尔克仍在激战,德国人虽然调集了许多280毫米的列车炮,但我们的战列舰只要往后退一点,依旧可以用10英寸大炮支援岸上的法军。至于里尔”他冷笑一声,“法国工人用铁轨焊成地桩,硬生生卡断了德国坦克的履带!十月底,德军甚至被迫从加莱撤退!”

  格莱斯顿深吸一口气。欧洲战场的形势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德国人的闪电战已经彻底失败,战争正在转向消耗战而消耗战,恰恰是英国最擅长的。

  “俄国人的动向呢?”他转向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

  格兰维尔伯爵展开巴尔干战区的沙盘,点亮了上面的标记灯:“沙皇已经正式对德国和土耳其宣战,三十个俄军师正在向罗马尼亚联合公国挺进,哥萨克骑兵已经焚烧了德国人在普洛耶什蒂的油田!”

  他的手指划过黑海沿岸:“同时,俄军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北岸和锡诺普一带发动了登陆作战,虽然没有能一路打到君士坦丁堡,但登陆总算是成功了。在高加索方向上,十五个师的俄军已经突破土耳其防线,正在向埃尔祖鲁姆推进!”

  格莱斯顿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俄国人的参战,意味着德国将面临东、西两线的夹击。

  “欧洲的形势已经稳定了。”乔治亲王总结道,“德国人四面受敌,太平天国的欧洲盟友已经陷入泥潭!”

  格莱斯顿轻轻敲了敲桌面:“那么,太平洋方面呢?”

  海军大臣休恰尔德斯站起身,掀开了覆盖在太平洋沙盘上的幕布。

  “首相阁下,太平洋战场在过去一个月里也出现了‘有利’的变化。”恰尔德斯的指挥棒点在圣诞岛环礁的位置上。

  沙盘上,八艘美东联邦的“宪法级”战列舰模型锚泊在湖内,旁边是几艘英国籍的运煤船、弹药船和补给船。

  “杜威的太平洋舰队在攻克毛伊岛后,暂时退往圣诞岛环礁休整。”恰尔德斯解释道,“我们的澳大利亚大舰队已经组织了运煤船和补给船前往圣诞岛,一旦美东舰队完成补给,就能立即展开新的军事行动!”

  格莱斯顿微微颔首。圣诞岛环礁是太平洋上的关键节点,控制了这里,美东舰队就能威胁夏威夷和太平天国的海上交通线。

  “太平天国的反应呢?”他问道。

  恰尔德斯的指挥棒移向腊包尔:“张宝的南太平洋舰队已经放弃了莫尔斯比港的进攻,主力正在撤往珍珠港同东太平洋舰队合流。”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显然,毛伊岛的失守打乱了太平天国的计划,他们不得不收缩防线!”

  格莱斯顿的目光扫过海图,夏威夷群岛的位置被重点标注了出来。

  “太平洋大海战的下一个焦点,必然是夏威夷。”恰尔德斯断言,“美东舰队一旦完成补给,就会联合澳大利亚舰队,对珍珠港发动总攻!”

  格莱斯顿沉吟片刻:“布伦卡湾的情况如何?”

  恰尔德斯的指挥棒转向尼加拉瓜海岸的沙盘。蓝色的小旗代表美西帝国的军队,已经将布伦卡湾团团包围,但港口炮台上依旧插着代表美东军的红、星条旗。

  “罗新中的日本旅团发动了两次强攻,但都被击退了。”恰尔德斯抽出三根代表增援的蓝旗,“不过,洪天贵已经从旧金山调来了一个黑人步兵师,他们是‘黑红黄军团’的精锐,布伦卡湾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格莱斯顿的眉头微微皱起。布伦卡湾是尼加拉瓜运河的关键节点,如果美西帝国完全控制这里,就能一步步把战线推向加勒比海,如果整个运河都被他们控制,那太平天国的破交舰就能进入大西洋!

  “必须阻止他们。”他低声道。

  恰尔德斯点头:“皇家海军已经派遣两艘‘纳尔逊勋爵级’战列舰前往澳大利亚,它们将会和美东联邦的太平洋舰队一起发动反击。”

  格莱斯顿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回到太平洋海图上。夏威夷、圣诞岛、布伦卡湾这三个关键节点的争夺,将决定太平洋战场的胜负。

  “海军方面还有什么需要?”他问道。

  恰尔德斯挺直腰背:“首相阁下,我们需要更多的燃煤和弹药补给船,尤其是穿甲弹的储备。另外,澳大利亚舰队需要更多的增援,太平天国的‘潜龙舰’仍然是个巨大的威胁。”

  格莱斯顿点头:“我会让军需部优先调拨资源。”

  他转向格兰维尔伯爵:“外交方面呢?”

  “首相阁下,外交部认为,目前有必要召开一次北约领导人峰会。”格兰维尔伯爵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一方面体现北约国家的团结,另一方面协调1885年的大反攻!”

  格莱斯顿微微颔首:“邀请名单拟定好了吗?”

  格兰维尔伯爵将一封早就准备好的名录推到他面前,上面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墨西哥合众国总统波费里奥.迪亚斯、红色法兰西人民委员会主席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俄罗斯帝国首席大臣尼古拉.本格。

  格莱斯顿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名字,最终停在“墨西哥总统”一栏上。

  “迪亚斯会来吗?”他问道。

  格兰维尔伯爵微微一笑:“外交部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向他传递了消息只要他出席峰会,英国将承认墨西哥对危地马拉的主权。”

  格莱斯顿的嘴角微微上扬。墨西哥是北美战场的关键,如果能确保迪亚斯站在北约一边,美东联邦的后顾之忧就少了一半。

  “法国人呢?”他继续问道。

  “布朗基已经明确表示会出席。”格兰维尔伯爵回答,“但他要求我们向红色法兰西提供更多的援助红色法兰西需要很多很多的物资,他们什么都缺!”

  格莱斯顿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红色法兰西”打仗挺厉害,但是组织生产真不太行.

  “答应他。”片刻的沉默后,格莱斯顿做出了决定,“但附加条件法国必须在1885年内发起一场有力的反击,以配合俄国在东线的进攻!”

  格兰维尔伯爵点头记录。

  “俄国方面呢?”格莱斯顿看向最后一个名字。

  “沙皇本人不会出席,但首席大臣本格会代表俄罗斯。”格兰维尔伯爵解释道,“圣彼得堡的条件很简单他们需要更多的贷款和军火,尤其是重炮、燃煤、硝石,越多越好。”

  格莱斯顿冷笑一声:“沙皇的胃口倒是不小。”

  他转向乔治亲王:“陆军方面对反攻计划有什么建议?”

  乔治亲王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茶杯叮当乱响:“北约需要一场决定性的反攻!现在有三个主战场1.欧洲;2.北美;3.太平洋只要打赢一处,邪恶轴心的联盟就会崩解!”

  他的指挥棒在地图上划出三条进攻轴线:“在欧洲西线法军可以依托色当-南锡要塞群发动反击,将德军逼退至浮日山脉以东;在欧洲东线,俄军可以在我方地中海舰队的配合下,三路夹击土耳其海峡,切断德国与奥斯曼的联系。而欧洲的东西两线可以联动,从而分散德国有限的兵力。而在北美战场,1885年的重心应该在尼加拉瓜运河的争夺上!

  格莱斯顿的目光扫过每一条进攻轴线,最终停在太平洋上。

  “太平洋战场呢?”他问道。

首节上一节486/4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