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494节

  公孙皓腿落下了一些残疾,本来就不太方便领兵,听到了周绪的安排之后,他也没有什么怨言,立刻低头抱拳行礼:“属下遵命!”

  周大将军点了点头,然后取来一张地图,铺在了桌子上,他指着地图上的濠州和楚州,缓缓说道:“如果这两个地方的江东兵,凭借城池固守不出,到时候我们就留一部分兵力,看住这两座城里的江东兵。”

  “我领兵,直取扬州。”

  周大将军看着地图,声音平静。

  “到时候,不仅整个江北都要大乱,我们还可以逼近金陵,看他李云还怎么西进!”

第615章 杨节帅的风骨!

  昭定四年九月底,原江南道观察使李云,以吊民伐罪为名,于淮南道起兵,兵进荆襄。

  就在江东兵,兵进山南东道的同时,河南道的颖州,豫州等数州,因为朝廷征收秋粮,百姓无以为继,也再一次生出动乱。

  自王均平之乱以来,又一次大规模动乱,再一次兴起,只不过这一次大规模动乱,动荡的中心,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荆襄地区。

  说的再宽泛一点,这一次是东与西,南与北之间的冲突。

  江东兵刚进山南东道,取下隋州,复州两个州,朝廷的钦使就在荆州江陵城,宣读了天子的圣旨,并且公布了朝廷讨伐东南逆匪的檄文。

  布告天下。

  裴璜更是登上城楼,向整个荆州城里的军民,宣读了这一份檄文。

  “逆贼李氏,乃宣州青阳县一山贼土匪耳!”

  “念其有勇力,朝廷遂加使用。”

  “其人聚拢山贼,呼啸成众,以至于成势,后被苏靖拔擢,得以入朝为官。”

  “朝廷未嫌其出身,数加重用,然其匪寇之心不改,虎狼之态尽现!”

  “任江南观察使之后,未经请旨,便私动兵丁,攻伐武昌。”

  “朝廷降旨罢黜之后,更肆无忌惮,如今全不念朝廷知遇之恩,竟起兵谋逆,其人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

  “今天子震怒,着各地方,协同荆南节度使杨,共击逆贼,将逆贼及其家人,拿往京城问罪。”

  “凡得贼首者,赐金十万,封万户侯!”

  裴璜高声宣读。

  荆州军民闻言,都是一阵欢呼。

  百姓大多如此,他们并不懂太多,碰到这种“热闹”可看,当场一般都会跟着欢呼,尽管他们有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在欢呼什么。

  当然了,百姓里也有聪明的,已经意识到荆州要打仗,回到家之后,就会开始收拾行李,准备逃出荆州,避开兵祸。

  荆南节度使杨,是个四十六七岁的汉子,他倒是军伍出身,身材也雄壮,这会儿他就站在裴璜左近,听裴璜念完之后,这位杨节度摸了摸下巴的胡须,看向裴璜,开口道:“裴公子。”

  “那李云,据我了解,应该是青阳县衙差出身,如何在檄文里,成了盗匪出身了?”

  他开口道:“这文书不实,被人知道了,恐怕要失信于人了。”

  裴璜看了看杨,缓缓说道:“这李云起家,是靠他在宣州聚拢的二百山贼,到现在那些山贼还在他军中,甚至都身居高位,这种不是盗匪出身是什么?”

  “而且…”

  裴璜眯了眯眼睛,轻声道:“这李云的来历,相当蹊跷,他是莫名出现在青阳的,皇城司查了好几年了,也没有查到他的宗族在哪里。”

  “查到的,只是当初青阳县衙里的户籍。”

  说到这里,裴璜闷声道:“这厮,跟一帮山贼搅在一起,不清不楚,平日里更是以兄弟相称,说不定就是山上下来的山贼,不知从哪里弄了个身份。”

  “当初,青阳的知县,如今成了他的岳丈,替他作假的可能性更大,皇城司虽然没有实证,但推断这人,八成就是山贼出身。”

  李云的身份,经不住查。

  如果不是当年薛嵩给他还有李正做了个假身份,好让他们俩在青阳当衙差,后来朝廷给他封官的时候,他山贼的身份就要暴露。

  不过薛嵩虽然是老县官,做出来的户籍也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但是皇城司那么多人去查,总能查出来一些个蛛丝马迹,到现在,李云原先的身份,已经有些遮掩不住了。

  说到这里,裴璜沉声道:“而且,这逆贼谋逆,比做山贼更加可恨,这会儿不管他是不是山贼匪寇,都要把贼寇的名头,落在他的头上。”

  “往后,普天之下都会知道,他李云是土匪山贼出身!”

  现在的李云,可以说已经成了朝廷的竞争对手,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自然是你死我活,要不遗余力的进行抹黑。

  到现在,裴璜领导下的皇城司,已经在除了东南的各个地方,宣扬李云土匪山贼的身份,从而让人对李云这个人,以及东南“匪军”,未见而生畏。

  很久之后的将来,这件事多半,又会成为一桩迷案。

  杨跟裴璜说了几句话,这才把话题说到正轨上,他看着裴璜,低声道:“裴公子,他是不是山贼土匪,跟战局没有一丁点关系,如今江东兵五六万人,开进了山南东道,最多两三天,他们就能兵围荆襄二州!”

  “这可是能赢平卢军的军队,到了北边,甚至能跟契丹人分庭抗礼!”

  “朝廷这个时候,不能只来一道旨意,来一份檄文。”

  “而且…”

  他看向裴璜,幽幽的说道:“而且,李云起兵并没有多久,这么短的时间,从荆州给朝廷去信,一来一回都不够,裴公子是从哪里得来的朝廷的檄文和圣旨?”

  裴璜神色不变,淡淡的说道:“皇城司那么多人,布置在东南,朝廷依然能够洞见李贼的反心,提前准备,有什么稀奇?”

  “而且,皇城司那么多人的情报,眼下都可以为将军所用,如何在将军嘴里,就成了一道旨意,一份檄文了?”

  杨沉默了许久,叹气道:“裴公子这么说,真是让我们这些大周的忠臣寒心了,也罢也罢,荆襄守不住,我等无非就是战死在荆襄,以身殉国。”

  裴璜看了一眼这厮,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心里却已经骂开了。

  这厮,早在半个月前,就将家里人都送出了荆襄,一旦战局不对,他自己恐怕也要跑路走人,还有脸提以身殉国?

  “杨节帅不要急。”

  裴璜耐着性子,劝说道:“河东军的两万精锐,用不了多久,就能开到荆襄来支援节帅,淮北的平卢军,也很快会有动作,朝廷不需要节帅去平灭了这些江东叛军,只需要节帅守住一段时间。”

  “等平卢军打的江东首尾不能相顾,河东军精锐一到,节帅就可以兵出荆襄,跟河东军里应外合,一鼓作气,打残李贼的江东军!”

  “到时候,裴某上报朝廷,至少给节帅封一个大将军!”

  杨目光里带着怀疑,但是他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开口道:“裴公子,朝廷当真一兵一卒都不派过来?”

  “本来,朝廷已经调派河南道观察使梁温领兵来救了,但是昨天消息传来,河南道也发生了动乱,梁府公正在平乱。”

  裴璜看着杨,沉声道:“杨节帅,务必坚持,荆襄最多坚持两个月,江东兵必然大败!”

  “两个月…”

  杨低头想了想,然后问道:“这两个月,裴公子能在荆襄否?”

  裴璜皱眉,然后微微摇头:“不成,各方兵力围剿江东,需要有人居中协调,我不能被困在江东,需要出去协调各方。”

  杨微微低头,心里已经冷笑不止。

  不过他明面上,还是毕恭毕敬,抱拳道:“那好,荆襄周全,就全靠裴公子了!”

  裴璜正要说话,两个传信兵匆匆奔来,他们对着杨抱拳行礼道:“大帅,敌军已经从复州,进入荆州界了!”

  杨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看着裴璜,缓缓说道:“裴公子,江东兵的一路军,已经进入荆州了,北边赵成所部,这个时候多半也已经进了襄州,平卢军什么时候动手?”

  “河东军,什么时候到?”

  老实说,杨已经准备跑路了。

  他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可不愿意把自己的性命,丢在荆襄,更不愿意落到李云的手里。

  裴璜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我这就离开荆州,去催。”

  “河东军什么时候到,我不敢保证,但是我可以跟杨节帅保证,平卢军最多三天,就一定会动手!”

  杨将信将疑,不过还对着裴璜低头行礼道:“那就有劳裴公子了!”

  “杨某,一定替朝廷,替陛下,守住荆襄要地,不让李贼阴谋得逞!”

  裴璜最后看了看他,叹了口气:“节帅,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你千万不能离开荆襄,更不能弃军队而走。”

  “裴公子把我想成什么人了!”

  杨有些恼火,怒声道:“我杨某人,既然做了这个荆南节度使,就一定跟荆襄共存亡!”

  “便是死在荆州,死在乱军阵里,死在李贼刀下!”

  “我也不会离开荆州半步!”

第616章 以身入局!

  月黑无光。

  淮水之上,无数船只在漆黑的夜色之中,悄悄从淮水北岸,划向南岸。

  这些船只有大有小,不过大部分都是小船,在淮水上不怎么起眼,而且分散得很开。

  平均十丈远,才有一艘船,这样对岸的敌人即便有所察觉,也很难进行拦截,尤其是对面守军人数不足的时候。

  就在这些船只渡河的时候,淮水南岸一个帐篷里,已经有人快步走到李云面前,低头抱拳道:“上位,平卢军开始过河了!”

  李云“嗯”了一声,很是平静,他淡淡的说道:“派人知会凤阳,让凤阳那里也加以防备,加以小心。”

  “是!”

  这人低着头,退出了李云的大帐。

  李某人站了起来,拿过一旁的头盔戴在脑袋上,然后拿起了许久没头戴过的面甲,犹豫了一下,没有戴上,而是揣进了怀里,大步走出了自己的大帐。

  大帐外面,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已经集结。

  淮水,就是天然的屏障,既然有这道屏障,就没有不利用的道理。

  而且,如果真的一点都不利用,就这么直接放平卢军过河,说不定还会引起平卢军的疑心。

  大帐外,冯奇已经等候许久,对着李云抱拳道:“上位,我们淮水边上的弟兄们,已经在阻击对岸的平卢军了!”

  李云点了点头,沉声道:“记住,我们人虽然不多,但是他们的船也一样不会很多,就盯着船打!”

  “这个时候,多杀伤一个人,后面咱们就能少死一个弟兄,明白了吗!”

  冯奇咧嘴一笑。

  “上位放心,属下一定守好淮水!”

  “您在这里,等属下的好消息就是!”

  李云笑了笑:“没看到老子已经着甲了么?”

  冯奇一愣:“上位,您…”

  “少他娘的废话。”

  “记住军令,听到响箭一响,每一个校尉营都跟着放响箭,然后我们后撤,撤往楚州城!”

  李云脸色一沉,喝道:“出兵,守卫淮水!”

  “是!”

  冯奇本就是李云带出来的,听到李云的话之后,下意识就应了声是,然后扭头对着身后的弟兄们挥了挥手,喝道:“出发,出发!”

  这个时候,楚州所有的守军,基本上都被李云拉了出来,楚州城里,只留了二百来个人,看住楚州的几个城门。

首节上一节494/7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