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裴璜,叩见陛下。”
皇帝陛下放下手中的朱笔,抬头看了看裴璜,只一眼,就吃了一惊,他连忙站了起来,三两步走到裴璜面前,看着眼前已经半头白发的裴璜,失声道:“三郎怎么这般模样了?”
只见裴璜,不仅头发白了小半,脸上也满是沧桑,比起上一次二人相见,简直苍老了十几岁!
裴璜抬头看了看皇帝,又低下头,声音沙哑:“回陛下,臣…生了一场大病。”
“大夫说,伤损了元气,没有恢复过来,因此…因此有些苍老了。”
两个人几乎同龄,裴璜还要小上一两岁,这会儿不过三十多岁。
皇帝陛下将裴璜给扶了起来,将他扶到了椅子上,长叹道:“皇后见你这个模样,不知道要多心疼。”
裴璜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臣…不敢再去见皇后娘娘了。”
皇帝陛下抬头看了看崇德殿里的宫人,挥了挥手:“都退下去。”
很快,殿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天子坐在裴璜旁边,拉着他的衣袖,问道:“三郎可是伤了心了?”
裴璜沉默许久,低头道:“陛下,今日之局面,让人心生绝望。”
“河东李槲的事情,陛下应当已经知道了。”
裴璜抬头看着天子,声音沙哑:“陛下,各地节度使,已经少有人心中向着朝廷了。”
“而且,去年这件事情之后,更不会有人再向着朝廷,也不会有人再相信朝廷。”
“朕知道,朕知道…”
天子脸上,也没有了什么表情,他缓缓说道:“若非如此,梁温也不敢这样放肆。”
“他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
裴璜摇头:“臣这段时间,一直在闻喜老家养病,对外界一无所知,臣只今日进城里的时候,见到了梁温,迎娶了浔阳公主。”
天子眯了眯眼睛,低哼了一声:“这泼皮,朕迟早要寻他算账。”
皇帝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裴璜听后,神色更加黯淡,他低头再一次沉默,然后开口道:“陛下,应该做一些打算了。”
“朕还能有什么打算?”
皇帝陛下深呼吸了一口气,握拳道:“东南的李云,前些日子在金陵,自行称王了,听说还弄得满城华光,现在东南人人信他是真命天子。”
“简直大逆不道!”
皇帝陛下咬牙切齿:“偏偏朝廷,还奈何不了他,有李贼这个先例在前,天下各地的藩镇以及地方势力,恐怕会有不少人效仿他,用不多久,就要天下大乱了。”
“天下若是再乱,这李贼便是最大的罪人!”
骂了好一通之后,皇帝陛下才发出了心中怒气,然后抬头看着裴璜,长叹了一口气:“朕现在,每时每刻,心里都有一种无力感,国运衰颓,国运衰颓。”
“朕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全无用处,全无用处啊…”
裴璜默默说道:“陛下,各地如果争相称王,只要他们不进攻关中,朝廷便视而不见,如果有对朝廷有好处的,朝廷还可以给他们封王,认可他们的王位。”
“这样,还可以勉强维持,静待时机。”
说到这里,裴璜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这样也不行,那么就只好退守蜀中,关闭蜀中门户,以图将来了。”
“不急。”
天子没有接话,只是抬头看向殿外,闷声道:“且看那出头之人,会不会给人乱棍打死。”
第669章 卸甲
先前,三节度聚集京城,当时除了河东节度使李仝之外,其他两个节度使,很难说就没有占据关中,做武周权臣的念头,但是最终,谁都没有能够留下来。
哪怕是最跋扈的韦全忠,最后也不得已离开关中,因为当时,谁都不愿意去做这个出头之人,成为众矢之的。
古往今来,这第一个出头的,很有可能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成为别人登上帝路,开辟新朝的踏板。
而且,第一个动手的人,别人想要动他,也名正言顺,大可以打着武周王朝的名头,去戡乱平叛,等到平叛结束,自己个儿也就壮大了。
而现在的李云,毫无疑问就是这个出头之人。
只是他跟其他节度使都不一样,其他所有节度使,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也都有自己的后方,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建成了李云这样的,成系统的小朝廷。
这就意味着,李云的战斗力,会远比其他节度使来的坚韧,哪怕战事不顺,被打掉了一部分兵力,他也可以随时增补回来。
“李云…”
裴璜低着头,开口道:“这个人,臣一直在关注他,他跟其他节度使都不一样,其他节度使之中,李仝好名,周绪好色,韦全忠那些人,各有各的爱好,但是李云这个人。”
“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弱点。”
皇帝淡淡的说道:“二月初,皇城司在他的谋逆大典上,搅闹了一通,现在,他的恶名已经在各个地方传开,朕准备发诏谕,布告天下,此种恶贼,人人得而诛之。”
裴璜想了想,低头道:“陛下,臣以为,在这个事情上,朝廷不必出面,李云吃下荆襄,很快就要进中原,这个时候,其他节度使但凡有一丁点野心,就都不会坐视不理,让他们去争去抢就是。”
“朝廷无力阻止,便作壁上观。”
说到这里,裴璜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李云这个人,很是记仇…”
听到这句话,即便是当今的天子,也微微变了脸色。
因为毫无疑问,现在的李云绝对是当今世上,最强横的军阀之一,而且是很有可能威胁到朝廷的势力之一,如果李云因为这件事记仇,对皇帝本人,也是有威胁的。
皇帝陛下叹了口气,开口道:“若非是这种局面,皇城司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现在,只看那些个节度使,肯不肯出力了。”
他看着裴璜,低声道:“三郎,现在外有李云韦全忠此等恶贼,内有梁温这些奸佞,朕已经几乎没有可用之人了,三郎依旧掌着皇城司罢。”
裴璜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是。”
“臣一定为陛下,为大周,尽心竭力!”
…………
金陵,吴王宫。
此时,王宫里依旧没有太监。
虽然已经有一批人,进入到了流程,但是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些人才能入值宫中,毕竟他们的出身来历,九司也要进行一次背调。
因为没有足够的宫人,整个吴王宫除了禁军的守卫之外,显得空荡荡的,连李云的书房内外,也没有什么人,只有李云一个人,在忙活一些要紧的文书。
再有几天,他就要动身去荆襄了。
倒不是立刻去领兵作战,而是要把犒军的事情给安排下去,尤其是给将士们分地的事情,必须要他亲自去办。
这叫恩出于上。
他本人如果不去,这个事情就不能办,不管谁去办,都是对他李家小朝廷的伤害。
哪怕是李正,都是不行的。
就在李云忙活着江东事物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吵闹声,李某人皱了皱眉头,放下手里的毛笔,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然后走到门口,推开门往外看了看。
门口,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被另外几个侍女拦了下来,但是她神情很是执拗,开口道:“我要见王上,我要见王上!”
这个时候,李云推开门走出来,几个女子立刻停了争执,纷纷跪在地上,对李云行礼,这个女子抬头看了看李云一眼,也轻咬嘴唇,低头跪了下来:“王上。”
那位范阳卢氏之女。
李云看了看她,认了出来,淡淡的说道:“什么事情,这样吵闹?”
她跪在地上,低头垂泪:“妾身…妾身已经到江东太久了,太久了…”
“妾身听说,王上这几天就要走,妾身想来见一见王上…”
她跪在地上,垂泪道:“妾身知道错了。”
李云看了她一眼,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背着手说道:“进书房里说。”
然后看了一眼几个侍女,淡淡的说道:“都散了。”
很快,这位范阳卢氏之女,就跟着李云进了书房,进了书房里之后,李云坐在主位上,看了看她,问道:“我夫人没有为难你罢?”
这女子连忙摇头:“王后…王后待妾身很好。”
她鼓起勇气,抬头看着李云,又滴下几滴泪,开口道:“妾身原先不知道王上因何恼了妾身,后来才知道,妾身已经知道错了…”
她轻轻跪在地上,抬头看着李云,哽咽道:“请王上…”
“莫要冷落妾身了。”
李云看着她,笑了笑:“范阳是不是有人,给你来信了?”
这卢家女连忙摇头,然后擦了擦眼泪:“过了年关之后,妾身已经二十岁了,妾身…妾身…”
“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她先前是被送到了李园,李云没有怎么理会她,她就在李园住下,后来李家搬家,她就又跟着搬到了潜园,最近一段时间,才跟着搬到了王宫里住下。
李某人因为事情忙,就基本上没有怎么见她,让这位原先心高气傲的世族之女,倍受打击。
好在,江东除了李云之外,其他人对于门第还是很看重的,薛韵儿就一直对她不错,她生活上倒是还过得去。
这会儿还是下午,阳光从窗格照射进来,打在她的脸上,李云这才认真看了看她的长相,心中微微一动,问:“叫什么名字?”
她连忙低头道:“妾身名玉真,家里大人称妾身真真,王上称真真就是。”
“卢玉真…”
李云笑着说道:“这样的名字,确像是世家取出来的。”
“起来罢。”
她连忙站了起来,深深低头:“多谢王上。”
李某人来了兴致,瞥了一眼桌子上的文书,然后填上最后几笔,然后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看向卢玉真,神色平静。
“脱衣服。”
“啊?”
卢玉真几乎是惊呼了一声,抬头看着李云,有一些惶恐:“王上,这…这…”
“怎么了?”
李云淡淡的说道:“我现在忙的厉害,没功夫去你那里。”
卢玉真低着头,面红如血:“王上,这还是白天,这是您的书房…”
李云对着她招了招手,卢玉真红着脸近前,被李云拉进了怀里,她这会儿,大脑已经一片空白,只听到这位吴王殿下一句轻佻的声音。
“正是要白天。”
伴随着她又一声惊呼,衣带已经飘落。
书房里,随之一阵莺燕之声。
次日,卢玉真受封夫人,称卢夫人。
…………
一转眼,又是几天时间过去,江东要紧的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处置妥当,这会儿,李云正在接见杜家的老三杜和。
杜和向李云行礼之后,按照李云的吩咐坐了下来,李某人也没有废话,淡淡的说道:“三天之后,我就动身往荆襄去了,杜尚书到时候,跟我一起出一趟外差,咱们一起去一趟荆襄。”
杜和负责整个江东的钱粮,还有一些土地规划,这个事情,正应该他去做。
杜和闻言,连忙点头应是,然后笑着说道:“王上现在即了王位,自称应该换一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