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并不站在大食一边。
然而如何让唐朝皇帝见自己,依然是个问题。
他在屋中沉思良久后,朝一名部下吩咐道:“去让乌质勒来见我。”
……
阿史那府,内堂。
步真坐在虎皮大椅上,手中拿着一柄弯刀,手指从刀锋上缓缓划过。
“乌质勒,你还敢来见我?”
乌质勒站在阶下,低沉着声音道:“步真王子,我也是迫不得已,我们被弩失毕部打败,只能向西而逃,投靠大食。”
步真鼻子里哼了一声,道:“那你们如今过的怎么样了,大食人对你们很好吧?”
乌质勒沉默了一会,低声道:“我们已得到了真主的指引,再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了。”
步真咧嘴一笑,道:“你这话,说的有点言不由衷啊!”
乌质勒眼中闪过一道痛苦之色,道:“无论如何,我们已经做出了选择,后悔也没用了。”
步真拍了拍刀柄,道:“这话倒不错,所以眼下你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乌质勒沉声道:“我这次过来,是想与您做个交易。”
步真将刀插在一张矮案上,冷冷道:“你要是想劝我投靠大食,我就用你的头,为这柄新刀开刃!”
乌质勒缓缓道:“您不必担心,我并非来做说客。”
“那你找我干什么?”
乌质勒道:“大食人热衷于传教,只对人感兴趣,对土地兴趣不大。他们已经见识到了大唐的实力,不会再与大唐为敌!”
步真哼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乌质勒沉声道:“我想告诉你,大食人并不想要吐蕃的土地,只想要人。”
步真皱眉道:“人?”
乌质勒道:“不错,大食可以退兵,不要吐蕃任何地盘,不过希望大唐也答应一个条件。”
“什么?”
乌质勒道:“希望大唐能允许大食,在吐蕃地区任意传教,大唐官府不得有丝毫阻拦!”
步真吃了一惊:“就只有这个条件?”
“是的,还请您转告天可汗陛下,大食是带着诚意而来,希望天可汗能答应大食小小的条件,两国便能和睦相处!”
步真沉吟半晌,道:“好,我帮你转达陛下。”
乌质勒拱了拱手,道:“告辞。”转身离去。
第259章 可怜的李显
立政门外,张多海正在小心翼翼的放哨。
武媚娘当初听了李治的话,对李贤诸多放任,最终导致这个儿子没有教好。
这件事也让她明白,在教导孩子的问题上,不能完全听丈夫的话。
她当即改变策略,采取极为严厉的方法,教导第三个儿子李显。
这事不能让李治知道,所以最近武媚娘教儿子时,都让张多海在立政门外放哨,防止皇帝突然过去。
眼下已过正午,红日绕过中天,约莫是未时三刻。
根据张多海对皇帝的了解,他应该刚刚在金水河附近的水阁午睡过,正朝甘露殿返回。
等皇帝在甘露殿打个转后,若是没有紧急之事,便最有可能来立政殿找武皇后。
若是皇帝兴致好,也有可能去禁苑跑马。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去薰风殿、蓬莱殿、承香殿、临湖殿的可能。
当然,皇帝有时候会突发奇想,做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那就不是他能猜到的了。
等了半晌,也不见皇帝过来。
正当他侧头望着大门附近的日晷时,一名内侍快步奔来,远远便朝他打了个手势。
这是皇帝正朝这边过来的手势。
张多海脚步飞快,像一颗球一样,朝着立政殿飞奔而去。
来到殿外时,才放慢脚步,轻手轻脚的进入殿内。
内殿中,武媚娘正在教子。
在张多海看来,武皇后这次动了真格,比当初教太子时,还要严厉的多。
只见七皇子李显老老实实坐在榻上,耷拉着脑袋,听着武媚娘讲解千字文。
武皇后声音稍大一些,他都会颤抖一下,显得可怜兮兮的。
张多海在心中同情了一下七皇子,快步来到武媚娘身边,低声道:“殿下,陛下过来了。”
武媚娘“嗯”了一声,吩咐一名保傅,将李显带了下去,随即来到殿外候驾。
不一会,李治果然来了。
武皇后将他迎入殿中,将自己最近调制的蜜酒,给他倒了一杯。
武媚娘精力旺盛,只需花费部分精力,就能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
剩下的精力无处发泄,便开始研究各种养生驻颜的饮食。
这种蜜酒便是其中一种。
只要她不把精力用在朝政上,李治便不会管她,对她研究的饮食,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以示鼓励。
“嗯,好喝!媚娘,再给朕倒一杯!”
武媚娘微微一笑,又给他倒了一杯蜜酒。
李治三两口喝完,问道:“显儿呢?”
武媚娘道:“妾身让保傅带出去散步去了。”
李治点点头,朝武媚娘笑了笑,道:“媚娘,我跟你商量个事。”
武媚娘见他表情怪异,奇道:“陛下不会又想让妾身替您见什么人吧?”
李治一摆手,道:“不,朕是想和你说一下元舅的事,朕将他从昭陵放出来,你是不是不太高兴?”
武媚娘眼睑下垂:“妾身知道他在吐蕃的事上立了大功,李亲自为他求情,陛下这样做,并无不妥。”
李治伸手抓住她的手,捏了捏,笑道:“媚娘,你越来越识大体了,这次禄东赞的事,他又立了功,你看要不要恢复他的爵位?”
武媚娘最近在各种事上,都成为李治的好帮手,并且并无僭越举动。
李治因此对她更加尊重,希望两人的关系,朝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模式发展。
武媚娘低头沉思了一会,旋而抬起头,郑重的道:“陛下,妾身觉得并不妥当。”
李治皱眉道:“为何?”
武媚娘柔声道:“妾身并非对他怀有旧怨,只不过,陛下是否也应该为文成公主多考虑一下。”
李治道:“文成公主?她怎么了?”
武媚娘道:“陛下是不是忘了,她的父亲李道宗,当初也和李恪一样,被长孙无忌无端卷入房遗爱之案。文成公主嘴上不说,心中对此事,难道就没有不满吗?”
李治沉默了一会,道:“你这么一说,朕确实有些大意了。”
武媚娘柔声道:“陛下只是太忙了,所以忽略了这些。妾身以为,这次的事,长孙无忌确实立了大功,但不必嘉奖,只当抹去他陷害李道宗之事。”
李治凝思片刻,点头道:“好,那就听你的。”
武媚娘微笑道:“长孙无忌是聪明人,相信也不会抱怨。”
便在这时,王伏胜忽然来到李治身边,低声道:“陛下,阿史那步真求见,正在承天门外等候。”
李治皱了皱眉,道:“他有说什么事吗?”
“好像与大食人有关。”王伏胜回答。
李治沉思了一会,站起身,道:“宣他到甘露殿觐见吧。”
和武媚娘打了个招呼,离开立政殿,朝甘露殿返回。
从侧门进入外殿,在龙椅上坐下,命人召门外的阿史那步真觐见。
“臣阿史那步真,拜见陛下。”
步真进入大殿后,拱手行了一礼,随即手舞足蹈,便开始献蹈舞礼。
一般来说,大臣如果长期不见皇帝,面圣时会通过蹈舞礼,表达心中的喜悦。
李治抬手道:“蹈舞礼就不必了。你来见朕,是有什么事想说吧?”
步真肃然道:“陛下,昨天下午,突骑施部首领,乌质勒突然来到臣的府邸。”
李治目光一闪:“咄陆部投靠了大食,他是和大食使节一起来的吧?”
步真道:“陛下圣明,此人正是随伊本来到长安,他来找臣,是为了转达大食人的话。”
李治淡淡道:“朕故意晾着大食使节不见,你应该知道朕的用意吧?”
步真赶忙道:“臣明白陛下的意思,如果大食人找臣,是想要占据噶尔城以北,臣绝不会来替他们说话!”
“那你来见朕,莫非是他们开出其他条件?”
“正是。”步真道:“陛下,大食人表示愿意退出吐蕃,让出所有土地,只有一个要求!”
“什么?”
“他们希望能允许在吐蕃地区,传播大食教,官府不得阻拦!”
李治听了后,心中一突。
大食人果然狡猾,若是李治把大食教当做和佛教类似的宗教,肯定会答应下来。
然而他非常清楚大食教的可怕。
任由他们在吐蕃传教,等吐蕃地区的大食教信徒越来越多,将来再攻打吐蕃时,这些信徒都会成为他们的内应,战争结果就两说了。
李治静静思索了好一会,才终于抬起头。
“步真将军,你再见乌质勒时,可发现他身上出现什么变化?”
步真愣了一下,略微想了想,皱眉道:“他似乎……没什么变化。”
“那你觉得他对大食忠心吗?”李治换了一个问题。
步真道:“从昨天的见面来看,他对大食颇有几分忠心,要想让他背叛,只怕不容易。”
他还以为皇帝想让他策反乌质勒。
李治道:“那你觉得,乌质勒当初归附大唐时,对唐朝的忠心,可比得上对大食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