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奴婢只能认命了。”
夜色静悄悄的,已到了子时,龙帐中已经没有声音了,皇帝和这位新贵人似乎已经安寝。
王伏胜迈着猫一般的步伐,离开甘露殿,踏着月色,一路朝着东北方向而行,很快来到山池院。
院门之后,一名内侍提着灯笼,正在等候他,仿佛早已猜到他会来一样。
那内侍带着他来到北苑内侍衙署。
秦少监的屋子里,依然烟雾缭绕,也不知是这位老内侍喜欢熏香,还是喜欢这种氛围。
王伏胜来到屋中后,看了一眼秦少监身边的两名小内侍,没有做声。
秦少监沙哑着声音,道:“都退下,我和王大监说几句话。”
小内侍齐齐答应一声,离开了屋子。
秦少监抬手一根干枯的手臂,笑道:“王大监,坐下说话吧。”
王伏胜淡淡道:“不了,我问几句话就走。”
秦少监道:“请问。”
王伏胜道:“您让我暂时不去调朱娘子的目的,我已经明白了,我只想知道,您到底想对付谁,张多海还是武皇后?”
秦少监笑了笑,道:“老奴为何要对付他们?”
王伏胜平静道:“张多海一直不把您这个前辈放在眼里,您想收拾他一顿,也很正常。”
“至于武皇后,我听说您年轻时,曾受过长孙无忌的恩惠。”
秦少监眯着眼道:“原来你是怀疑,我受长孙无忌指使,才对付武皇后的?”
王伏胜默认。
秦少监笑道:“那我问一句,这次的事,可影响到圣人与皇后之间的关系?”
王伏胜摇了摇头。
“那你觉得,如果真是我和长孙国舅的计划,会是如此结果吗?”
王伏胜皱了皱眉,道:“那您究竟是何目的?”
秦少监摆了摆手,道:“先别急,让我猜猜,武皇后刚才去见过陛下了,应该还向陛下表奏,升杨御女、郑御女位份,朱贞莲应该也被升为嫔妃,可对?”
王伏胜微微变色。
秦少监咳了几声,沙哑着声音道:“瞧你表情,我应该是猜对了。”
王伏胜沉声道:“您早就猜到是这种结果?”
秦少监笑道:“老奴只是很了解那位皇后殿下的手段,她无论犯下任何错误,都会立刻弥补,绝不留下隐患。”
王伏胜恍然道:“您这样做的目的,还是为了两位御女。”
秦少监凛然道:“不错,我那日就和你说过,帮助两位御女,助圣人繁衍子嗣,是我们内侍的本份!”
王伏胜长身一躬,道:“秦翁的教诲,晚辈一定铭记在心!”
第272章 三位才人
六月下旬,武皇后忽然上表,请求将一名宫人、两名御女晋升为才人。
皇帝晋升嫔妃的事,也要经过前朝吏部,不过吏部只负责走流程,真正决策的还是皇帝和皇后。
此事传出后,朝野震惊。
武皇后的性子,群臣都了解一二,虽然这两年脾气好了很多,但从未帮皇帝扩充过后宫。
这一口气扩充三人,还是在她怀孕期间,群臣都有些莫名其妙。
这短短几日,后宫发生的事情,还未传到前朝,谁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也只有萧嗣业、王福隐隐知道一些。
然而两人也很惊讶,他们原本谋划着让皇帝见见两位御女,再利用皇子开府之时,上奏升二女位份。
谁知还没动手,皇后竟主动提升二人位份,这中间到底发生什么事,令他们也感好奇。
王福通过儿子王勃,倒是从三皇子李勇口中知道了一些隐秘,知道此事和那个叫朱贞莲的宫人有关。
然而具体情况如何,李勇也不知道,他只是单纯的为生母感到高兴。
无论如何,这几日后宫确实发生不少事情,先是皇后、贵妃先后怀孕,接着皇帝多了三位才人。
总体来说,这两件事群臣都是乐于见到的,惊讶归惊讶,也不会有人去反对。
武媚娘在立政殿开了一次例会,给三位才人分配好宫殿。
只有嫔以上的妃子,才有资格单独执掌一宫,故而三位才人只能被分配到已有的殿宇之中。
经过一番商议,朱贞莲被分配到薰风殿,杨才人被分配到蓬莱殿,郑才人被分配到承香殿。
这短短几日的经历,让朱贞莲恍如梦中,她现在都难以相信,自己已成为正五品才人了。
上次来到薰风殿时,她还只是个最低级婢女,需要学各种礼仪规矩,这次再来时,薰风殿内所有宫人内侍,都需要屈身迎接她了。
朱贞莲望着身前一排排弯腰执礼的内侍宫人,有些不知所措,快步过去,拉住楚楚的手,道:“楚尚仪,快快起来,不必如此。”
楚楚微微一笑,道:“娘子不必在意,这是后宫该有的规矩,您的屋子已经收拾好了,请随我来。”
薰风殿一共有三片建筑群,一片以正殿为主,是郑贵妃的居所,另有两片,一东一西,分别是两个独立的跨院,平日一直空着。
朱贞莲被安排在东跨院居住。
薰风殿在太极宫的位置是西北角,郑贵妃安排她住在东院,皇帝来找她就更方便,显然是示好之举。
东跨院已经被打扫的焕然一新。
主殿门外,站着一排宫人、一排内侍,各自六人,以后他们便是朱贞莲的随侍了。
楚楚将每个人的名字和职司都跟她说了一遍,就离开了东院。
掌事女官名叫崔莺,总管内侍名叫旺喜。
在两人的指引下,朱贞莲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院子虽长期空置,但宫人们一直也在打理着,种了不少花卉,无人与之相扰,长势喜人,花香味令人心情舒畅。
朱贞莲闻着花香,紧张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下来,逛了好一会,才来到正殿。
殿内装潢精致,华丽而不失雅致,比杨御女的屋子还要好上许多。
朱贞莲踩在柔软的地毯上,来到榻上坐下,游目四顾,实在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屋子。
旺喜陪笑道:“屋中的器物少了些,不过娘子不必担心,按照惯例,皇后殿下和各宫的娘子,很快都会送来礼物。”
话音刚落,一名内侍便小跑进来,说徐充容派人送东西来了。
朱贞莲赶忙出去迎接。
徐槿派人给她送了文房四宝,全都是各地贡品,有:宣州诸葛笔、李廷墨、澄心堂纸、婺源龙尾砚。
崔莺低声解释道:“充容娘子喜爱文墨,故而也喜欢以文器为礼。”
朱贞莲点点头,朝送礼的宫人道了谢。
不一会,郑贵妃和刘充嫒也派人送来礼物。
刘充嫒送了很多名家画作,郑贵妃则送来一些乐器。
武皇后的礼物最靠后,她送来的东西也比前三人多了很多,不仅有布帛、金银玉器,还有各种首饰和胭脂水粉。
朱贞莲见后宫嫔妃们如此友善,原本不安的内心也踏实了几分。
崔莺提醒道:“娘子,按照规矩,您该去向主宫的贵妃娘子请安了。”
朱贞莲点点头,先在殿内稍稍打扮了一下,这才来到郑贵妃的寝殿,向她见礼。
郑贵妃从榻上站起身,过去拉住她手,笑道:“以后你我二人就要做邻居了,只盼着能和和睦睦,共同侍奉好圣人便是。”
朱贞莲看了她一眼,此时打近观察,更觉这位贵妃美艳不可方物。
她低下头来,轻轻道:“贱妾出身低微,不懂礼仪,以后有什么失礼之处,还请贵妃娘子多多海涵。”
郑贵妃笑道:“不必如此客气,你我以后姊妹相称便是。”
两人说了一阵闲话,朱贞莲便告退离开了,朝着自己的东院返回时,忽见原本奔来一道小小身影,正是认她做师傅的高安公主。
“师傅,你没事真是太好了!”高安公主来到近前,仰着小脸,握着小拳,一脸喜悦。
朱贞莲打心底喜欢这位小公主,笑道:“公主还叫我师傅吗?”
高安公主笑嘻嘻道:“人家还没学会横笛呢,你当然还是我师傅呀!”
朱贞莲笑道:“那好,上次被人打断了,我现在就再教你,好吗?”
高安公主喜道:“当然好了,快点快点!”拉着她手,朝东院奔去。
朱贞莲初次晋升妃位,觉得事事新奇,然而对杨氏和郑氏来说,二人不过是回到了原来的地位。
准确来说,还比不上原来。
二人以前的位份都是正四品美人,如今的才人则要低了一品。
话虽如此,在山池院那种地方待上三四年,能够恢复五品才人身份,杨氏也已经心满意足。
她在收礼物之前,先去向徐槿见了礼,两人关系不熟,说了些客套话,杨氏便返回自己的院子。
她同样也收到各宫的礼物,只不过武皇后送她的东西,要比送朱贞莲的少的多。
杨氏也不介意,她先将自己宫内的随从嘱咐了一顿话,随即便离开院子,在后宫中闲逛。
望着一片片熟悉的景致,她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脸庞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正当她沿着金水河畔散步时,一名内侍来报,三皇子李勇来了,正在蓬莱殿等她。
杨氏面露喜色,快步回到蓬莱殿,拐入自己的小院,刚进屋,李勇便扑了过来,喜道:“阿娘,太好了,您终于出来了。”
杨氏本想将李勇抱到榻边,结果抱着走了两步,竟发现有些抱不动他了。
“勇儿,你越来越重了,娘都快抱不动你了。”
李勇得意道:“孩儿都快十二岁了嘛,阿娘,以后让孩儿来抱您吧。”
杨氏摸了摸他头,笑道:“那阿娘等着了。”挥了挥手,命下人们都退下,又朝小顺子吩咐道:“你守在门外,别让人进来。”
小顺子应了一声,退出屋子。
杨氏拉着李勇坐下,一脸凝重的望着李勇,道:“勇儿,你和娘说说,到底出了什么事,皇后为何忽然升我们位份,放我们出来?”
李勇抓了抓后脑勺,道:“孩儿也不太清楚,不过听小顺子说,与他阿姊有关,就是阿娘您身边那名叫朱贞莲的宫人。”
杨氏皱眉道:“朱贞莲?她并非娘身边的人,娘也只是关照过她几次,教了她一些曲子。”
李勇嘟囔道:“反正与她有关就是。”
杨氏沉默了一会,道:“那就难怪她也升为才人了,看来娘改日要专门去向她道谢一下。”
李勇笑道:“娘,您说有不有趣,您身边的宫人,和孩儿身边的内侍,竟然是姊弟。”
杨氏微微一笑,道:“确实挺奇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