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第71节

  曹嵩今日这番谏臣的仪态举止,着实令众多人对其往昔印象大为改观,众人看向他的目光中,隐隐有了另眼相看之意。

  “大司农所言甚是,臣侍中种拂附议!”种拂言辞激昂,离席列于曹嵩身后道。

  种拂性情刚直,其父为故司徒种,任益州刺史时于斜谷查获蜀郡太守送给曹腾的贿赂,上书孝桓皇帝治罪曹腾。

  孝桓皇帝知贿赂只是蜀郡太守一厢情愿,并未怪罪曹腾,而曹腾也未计较种的弹劾,反而大加赞赏为他扬名,并向天子举荐其担任司徒,就连种也公开承认自己上任司徒,皆是曹腾的恩情。

  当然,即便没有这层关系,以他的秉性也会附议曹嵩。

  “臣太仆张温附议!”

  张温也瞥了曹嵩一眼,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情,似是对曹嵩的转变感到意外。

  他也曾受过曹腾的举荐之恩,但他从前却是瞧不上曹嵩的,认为他不过是个贪赃枉法的佞臣。

  如今看来,似乎与其父一般,小节有损,大节不亏。

  “臣长乐少府赵典附议!”

  “臣光禄大夫丁宫附议!”

  “臣太中大夫桥玄附议!”

  “臣执金吾荀爽附议!”

  “臣将作大匠蔡邕附议!”

  随着一名名朝臣站出来,或列于曹嵩身后,或与曹嵩并肩而立,但曹嵩敏锐地注意到所有人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带着几分友善与敬意。

  那是他从未体会过的感觉!

  为了配合太子弹劾赵娆的计划,担心诸多朝臣以“不孝”为由劝阻,故而他提前联络了不少朝臣配合他。

  别看曹腾是宦官,曹嵩和曹操先前也都无所不用其极来尝试摆脱宦官之后的恶名来加入士族的大家庭,但曹腾留给曹嵩和曹操的政治遗产不可谓不充沛。

  作为贤宦,他举荐过不少士人,而且这些士人中有不少都担任了秩比二千石以上高官,留给曹嵩的人脉网不可谓不深厚,第一批站出来附议之人,包括桥玄、荀爽和蔡邕等海内名士亦曾受过曹腾的恩情,轻则为举荐之恩,重则为救命之恩。

  而随着这样一批朝臣集体为曹嵩站台附议,以往对赵娆之事愤愤不平者以及其余摇摆不定之人,也纷纷选择加入,大半个朝廷的朝臣都附议了曹嵩。

  曹嵩能感觉到,士族阶层圈子外那层无形的屏障,此刻似乎正逐渐对他逐渐消融。

  他憧憬多年的目标,仿佛就在眼前。

  但此刻,他却忽然如释重负地笑了。

  曹嵩仰起头轻笑着,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嘲,双肩微微颤抖。

  人皆道视死如归的曹嵩,是因感觉到那种吾道不孤的浩然正气而发笑,却不知他是在笑曾经那个为了获得融入士族圈子的邀请函而不惜抛弃尊严的自己。

  曾经求之不得的东西,就这般静静地出现在自己前行的道路上,而且如此唾手可得,无需向任何人求取,这怎能不让曹嵩感到可笑。

  不过可惜,他不稀罕了。

  士族如何,宦官之后又如何?

  有太子信重为主,曹腾的政治遗产为辅,他和曹操两代人便能让谯郡曹氏崛起了,只要第三代子嗣不昏聩,也无需讨好逢迎这些士族了,谯郡曹氏便能走上当年汝南袁氏的路子改变阶级身份,何需士族垂怜?

  “大司农忠恪体国,尽瘁效诚,不避斧钺弹劾奸佞,孤甚是欣慰。”

  刘辩也配合着曹嵩的表演。固然曹嵩在表演中为自己增添了不少戏份以扬名,但冲着那赵娆高达五十亿钱的家资,他也心甘情愿“配合”曹嵩。

  “孤向来闻谏则喜,昔齐威王以上赏赐面谏者,今孤当效古之贤君,晋大司农为平乐乡侯,增食邑五百户,并前后食邑共计一千户!”

  言罢,刘辩的嘴角浮现出一抹怪异的笑容。

  “臣曹嵩,谢殿下恩赐!”曹嵩神情激动,连忙俯身下拜。

  平乐乡侯,食邑一千户,终于到手了啊!

  太子先前虽已许下政治承诺,但对于政客而言,直至政治承诺兑现,方能算作真正的收获。

  只是曹嵩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只得按捺下心中的困惑,接过中常侍丁肃递来的“平乐乡侯印”,再次向太子谢恩。

  殊不知,荀爽、桥玄、蔡邕、张温等人看向他的目光中,却平添了几分异样,其中甚至掺杂着几分失望与鄙夷。

  太子未曾问询有司,便知曹嵩从曹腾那里继承的食邑为五百户,这尚可勉强解释。

  但既是骤然晋爵,印绶等物自然是临时赶制,太子刚决定为曹嵩晋爵,便不加查看舆图和列侯名单,赐下了平乐乡侯的印绶,这合理吗?

  封侯之前,必然要查阅舆图,思索该为曹嵩封于何地,并翻阅列侯名单以免错封有主之地。

  在场众人皆非愚笨之人,自然看出了其中破绽。

  合着你曹巨高并非视死如归,而是和太子早已谋划好了,在这里演戏给他们看呢!

  一时间,仿佛曹嵩是什么脏东西似的,众人都不自觉地向后退了几步,并将曹嵩原本以为唾手可得的东西又收了回去。

  “呸!”一把年纪的桥玄斜睨了曹嵩一眼,不屑地啐了一口,眼中尽是鄙薄之意,虽非喧闹,但那话音却是清晰地传入了曹嵩耳中,“烂橘子就是烂橘子!”

  “老夫竟蠢到对他曹巨高如此另眼相看!”

  桥玄虽是古文学派的巨擘,但终归长期担任过武将,性情刚烈不喜弯弯绕绕,毫不留情地当众批驳着。

  他认为曹操是能扶保大汉江山的当世大才,但这并不代表他会对曹嵩有什么好脸色,尤其是意识到自己被曹嵩这厮利用来当作牟利的工具以后。

  曹嵩苦笑不已,无奈地摇了摇头,却也无可奈何。

  而杨赐却是忍不住莞尔,嘴角微微勾起,无声地笑了笑,看向依旧端坐的太子,好似看到了正在捉弄大臣的淘气孙儿一般,目光中虽带着两分无奈,却又饱含着骄傲与宠溺。

  太子这制衡朝臣的手段实在是愈发娴熟了,佯装不经意间露出破绽,便断了曹嵩被清流士人接纳的机会,更是严重损耗了曹腾给谯郡曹氏留下的政治遗产。

  刘辩也是回以一抹狡黠的微笑。

  在他眼里,谯郡曹氏可以成为士族,但不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士族。

  否则你曹巨高今日一呼百应是与他一同谋划弹劾赵娆之事,那明日孤的政令是否会因你有异议,也能在你一呼百应之下遭到反对?

  嘿,真以为这一个封地在帝都的平乐乡侯,是这么容易就能赚到手的?

第126章 许褚:碰你汗毛了!

  抄家灭门的事情,刘辩一如既往地交由郭图处置,不过他刻意让曹嵩在旁为辅,教教郭图该怎么抄家。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郭图不缺乏狠心,缺乏的是经验和见识。

  平氏君府门外,郭图与曹嵩并肩而立,身后是由许褚率领的两百太子府卫士。

  和煦阳光洒落在一副副铁甲之上,流转着幽黑的冰冷光芒。

  叫门之事,自然无需郭图这位廷尉正监与曹嵩这位大司农亲自为之。

  许褚浓眉微挑,大步流星主动越过二人,伸手握住漆以金箔的门环,用力叩响那扇朱色府门,高声喝道:“大司农及廷尉府正监奉旨办事,尔等速速开门!”

  “叫魂呢!我们平氏君府不见外客!”

  许是跋扈惯了,面对许褚的叩门竟只丢出一句叱骂,对于许褚口中正立于门外的中二千石的大司农与比千石的廷尉正监,门内之人置若罔闻,连门缝都未曾张开一丝。

  这不免让站在门前的许褚看上去多少有些尴尬。

  但这也并不能改变平氏君府的命运。

  尽管曹嵩弹劾赵娆一事上略微有些波澜,然而对于赵娆的处置,朝臣们几乎没有任何异议,一边倒地坚定支持太子将之族诛的处置结果。

  究其原因,无他,赵娆和她的亲眷门客太过嚣张,几乎得罪了整个京师的权贵。

  京师宗亲外戚遍地走,千石不如狗,因此雒阳城中甚少出现胡乱惹事最终给家中招来祸端的情况。

  除非发生矛盾的双方,分别是宦官集团和士人阶级。

  而赵娆属于另一种独一无二的特例。

  《汉官旧仪卷下》:“宫人择官婢年八岁以上,侍皇后以下,年三十五出嫁。乳母取官婢。”

  官婢,盖以罪没入掖庭,男为官奴,女为官婢,也就是说赵娆是因罪没入官府作奴婢的女子,是贱民,是家奴!

  可这位家奴却又与宦官等天子家奴有所不同,同为家奴,但乳母终归有哺育之恩,士人再疯狂,却也不敢轻易攻击赵娆。

  而赵娆也是因此而肆意猖狂,府中亲眷、门客、奴仆肆意妄为甚至在大街上殴打士人,可谁敢动天子的乳母?

  即便御史多次谏言天子弹劾赵娆,但渐渐理解孝桓皇帝实行党锢缘由的刘宏,也正借着宦官与士人激战正酣呢。

  听闻御史的弹劾与士人争斗的赵娆,不仅不以为忤,反而大加赞许,赐其珠玉增其食邑。

  于是赵娆便越发肆无忌惮,甚至殴打狱吏和税吏,就连三公九卿都不放在眼里,反正没人能处置得了她。

  而同为宦官集团的张济,作为当朝司空的车驾与赵娆相遇,被其奴仆要求让赵娆先行,却也无可奈何。

  这也是赵娆家的奴仆连曹嵩这位大司农,都敢拒之门外的倚仗!

  而被拒之门外的许褚仍是面色不改,缓缓转过身看向郭图和曹嵩,淡然道:“曹大司农,郭正监,某是武夫,不善言辞。”

  曹嵩与郭图对视一眼,微微颔首,也没有为难这位太子的心腹爱将,于是曹嵩向前跨了一步,准备亲自尝试亲自叫门。

  若连他叫门都无济于事,他便打算去请示太子,待得到旨意后便令人直接破门。

  却见许褚伸出手掌虚挡了曹嵩一把,向他微微摇首,而后看向身后的太子府卫士断喝道:“给某家把撞木抬上来!”

  两名太子府卫率一前一后合抱一根撞木上前,撞木前段为锥形,裹着一块厚重的铁片。

  “去,躲开!”

  然而许褚却并未让二人撞门,而是双手如铁钳一般,从两名太子府卫士手中抢过这一根撞木,双臂肌肉瞬间隆起,青筋暴起如细蛇般缠绕在那对粗壮的臂膀上。

  曹嵩瞪大了双眼看向郭图,满是震惊,忙不迭地指向许褚,张着嘴,却是什么也说不出。

  而郭图神色平静,却从曹嵩无言的神情中瞧出了他的意思,目光转向已然抱着撞木跨上台阶行至府门前的许褚,淡然道:“许仲康和典君明与旁人不同,他们是太子最为信任的战将。”

  曹嵩闻言,却是若有所思,觉察到郭图似乎是话中有话。

  孙文台、吕奉先、关云长等辈俱是当世勇将,缘何他典君明与许仲康脱颖而出,成为太子最为信任的战将呢?

  台阶上,许褚漠然地抱起撞木,看向这扇朱门。

  郭图和曹嵩对赵娆尚存几分忌惮,但许褚不需如此。

  太子说要抄家诛族,他就带兵帮着郭图和曹嵩抄家诛族,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完成太子交予的任务。

  而既然叫门你不应,那就破门!

  随着许褚抱着撞木重重撞击在府门上之时,曹嵩听着那轰然一声巨响,不由瞬间开悟。

  太子想做却不好做甚至不便表态的事情,许褚不仅能帮着做了,而且绝不请旨。

  如此懂事的战将,若非最受信任,反倒是显得太子识人不明了。

  曹嵩与郭图的交谈并未传入许褚耳中,仅仅七下,还未待门内奴仆反应过来,府门上在留下了几个深深的坑洞后,府门的门闩便被生生砸断。

  只是,曹嵩看着朱门上的坑洞,微微蹙眉,又看向了以金箔包裹的门环,若有所思。

  而看着抱着撞木虎虎生威的许褚,一众奴仆也瞬间怒了。

  平氏君府不参与朝政,即便宫中内侍尚且有与赵娆往来者,也不敢为其通风报信,甚至不知晓许褚为何破门而入。

  嘿,给其他罪犯通风报信是为了图谋回报,给一个将死之人通风报信你图什么?

  图他夜半三更托梦感激你不成?

  曹嵩自嘲地笑了笑,自己这活了一把岁数的人了,怎么反倒不如个二十三岁的武人机敏通透,还差点去请旨了。

  但如果再给曹嵩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依然会选择去请旨。

首节上一节71/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