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114节

  以大清的体制,各地的驻防将军们,其敏感性,甚至都不如直隶绿营的一名参将!

  一般人都懂的道理,康熙自然明白!

  更重要的是,康熙很清楚,胤和东宫之间,除了日常的公务往来之外,没有丝毫的瓜葛!

  而且,胤从不结党!

  只要下值了,胤就老老实实的回府,过自己的滋润小日子去了!

  康熙就算是想破了脑壳,也想不出来,满朝的重臣之中,谁和胤的关系较好?

  胤拉着翠晴的手,笑着说:“以我的能力,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富达礼再想有更好的前程,唉,我也是无能为力了啊!”

  “爷,我已经很感激您了!”

  索性室内无人,翠晴纵身扑入了胤的怀中,勾住他的脖子,腻声道:“爷……”

  嘿嘿,贝勒的嫡福晋,居然学了妾室们的妖媚做派,这谁顶得住?

  既然,女人主动送上来了,胤那还客气个球?

  所谓的白昼宣银,在胤的家里,早就变成了司空见惯之事。

  翠晴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哪里是胤的对手?

  很快,她就败下了阵,躲闪着唤了紫蔷上来顶替。

  紫蔷这丫头,最怕的就是枯树之盘。胤只要用上这一招,几乎百试百灵。

  用罢晚膳后,胤正在喝茶,下人忽然来报,“爷,侍妾王氏发了高热,病得很重!”

  贝勒府里,胤的侍妾,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表妹王惜月。

  实话说,自从王惜月进府之后,胤一直晾着她,始终没有和她圆房。

  现在,听说王惜月病了,胤心想,毕竟是亲表妹,她若是真的烧糊涂了,不管是在康熙那里,还是在密妃这边,都无法交待过去。

  晾着王家人是一回事,让亲表妹死在了家里,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这种缺医少药的年代,风寒和发高烧,都很容易要了人的命!

  “赶紧请田太医来!”胤管着内务府,他自然很清楚太医院的内幕。

  太医院的院正和院判,都是能说会道的家伙,很会讨康熙的喜欢。

  可是,真论看风寒病的经验,一直提拔不起来的田太医,他居第二,谁敢居第一?

  这就像是很多大三甲医院里边,有些人的头衔看着挺唬人的,什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等等。

  实际上,有相当比例的这一类人,都是只会考试的眼高手低。

  胤赶到王惜月的床边,伸手一摸她的额头,“滋!”他不禁倒吸了口凉气,果然烫得厉害。

  “赶紧打温水来。”胤当即吩咐了下去。

  等温水打来后,胤亲自动手,把王惜月扒光了衣衫,用温毛巾,一遍又一遍的替她擦拭身体。

  再怎么说,王惜月是胤之侍妾的事实,已经不可能改变了。

  胤和王家人置气,实际上,和王惜月没啥关系,她纯粹就是个双方角力的受害者!

  用温水擦过了身子之后,胤命人从冰窖里,挖出冰来,再用帕子包着,搁到王惜月的额头上。

  幸好是在京城里。

  京城里的王公贝勒府,家家户户都挖了很深的冰窖。

  怕热的康熙,可以去热河避暑。

  京里有这么多王公贵族,总不可能都跟着去热河吧?

  所以呢,挖冰窖,也就成了王公大臣们,冬天必须完成的大事。

  额上敷冰,身上持续用温水擦拭,只过了一个时辰,王惜月身上的高热,就暂时退去了!

  这时,田太医也从宫里赶了来。

  田太医请了脉,又仔细的问了贴身伺候的丫头,甚至还看了王惜月的舌苔,又闻了嘴边的气味,这才面色凝重的说:“十五爷,希望老朽料错了,应不是肺痨。”

  PS:常规二更送上了。春节没断更,就是最大的坚持,求赏月票。

第146章 顶康熙的肺

  田太医当场开了“补肺汤”,相应药材的用量,各有增减。

  等药煎好后,胤亲自喂王惜月喝了一碗药汤。

  胤对现代医学知识有些了解,知道王惜月不是肺结核,而很可能是肺炎。

  在大清,肺炎是很厉害的一种病,稍有不慎,就会丢掉小命。

  等田太医走后,胤又让乌林拿出家里备用的蒲公英,用铜臼碾出一小碗汁,喂王惜月喝了。

  这个时候太医或是郎中,为了保持个人权威性,除了他开的药方之外,不许再用任何别的方子或手段。

  很多时候,连提都不能提。只要提了,掉头就走!

  即使以胤的权势和地位,也不想惹麻烦,索性等田太医走了之后,才用上蒲公英。

  因为,胤心里很清楚,蒲公英对肺炎链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王惜月的运气不错,在田太医和蒲公英的双管齐下,半个月后,居然神奇的好了。

  这天,胤来看望王惜月的时候,她已经可以起床下地了。

  “多谢表哥救命之恩。”王惜月故意没唤爷,而唤了表哥。

  胤点点头,看王惜月的气色,倒是很不错。而且,她既不发热,也不咳嗽,显然是病情好转了。

  因为没有现代的检测方法,胤也不知道,究竟是田太医的补肺汤,还是蒲公英的汁,哪种起了主要作用?或是说,一起有作用?

  “以后啊,别成天待在屋子了,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必须多晒太阳!”

  胤特意叮嘱了王惜月,只因,肺炎链球菌,特别喜欢阴暗潮湿的繁殖环境。

  “表哥……”王惜月忽然把手伸给了胤,“你带我出去嘛!”扭着蛇腰撒娇。

  唉,胤一向是吃软不吃硬的性子,毕竟是亲表妹呢,便拉着她的小手,一起出门溜弯晒太阳。

  这个时代的汉家女子,讲究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活动量极少。

  尤有甚者,从江南到京城的读书人之家,更以缠小脚为美。

  所幸,王国正是个半文盲,王惜月和她的姐妹们,也就十分侥幸的逃过了缠足的厄运。

  现代人看不惯缠脚,觉得异常之丑陋,那是理所当然!

  可是,在大清的汉臣之家,缠小脚已经成了人人追捧的时尚。

  反观满洲贵族出身的翠晴和惠香,不仅都是一双天足,还会骑马喝酒,满洲大姑奶奶的泼辣范儿,令人目眩。

  胤牵着王惜月的手,绕着贝勒府的后花园,边走边逛!

  途中,坐到回廊上歇足的时候,王惜月也不管乌林就在边上,索性大着胆子的坐到了胤的腿上。

  “表哥……”王惜月小声说,“我的心好慌哦……”

  出乎胤意料的是,王惜月居然拉着他的手……

  嗯,娶妻娶贤,纳妾不看贤!

  这里的不看贤,并不仅仅指长得漂亮,还有擅长邀宠的深刻内涵。

  乌林虽然不是真男人,毕竟也怕尴尬,索性把头一低,开始装死人。

  实际上,王惜月发高热的时候,早就被胤看光了。

  怎么说呢,单论长相,以10分算,王惜月也就是7.5分的样子,比9.5分的翠晴,差出去老远。

  但是,王惜月的本钱,还真够厚的。

  后花园内,阳光和煦,气候宜人,到处鸟语花香。

  既然王惜月很懂事儿,胤并不介意享用她的娇嫩美体。

  于是,胤便把王惜月,抱到了湖里的画舫上,把她由黄花大闺女,变成了小妇人。

  连败了两阵之后,不信邪的胤,这才无奈的承认,即使以蚌壳的严实程度,也远远无法相提并论。

  守在舱门外的乌林,心里门儿清,林浅浅和年观音,从此有了大敌。

  王惜月的身份太过卑微了,对翠晴和惠香的地位,没有丝毫的影响。

  但是,比侍妾还不如的林浅浅和年观音,真有大麻烦了。

  一个月,也就是三十天而已。

  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胤即使再累,也必须歇在翠晴的房里,以尊重嫡福晋的金贵身份。

  初十和二十,惠香这个侧福晋,也要扫榻以待。

  剩下的时间里,排除掉生理期,林浅浅和年观音,能和王惜月争抢的,也不过是三日左右的侍寝机会罢了。

  不巧的是,胤正抱着王惜月喘粗气的时候,魏珠忽然来了。

  “十五爷,杨贝子和宝贝勒,在戏苑子里,为了争抢一个风骚的小戏子,居然打破了头……万岁爷说了,请您过去瞅瞅!”

  贝子打贝勒,不应该归宗人府管么?

  胤正在兴头上,根本不想出门管闲事,就隔着画舫说:“老魏,爷忙得很,你去找雅尔江阿吧!”

  魏珠心想,这也就是胤了,换个人敢抗旨,难道不怕万岁爷扒了他的皮?

  “我的十五爷啊,您就行行好吧,杨贝子是雅尔江阿的异母弟,雅尔江阿不方便出面主持公道。”

  “不想去!”胤想搞清楚蚌壳为何如此严实的奥妙,根本不想离开画舫。

  魏珠回去复命的时候,根本没敢说实话。

  真把康熙惹毛了,胤顶多挨顿骂而已,魏珠自己倒是很可能赔进去当垫背的。

  不客气的说,魏珠还没有那么蠢!

  “胤说他累的很?”康熙十分狐疑的望着魏珠。

  魏珠既然选择了替胤遮掩,就必须死扛到底,赶紧哈着腰,说:“回万岁爷,奴才确实听见了十五爷的喘气声。”

  康熙冷笑道:“哼,他只怕是想累死在女人的肚皮上吧?”

  魏珠心想,我的万岁爷,您老圣明!

  “算了,让老三去处置吧!”康熙也知道,胤的兼差太多了,每天当值的时候,忙的脚不点地。

  魏珠出门的时候,暗暗庆幸不已,胤的坏话,打死也不能说!

  如今,胤和康熙之间的关系,在魏珠的眼里,应该是父子君臣,而不是君臣父子。

  区区四个字而已,别看换了个位置,其中的底蕴迥然不同。

  父子在前,君臣在后,胤才敢偶尔炸个毛,顶个肺,让康熙气得翻白眼。

  亲政已达四十余年的康熙,完全不稀罕隔着鸿沟的君臣,却对吵吵闹闹的父子天性,有着远超寻常的需求。

首节上一节114/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