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胤和平王福晋之间的丑事儿,把主角换作雅尔江阿,最好的结果也是赐白绫一条。
然而,胤不仅屁事没有,康熙还亲自抱过小福彭,这能找谁说理去?
没办法,今上成心欺负平郡王纳尔苏,想趁机夺了他的二十几个牛录,就算是神仙,也只能干瞪眼。
雅尔江阿亲自相陪,领着胤进了宗人府的大牢。
和顺天府以及刑部的大牢不同,宗人府的大牢里,并无各类刑具。
再怎么说,有资格关进来的人,也都是老奴的龙子凤孙,个个都是黄带子。
实话说,对这些金枝玉叶,动大刑伺候,就显得过了。
不过,不动刑,并不意味着,不受虐待。
若是家属不舍得塞银子进来打点,诸如:九天饿八顿啊,半碗霉米饭啊,喝发黄的臭水啊,冬天没有棉被盖啊,也都是常有之事。
别看,那些黄带子们,在外头人模狗样的,只要关进了此间,就算是条猛龙,也要趴着变成软骨蛇。
路上,雅尔江阿故意和胤搭讪,说:“照规矩,托合齐应该关去刑部大牢,或是步军衙门的大牢。可是,这家伙是个大嘴巴,那就只能关进宗人府了。”
胤点点头,却没吱声。
这不是废话嘛?
托合齐会饮案,乃是牵扯到了太子结党密谋干大事的钦案,彻底封锁消息才是第一要务。
等看见托合齐的时候,胤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好家伙,原本虎背熊腰的托合齐,奄奄一息的趴在腐臭不堪的烂草堆里。
众多的火把的映射下,胤看得很清楚,只见,托合齐露在草外的左腿上,不仅烂了个大窟窿,散发出难闻的恶臭,而且,伤口内居然有蛆虫乱爬。
实话说,就算胤不是现代人的灵魂,也肯定知道,托合齐活不长了!
但是,既然康熙发出了灵魂式的反问,唉,托合齐肯定见不着明天的太阳了。
今上想杀人,就和朱老四想干掉解缙一般,何须明言?
就在胤准备下令动手之时,谁料,原本昏睡着的托合齐,竟然睁开了眼睛。
当托合齐看清楚是胤之后,居然面露诡异的喜色,异常吃力的叫道:“十五爷,奴才冤枉啊,奴才绝无谋逆之心……”
眼睁睁看着托合齐的凄惨模样,胤却暗自一叹,既然梭哈了太子,站到了东宫那一边,就应该有被毁灭的觉悟嘛!
胤现在同情托合齐,将来,胤若是赌输了,谁会同情他?
在顶级天龙人的世界里,必须做到心硬如铁,而不能有丝毫的恻隐之心!
同情心的存在,只能说明,胤的心智,还很不成熟!
“先堵上嘴,再贴加官,送他立即上路吧。”胤不想给托合齐继续求饶的机会。
让托合齐透露的内幕越多,反而很可能给胤自己,惹来甩不脱的大麻烦!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一旦梭哈了,注定没有后悔药!
“来呀,赶紧堵了他的嘴,绑到长条凳上!”雅尔江阿没敢有丝毫的犹豫,果断发声,对托合齐下了毒手。
站队的事,绝对不能含糊!
历史上的辛酉政变成功后,一日杀两王,还都是世袭罔替的亲王,也不过是等闲之事尔!
PS:又是凌晨快四点,卖命兑现了三更,写得还算是精彩吧。求赏几张月票,不过分吧?
第174章 康熙的见识,真不够
天光大亮之时,胤踩着康熙坐进书房的时辰,递牌子进了清溪书屋。
“禀汗阿玛,昨日夜间,托合齐病死于宗人府。”
在大清朝,话越少,事儿越大。
与之相反,越是长篇大论的事儿,越不重要。
康熙没有丝毫的犹豫,黑着脸说:“托合齐其心可诛,挫骨扬灰犹不解恨!”
所谓的其心可诛,按照胤的理解,包含了三层意思:离间天家父子,阴结党羽,图谋不轨。
实话说,前两条,肯定都有!
但是,图谋不轨这一条,托合齐暂时还没有那个胆子。
步军统领衙门里边,虽然有三万多兵。但是,这些人全是无马的步军。
而且,京城的各大城门,都归骁骑营负责把守。
就算托合齐想拥着太子起兵谋反,也是必输之局。
因为,宫里还有一万多名武装到牙齿的护军营。他们只须把宫门一关,守住半天的时间即可。
城外,北边有密云大营,东边有通州大营。
等勤王之师赶到,骁骑营只须打开城门,6万余名八旗禁旅,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入京城。
随着托合齐被挫骨扬灰,东宫太子的谢幕,为时不远矣!
轰轰烈烈的九龙夺嫡,即将正式上演。
下值的胤,乘马车回府后,刚抱起大格格亲了一口,就听门房来禀。
“爷,辅国公寿德又来了,在门外候见。”
自从上次接触过之后,寿德就像是狗皮膏药一样,死缠着胤不放。
胤起初以为,甩过几次冷脸后,寿德便会知难而退了。
谁曾想,一连半个月,寿德都要到贝勒府的门房坐着,枯等胤的接见。
很显然,寿德这是铁了心的要投入胤的门下。
胤懒得理会寿德,抱着怀里的大格格,亲热的逗她玩耍。
只是,大格格还太小,嘴里吐出小泡泡的同时,居然把胤的前襟尿湿了。
惠香担心胤不高兴,赶紧解释说:“爷,等大格格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再抱她吧。”
“这是我的亲闺女,怕个啥?”胤把大格格交给乳娘,起身去了浴房。
惠香也看出来了,男人并无丝毫生气的迹象,是真的很喜欢大格格。
泡了澡,换了身干爽的便褂之后,胤把换了新尿布的大格格抱坐到腿上,和惠香拉家常话。
“爷,若是没有您,我哥哥绝无可能接掌我阿玛的参领。”惠香打心眼里感激胤。
胤微微一笑,说:“我从不结党,一直就是个孤臣。所以,奏请提拔一下我自己的大舅哥,汗阿玛或多或少,都要赏我几分薄面。”
惠香也知道,男人是真不结党,而不是假装不结党。
堂堂大清第一实权皇子阿哥,贝勒府里连个师爷都没养,已经很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看看人家老三的府上,养的谋士和清客,少说也有十几个之多。
“爷,我姐夫也不结党。”惠香含而不露的点了一下。
胤不由笑了,惠香的脑子格外好使,很多事情一点就透!
等山陵崩之后,和新皇后的关系维护,惠香肯定要出大力!
相反,等太子妃被废之后,翠晴就要尽量少往宫里去,免得碍了别人的眼。
客观的说,老四登基之后,不仅没杀废太子,还第一时间晋封弘皙为理郡王,已经很够意思了!
历史上的废太子,几乎都死干净了。
据考古发现,废太子李承乾的入葬规格,薄得令人发指,显然不是善终。
大肆编造假史,就是从李二凤开始的。
“爷,天快黑了,寿德才走。”乌林把寿德的最新动态,禀给了胤。
胤暗暗点头,别看寿德是个小人,却深通投靠的精髓。
以胤的权势和地位,寿德其实没啥可送的了。
但是,寿德坚持不懈的来贝勒府坐冷板凳,就是想告诉胤,他有投靠的诚意。
很多牛马不懂,真正的上位者,最在乎的就是诚意。
银子、美人和土地,重不重要?确实很重要。
这些东西,代表了你的孝敬之心。
但是,想给上位者送这些的人,可以排出几里地去。
财物不能不送,但是,若想获得上位者的真正赏识,仅靠钱财的输送,远远不够!
刚过五月,畅春园里便明发上谕,即将奉皇太后一起启程,去热河行宫避暑。
在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当下,盛夏的京城,闷热异常。
客观的说,身上穿着很多衣服的皇帝,确实很容易中暑。
和现代不同,今上召见臣工,君父的威仪肯定不能堕。
即使是三伏天,从康熙到胤,身上至少要穿五件衣衫。
可想而知,这是有多热?
所以呢,每年初夏时节,都要去热河避暑,早就成了固定的行程。
按照旨意里的意思,太子和老八,肯定随行去热河。
老三负责监国,老四和老五一起留在京城里,从旁协助。
实话说,自从胤总管了内务府后,每次去热河的路上,为了争夺各种物资的扯皮现象,已经少了几十倍。
胤按照现代大型商超的套路,派人专门负责采购沿途的蔬菜猪肉等物资,再由专人分散配送。
除了康熙和皇太后的需求,很可能随时进行调整之外,别的人都要根据采购物资的总量,进行有计划的分配。
从京城去热河的路上,修了不少座行宫。这些行宫,就是康熙当天夜宿的地方。
照规矩,皇帝出行,必须修筑专用的御道。
这些御道,就和秦驰道一样,实际上,起到了高速公路的作用。
俗话说的好,若想富,先修路。
在康熙经过之后,这些御道也就成了商人们运输货物的捷径。
如今的大清,最重要的两个贸易口岸,一是张家口的对蒙贸易,一是广州的对洋人贸易。
在密云行宫里,康熙用罢晚膳后,也不想太早歇息,就找来张廷玉和胤,拉家常闲聊。
康熙感叹说:“近年来,花银子如流水啊,哪哪都需要银子……”发了一大通牢骚。
张廷玉的心思,异常之缜密,很擅长搞阴谋诡计。但是,固有的农耕见识,束缚了张廷玉的思想,他只会节流,却完全不懂怎样开源?
胤就不同了,很多在现代搞得如火如荼的收费之事,他完全门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