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胤将来即使混不成常务副皇帝,至少也是个受到重用的总理事务王大臣,或是军机大臣。
朝廷的六部里边,除了户部之外,其余的五部都只有四个清吏司。
唯独,户部不仅占地极广,而且人数众多。最骇人听闻的是,户部的辖下,竟有十四个清吏司。
为了确定专属的公事房,小顺子领着胤,漫步于户部衙署之间。
“十五爷,如今的户部衙门里边,绝大部分地儿,都被占用了。不过,衙署后门左侧,倒有一长溜空着的罩房,您老想占几间,就占几间。”小顺子一边小心翼翼的提出建议,一边暗中偷窥胤的神色。
胤眨了眨眼,随意的瞥了眼小顺子,心说,这小子跟着苏培盛,学了一肚子的坏水。
帮办阿哥,不和管部阿哥待在一起,却去抢下人差役的地盘,口碑能好么?
“我说小顺子啊,你就领着爷去档房即可。爷就不信了,偌大的档房里,竟无爷的一席之地?”胤没有指责小顺子半句,但是,小顺子的脑袋快要垂进裤裆里了。
俗话说的好,奴大欺主,主大欺奴。
不管是大太监,还是小太监,共同点是,都被割了蛋蛋。
所以,这帮不男不女的家伙,多少有些变态的神经质。
小顺子故意想把胤往后罩房那边引,显然是想借胤之手,公报私仇。
胤呢,不动声色的就化解了小顺子的借刀杀人之计。
交手的第一回合,以小顺子的完败,而告终。
掂量了胤的分量之后,小顺子再不敢乱说乱动,变得格外的乖巧老实。
胤绕着户部清档房的院内,转了一整圈之后,选了一个没有西晒的杂物间,用作他在户部的公事房。
既然,老四安排胤分管清档房,胤索性就在清档房的院内办公。
这里,既不显山,又不露水,距离户部的后门,也仅有咫尺之遥。
胤若想中途溜出户部衙门,只须出院门,往左边拐个弯,就是户部的后门,可谓是方便之极。
只是,胤做梦也没有料到,名不见经传的户部清档房里,不算杂役在内,仅仅是官吏和笔帖式的人数,竟然超过了百人之多。
按制,户部的清档房,分为南档房和北档房。其中,南档房的主官是两名堂主事,都是满缺,掌管户部的档案和八旗的丁口档册。北档房则设领办四人,满汉各二人,负责管理分拨各省报解之京饷,统计各省岁出岁入等事。
大清的各部主事,皆为正六品。不过,主事的前边加个堂字,就是本部门的主事之首。
望着院内黑压压的各色顶戴,胤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八个字:冗官冗员泛滥成灾。
不过,朝廷养这些闲人,又不花胤的一个大子儿,关他鸟事?
别看胤此前是个小透明阿哥,皇子就是皇子,彼此之间的身份地位,判若云泥。
胤瞥了眼众人,轻咳一声,淡淡的说:“既蒙四哥的看重,你们这里以后就归爷管了,都明白吧?”
“卑职等谨遵十五爷的教诲。”众人一齐朗声答了。
胤微微点头,接着又说:“打从今儿个起,清档房内的所有公文,不管是入档,还是出档,都必须经过爷的同意,都明白吧?”
“。”众人或扎千,或拱手,异口同声的答应了。
胤得到了想要的权柄,随即摆了摆手,说:“都去忙你们的差事吧,有事儿的时候,再来寻爷!”
“。”没人敢公开反对胤的意思,大家纷纷行礼之后,哄然退下了。
大清的官场上,一把手最重要的权力,就是人财物的签字同意权。
户部清档房,既不管钱,也不管人,只管档案。
老四既然安排胤分管户部的档案,胤就必须认真负责的管理好每一份档案的出口和入口。
身份贵重,就是好办事。
人多就是力量大。
胤的公事房,很快就窗明几净,可以舒畅的办公了。
在小顺子的哈腰引领下,胤迈步走入公事房。
一个时辰前,这里还是杂物间的时候,胤还真没发现,打开后窗,就可以直接看见户部的后门。
小顺子觑见胤的心情不错,便大着胆子,哈下腰,小声介绍说:“十五爷,请恕奴才抖胆,擅自在角落里,摆了两盆花草。您老若是觉着碍眼,奴才这就命人搬出去。”
胤不由微微一笑,单手轻拍折扇,信口道:“你这狗才,倒有几分眼力介。来呀,赏他。”
“爷的赏,不拿就是不敬。”小太监乌林赶紧从怀中摸出一锭二两的银子,硬塞进了小顺子的手里。
“奴才叩谢十五爷的重赏。”小顺子十分机灵的双手将赏银捧过头顶,连磕了三个清脆的响头。
“起喀吧。”胤含笑摆了摆手,小顺子十分知趣的倒退了三步,这才转身离开了公事房内。
此次来户部上任,胤只带了四个人,即玉柱和李鼎这两个哈哈珠子,以及贴身小太监乌林和小金子。
在宫里,胤并不受宠。所以,乌林和小金子也是跟着倒霉,都属于无权无势的小透明太监。
但是,出了宫之后,大家都摸不清楚乌林和小金子的底细,他们也就有了狐假虎威的巨大空间。
这年头的京城里,王公权贵虽然多如牛毛。可是,有资格使唤太监的人,谁敢轻易招惹?
第32章 什么叫作拿捏?
胤在书桌前坐定,只喝了半盏茶,就见苏培盛亲自来了。
“回十五爷,我们爷说了,请您下值之后,先别急着回宫,一起去前门外煤市街的致美楼,小酌一番。我们爷还说,特意请了十三爷做陪。”苏培盛是个浑身上下长满了消息机关的家伙,他一口气把话说完,胤竟然听得一字不差,没有丝毫的遗漏。
照大清的官场规矩,胤这个帮办阿哥上任之后,上到六位堂官,下到部里的各司郎中们,都要轮流凑份子摆席,主动给胤接风洗尘。
一般情况下,接风宴,少则连摆三天,多则连摆半个月之久。
官场上的接待陋规,康熙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就和各省上贡的冰敬、炭敬一样,康熙明明知道,却故作不知的样子。
俗话说的好,千里做官,只为权财二字。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更何况,掌握了庶政实权的各级官员们呢?
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基本原则,通行于大清的各级官场。
不过,老四是个怪胎。他上任的时候,有言在先的主动拒绝了各种吃请。
别看户部的官员们,省了凑份子的大把银子,却不仅没人感激老四,反而个个恨他入骨。
老电影《1942》里,有句经典的台词:你不拿,我不拿,耿专员怎么拿?
老四摆出一副油盐不进的冷面模样,户部的官员们,还怎么敢搞接风洗尘的那一套腐化把戏?
胤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赤佬,他自然不可能让老四背上双标的骂名。
“苏培盛,你去禀了我四哥,就说我最馋你们贝勒府的烤乳羊腿了,就想吃那个!”胤察觉到苏培盛还想再劝,便抢在他的前边,又说,“就这么定了。”
“。”苏培盛毕恭毕敬的行礼退下了。
直到,苏培盛走出清档房的院门之后,忽然扭头看了眼胤的公事房方向,接着,重重的一叹,仰面朝天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跟着一起来的小太监,误以为苏总管身子不适,赶紧搀住他的胳膊,小声问道:“干爹,您哪儿不舒坦了?”
苏培盛瞥了眼小太监,淡淡的说:“你干爹我今儿个心情好,就教你学个乖。你听好喽,里头的这位爷,能不得罪,尽量别得罪,否则,一准儿的落不着好,懂么?”
小太监其实根本没听懂,却小鸡啄米一般的频频点头,陪着笑脸,说:“儿子明白。”
“你明白个屁!”苏培盛背着手,转身就走。
小太监尽管一头雾水,却丝毫也不敢怠慢,撒开两腿,跟上了苏培盛远去的步伐。
苏培盛回去不久,又回来传了老四的话,干脆在贝勒府里,替胤接风洗尘。
胤打发走了苏培盛后,不禁微微一笑,老四在明,他在暗,这便占尽了先知的战略优势。
老四借着接风宴的机会,想摸清胤的底,看看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嘿嘿,门都没有啊!
令老四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胤以前仕途最灰暗的时期,曾经担任过省档案馆管理利用处的副处长。
实话说,档案管理的核心,就是三点:归类存档、妥善保管和方便查阅。
户部的清档房,为啥需要这么多人?
不就是,档案管理不科学,导致的杂乱无章么?
在胤的处室里,算上一正二副的三位处长,总共也就十个正式的在编人员,却把全省的档案管理工作,搞得井井有条。
户部的档案,真的是多如牛毛,一般人肯定不知道从何入手。
但是,胤清楚的知道,老四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追讨户部的欠银问题。
“乌林,你去找一下完颜主事,让他把户部本衙署内的欠款名册,都给爷拿来。”
户部是老四的基本盘,胤完全没心思在户部拉山头,也就只能公事公办了。
档案管理,绝非小事,能者上,不能则下。
南档房的满缺堂主事,姓完颜,名钟,他在户部当差二十几年,算是地地道道的老户部了。
乌林传达了胤的第一道命令之后,完颜钟觉得异常棘手,急得直抓后脑勺。
因为,就在前日里,清档房的藏档木架,莫名其妙的垮了一大片。
照规矩,此等大事理应上报。
可是,完颜钟担心受到惩罚,丢掉了如今的美差,故意隐瞒了下来。
完颜钟的如意算盘,打得滴溜乱转:等新木架抬进门后,档案各自归位,也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这边厢,翻倒的档案,尚未完全整理出来。
可是,胤又发了话,索要户部内部的欠款名单,完颜钟只得硬着头皮来见胤。
“清档房南房堂主事,奴才完颜钟,请十五爷大安。”完颜钟担心惹怒了胤,没敢自称为卑职。
不过嘛,胤尚未封爵开府,出宫单过,暂时隶于镶黄旗满洲。
镶黄旗满洲包衣出身的完颜钟,以奴才自居,倒也说得过去。
“完颜钟,我今天必须看到户部衙门内的欠款名册。”胤肯定不知道,清档房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只要名册。
完颜钟急得背心直冒冷汗,很显然,骗不过去了。
胤没等来完颜钟的回复,心神略微一转,瞬间意识到,档案库出事了。
一般人的想法,新官上任,正好借机立威。
但是,户部是老四的地盘,胤也不是来打码头的。
想法不同,立场肯定不同。
“完颜钟,此间没有外人,你有任何难处,但讲无妨。不过,爷有言在先,若想继续欺瞒,那就别怨老天待你不公,明白吧?”胤稳坐钓鱼台,不怕完颜钟不低头。
说实话,完颜钟能够在户部里混了二十几年,也是有靠山的。
但是,只要胤把篓子捅到老四的跟前,完颜钟的靠山即使再厉害,也保不住他的位置。
如今的户部衙门里,谁不知道老四的冷面无情?
完颜钟只犹豫了一瞬间,随即双膝一软,跪到了胤的脚边,颤声道:“奴才被猪油蒙了心,不该擅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