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41节

  PS:小十五说话从来算数,票数不够,也提前加更了,双倍月票就赏了吧!

第66章 谁站C位?

  额伦特,是西安将军佛尼埒(liè)之子,原本隶于镶红旗满洲。

  因平三藩时,佛尼埒不仅守住了汉中,还病死于任上。

  所以,康熙当时下恩旨,将额伦特抬入正白旗满洲。

  施世骠就更不必说了,从他爹施琅开始的一大家子人,都受足了康熙的恩惠。

  施家人,不仅抬入了上三旗,还得了世袭罔替的三等靖海侯,和洪承畴的三等轻车都尉相比,也该知足了。

  额伦特很会带兵打仗,心眼子却不多,施世骠就不同了。

  心有八窍的施世骠,见胤对他们十分冷淡,他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却又有些怅然若失。

  自从收复了台湾之后,施家人的政治待遇,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只是,苦于是汉人抬旗的先天不足,施家人不敢胡乱下注,暗中搞政治投机。

  汉人抬旗的家族,只要输一次,大概率一蹶不振,再无出头之日。

  不管是哪个时代,不提前投机站队,就不可能分到政治利益的大蛋糕。

  这是庙堂游戏的显规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胤秉承言多必失的原则,一直默默无声的负手而立。

  他不说话,谁敢多嘴多舌?

  一时间,整个官船码头上,竟然鸦雀无声。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王国正的官船缓缓靠到了岸边。

  胤见状,随即迈开腿,缓步走向船边。

  见胤动了,以图里海为首的通州官员们,也跟着往船边走去。

  只是,图里海很懂规矩,他的右肩始终落后胤一个身位。胤走的快,他也跟着快。胤放慢了脚步,他也跟着放缓步速。

  这时,船上的跳板已经搭上了岸,就见一名身穿锦缎的中年男子,快步下了船。

  这男子惊讶的发现,在码头之上,居然有三名红顶子的二品大员,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分立胤的左右。

  不须多问,只要稍微有点官场常识的人,必然看得出来,胤站的就是最大咖的C位。

  谁曾想,那名中年男子,刚往胤这边走了两步,就被胤的侍卫队长崇善,抬臂拦了下来。

  “尊驾,得罪了,搜身是卑职的职责所在,还请多多原宥则个。”崇善的话虽然说的很客气,搜身的态度却异常之坚决。

  仔细的搜过身,确认没有凶器之后,崇善手抚刀柄,监视着中年男子,朝胤走去。

  距离胤一丈远的时候,崇善转身抚刀,死盯着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一阵头皮发麻,知道这是命令他停下来之意。

  “奴才王盛,请十五爷大安。”中年男子双膝一软,就地跪下行礼。

  胤情不自禁的皱紧了眉头,亲妈密嫔曾经详细介绍过王家人的情况,他的大舅舅就叫王盛。

  只是,王家人并没有抬旗,至今是民人,而不是旗人。

  因此,奴才的自称,对民人而言,就很不合适了,极容易成为京城里的笑柄。

  “诸位,我大舅舅久处于乡野之间,失礼之处,尚请见谅!”胤抱拳拱手,用罗圈揖表达了歉意。

  图里海赶紧哈下腰,陪着笑脸,说:“十五爷,别说是令舅老大人了,就算是奴才等,也时常需要内廷总管们的礼仪教导,才不至于君前失仪。”

  胤微微点头,冲图里海温和的一笑,图里海帮王盛卸责的定调,可谓是恰到好处。

  经过胤和图里海的一唱一和,再有人敢拿王盛的失仪说事,那就是想和胤变成死敌了!

  如今的胤,再也不是当初的透明背景板小阿哥了!

  当今太子爷的连襟,户部的帮办阿哥,宠嫔的亲儿子,无论哪种身份,都足以震慑不够格的各路肖小。

  更何况是,这三种身份,居然叠加到了一起!

  得罪胤的严重后果,在场的诸位都想清楚了么?

  解决了后患之后,胤走到王盛的跟前,伸出双臂,亲手将他扶起。

  “舅父大人远道而来,实在是辛苦了。”

  胤没理会有些懵圈的王盛,顺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随即长揖到地,异常正式的拜见了王盛。

  “外甥胤,拜见舅父大人。”

  照大清会典的规矩,皇子的膝下真有黄金,除了祖宗的牌位、皇太后、皇帝、太子、太子妃及嫔以上的宫妃之外,一律要立而受拜!

  王盛此前曾粗略的学过拜见皇子的规矩,但是,临阵之时,脑子发懵就全忘了,居然傻站着发呆。

  这边厢,王盛不说免礼,胤就只能一直保持长揖到地的姿势。否则,就算是失礼的不尊重长辈了。

  幸好,乌林这小子有点鬼机灵,他当即窜前两步,伸手抓住王盛的手臂,十分用力的掐了一把。

  王盛吃痛之下,终于醒悟了过来,赶紧伸臂搀扶着胤,站直了身子。

  “舅父大人,外祖父和外祖母的身体,一向可好?”胤知道王盛是个土包子,没见过大世面,赶紧捡了他可以轻松回答的话题,开始了礼貌性质的家常问候。

  “多谢十五爷的关怀,家严和家慈,身体一向尚可。只是家严在路上偶染风寒,有些咳嗽……”

  说起自家父母的事儿,王盛原本十分紧张的情绪,逐渐放松了下来。

  胤暗暗松了口气,幸好没出更大的纰漏,勉强把场面圆了过去。

  “舅父大人,嫔母娘娘曾有口谕,命您外甥我,务必登船拜见外祖父和外祖母,及各位长辈们。”胤担心王盛再出妖蛾子,干脆避开众人的耳目,在船上和亲人相会。

  王盛啥也不敢说,老老实实的领着胤上了船。

  进入船舱之后,胤赫然发现,舱内跪满了人。

  “光禄寺少卿衔、内务府奉宸院员外郎,卑职王国正,叩见十五爷。”王国正毕竟担任知县多年,比较熟悉森严的礼制,规矩竟然纹丝不错。

  胤快步走过去,亲手扶起了王国正,微笑着说:“外祖父大人,你老人家何须如此多礼?”

  等王国正站稳之后,胤略事整理了衣冠,长揖到地,深深的行礼。

  “外孙胤,拜见外祖父大人。”

  王国正显然被吓住了,楞了一会,赶紧跪到地上还礼,嘴里连声说:“使不得,使不得,十五爷啊,莫要折了老朽的阳寿啊!”

  胤笑着说:“又没有外人在,有何使不得?”

  亲人之间的私下聚会,确实没必要太过拘束的假客套。

  王国正毕竟当了多年的知县,大人物的平易近人,只能尽力配合,绝不能忤逆。否则,就是不懂事儿!

  在王国正的介绍下,胤先拜见了外祖母黄氏,再依次拜见了舅舅和姨母们。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胤的两个姨父,居然也跟着来了京城。

  PS:超过4500张月票,必有加更!

第67章 留了好几手

  这年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实是很正常的逻辑。

  因为,一人犯了重罪,也要株连整个家族。

  没出五服的近亲属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由于皇权不下县的缘故,宗族的势力,填补了乡村的权力真空。

  往往,某家绝了嗣,亲戚们都会蜂拥而来,想方设法的吃绝户。

  当然了,能吃绝户的亲戚,肯定没出五服。

  出了五服的亲戚,就都是路人甲了,根本没资格吃绝户。

  按照胤的计划,暂时在京里的内城,替王国正的这一大家子,赁一座五进的大院,把他们安顿下来。

  俗话说的好,居京师,大不易。

  这个不易,指的是,京城的房价贼贵,别说普通人买不起,即使胤这个皇子,也肯定买不起。

  密嫔那里,倒是有些私房积蓄。但是,她的藏物,大多是康熙赏的珍稀宝贝,属于是民间根本不敢收的宫中禁物。

  照规矩,谁敢私收宫中禁物,就是大不敬的重罪。

  所以,密嫔只能把为数不多的私房金银首饰,让胤拿出宫,私下熔了,再拿给王国正,以表孝心。

  反正吧,凡是带了宫里暗记的金银首饰,只要不彻底熔了,就是给自己惹祸上身。

  不过,胤拿了首饰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交给王国正。

  道理很简单,他的手头也不宽裕,内城五进大院的租金,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另外,还有他们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和日常花销,也不是小钱。

  如果,把熔化了的金银首饰,一次性都给了王家人。将来,王家人万一没钱掏租金了,难道,胤有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露宿街头不成?

  因为,时辰不早了,今晚肯定只能在通州过夜了。

  这年头,有权就是幸福。

  在图里海的布置之下,通州知州动用州衙的差役们,把通州最大客栈的客人们,全都赶了出去,腾空了住宿的位置。

  起初,胤也被蒙在鼓里。等他惊讶的发觉,偌大的客栈里,竟然只有王家人之时,为时已晚。

  在大清,官员们的易地调动,照规矩都有资格宿于各地的驿站。

  但是,以王国正的品级,却没资格带着这么多人,免费吃住在驿站里。

  驿站,除了官用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军用特殊性。不夸张的说,小小的驿丞,真被惹急了,他也有专门的渠道,可以把你干的坏事直接捅到朝廷里去。

  历史上,曹家被抄之后,在离开江宁,迁回京城的路上,就因为得罪了驿丞,被人趁机落井下石,把刁状告进了雍正的养心殿。

  雍正得知后,不由大怒,连施重拳,把曹家人砸得七荤八素。若不是老十三的力保,曹家即使回了京城,也很可能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了。

  图里海和通州知州,都是明白人,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

  骚扰官方举办的驿站,和清空民间商人的客栈,孰轻孰重,还需要问么?

  草民这种生物,在大清官吏们的眼里,连个屁都不算!

  在客栈里安顿下来之后,王家人略事洗漱,出来一看,好家伙,十几桌最上等的席面,摆的满满当当。

  图里海告诉胤,这些席面,是他本人掏钱置办的。

  胤又不是菜瓜蛋子,他怎么可能轻易相信图里海的鬼话呢?

  十两银子一桌的上等豪华席面,必是通州知州为了拍马屁,特意用公款安排的。

  以前,胤担任过县委的主要领导。他异常清楚的知道,迎来送往的接待工作,稍有不慎,就容易得罪上司。

  得罪狠了上司,还想升官么,快别白日做梦了!

  在大清,接待无小事,这是真理!

  因男女有别的避讳,图里海善解人意的指挥手下人,把席面分别摆在客栈的二楼和一楼。

首节上一节41/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