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5节

  没有足够的赏钱,说书先生的全家老小,只能喝西北风去。

  这年头,下九流的贱民们,除非被权贵们养着,都只能凭真本事吃饭。

  老十六这孩子,还不知道赚银子的不容易,一赏就是二两银子。

  说书先生乐得快要合不拢嘴了,点头哈腰的连声道谢。

  《计收姜维》讲完了之后,老十六又提出,想去听戏。

  在旗人里边,上到皇太后,下到普通旗人,就没有不爱听戏的。

  说白了,这个时代,还真没多少娱乐的项目。

  听戏就不同了,足以消磨好几个时辰的光阴。

  这个时代的听戏,指的就是京剧诞生的基石昆曲。

  胤完全没有戏曲细胞,对听戏很不感兴趣。

  但是,架不住老十六的软磨硬泡,胤被硬拖去了前门附近最出名的戏园子月明楼。

  他们到的时候,月明楼的一楼大厅里,已经坐满了人。

  不过,有钱就是可以鬼推磨。

  得了厚赏的门前伙计,点头哈腰的把胤和老十六,领上了三楼。

  不巧的是,在三楼的楼梯口,胤看见了一位老熟人,御前头等侍卫班领吴什。

  咳,既然吴什在这里,康熙肯定也在这里。

  和康熙一起听戏,那绝对不是一种享受,而是无尽的折磨。

  胤的反应极快,他拽着老十六的胳膊,就往楼下拖。

  吴什早就看见了胤和老十六,他正犹豫着,是不是劝退呢?不成想,胤和老十六,主动退下去了。

  陪着康熙出来散心,吴什自然也不希望,康熙被胤和老十六搅了兴致。

  毕竟,康熙在儿子们的面前,一直都是假正经的面目。今上白龙鱼服的时候,被儿子撞见了,多少有损于父亲的威严。

  当然了,如是被太子撞见了康熙的行踪,吴什拼着不要脑袋了,也必须把太子留下来。

  原因嘛,其实也并不复杂,胤和老十六对康熙的皇位,完全没有威胁。

  而太子就不同了呀!

  老十六被胤硬拽出了月明楼,很不高兴的抱怨说:“十五哥,都到地方了,你拉我出来干嘛?”

  胤小声解释说:“我看见了汗阿玛身边的吴什。若不拉你出来,咱们两个就要在汗阿玛的身边罚站了,哪还有心思听戏?”

  老十六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竟然哑口无言。

  胤很懂规矩,他并没有走远,而是在附近随便找了家戏苑,拉着老十六一起歇脚。

  果然不出所料,两名吴什手下的侍卫,很快出现在了戏苑的门口。

  胤完全有理由相信,戏苑的四周,都有吴什的人。

  不客气的说,胤和老十六身边的人,也都被盯死了。

  不能扫了康熙玩乐的兴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吴什有胆子纵容康熙的行踪被泄露出去。

  这年头,人心隔着肚子,信任就是毒药,还是小心点为好。

  在茶馆里坐了半个多时辰,门口盯梢的人,主动撤了。

  胤不由暗暗松了口气,笑着说:“时辰不早了,咱们也回宫吧?”

  老十六没有玩尽兴,有些不乐意。但是,宫里“下千两”的时间很早,若是回去晚了,总不能去老四的贝勒府借宿吧?

  老四这个人,很喜欢板着脸,毫不留情的教训弟弟。不管老十六是怎么想的,胤暂时懒得主动送上门去找虐。

  实际上,老十六一点都不想马上回宫,他还真想去老四的府上蹭膳。

  胤看出了老十六的犹豫,便一本正经的说:“我这个人喜欢择床,若是去四哥那里借宿,肯定睡不好。另外,就怕进宫的路程太远,耽误了卯时进学啊!”

  康熙亲自定的规矩,皇子们去尚书房读书,不许迟到早退。

  老十六挣扎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去老四那里。

  望着老十六远去的背影,胤不禁微微一笑。

  将来,老四登基了,即使胤混得再不好,有老十六帮着说好话,总可以当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吧?

  曹家站错了队,有老十三帮着说好话,最终的结局即使再窘迫,也比李煦的家族,好太多了!

  李煦的一大家子,那是真正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过了几天,张嬷嬷领着两个宫女,来见胤。

  王庶妃身边的秋桐,胤自然是早就认识了。此女刚满18岁,长得倒还清秀,却算不上有多漂亮。

  良妃身边送来的盈月,已经19岁了,不仅腿长腰细,而且,胸还特别大。她给胤的第一印象,很像是某个岛内,以前很出名的第一交际花。

  按照现代审美观,盈月算是身材妖娆的一等美人。但是,以康熙朝的标准,仅仅是腿长这一样,就让她和美人无缘了。

  张嬷嬷既然领了她们来,就说明,她们已经是胤的试婚格格了。

  原本,张嬷嬷以为,胤会先点秋桐侍寝。可是,胤偏偏先点了盈月。

  见四下里无人,张嬷嬷主动凑到胤的身边,小声提醒说:“爷,您先宠幸了盈月,只怕是有些不大妥当吧?”

  胤明白张嬷嬷的意思,秋桐是王庶妃的人,应该先点她,才算是给了亲妈面子。

  “嬷嬷,良妃母毕竟是妃位啊!”胤轻轻的一点,张嬷嬷当即恍然大悟。

  良妃是正经的妃位,而王庶妃仅仅是享受庶妃待遇的常在罢了,真实的位分远不如贵人。

  等张嬷嬷退下了之后,胤端起茶盏,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表面的理由,再怎么冠冕堂皇,也掩饰不了,男人的爱美之心啊!

  当晚,盈月腰细腿长的诸多妙处,被胤挖掘的得淋漓尽致。

第8章 我非池中物

  凌晨,胤起身后,张嬷嬷凑到床边,很顺利的找到了那块染着点点艳红的白绫。

  张嬷嬷不由裂嘴笑了,也长松了口气,心里的大石头也跟着落了下来。

  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格外看重子嗣的血统纯正。

  若是盈月早就是个破鞋了,不仅她要沉井,她的家人们也都要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盈月被胤入过之后,虽然名分上还是试婚格格,实际身份相当于掌事姑姑,其地位高于春喜和春娇等宫女。

  别看昨晚刚破身,盈月却没有丝毫矫情的空间。她不仅起得比胤更早,而且,一瘸一拐的伺候着男人更衣。

  可是,盈月的耳根子慢慢泛红,仿佛火烤的一般。她的粉颊上,也涌现出不可思议的片片潮红,眼神也飘忽不定。

  显然,盈月早就察觉到了,胤一直死盯着她看。

  胤不由翘起了嘴角,嗯,有门儿。

  老八能给盈月的东西,胤都能给。老八不能给她的,比如说,有爵位的儿子,胤也能给。

  俗话说的好,好女就怕癞汉磨!

  只要胤把水磨功夫做足了,不愁盈月将来不倒向他这边。

  只是,万事开头难,千万不能心急。

  散学之后,胤刚走进西三所的大门,就见老九那边的台阶下,跪了一个宫女。

  唉,老九其实是个才华横溢的家伙。

  但是,老九的心眼比较窄,眼里揉不得沙子,经常因为点小事,就惩罚身边人。

  类似的场景见多了,胤早就见怪不怪了。

  胤进屋更衣后,刚坐下来喝茶,就见春娇凑过来,小声说:“爷,九爷那边摔了个瓷器而已,杏李就被罚了跪。”

  胤满意的点了点头,夸奖道:“你做得很好,下去找张嬷嬷领赏吧。”

  所谓的领赏,只要没说金额,一律都是二两银子。

  和老九住在同一个院子里,老九那边发生了什么事,胤可以装没看见。但是,他不能不知道内幕。

  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

  皇宫,是全天下最险恶的地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等春娇走后,乌林摸进来,小声提醒说:“爷,再过几日,就是您的寿辰正日子了,该下的帖子还没下呢。”

  胤笑了笑,说:“我不过是个闲散阿哥罢了,又不是整寿,何必搞那么大的场面呢?”

  康熙的儿子,迄今为止,有十几个之多。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五指有长短,宠爱有不同。

  除了太子的千寿节之外,由内务府出面大肆操办生辰的阿哥,只有老十四和老十八。

  其余的阿哥们,有爵的都在自己府上开流水席,宴请门下僚属。

  无爵又无宠的阿哥们,就只能自己单独的吃一碗长寿面了。

  乌林有些心酸的说:“爷,您可千万别委屈了自己个。”

  胤笑着安抚乌林,说:“放心吧,迟早有一天,宾客盈门,川流不息。”

  乌林怕惹胤伤心了,频频点头,说:“到时候,奴才就守在门口,收二十两一个的门包。”

  有些话,只要深究下去,就会暴露出惊人的内幕。

  二十两的门包,不是小数目了,只有毓庆宫那边的看门太监,才有这个待遇。

  乌林本是一番好意,担心胤心里不痛快,影响了心情。

  下人不懂事,主子却必须明白事理。

  胤当即沉下脸,异常严肃的说:“以后不许再说这种混账话了,懂么?”

  “。”乌林心头猛的一凛,赶紧哈下腰,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胤摆了摆手,挥退了乌林。

  经过三年的磨合,胤身边的小班底逐渐成形。

  在宫里,胤的身边人,都不能团结一心,一致对外,迟早要出大事。

  胤喝了两口茶,便起身去了书房。

  书房设在南梢房,因为,不当西晒,下午没那么热。

  胤的书房,一直由张嬷嬷亲自打理,别人都不许进。

  张嬷嬷是个地道的人精,不仅能说会道,而且,善解人意。但是,她不识字。

  不识字,且异常可靠,她负责打扫书房,胤才能放心。

  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皇子的书房,都是机密重地,不容丝毫闪失。

首节上一节5/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