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料,康熙也许是心情倍儿棒,爽歪歪了,摆着手说:“外头冷,你就在炕边打个地铺即可。”
“臣儿……”胤还想告退,康熙却把脸一板,斥道:“你哪来那么多废话啊?”
就这么着,康熙抱着老十八,睡在热炕上,胤的地铺紧挨着炕沿。
这一夜,居然是父子三人,同卧于一室。
可怜的吴什,一直手抚着刀柄,就守在胤的地铺旁边,眼睛都不敢乱眨一下,惟恐胤起了歹念。
凌晨,父子三人起床之后,康熙抱着老十八,温温柔柔的说:“我那边还有点事儿,需要章嬷嬷帮着料理一下,暂时帮你换个嬷嬷伺候着,可好啊?”
“汗阿玛,那章嬷嬷还回来伺候臣儿么?”老十八不愧是康熙的儿子,一下子就问到了节点上。
“也许几个月就回来了!”康熙很有耐心的诱哄着老十八。
这一刻,让胤看到了康熙身上的浓浓父爱。
老十八被康熙逼着去学堂上课了,胤刚把康熙送出大门。
原本满身慈父光辉的康熙,忽然翻了脸,咬牙切齿的吩咐吴什:“送她的一家子去虎园。”
此时此刻的康熙,面目异常狰狞可怖,仿佛饿了十几天的猛虎一般,真要吃人!
“。”吴什反而松了口气,答应的格外干脆。
以康熙的性子,只要憋着的怒气不发作出来,憋的时间越长,越要出大事,那个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送康熙登车之后,胤刚想回去补觉。谁料,康熙居然撩起车帘,把他唤到了车旁。
“既然你喜欢狐媚子,那从今往后,她们就都归你了。”
胤心里有数,这是他对老十八真爱的奖赏。
“汗阿玛,那敢情好,臣儿求之不得啊!”胤笑得异常灿烂。
胤又不惦记着皇位,压根就不担心从此君王不早朝的骂名,狐媚子美人儿多多益善!
“汗阿玛,腿长臀圆腰细肤白肉嫩的狐媚子,臣儿尤为喜爱!”
有了和康熙同卧于一室的经历,胤说俏皮话的底气,不是一般的足。
果然,康熙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眨了眨眼,问他:“滋味儿如何?”
胤知道,康熙问的是年氏那个狐媚子的滋味儿如何?
嘿嘿,问的如此赤果果,很不成样子,简直像是沆瀣一气的炮友!
“唉,太不巧了,她居然来了天葵,真是晦气!”胤还是老习惯,尽瞎说大实话,也不怕污了康熙的耳朵。
在大清,天葵就是“大姨妈”的代名词。
两日后,轮到胤进宫当值的时候,梁九功亲自来了。
“请十五爷大安。”梁九功毕恭毕敬的扎千行了礼。
此时此刻,再看梁九功这个狗奴才的时候,胤真有扬眉吐气之感。
想当初,胤还是小透明阿哥的时候,想私下见这老小子一面,比登天还难。
现如今,胤已是红得发紫的实权皇子,曾经不可一世的梁九功,也被迫低下了高傲的脑袋。
没卵子的狗太监,你也有看爷眼色的这一天啊?
胤克制住真实的情绪,不动声色的问梁九功:“梁老爷,您有事儿?”
“唉哟喂,我的十五爷啊,您可千万别折煞了奴才,奴才哪里当得起啊?”梁九功奴颜婢膝的说,“您若是真瞧得起奴才,就唤奴才一声小梁子吧。”
呵呵,梁九功这个狗东西,心眼子比苍蝇的复眼还要多。
胤真唤他为小梁子,这就不是彼此套交情,而是狠狠的结仇了!
“梁谙达,就这么定了!”胤选了个符合彼此身份的称呼,既尊重了梁九功的现有实力,又没有跌了自己的身份,两全其美。
梁九功何等精明,他也看出了胤的诚意,便默默的接受了。
在这个世界上,随着个人实力的变迁,彼此的称呼也必然随之更改。
不会及时调整心态,适应新形势的人,迟早被排挤出权力核心圈。
在宫里,对实权大太监的敬语,按照老爷、师傅、谙达的顺序,地位依次倍减。
但是,谙达这个敬称,恰如其分的体现了胤和梁九功之间的身份变迁。
方是时,所谓的梁老爷,在胤的面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回十五爷,万岁爷请您过去议事。”梁九功的一席话,让胤有些诧异。
胤皱紧眉头,问梁九功:“议什么事儿?”
换作以前,梁九功肯定会说,老奴也不知道所议何事。
现在嘛,就算是打死梁九功,他也没胆子这么敷衍胤。
“不瞒十五爷您说,奴才当时隔得远,也没听得太过真切,隐隐听说是,西北那边又闹出妖蛾子了。”
胤一听就懂,西北那边的噶尔丹死后,继任大汗的策妄阿拉布坦,选择了暂时隐忍不发。
所以,这几年的西北边境,局势相对平静。
但是,西北边境地区,千人以下的小摩擦,一直就没断过。
跟着梁九功去乾清宫的路上,胤一直有些奇怪,西北的军事问题,康熙找他过去干嘛?
PS:上午开会时间过长,这是今天的第一更,月票超过7100张,凌晨必有加更。
第91章 百毒不侵
胤进门的时候,乾清宫的东暖阁里,老四正和川陕总督博霁(jì),吵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
“臣儿胤,恭请圣安。”
“起吧。”康熙摆了摆手,说,“你来的正好,他们为了军粮补给的数目字对不上,吵得快把乾清宫的屋顶掀了。”
“别吵了,吵得脑仁疼,各自把你们的意思,告诉给十五阿哥。”
老四清了清嗓子,大声说:“从中原地区运粮进陕甘,运进去十石,只得一石……”
博霁却反驳说:“四爷,您少算了路上的开销,运进去二十石,只得一石粮……”
胤一听,果然不出所料,真是算账的问题。
而且,老四真是个军事盲,他在康熙的面前,露了丑却不自知。
以前,胤整理户部账册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大类,就是西北的军事开销。
因为,胤惦记着将来的兵权,肯定从西北入手,他就格外留意西北的钱粮和物资的消耗情况。
不夸张的说,胤的脑子里,西北的军事概况装得满满当当。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此言果然不虚也!
历史上,乾隆发的问,别人都不懂,就和答对了,这是他迅速崛起的起点。
若是一般人,直接照实说,也就是了。
但是,胤肯定不是一般人。
西北的钱粮消耗账,精通军事的康熙,肯定了如指掌。
然而,康熙为何不当面指正老四的错误呢?
呵呵,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属于胤的机会,开了一丝门缝!
老四精通政务,却不懂军事,康熙肯定有所担忧。
若是胤帮着老四补足了军事短板,老四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现在,胤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老四的面子问题。
当着老四的面,把账算得一清二楚,这不是让老四难堪么?
让康熙难看,都不可能让老四难堪!
只因,康熙的心胸和气度,远胜于老四那个小心眼。
“回汗阿玛,臣儿对西北的军事,几乎一无所知,连舆图都没看过一张,那敢随意置喙?”
真正的大聪明,都知道进退有度。
只进不退,那是棋盘上的小卒而已,迟早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成为主帅的弃子。
让康熙败点兴致,顶多挨个埋怨,或是一顿臭骂罢了。
当众扫了老四的颜面,那还得了?
事关胤将来的福祉和权势,胤只得让康熙暂时受点委屈了。
康熙深深的看了眼胤,又瞥了眼博霁,等视线落到老四这个军事盲身上的时候,他若有所悟。
“都跪安吧。”康熙的情绪,明显有些低落。
胤只当没看见似的,把头一低,跟在老四的身后,一起出了门。
呵呵,康熙掌权了几十年,犯了所有皇帝最容易犯的错误,他是一言堂的思维,不善于换个角度,替他人的立场和利益着想。
下午,荣妃的宫里,有个姑姑和人结成对食,却被仇家告发了。
胤得知了消息后,主动递牌子,来见康熙。
在乾清宫的台阶下,足足站了半个时辰之久,康熙这才召了胤进去。
胤心里有数,康熙这是生闷气了。
行礼之后,胤先把荣妃宫里的丑闻,详细的禀给了康熙。
康熙面无表情的问胤:“如何处置?”
胤和荣妃并无仇怨,但是,胤和老三肯定是死敌。
“回汗阿玛,没有规矩,何成方圆?臣儿以为,照宫规秉公处置即可。”
康熙点点头,没精打采的说:“准了。”
“臣儿告退。”胤只当没看出康熙的异样,说完了本职工作后,就打算走人。
“回来。”等胤走到门边,康熙终于憋不住了,冷着脸质问他,“你不是真性情么?”
康熙果然起了疑心!
胤却没有丝毫的害怕,坦然自若的说:“回汗阿玛,西北战事乃是国之重事,臣儿不看舆图,就敢妄言,与赵括何异?”
嘿嘿,他早就想明白了,借口也无可挑剔。
要知道,在大清朝,军事舆图都是国之重器,即使是王公重臣,也轻易看不到。
胤是内务府的管家,平时更没机会接触军事舆图。
“哼,朕倒要看你狡辩到何时?”康熙高声唤入了梁九功,命他拿来西北的军事舆图,就摊开在了地上。
当军事舆图,被摊开之后,胤定神一看,嗨,这哪里是近代军事地图啊,简直是烧脑的捉迷藏游戏嘛。
舆图上,从中原进入陕西的道路,就是一条粗线条,沿途的山啊,路啊,水啊,大河啊,峡谷啊,水井等军事地理要素,统统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