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浅浅一笑,吩咐道:“跪到椅子上去!”
林方氏有些羞涩,更有些迟疑。
这时,刘妈妈害怕惹怒了胤,赶紧厉声斥道:“小贱人,你以为还是金尊玉贵的大户小姐啊,我呸,赶紧去跪好喽,免得老娘上厉害的手段!”
等林方氏羞羞怯怯的跪到了椅子上,胤摆了摆手,把刘妈妈赶了出去。
胤痛快淋漓的爽了!
尽管,林方氏屈辱的哭了,哭得很惨。但是,胤没有丝毫的怜惜。
整个社会,都是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
林家和方家,占了那么多的良田,若说不作恶多端,打死胤都不信!
胤为了验证服从性,故意给林方氏起了个名儿:林浅浅。
之所以,叫浅浅嘛,呵呵,谁用谁知道。
等林浅浅沐浴更衣之后,整个人也老实多了。
毕竟,在这个格外讲究贞节的时代,林浅浅已经不干净了。
胤牵着林浅浅的手,七弯八拐的来到了行辕里的牢房。
在签押房里,林浅浅看到了她丈夫的休妻文书,以及她亲爹将她逐出方家族谱的文书。
丈夫和亲爹的字,即使烧成了灰,林浅浅也认识。
光有文书,胤并不满足,他故意带着林浅浅,听了方家人的壁角。
林浅浅的亲爹说,牺牲她一个,以保全整个方家的基业。
一时间,林浅浅万念俱灰,两腿发软,被胤抱着出了牢房。
晚上,林浅浅格外的疯狂,让胤美得直冒泡!
“爷,只要您能保住家母和家弟,贱妾愿意死心踏地的伺候您!”
用早膳的时候,林浅浅已经考虑清楚,主动向胤提了要求。
不过,胤注意到,林浅浅并没有提及她的亲爹。
眼前的林浅浅,虽然已经嫁人五年多了,却年仅二十岁出头而已。
客观的说,林浅浅就像是熟透了红苹果似的,一啃全是汁。
胤心里有数,林浅浅只是暂时的委屈求全罢了,便从怀中摸出了康熙最新的旨意,推到了林浅浅的面前。
林浅浅定神一看,立时心下狂震。旨意里,说的很清楚,无锡方家的所有人,都划为胤名下的阿哈。
在大清,阿哈才是真正的奴才。若无胤的恩赦,方家人将永世无法翻身。
胤抬手轻捏住林浅浅的下巴,讥讽道:“小东西,就凭你,也敢和爷斗心眼子?”
女人嘛,大多爱慕强者!
只要,胤的实力足够强大,林浅浅就会乖乖的任由摆布。
胤这边收获颇丰,老四那边也没闲着,抄了噶礼的家,让他赚得钵满盆满。
PS:重感冒了,脑袋疼,发低烧,尽量确保二更,努力争取三更!
第121章 老四落水了
回京的船上,老四瞥了眼伺候在胤身后的林浅浅,他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安稳了。
本朝第一实权阿哥,若是无懈可击了,老四自己也不知道,还能信任胤多久?
现在,胤强抢林家媳的恶名,连康熙都知道了,老四也就跟着放心了。
在大清,越是人格完美无缺的人,越会被牵连到王莽的身上。
操莽之徒的疑问,一旦在老四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亲如手足的铁杆关系,迟早面临破裂。
只是,老四和胤刚走到徐州府,就接了康熙的旨意,黄河发了大水,冲垮了十几个县的大堤,命老四和胤转道去河南,主持赈灾事宜。
在康熙朝,若论赈灾的经验,老四排第二,谁敢排第一?
兄弟二人,当即折而向西,赶去黄河最容易破口的地方:归德府。
归德府,也就是今商丘市。黄河流经此地后,河床普遍高于大堤一丈以上。
只要一发大水,黄河十次破口,有九次是在归德府。
这个时代的土堤,经过长时间长的洪水浸泡,必须会出现管涌的险情。
管涌,若不及时科学的予以封堵,必然导致大堤破口。
官船驶入黄泛区后,波涛汹涌的水面上,到处都是溺毙的浮尸,哪哪都是,令人惨不忍睹。
胤察觉到水面的情况不对,就建议老四:“四哥,浪太大了,咱们的船又是平底的。不如,暂且退回虞城,待水势减缓后,再进灾区,如何?”
老四摆了摆手,说:“救灾若不及时,灾民必起民变。一旦民变闹大了,则大清震动!”
唉,老四这个人呐,有股倔劲儿,越是难办的事儿,他越不怕难!
晚上宿营的时候,胤多长了个心眼,下令随行的四条侍卫船,和钦差的官船停靠在一起。
而且,在胤的建议下,老四和他,放弃了钦差官船,一起睡到了侍卫船上。
只是,胤多虑了,当晚无事。
用早膳的时候,老四和胤,一人两个馒头,外加茶水管饱。
老四咬了口有些发酸的馒头,叹息道:“灾区的老百姓,能吃上这个,也就饿不死了。”
说实话,胤真吃不惯变了味的馒头。但是,进入灾区后,物资的供应就完全断绝了。
沿途之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
即使是发酸的馒头,也总可以填饱肚子不是?
胤把眼一闭,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狼吞虎咽,迅速把两个酸馒头,咽下了肚内。
老四暗暗点头,金枝玉叶的十五弟,也能吃得不少苦啊!
可是,一直养尊处优的林浅浅就不行了,发酸的馒头,她吃一口吐一口,简直是在遭践粮食。
在灾区,粮食就是一切,比黄金珍贵得多。
胤忍无可忍,实在看不下去了,厉声喝道:“实在吃不下,就饿死算了!”
这几天,林浅浅至少扔了五个馒头,老四早就看不惯眼了。
只是碍于胤的面子,老四强忍着没发脾气罢了。
见林浅浅含着泪水,乖乖的啃馒头,老四的心里多少舒坦了些,索性出舱看看水情。
根据以往的经验,若是沿途的水位开始下降,就说明,大水的高峰期已过。
可是,竹竿插到船底后,经仔细的测量,水位还有三米多。
老四单手扶在船舷上,叹息着说:“且得半个月才退水呢。”
洪水的救灾,老四是个大行家,胤就没乱说话了,免得干扰老四的判断。
原本一切都挺好的,可是,官船竟然托了底,整个船身猛的一晃。
好家伙,猝不及防的老四,竟然一头栽进了水里。
等胤他们反应过来,老四已经在水里拼命的挣扎,载沉载浮。
现代知识,落水了之后,只要仰着躺平了身子不挣扎,暂时就淹不死。
老四是个典型的旱鸭子,跟着一起下江南的侍卫们,也都是旱鸭子。
撑船的船夫,倒是水性极佳。但是,他犹豫着不敢下水救人。
说时迟,那时快,胤脑子里电光石一闪,随即大喝一声:“我去救四哥,船夫也下来救人,其余的人伸竿子,扔绳子……”
越是危急关头,越考验临机的第一反应。
胤跳下水后,朝着落水的老四,划动着双臂,奋力的游了过去。
见胤跳下了水,苏培盛眼珠子猛的一转,他也大喊一声:“主子,奴才来救您!”
可是,苏培盛根本不会游泳,他跳下水,完全是给大家添乱。
水很深,胤游到老四的身旁后,并没有马上去救他,而是划水蹬腿的等着老四折腾的体力耗尽。
在水里救过人的都知道,濒临绝境的落水者,抓住了什么,就不可能撒手了。
这时,熟悉水性的船夫,也被侍卫们拿着刀,逼着跳下了水。
船夫见胤没有莽撞的上去救人,心下觉得甚是奇怪,北马南船,十五爷怎么如此的熟悉水性啊?
等老四折腾得没了力气,胤抢先出手,伸出胳膊,从后边卡死了老四的脖子。
这么做的好处,异常明显,老四即使想抱住胤,也没有可能。
这时,船上的侍卫们,也反应过来了,纷纷伸出长竿,扔出绳子。
胤把喝饱了水的老四,拖到船舷边,侍卫们七手八脚的把老四拖上了船。
正准备上船的时候,胤发现旱鸭子苏培盛也喝饱了水,正往水底沉。
胤随即吩咐船夫:“去把他救上来。”
等胤爬上船后,众人在船夫的帮助下,把苏培盛也拖上了船。
胤上船后,命人搬来长条凳,让肚子涨得溜圆的老四,趴在长条凳上吐水。
折腾了很久,老四终于缓过了神,他喘着粗气,说:“若无十五弟舍命相救,吾命休矣!”
别看老四落了水,胤第一个跳下去救他,还是一清二楚滴!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居功!
胤十分谦虚的说:“四哥,若无船夫的相助,小弟我怕是无法单独带你上船!”
“我这里都明白!”老四翻了个白眼,顺了口气,抬手指着心窝处。
现在,无论老四说啥,都是多余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切尽在不言中!
出了这个致命的插曲之后,胤再不肯让老四靠近船舷了。
老四重重的一叹,抱怨说:“愉贝勒不允,愚兄如之奈何?”
牢骚归牢骚,老四终究还是被胤管住了,不敢再往水边凑。
到了归德府后,老四主持赈灾,简直是驾轻就熟。
见老四干得异常熟练,胤也就是闭上了嘴,任由老四去安排。
这人呐,不能像杨修一样,啥都懂,啥都要插两嘴!
“十五弟,有个粮铺子,想发国难财,居然坐地涨价了五倍。”老四这么一说,胤就懂了,这是让派兵去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