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132节

  “慎言!”陶凯气急败坏,“徐国公无状,我必奏报陛下弹劾于你!”

  李善长先前既然已经现身,就只能出面,“小弟说笑了,岂有皇子和亲的说法?”

  马寻不高兴的看着李善长,“李相,现在是在朝上,我可不是你小弟!真要是小弟,他们如此折辱卫国公、羞辱我外甥女,你为何不说话?”

  也就是仗着帝后作为靠山,马寻现在是火力全开,逮着谁都是一顿喷。

  现在就是直接在说李善长和淮西勋贵不是一条心了,现在就是在责怪他没有为邓愈、邓氏说话,是在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了!

  李善长虽然此前丢了执掌中书省的权力,可是他如今的权柄依然滔天,也就是这么勇的马国舅才这么不给面子不说,甚至是直接打脸了。

  李善长虽然是记仇、小心眼的人,可是表面一直都是宽厚长者,“小弟,朝堂之上一向都是有些政见不合。这事情也没定下来,还在商议。”

  “就不该提起这些事情!”马寻更加不高兴了,“偏偏选这个时候提起,是欺负淮西人都出去打仗了,想要直接欺负没长大的小子,还是欺负没见识的丫头?”

  这又是诛心之言了,大将在外头打仗,这些文官在想着欺负大将的子女。

  这传出去多让人寒心啊,这简直就是将文武官员直接给彻底的弄到泾渭分明的程度,这是不打算让这两大群体有任何机会走的近一些!

  华高和郭德成等人一下子恼火了,是啊,这些文官就是阴。可不就是选在徐达、常遇春、邓愈不在京的时候才敢说这些吗,这不就是欺负‘孤儿寡母’吗?

  李善长本来想解释,可是忽然间反应过来。

  这个马寻,这小子要是没有帝后的授意,只怕是存了其他心思。这是护着秦王不假,这是在为淮西人说话,可是这小子也是铁了心的想要进一步分权。

  分权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让皇帝以后好集权!

  无赖,用无赖的嘴脸去得罪人、去笼络一些人,让一些无赖无耻的手段去做事,好帮皇帝进一步的去瓦解、分化中书省和大都督府。

  军政现在分家了,以后的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权力,肯定也会削弱!

  “陛下口谕!”

  一个太监慌慌张张的跑来,“陛下召徐国公觐见,其余文武各回本衙理事不得耽搁。皇后殿下懿旨:曹国公与镇国将军无礼,赴乾清宫以待问罪。”

  文武百官们都要哭了,徐国公堵门的闹剧现在是暂时告一段落。

  可是皇帝的处置方式不对啊,徐国公觐见?

  不该是先定下来他胡搅蛮缠、行事狂悖吗?怎么只是觐见,没提罪行的事情?

  李文忠和沐英犯了错,他们是掐着文官的脖子了。但是这事情明明是徐国公的主意,凭什么他们习先被定性?

  最主要的是行事无礼,被皇后叫去问话,那就是家事了,这是甚至打算直接不作处罚?

第195章 劝离不劝和

  闹剧算是要结束了,因为马寻这个罪魁祸首就要被皇帝叫走了。其他人自然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没办法继续闹下去了。

  马寻有些不甘心,对李文忠说道,“要不是陛下召见,我非得继续和这些人掰扯一番。”

  “舅舅,差不多就行了。”李文忠是好脾气,“真要是继续掰扯下去,我怕礼部尚书给气的背过气。”

  名义上的六部尚书之首的陶凯被马寻揪着衣领,实质上的六部尚书之首詹同也是被马寻揪着衣领怼脸狂喷,老人家的体面和官威等碎了一地。

  马寻还是心有不甘,不过随即说道,“我惹得事情,倒是连累你们了。”

  沐英就笑着开口,“舅舅见外了,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做什么。”

  李文忠也跟着说道,“舅舅,这些事情本来是该我出头。现在你在前头,我只能躲在后面,这本就是我做的不对。”

  三个人有说有笑,也没必要太见外。至于被皇帝召见,也没必要感觉到压力。

  到了乾清宫,马寻直接进去了。倒是李文忠和沐英,这两个是在门外罚站。

  马寻顿时感觉到了压力,因为他觉得气氛诡异,皇帝和皇后现在明显是在怄气。而太子一副隔岸观火的样子,也可以说是插不上话。

  马寻垂首而立,先不管有没有事情,认错的态度要有。

  大概站了十来分钟,朱元璋忽然将一份奏章扔了过来,“好大的威风,尚书说打就打!常说勋贵跋扈,那些勋贵哪个真的打了尚书?”

  马寻连忙解释,“我没有动手打人!”

  只是有些肢体接触、只是语气有些激烈罢了,怎么就上升到打人了呢?

  谣言,这就是谣言,这就是对马寻的污蔑!

  马秀英也开口了,“既然这么无礼,罢爵去职、赶出朝堂。到时候就没人敢对皇帝违逆,关进大牢最好,朝廷律法在那,正好合你心意!”

  气氛更加不对了,马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算遇到了无妄之灾,这是皇帝和皇后现在在斗气,他是被牵连到无辜了。

  也有可能自己是个催化剂,让原本就有些火气的皇帝、皇后更加恼火了。

  朱标只能投上爱莫能助的眼神,这时候他要是开口也就是引火烧身的下场,到时候火力就全都集中在他身上了。

  朱元璋更加恼火,这时候能拆台吗?

  重重的怒哼几声表达不满,朱元璋质问道,“不在中都,谁让你回来的?”

  “太子召。”马寻就实话实说,出卖外甥也得心应手,“臣奉诏回京,不知是不是有罪?”

  朱元璋和马秀英立刻瞪向朱标,这事情自己不想法子解决,将舅舅叫回来、让他卷入其中,有这么当外甥的吗?

  朱标心虚喝茶,我要是能搞定那些事情,用得着如此吗?

  再说了,有些事情想要办成,那就真的只能是让舅舅、让姑父出面了。

  可惜姑父不太愿意管这些事情,也就是舅舅真的护着老二几个了。

  马秀英看向马寻,有些恨铁不成钢,“你平时不爱上朝,不喜欢卷入朝堂之争。这一次回来做什么,你不知道这些事情多难办?”

  “那怎么办?”马寻就不客气的说道,“你们不心疼老二,我心疼。”

  朱元璋豁然起身,直接骂道,“我儿子我不心疼,轮的着你这个当舅舅的心疼?”

  马寻看向朱元璋,气场不弱,“真心疼老二,能有这事?现在在朝堂上吵了起来,还不是你动了心思?”

  “他是皇子!”朱元璋更加气愤,“你们一个个的都只想着老二,为何不考虑社稷?老二真要是有心,纳了邓家的为侧妃即可!”

  马寻瞬间更加来气,“老二只比标儿小了一岁,姐夫还是觉得老二是威胁吧?”

  “混账!”朱元璋抓起茶杯重重的砸在地上,“你,你是何居心?”

  朱标一下子冲到朱元璋身前,抱着他的老父亲劝道,“爹,歇歇气。”

  马秀英挡在马寻身前,连忙劝道,“你少说两句。”

  马寻还是继续说道,“明知道王保保是降不了,降了也不放心。现在弄这么一出,无非就是想绝了老二的路!”

  “这么做有错?”朱元璋指着马寻质问,“他是皇子,能对那位子没心思?”

  马寻气场不弱,“从哪看得出老二有心思了?他现在是长大了,就不放心了?到底是老二有其他心思,还是标儿压不住老二,还是你偏袒的没边!”

  朱标就更加着急了,发力拦着他的老父亲,“舅舅,少说几句!”

  朱元璋有些恼羞成怒了,他确实有这样的心思。以前兄友弟恭,那是因为岁数小。现在孩子长大了、接触的事情多了,心思说不定就变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小时候就矛盾很深吗?

  李承乾和李泰小时候就没有兄友弟恭?

  还不是身份在不断的变化,对于有些事情的认知也就是在不断的改变吗!

  “老二什么时候有权力了?”马寻就说道,“他和卫国公结亲不妥,那其他皇子是不是都要和文官家的结亲!”

  朱元璋更加愤怒,“别用那套说辞诓我,我不是那些秀才!”

  朱标这时候也开口了,“爹,老二几个都本分。”

  “这都是为你好!”朱元璋直接怼道,“社稷稳固才是大事,你是储君、要当皇帝,婆婆妈妈如何能坐稳江山?”

  马寻就抢先开口,“为标儿好是应该,那就不想想老二?他那么执拗的性子,逼着他低头。那以后呢,让他故意犟着,让他和你们怄气,这就是帮标儿?”

  “敢!”朱元璋更加理直气壮,“他是我儿子,富贵都是我给的!”

  马寻顿时有些火冒三丈,“他命是你给的、富贵也是你给的,就该事事依着你?”

  马秀英这时候也有些来气的说道,“江山社稷给标儿是应该,老二也是你儿子。如果没有心仪之人也就罢了,非得这事也不让他如愿,这叫什么?”

  “给了他秦王还不够?”朱元璋更加生气,“妹子,你也是明事理的人。我这么做有错吗?我问问你,有错吗?”

  马秀英有脾气就直接发了,“你朱皇帝什么时候做过错事了?说了这事私下商议,你非得闹到朝堂上。现在小弟打了人,怎么善了?”

  马寻连忙解释,“姐,我没打人!”

  “不放朝堂上议,事情能办的成?”朱元璋就说着自己的良苦用心,“只有事定下来了,老二和邓愈才没说法。事后再补偿他们,有何不可?”

  马秀英一下子将心中的愤怒倾泻出来,“你朱皇帝越发霸道了!老二就不是你儿子了!”

  这一下变了,是马寻赶紧拦着马秀英,皇帝和皇后现在是真吵起来了。

  “妇人之仁!”朱元璋大声说道,“为一女子,值得如此?”

  马寻就不太认可的说道,“姐夫,这要看人!老二执拗,就认准了邓家的丫头。”

  “都说了,让她为侧妃!”朱元璋调转火力对准马寻,“这有你什么事,朕的儿子婚配,轮得着你说话?”

  马秀英极其恼火,“他是老二舅舅,如何不能说话?”

  朱标这时候是最头疼的,只希望姑父早点过来。

  愤怒到达顶点的朱元璋指着马寻说道,“你的富贵也是朕给的,你记好了!”

  随即看向马秀英,朱元璋说道,“后宫不得干政,朕早就说了!你一再干涉朝政,还有理了!”

  朱标觉得事情不妙,自家老娘和舅舅可能要跑!

  马秀英盯着朱元璋看了几眼,随即转身就走向卧室。而马寻也不拦着,先站在一边就好,这都在强调君臣了。

  片刻后马秀英背着个包袱出现,“小弟,咱们走。”

  朱元璋慌了,以前就算是吵的再厉害,也没这么一出啊。

  马寻立刻起身接过马秀英的包,转身就要走。

  “去哪?”朱元璋指着马寻,“你住的是我给的,穿的也是我给的,你去哪?”

  马秀英直接去摘发簪,随即去扯马寻的朝服,“都留给你!给我姐弟留个颜面,用不着全都脱了还给你,行不行?”

  朱标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娘,爹说的是气话。”

  “气话,我看他说的是心里话。”马秀英非常生气,“他就是看不上你舅舅!救了常遇春的功劳不念,给你医病的功劳也不算,让他办事就兢兢业业办了!这都不算,都是他朱皇帝开恩,我姐弟才有活路!”

  朱标就赶紧劝着说道,“娘,爹不是那么意思。”

  马寻就开口说道,“我会点医术,能混口饭吃。叫着姝宁,咱们仨走。”

  马秀英直接说道,“不回宿州,那边地是他给的。吃他的米就该受他管,咱们不受那个气!”

  朱元璋是真慌了,吵架就吵架啊,以前都是吵了就吵了。

  现在怎么还回娘家了,真是有了弟弟、有了娘家,底气就足了。

  “马寻!”一个不太愉快的声音传来,李贞一脸的不高兴,“你姐夫、你姐两口子的事,你掺和什么?劝和不劝离,偏偏是你煽风点火!”

  下一刻李贞更为愤怒,“有如此当家媳妇你不惜福,有能耐冲着外人,冲你媳妇嚷什么?朱重八,你好大的能耐!”

  朱标算是松了口气,老娘不会回娘家了。

  至于老父亲,肯定要被批评了。

首节上一节132/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