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文忠和马寻分别领兵,李文忠是领兵去打元廷的各路援军,为徐达创造庆阳会战的基础条件。
让马寻监军,在沐英以及一众将校的辅佐下将大军送至庆阳。
也要给徐达下达旨意,大军到了之后继续围攻庆阳。而马寻这个国舅必须要留在徐达身边,不许上阵。
而派遣太医去宣化,接常遇春回京城休养。
给沐英以及其他出征的将领旨意,这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马秀英又开口了,“一会儿你召重臣商议这些事情,庆阳之战实在重要。标儿虽然年轻,不过是太子,得让他旁听。”
朱元璋想都不想的说道,“这事用不着你说,这么大的事情标儿得知道。妹子,你也在这听着,不说话就成。”
马秀英有些戏谑的说道,“怎么,俺这个皇后在这,不怕后宫干政了?”
朱元璋不理这茬,多说对他不利,“俺现在就盼着再有信送来,俺现在心里还是踏实不下来。”
马秀英默默点头,她也盼着还能有信送来,可以知道后续的一些事情。
第38章 牵一发动全身
朱元璋和马秀英心惊肉跳了一天,又一封从宣化传来的情报送达。
经过了国舅爷的妙手回春,常大将军醒了。
这不只是得到了马国舅的亲笔信确认,也有沐英等人的奏报,也包括马寻建议常遇春休养的医嘱。
已经知道事态的朱标仔细看了看,问道,“爹、娘,舅舅的信,俺拿走一些?”
朱元璋瞪眼说道,“怎么?这么大的事情,你就去和妇道人家说?”
朱标连忙说道,“蓝玉肯定也会给常叔家里头说这些事情,能让婉儿担心?俺就拿舅舅写的那些,其他事情不说。”
马秀英做主说道,“拿去,一会儿让婉儿他娘去刘先生那边,纳采、问名,这些事情都办好,让老二老三去下聘。”
晚辈去下聘不合适,但是他们是皇子,这就合适了。
朱元璋在努力恢复汉家正统,自然也包括‘六礼’。
纳采是第一步,这就是媒人去求亲。
问名是第二步,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随后是纳吉,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
再接着是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紧接着就是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第六步就是亲迎了,不过这也是婚前一两天女方送嫁妆、铺床,隔日才是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至于婚礼当天还有很多仪式,那就是另一个流程了。
不过现在民间很多人觉得六礼太麻烦,宋代时就很多人选择四礼、三礼,只有那些权贵人家的坚持六礼。
看着朱标欢天喜地的离开,马秀英感慨说道,“还真是你儿子。”
朱元璋则笑着说道,“俺觉得这倒是挺好,婉儿泼辣,这是好事情。标儿是当大哥的,他对弟弟妹妹又好。有婉儿帮着,以后能省不少心。”
马秀英也点头,“这倒也是,婉儿也是大气的女子,她在标儿跟前,标儿内宅不会生乱。”
朱元璋轻轻拍着马秀英的手背说道,“还好有小弟,这么凶险的病症都救下来了!”
马秀英说不出的骄傲,她的弟弟可是救下来了大明最厉害的大将之一。
常遇春活着,徐天德就要被限制,用不着担心军中一家独大。
朱元璋有些感慨的说道,“还是丈人喜欢俺这女婿,给小弟送回来了。小弟早年有些磨难,只是有出息,能帮上大忙!”
马秀英忽然警告说道,“以后不许人去小弟府上求医,他是稳妥的人。能治的他肯定治,治不好别为难他。他那性子你也看到了,就怕人情、就怕有人求他。”
朱元璋连连点头,“小弟的性子是软了点,俺现在就怕朝堂上的一些人去他跟前求情。你看他那性子,本本分分也就算了,主要是不会拒绝人。”
马秀英倒是不担心那么多,“小弟胆子小,多少人想要攀附他,他就和亲近人家走的近。你说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没试着拉拢小弟?”
朱元璋顿时笑了起来,有些人自以为手段隐秘,真以为能瞒得住皇帝和皇后呢!
在朱元璋和马秀英在闲聊的时候,又一封急报送来。
这也让朱元璋和马秀英非常满意,李文忠及时赶到、常遇春醒来后也迅速的做了一些安排,北边的战局不会生变数。
在朱元璋和马秀英安心下来的时候,常家这边一时间有些乱。
好在朱标带来了准确的消息,马寻的信也给了常蓝氏、常婉信心,不过该有的担心肯定还是会有。
人没事就好,人送回来休养就行!
远在数千里外的京城里发生的事情是马寻一无所知的,他找来何大,“旺财怎么回事?”
何大就笑着说道,“估计是驮东西都驮习惯了,前两天让它背了下刀枪,就不乐意取下来了,俺就只能让它驮着些东西了。”
马寻仔细一看,说道,“甲胄重了点,送去辎重那边。我的刀枪、衣裳让旺财驮着,这么点家当也就靠它了。”
旺财叫唤两声,用驴脸蹭了蹭马寻的胳膊,走南闯北对它来说全无压力。
摸了摸旺财的脑袋,马寻纳闷了,“夏天天热所以心静,怎么春天的时候你也没点动静?旺财,你得出息些,都说驴全年都能发情呢!”
旺财不理解马寻的苦心,忽然上嘴唇一翻露出牙齿。
马寻立刻会意,掏出水袋就给旺财倒些水。
旺财很自由,它可不跟着后头的辎重队。平时都是马寻骑马在前头走,它就信马由缰的跟在后面,扎营后就跑到马寻跟前索要草料。
也是因为马寻的缘故,旺财的待遇很好,走到哪都受欢迎,上好的精饲料一直不缺。
现在的旺财可不是半年前的那头瘦驴了,而是毛色鲜亮、膘肥体壮的壮驴。
沐英骑着马过来,“舅舅,一会儿该扎营了。”
马寻直接说道,“人太多我安排不过来,你们去扎营。我就一个要求,关中虽然已经夺回来了,不过还是要小心防备。”
沐英等人也习惯了马寻的这些提醒,他们也不会觉得马寻这些提醒就是多余的担心。
庆阳那边的战事没有结束,元廷的数路援军随时可能出现在关中、甘肃一带,小心点是应该的。
很多人都在关心着常遇春的情况,也在关心着马寻这些人的动向。
蓝玉兴冲冲的跑了过来,说道,“徐大将军的信使来了,令国舅爷加快行军速度。”
马寻又问道,“好,我肯定加快速度。庆阳那边怎么样了?”
蓝玉信心满满的说道,“此前就是,平章政事俞通源率领精骑在庆阳西,都督副使顾时在其北,参政傅友德在其东,都督佥事陈德在其南。”
“虽然小有变故,只是如今都督冯胜在庆阳西三十里的驿马关驻兵。泾州夺回来了,大将军再无腹背受敌之危了!”
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好消息了,明军将此前有些被动的局面给扭转了,那么庆阳之战的主动权就是被明军重新夺回来了。
马寻等人需要进一步的强行军,他们必须要早一点赶到庆阳,为大军攻陷庆阳增加胜率。
一路朝着关中赶去,马寻的信心在不断积累、提升。
倒不是他是军事天才,在这样的行军当中得到了十足的历练等等。
而是好消息不断的传来,先是李文忠率领大军狂飙突进在太原解了太原之围,然后就立刻出雁门关准备去解大同之围。
徐达那边传来的好消息就是庆阳会战即将真正打响,外围的清扫已经基本完毕,王保保的大军难以推进,庆阳即将成为一座孤城了。
战争就是这样,一环套一环。
常遇春没死,虽然也因此耽搁了两天的时间,但是军令及时下达、全军强行军补上了两天的延误。
李文忠迅速解了大同、太原之围,阻断了元军分散明军的计划,徐达可以放心围攻庆阳。
马寻等人也在强行军,明军的优势兵力在不断集结,这就是绝对的优势和主动权!
还是得快一点啊,要不然大战结束了,马寻这些人还在路上呢!
第39章 功劳是谁的
炎炎夏日,大军继续在朝着千里之外的庆阳持续跋涉。
好在也是到了立秋,虽然依然十分的炎热,但是早上和傍晚稍微好一点。
但是这也意味着大军行军的速度需要更快才行,休息的时间短了一些。
“去给将士们准备些盐水。”马寻吩咐说道,“以后一定要记好,大汗之后喝点盐水有好处,免得脱水。”
蓝玉默默记下,神医说的肯定没错。
而沐英则说道,“舅舅放心就是,这些天一直都是如此。那些正气水、盐水,将士们都喝了。”
有不识好歹的人偷偷倒了,那是那些将士自己的事情,不过大部分人并非如此。
良药苦口利于病,虽然一个个的也都认为自己没病,但是知道这玩意儿能防中暑,那就值得喝了。
马寻就继续补充道,“下回让人多送些蒜过来,这些东西能稍微防一些瘟疫。也别觉得难吃,这东西对防止疟疾、拉肚子有些作用。”
沐英就赶紧说道,“舅舅放心,军中也会备些蒜,好些人都知道那东西除风邪,杀毒气。”
大蒜的一些功效不少人都已经知道,只是准备的不算多,也有人嫌吃多了大蒜嘴里的味道大。
马寻也不会小看古人的智慧和积累,他是能够带来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但是不一定就能够完全适用于现在。
现在的粮食危机还没有完全解决,地里要重的是粮食,自然就不可能多种大蒜等作物了。
遭遇到些许‘水土不服’,马寻也是习以为常了,不觉得有太大问题。
继续跟随大军行军,距离庆阳越来越近,马寻在紧张的同时也开始激动。
规模超过二十万人的大战,这可不是想见到就见到的。这也不是完全的冷兵器的厮杀,如火铳、碗口铳等火器已经大量配备了。
明军现在的火器使用甚至接近编制总数的三分之一了,邓愈更是一个使用火器的高手。
在马寻激动的时候,信使飞马来报,“大将军令镇国上将军率精骑五千及早赴庆阳!”
马寻都愣住了,这一路行军,他知道骑兵的行军速度甚至比步兵更慢。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这是要求他率领骑兵狂飙突进了。
蓝玉就立刻说道,“国舅,俺和沐英随你率骑兵快些去庆阳,肯定是战事紧急!”
马寻也是这么认为,只要不是让他单独领兵就好,他没有那个能力。
徐达不只是单纯的要求马寻率军去驰援,同样也对其他的将领做了安排,还有数万步兵需要继续行军,肯定是要安排好才行。
旺财就跟着战马开始跑了起来,好在现在虽然是快速行军,也不是完全纵马驰骋,旺财的速度还是可以跟上。
马寻不懂就问,“蓝大哥,为何大将军要让我们快些去庆阳?”
“骑兵少呗,虽然现在鞑子也不全都是骑兵,那也不能小看。”蓝玉就说道,“攻城是用步兵,不过王保保那贼子的援军就要用骑兵去打了。”
马寻觉得非常有道理,肯定是兵力不够,这就是徐达调令他的原因。
在马寻等人快速行军的时候,庆阳城外锦旗招展,兵强马壮的明军已经做好了决战的准备了。
徐达仔细的看了看远方的城池,说道,“令各处守好要地,冯胜扼守驿马关。大军与原州集结,再去催一催国舅。”
这一次的庆阳会战持续了很久,从前期的清扫外围算,那是在正月就开始了。
而正式打庆阳,则是从五月就开始了,在这其中张良臣还来了次降而复叛。
已经整整三个月了,哪怕是此前丢了泾川等地,明军被动防守,庆阳也是孤城。现在基本上是没有援兵到达,城内的粮草也基本上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