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31节

  李贞也连忙说道,“俺先前也是担忧,保儿回来了自然不能住宫里。他要是把景隆带走,俺还活个什么劲!家里头都是老的带小的,都是这规矩。”

  朱元璋立刻跟进,“姐夫,您老人家就在宫里住,时常再去府里看看。到时候您那儿媳也轻松,用不着每天给您请安。”

  李文忠不在京城,李贞住在宫里也就住在宫里,但是哪有不想念自己儿子的。可偏偏小舅子舍不得这个姐夫,非要让他住宫里。

  宫外还有一座恩亲侯府,那就是李文忠的妻妾住在那边的。李文忠要是回来,也是住在恩亲侯府。

  马秀英继续说道,“好些年没带孩子了,俺得先带带孩子才行。”

  旁边孩子那桌的朱有些纳闷,俺是母后带的啊!

  马寻连忙说道,“姐,我真要是有了子嗣,请几个嬷嬷帮忙照料,哪能送到宫里来。”

  朱元璋看了看朱标,说道,“说话!”

  朱标无奈,躲了半天没躲过去,“舅舅真要是给俺添了弟弟,娘就常去照料。俺要是有了子嗣,第一个就养在爹娘跟前。”

  靠!

  说了半天是朱元璋和马秀英在敲打朱标呢。

  而李贞也是一唱一和的,什么朱家、马家或者李家的‘传统’,反正爷爷就该带着长房首嗣。

  朱元璋开心了,夹起鹅腿就给朱标,“这可是你当着你姑父和你舅舅的面说的,这是咱家里头的规矩,可不能不认账!”

  看起来皆大欢喜,可是马寻心里还是有些压力,还没结婚呢,就在催生了。

  朱标自然也有压力,舅舅还没有成亲就在被催生。他这边还没有下聘,爹娘就想要抱孙子了。

  朱元璋得意洋洋,对朱标说道,“俺可是给你子嗣想好了字辈。”

  随即朱元璋看向马寻说道,“小弟也不是外人,俺这个当姐夫的也想了。俺现在是皇帝,你外甥以后也是皇帝,总归是自家人。”

  马寻心里一跳,该不会是元素周期表吧?

  朱元璋就继续说道,“你其他子嗣不管,长房首嗣得按照规矩起名。以后一听,就知道是哪家的了!”

  还真是元素周期表啊!

  别看现在朱元璋没有捣鼓出来这玩意,可是心里早就盘算好了,要不然他的儿子就不会全都是木字旁了。

  五行相生也是早就确定的,无非就是朱标这一辈没有取字辈而已。

  马秀英笑着点头,催促说道,“过年就二十一了,你也该长长心了!俺也知道天德和伯仁都想带着你去打仗,你也想去是吧?”

  看到马寻点头,马秀英立刻说道,“想去也好办,你先给俺添个侄子,要不然你就在京里!”

  马寻抓了抓脸,催生都催的这么急了?

第50章 出宫

  虽然在宫外有了住处,但是先前在宫里住的院子依然留着。

  回京的第一天就是和亲戚、家人团聚,第二天马寻睡到自然醒,然后就被叫去了柔仪宫。

  马秀英嘘寒问暖、不断的问着马寻出征的一系列事情,包括他的一些想法等等,马寻自然也没有多隐瞒,该说的基本都老实说。

  第三天依然没有出宫,跑去太医院和太医们仔细的在聊着化橘红的药性、配伍等,在讨论着哮喘的保守治疗方案等。

  马寻现在可是杏林高手,虽然他很多时候只听不说,但是没几个人敢骗他。

  大将军和国舅爷凯旋,徐大将军当天入宫,据说皇帝、皇后亲自设宴接风洗尘,出宫的时候还是太子送的,不愧是陛下最信任的大将。

  无数人都想要去恭维徐达,可是没有机会,因为他一直都是谨慎谦虚的性格,不太愿意和各种人士往来。

  国舅爷就不一样啊,以前没理由去登门拜访,现在凯旋了,自然是要去恭贺一番。

  但是进了皇宫的国舅爷就没了声响,一天、两天、三天都没动静,这个右都督还不上朝!

  望眼欲穿的人更多了,以前就听说皇帝和皇后对这位‘失而复得’的国舅爷百般爱护。

  看看如今这情形,先前的一些猜想还觉得轻了。

  马寻在宫里一口气住了五天,不是和李贞说话就是找马秀英聊天,不是在太医院和一帮太医聊天,就是赶着一群外甥读书。

  外甥们读书他不读书,虽然皇后下令让人教马寻书法,但是现在就纠正了拿笔的姿势。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马寻找到了马秀英,“姐,我也该出宫了。”

  “你啊。”马秀英有些无奈的说道,“本来还说你长进了,和咱们亲近了一些,还是处处见外。”

  马寻连忙解释,“也不是见外,真见外我就不至于这些天都在宫里安稳住着。要是以我的性子,见外的话早想法子跑了,找都找不到。”

  在做针线活的朱静茹和朱静娴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她们相信舅舅能做出来这样的事。

  马秀英不禁莞尔,“出宫后别整天窝在府里,也别只是逗着常家那几个小子,出去走动走动,多认识些人。”

  马寻就说道,“这一趟出去认识了不少人,姐,哪些能多来往?”

  “标儿先前带你去过的就多走动,其他的你要是觉得志趣相投也能来往。”马秀英苦口婆心,“用不着那么谨慎,真有事情俺和你姐夫帮你兜着。”

  马寻还是没忍住说道,“那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马秀英就严肃起来了,“你是俺弟弟,俺照顾你是天经地义。以后俺和你姐夫不在了,你就要照顾你外甥,这也是天经地义。”

  马寻又没忍住,“标儿用不着我照顾,他本事大着,我有些时候都心里发怵。”

  马秀英仔细一想,说道,“标儿待你是真亲近,他性子和你姐夫像,护着自家人。他比你姐夫强,你姐夫蛮横起来不讲理。”

  马寻连连点头,随即说道,“姐,我能不能不上朝?”

  马秀英认真想了想,说道,“也不是不行,只是有些时候该去。要上朝的时候提前和你说一声,没事多去你岳丈家,让他教教你为官之道。”

  看到马寻喜笑颜开的用力点头,马秀英忽然间觉得自己这次提醒是白提醒了。

  就算是不说,她这个弟弟也是要找理由往刘伯温的府邸跑。只不过大概率不是求教为官之道,这孩子的心思就没用在正处。

  想到这些,马秀英不禁感慨,“还真是外甥像舅,都一个臭德行。”

  马寻笑着起身,“那我先回去了,我得去和大姐夫打声招呼。”

  马秀英问道,“不和你姐夫说一声?”

  “他忙,就不去叨扰了。”马寻就说道,“姐,你也劝劝姐夫别太累着了。”

  趁着马寻去院子的时候,马秀英说道,“让老二、老三送他们舅舅回府。”

  马寻跑去院子,先是好李贞打声招呼,开开心心的牵着旺财、背着行李准备出宫。

  “舅舅!”

  “舅舅!”

  朱和朱来了,两少年显得非常开心,“母后让俺们送舅舅回去,还说让舅舅带俺们历练、长见识。”

  假传懿旨倒也罢了,还想让我背锅?

  马寻直接拒绝,“我回去自然有部曲家将,我一身武艺天下无敌,用得着你们送?”

  朱很不给面子,“舅舅什么功夫俺们都知道,得带着人送回去才行。”

  “你俩出了宫门就回去,过几天带你们出去玩。”马寻开始画大饼,说道,“现在京城上下不知道多少人盯着我,我不想高调。”

  朱和朱好说歹说,但是没什么效果,因为他们的舅舅认死理。

  刚出宫,何大等人立刻就冒了出来。这几天马寻不出宫,他们就在宫外守着,就是等着国舅爷出宫后接他回府。

  马寻推搡着哭丧着脸的朱、朱,“行了,送到这就行了,你们先回去。”

  “国舅爷。”何大开心的上前,接过包裹说道,“府里上下都等着国舅爷回去。”

  马寻就笑着开口,“下回用不着等着,我也不知道要在宫里留几天。”

  何大一本正经的说道,“反正俺也没事可做,就等着好了。哪有国舅爷进宫,俺们这些部曲不在外头候着的道理?”

  一行人说说笑笑,而不少留意着的人也迅速传递消息:国舅爷出宫了!

  “爹、娘!”常茂一阵风一般的跑进府里,“舅舅回来了!”

  本来还在打瞌睡的常遇春立刻起身,“快快快,快些去接你舅舅!”

  常蓝氏也急急忙忙说道,“快去叫你姐姐,都在外头等着!让你舅母也过来,快些!”

  马寻骑着马、打量着四周,“还是江南好,人多热闹,关中现在都残破了。”

  何大就说道,“那是自然,京城是天下首善之地!”

  不过下一刻何大就说道,“国舅爷,这些天好多人都想送礼,我们也不敢做主,一个都没收。送了请帖的、送了拜帖的,俺们都收着,没给回复。”

  马寻果断的说道,“不给,亲近人家的我自然会去走动,不亲近的也没必要去凑热闹。收礼发不了财,说不定还能惹不少麻烦。”

  马寻还没有到家门口,远远的就看到了不少人,以前也没这么热闹啊?

  何大立刻骄傲说道,“都是各府子弟、管事的,带着礼单想要见国舅爷。”

  “滚开滚开!”一个蛮横的声音响起,驱赶着众人,“俺弟弟回来,谁敢拦着!”

  中气十足、高大魁梧,常遇春就这么生龙活虎的出现在马寻的视线里。

  常婉立刻向前,带着弟弟们跪下,“外甥女(外甥)叩谢舅舅活命之恩!)

  马寻赶紧跳下马背,快步向前,“都起来!都起来,这像什么话!”

  “不让俺子女跪,是让俺给你磕头?”常遇春大手钳住马寻的肩膀,“那你站着,俺和你嫂子给你磕头。”

  马寻都急了,“常大哥,开玩笑也不是这么开的!”

  “那你就受着礼!”常遇春认真起来了,“你救了他们爹,给你磕个头怎么了?就是皇帝、太子在这,俺也这么说!”

  常蓝氏笑着点头,随即也有些恼火。她那个弟媳又是赶不上趟,每次都是正事时来的晚!

第51章 走亲访友

  人多,在外头拉拉扯扯的也不好,更何况马寻现在还没有回家呢。

  在常婉等人行礼后,马寻说道,“常大哥、大嫂,我们也不是外人。我先回去,忙完家里头的事情就去府上,晚上就在你们那吃饭。”

  常蓝氏立刻满口答应,“那好啊,本来还想着明天邀你过来。俺这就回去准备,小弟也赶紧回去处置家事,早些过来。”

  马寻就笑着说道,“也不是外人,哪用等到明天!”

  常遇春和常蓝氏立刻带着孩子们回府,对于马寻的不见外,他们自然开心。

  至于在府外等着的一众人则无奈了,因为马寻这个国舅爷刚刚进府,府门就立刻关上了。

  “老爷回来了!”徐蛾很开心,立刻说道,“老爷先去正堂,俺们该给老爷行个礼。”

  马寻从善如流,不过也补充说道,“准备一下,我一会儿还要出门。”

  其实府里没什么事情,本来家里头的这些人都是马秀英安排的,可靠性是不用怀疑。

  哪怕马寻不在京城,也没什么可担心的,隔壁的常蓝氏也时常帮忙照看。

  在府里的人行完礼,看到马寻要出门,徐蛾问道,“老爷这是要去哪呢?”

  “去御史中丞那边。”马寻就说道,“二哥托我带封家书,我得赶紧送去。”

  何大自告奋勇的说道,“哪能让国舅爷去,俺去送信就好。”

  徐蛾立刻笑了起来,对于何大这些军中汉子的想法都懒得做评价了。

首节上一节31/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