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32节

  至于自家老爷是什么样的人,徐蛾等人自然也是再清楚不过了。

  和善、仁厚,比起寻常勋贵人家的要懂一些礼数,但是也非常有限。

  甚至有些礼数,自家老爷看着也根本不在意。说他洒脱也好、说他不拘繁文缛节也罢,反正一直都是这个样。

  常茂就站在府门口,看到马寻非常开心,“舅舅,家里的事情忙好了?”

  “没呢,出门。”马寻立刻说道,“你一会儿替我跑个腿,去趟沐英、徐司马几个家里头,家里有孩子的明天带过来。”

  常茂立刻答应下来,跑腿的事情是小事。

  马寻带着何大等人离开了,常茂一溜烟的跑进府里,“娘,舅舅又去找舅母了。”

  常蓝氏笑着对常遇春说道,“听闻御史中丞见了小弟都没好脸色,好几次都说跑的太勤。他那么聪明的人硬是装不懂,该去还是要去。”

  常遇春也笑了起来,问道,“先前是沐英不懂兵法,一会儿就是常茂不懂兵法。常茂,你记得不懂兵法就去请教你舅舅,让他带你去请教刘先生。”

  常茂本来想说没必要,不过也反应过来,“俺本来就不懂兵法,俺天天去请教舅舅!”

  马寻的心思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是他只要厚着脸皮,大多数人都没办法,比如说刘伯温。

  马寻看着刘伯温说道,“二哥托我带封家书,他还要留在军中参议军事。”

  刘伯温微微点头说道,“有劳国舅了。”

  马寻左右看了看,又说道,“我带了些关中茶,要不尝尝?”

  刘伯温叹气说道,“国舅,只两个月了,用不着如此。”

  “这不是才回来么,总要来看看。”马寻这个毛脚女婿就开口了,底气也足,“姝宁这些天在忙什么?”

  一般的女婿哪有这么厚脸皮的,也就是马寻是国舅,这才看起来一点都不虚。

  刘伯温说道,“在忙着绣嫁衣,这总行了吧?”

  “我还给她带了些刺绣、香包。”马寻立刻说道,“礼轻情意重,既然我都带回来了,让姝宁也看看喜不喜欢。”

  不要说刘伯温无语了,旁边陪坐的刘琏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眼前的这位国舅,还真就是个矛盾的人。

  说他不懂礼数,可是非常有分寸。说他本分,有些细节之处也不知道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大概就属于大义不缺,不讲小礼。

  刘姝宁红着脸来到了正堂,“见过国舅。”

  “给你带了些刺绣、香包,瞧瞧能不能入眼。”马寻就笑着说道,“这回也幸亏你给了平安符,我这才一路平安。”

  刘伯温轻咳一声,说道,“老朽还有公事要处置,刘琏就在这陪客。”

  马寻连忙说道,“御史中丞,我过来真没其他意思。主要是皇后殿下让我多来讨教为官之道,再者就是二哥托我带家书。”

  刘伯温平复心情,勉强露出笑容,“国舅,为官之道老朽尚且未琢磨通透,如何与国舅说?”

  “那也比我强啊,朝中如今是什么样,我全然不知。”马寻实话实说,“陛下让我去大都督府、管国子学,我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刘伯温就认真起来了,沉吟片刻后说道,“那过两天有闲暇,国舅再过府一叙。”

  马寻立刻答应,“那我明天就来!”

  对于马寻的厚脸皮,不要说刘伯温一时间都感觉长见识了,刘琏、刘姝宁也觉得有了新的认知。

  等到刘伯温离开,刘姝宁问道,“国舅,家兄初次上战场,他可有不适应之处?”

  “二哥比我强,我什么都不懂。”马寻就笑着说道,“徐大将军挺欣赏二哥,一直留在身边悉心指导。”

  不要说刘姝宁了,刘琏都眼前一亮,那可是徐大将军!

  不过刘姝宁也反应过来,笑着开口,“也是因为国舅的缘故,家兄那点才学在大将军眼里哪够瞧。京中都传遍了,国舅星夜驰援才破的庆阳。”

  少女有些崇拜的星星眼让马寻一时间有些享受,可是随即是有些尴尬,军功是怎么来的没人比他这个当事人更清楚。

  所谓的名声,那都是有人刻意帮他扬名。

  不过这些也都不重要,知道的人都知道,不知道的人就不知道。

  刘姝宁看了看马寻,问道,“国舅,要不要品一品茶汤?”

  马寻立刻拒绝,指了指茶杯说道,“我还是习惯喝清茶,喝不惯茶汤。”

  刘姝宁松了口气,她可是按大家闺秀的方式在培养。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过也是一直在变化。

  远的不说,在唐朝时流行煎茶,是将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

  在宋代流行点茶,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加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到了元朝开始对品茶煮茗之事举趣不大,开始流行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

  朱元璋就嫌弃煮茶等麻烦,就直接开始‘撮泡’,直接抓点茶叶丢进茶杯开始泡茶,和后世的饮茶方式差别不大了。

  不过现在还有团茶、茶饼等,还有不少富贵人家喜欢古朴的煮茶方式,显得格外有格调。

  刘姝宁自然也会一些茶道,也知道马寻喜欢喝茶,只不过有些茶道学的还不算精。

  在刘伯温家稍微坐了一会儿,和刘姝宁说了说话,马寻就只能离开。

  还没成亲呢,哪能时刻在一起。

  皇宫里的朱元璋和马秀英都觉得好笑,他们的那个弟弟真的很忙。

  回府屁股没坐热就跑去找媳妇了,随后带着一小包礼物跑去常家了。

  在宫里浑身不自在,一出宫就喜欢到处跑。不过这样也好,本来就年轻,用不着那么稳重。又是国舅,身份尊贵、特殊,可以由着性子来。

第52章 家事

  马寻现在的状态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再加上不用担心生计,那就显得非常逍遥了。

  从刘伯温的府邸出来,马寻也没回自己的宅子,只是让何大回去将准备的土特产拿过来就行。

  常茂这个茂太爷没有在府门口,不过护卫看到马寻过来不只是不会拦,而是一边热情的迎接,一边让人跑去告诉常遇春。

  都是熟人了,用不着那么客气。

  到了正堂,马寻就说道,“常大哥,要不要让我给你把把脉?”

  马寻哪会把什么脉,也就是一知半解而已。可是大家都认定了他是神医,让他来把脉才会安心。

  常遇春立刻笑着伸出手,“那最好不过了,俺信不过那些庸医。”

  常蓝氏也跟着说道,“小弟,也真是幸亏你在,要不然俺这一大家子人可怎么活!”

  马寻就笑着说道,“都是自家人就用不着客气,婉儿几个跟着太子喊我声舅舅,我能看着常大哥出事?”

  常婉脸一红,不过也是默认这些说法了。

  马寻收敛笑容问道,“太医院的那些人怎么说的?”

  常遇春想都不想的回答,“那些庸医靠不住,他们说的不作数。”

  常蓝氏则立刻说道,“他们说你常大哥气血两虚、肝火旺。俺瞧着不像,他这么雄壮,哪就虚了?”

  马寻就笑着说道,“和我想的也差不多,太医院那边是让常大哥安心调养些时日吧?我前两天在宫里也问了太医,也看了方子,安心调养就好。”

  这一下一屋子的人都开心了,太医院的那些人到底有没有本事,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清楚。

  常蓝氏有些担心的说道,“小弟,太医院的那些人求稳,会不会不敢用药?”

  “是药三分毒,常大哥安心静养一段时间就好。”马寻半真半假的说道,“我也不擅长调养之道,太医院现在给的方子对常大哥来说也适合。”

  听到马寻这么说,常遇春一家人更加安心,这也就是马寻把脉的效果了。别人说的他们还会怀疑,但是马寻说的就是可信。

  常遇春有些担心的说道,“俺也养了两个月了,也该养好了。明年还要打仗,俺能赶得上吗?”

  “我觉得应该问题不大,我倒是想要跟着常大哥去打仗,宫里不准。”马寻有些郁闷的说道,“明年赶不上,王保保就给赶出去了。”

  常遇春又是惋惜又是开心,“俺赶得上就行,小弟也用不着急。明年俺和徐达联手灭了王保保,过两年再带你去打元帝!”

  这么一想还真有可能,现在徐达和常遇春联手,王保保能不能逃到和林就难说了。

  和常遇春一家说说笑笑,也能够感觉到两家的关系明显更近了。

  以前是因为马秀英和朱标的原因,常蓝氏等人对马寻多有关照。可是现在就有更多的认可,这就是亲弟弟(亲舅舅)了。

  混了一顿饭的马寻心情很好,天黑了才回到自己的府邸,早睡早起比较好,现在虽然也有一些夜间的娱乐,但是他不太感兴趣。

  大清早的,徐蛾小声叫人,“老爷,你该起来了。”

  马寻揉着眼睛,有些不解,“蛾子,怎么这么早?”

  徐蛾就解释说道,“老爷,您昨天可是吩咐了,让沐冯氏带着孩子过来,他们都要来了。“

  按照以往的习惯,马寻是睡到自然醒。可是他这个便宜舅舅一句话,那些外甥或者外甥媳妇就得带着孩子赶过来啊。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马寻赶紧起床洗漱。

  虎头虎脑的沐春到了正堂就跪下,“拜见舅爷爷。”

  “过来。”马寻笑着开口说道,“舅爷爷不读书,字写的也不好,这笔墨纸砚都给你了。”

  沐春开开心心的接过去了,不是所有的小孩接到了课后习题都是一脸苦相。

  而朱元璋和马秀英的义子们,大多数都是能文能武,李文忠、沐英和徐司马是其中的翘楚。

  马寻随即对沐冯氏,以及徐司马等人的妻子说道,“以后只要我在京里,认我这个舅舅的,逢年过节的时候带着嫡子过来,嫡子生辰提前和我说一声。”

  沐冯氏等人都规规矩矩的站着听训,哪怕马寻的岁数小一点,但是辈分在那。

  对于马寻的话,在场的人自然开心,她们也都知道马寻的地位,以前还只是担心想要来认这个舅舅都进不了门。

  马寻随即说道,“好了,我也不跟你们说规矩,我不懂那些。你们当家的认我这个舅舅,以后就带着孩子过来走动,我还有事。”

  将一群人叫了过来,送了点礼物、说了几句话,一个个的都皆大欢喜。

  没人觉得这是在折腾人,因为马寻有身份啊。

  有正事的马寻换了身道袍,牵着旺财就要出门,刚出门就看到隔壁的茂太爷。

  常茂蹿了过来,“舅舅,俺昨夜读了一晚的兵法,俺们去找御史中丞?”

  “过两天你再读兵法,我今天过去是商讨为官之道。”马寻拍了拍常茂的肩膀,对于这孩子很是满意,“你脸皮厚一点,到时候我送你一把好刀。”

  常茂立刻点头,“那俺回去再看看,舅舅,要不我到处跑一圈,就说我现在在学兵法?”

  马寻觉得有道理,说道,“那也好,只是你爹带兵的本事厉害。”

  “那不一样,俺爹的兵法学不来。”常茂有理有据的说道,“俺就跟着舅舅学,舅舅就带着俺四处登门求教。”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刘琏听到马寻过来的消息都愣住了,连忙出府,“国舅,家父还未下朝!”

  马寻就笑着说道,“我就是生怕误了时辰,这才急忙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就来了。不过我既然来了,也不能走吧?“

  马寻话都说到了这里,刘琏自然也无话可说。更何况都已经下了聘、定了婚期,也用不着太见外。

  刘琏陪坐在旁,刘姝宁端茶过来了,“国舅,府中事情可安顿好了?”

  “家里也没多少事情。”马寻就笑着说道,“我就一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

  刘姝宁帮忙找补说道,“国舅忙着军国大事,自然无需为府中琐事操心。”

首节上一节32/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