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客人多,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小孩一桌。
三杯酒喝完,觉得不痛快的常遇春给‘罪魁祸首’马寻添堵,“你要教这些小子肯定不轻松,一个个的都不服管教。家里非富即贵,脾气大着呢!”
“我娘让人在赶制棍棒,舅舅最擅棍棒。”朱标笑着说道,“到时候弟弟们不听话,让舅舅奉旨揍人,看谁敢不听话。”
马寻顿时得意了,说不定就是御赐的‘打王鞭’,皇子都能打,更别说勋贵子弟了!
第123章 练兵先练将
晚饭结束,朱标在护卫的保护下回皇宫。
而常家这一大家子稍微坐了一会儿也回去了,住在隔壁的好处就是串门方便。
刘姝宁给马寻倒了杯茶,说道,“夫君接下来一段时间怕是要忙起来了。”
“我什么时候闲过?”马寻有些不满的说道,“只是接下来肯定更忙了,教育这些未成年的皇子、勋贵子弟,本来是皇后的职责。”
刘姝宁也不好说些什么,因为这些工作表面上看起来也确实是皇后该做的事情。
但是实事求是的来说,也就是一些有着实权的皇后能做这些。
马皇后不缺实权和威望,主要是她的大事太多,所以将这些教育未成年的工作直接扔给马寻了。
谁让她就这么一个弟弟呢,能力不错、品行也非常出色,所以有些事情看起来天生就该他来承担了。
刘姝宁随即也有些担心的说道,“夫君,我想着既然皇子们也要练兵,肯定不能是入军伍吧?”
马寻知道刘姝宁担心什么,笑着说道,“难道我还能真的让他们当个小兵?无非是先立个规矩,勋贵人家的那些也都一样,还是要指挥兵马的。”
这些也是马寻的心里话,他肯定不会让朱、常茂这些人真的当个小兵。
随即马寻继续说道,“其实很多东西我也不用教,兵法之类的我也不懂,他们家里头都有大将。”
刘姝宁没有反驳,让马寻带着朱等人练兵,无非就是磨磨性子。
真的要是练出真本事,还是要找那些军中大将,这些人在带兵打仗方面的造诣是马寻拍马难及的。
这些情况不要说马寻,或者是勋贵人家的当家人明白,常茂等小子们也都心里清楚。
所以接下来的练兵,沐英和刘才是真正的教官。
而马寻就是‘班主任’、‘教导主任’了,要给这些权贵子弟们好好的上一上思想品德课。
其他的就不用多想了,马寻就算是想要教些真本事,可是奈何能力不够,那就不要自取其辱了。
辰时二刻,也就是早上八点,常茂带着弟弟们来了,“舅舅。”
“去门口站着。”马寻板着脸说道,“昨天那事没完,邓镇他们来了也是一样,都去站着。”
虽然心里会有不满,觉得舅舅小题大做,不过常茂也没有顶嘴,老老实实的带着常升和常森继续去罚站了。
沐英进了大门,先行礼才说道,“舅舅,怎么今天还是让他们几个站着?”
“面壁思过,哪能那么简单饶了他们。”马寻就解释说道,“真要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说不定还会再犯同样的错。”
沐英就点头,他肯定不会帮常茂等人求情,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让这些勋贵子弟长长记性,免得他们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心中有了敬畏感、知道了朝廷的法度,这样才能避免铸成大错。
贪玩、调皮等等,马寻都可以接受,有些时候犯下小错也不用上纲上线。
只是对于一些原则性的事情,马寻肯定不会容忍,该管教的时候就狠狠的管教一番才行。
刘也来了,笑着说道,“现在好多人都看着府门口的景象,这倒也有趣。也就是国舅身份足够,那些小子才不敢闹事。”
整个京城的百姓还不知道这事,但是离的比较近的基本上都知道这些事情了。
在徐王府门口站着好几个顶级勋贵的子弟,都是被国舅责罚面壁思过,这也开始成为笑谈了。
而有些勋贵心里也是在想着将自家子弟送过来,或者是告诫家里不成器的孩子收敛点,可别撞在了马寻手里。
马寻就笑着说道,“小惩大诫,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在闹市骑马。还好昨天没有撞到人,要不然就不只是罚站了。”
沐英也好、刘也罢,对马寻的品行还是非常佩服的。
他们都算是品行比较好的,可是再对比一下马寻,那就有些‘肆意妄为’了。
马寻的身份尊贵,可是没听说过他违法乱纪,甚至连一些小错都没犯。
而其他一些权贵等,甚至是一些地主、富商家里的子弟,仗着家世作恶的数不胜数。
闹市骑马这样的事情在一些人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打了平民百姓、带着家仆耀武扬威等,这都是很多权贵子弟的保留节目了。
也只能是常茂等人的运气不好,他们在闹市骑马就给马寻逮着了,所以一个个的现在都垂头丧气的在罚站。
马寻随即也认真起来,说道,“陛下让我们带着皇子、勋贵子弟练兵,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沐英就说道,“舅舅,皇子殿下们基本上从小就常去军伍。常茂这些人舞刀弄枪的,多少也知道些军中之事。”
马寻自然也知道这些,朱、常茂这些人都有不俗的基础,现在让他们入军伍基本上就可以无缝连接。
沐英随即说道,“我想着有些东西也不用教,教他们打仗、领兵,这才是根本。”
刘补充着说道,“领兵之法要学,管理将士更要学,战法战略这些倒是不用多教。”
让朱、常茂等人学会管理士兵,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军官,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马寻就笑着说道,“我们算是想到了一块,我也确实没打算教他们打仗的本事。其他人不知道也就罢了,你们都知道我不会带兵,更不会打仗。”
沐英和刘也都不接话,去年他们都是跟着马寻出征的,自然也都知道马寻这个‘总教官’有几斤几两。
就算是朱元璋、常遇春等人,也都不指望马寻真的能教朱、常茂等人兵法。
沐英进一步说道,“舅舅,这一次只练一个卫所的兵。我想还是选些新兵,选些年青一点的。”
刘明白沐英的意思,补充说道,“军中老兵太多了,要是没点本事,就算是皇子们都很难管住。”
军队里的老兵油子不少,打了二十年仗的老兵都有,这样的人是军队之中最为重要的战斗力保障之一。
可是这样的老兵,油滑起来就算是一些军官也不好管理。
开国初年的将士们,没多少是省心的角色,想要管理好这些人,没点威信真的不行。
马寻就说道,“你们想的有道理,就选年轻一点的,没军伍经历也行。务必选良家子,招募这些人不难。”
沐英信心十足的说道,“舅舅放心就是,京城别的不多,军户人家的子弟不少,定能招募到一卫良家子。”
至于这些人短期的战斗力上不来也没关系,这一卫兵马暂时就不是为了打仗而准备的,练个三年乃至五年都没人说什么。
让诸王练兵,让勋贵子弟成长,这就是这一卫人马最大的意义所在了。
要是马寻也能够跟着提升不少,他能够在这一次大练兵之中有所提升。
哪怕只是一些小小的进步,能够实质上的领导一卫兵马完成简单的战争任务,朱元璋和马秀英都不知道要开心成什么样。
甩手掌柜马寻看着沐英和刘说道,“那这事情就文英和舅哥去办,文英再去趟你二哥那,提前将军帐、军械等后勤弄好。”
看到沐英点头,马寻问道,“我准备要个指挥佥事,你觉得怎么样?”
刘也稍微有些紧张了,这是在为他要官呢。
沐英笑着说道,“肯定没问题,表舅也是打过仗,也有出身。不过舅舅还是得去趟宫里,到时候陛下肯定会签发。”
马寻试探着问道,“得去陛下那里啊?我去皇后那里,这事能办成吗?”
“肯定能办成啊,只是皇后殿下封的官肯定更高。”沐英知道马寻的意思,笑着解释,“只是这么一来,舅舅肯定要被陛下唠叨。”
那还是去找皇帝吧,这可是涉及到兵权,哪能有事没事就让皇后去封爵拜将呢。
沐英随即也笑着说道,“舅舅,这一次去陛下那里,也该多问陛下要一些军官才行。”
马寻肯定也是这样的想法,“你说的对,虽然有你们帮我练兵,只是基层的一些军官也重要。”
有着最优秀的兵源,有着沐英这样的杰出的大将,看似是没什么可担心的。但是想要让一支军队有出色的战斗力,那就该有一批中坚的基层军官。
毕竟优秀的基层军官不只是在管理着士兵,这也是在执行着高级军官的军令,这批人就是马寻等人练出一卫新兵的重要资源。
仔细的和沐英、刘在商量着筹建新军的事情,这可是马寻第一次从头开始编练新军,这可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也得必须用心一些。
忙完这些事情,马寻才说道,“让那些小子歇一歇,我这管教他们不收束就算了,还要管他们的饭!”
沐英开玩笑说道,“舅舅,这些人现在都是能吃的时候,还要吃的好才行。”
还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些发育期的小子们一个个的都是大胃王,而且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一想到这些,马寻更加心痛。
他不只是要劳心费力的去管教这些人,还要撒钱管吃管喝,这一次是亏大亏大了!
第124章 乌鸦笑猪黑
为了教好朱等人,马寻就要花费不少的心思了,这些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虽然他也可以什么都不做,敷衍一下就过去了,到时候也没人会因此治他得罪。
可是做人得讲良心,既然得了朱元璋一家的关照,那么在一些事情上就要分忧。
更何况自己还有些小小的理念想要施展,做事就更加需要仔细。
日上三竿,马寻不紧不慢的起床,这才洗漱后吃完早餐准备出门。
刚到门口就笑了起来,“你们几个人的态度好,本来是准备让你们罚站十天。算一算,再站两天凑个整数。”
常茂哭丧着脸说道,“舅舅,再站两天就是五天,怎么是整数了?”
“那站六天凑个整数?”马寻就笑着调侃,“你们出身簪缨门第、钟鼎人家,也该有些分寸。”
邓镇就好奇问道,“舅舅,簪缨门第我知道,钟鼎之家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文化差距’,有些词语在如今这个年代还没有用上。
马寻解释说道,“钟不仅是乐器,也是礼器和权力的象征。鼎则是古代烹饪和祭祀的器具,同样被视为权力和尊贵的标志。”
常森立刻拍马屁说道,“舅舅博学多才,通晓古今,外甥以后就跟着舅舅学。我多读书、守礼,肯定再不犯闹市纵马的过错了!”
马寻很满意,说道,“你岁数小,也就是跟着这些不成器的兄长才犯了错。站三天就够了,一会儿去叫你姐过来,帮你舅母整理古籍,你去打下手。”
常森大喜过望,立刻更加殷勤了,“舅舅教训的是,外甥肯定好好读书、好好帮舅母整理书籍。”
在一众兄长们的羡慕嫉妒恨之中,常森拔腿就跑,大难临头各自飞,他哪里顾得上这些兄长们了。
常茂等人就有些后悔了,舅舅一直都是护短的人,也是好说话的人。
早知道多拍拍马屁、多认认错,就不用站在这里被一些京城百姓看笑话了。
现在好了,常森那小子跑了,他们还要在这里继续站着!
孺子可教,这些勋贵子弟这几天的表现还算不错,马寻深感欣慰,他决定先进宫,好好和皇帝商量一下教育问题。
骑着驴到了皇宫,马寻先打听了一下皇后和太子所在的地方,免得一会儿跑冤枉路。
要是其他人问,太监等人肯定不敢回答。但是国舅爷问了,该说的肯定说。
朱元璋看到了马寻就说道,“这是打算要人,还是要兵械、军马?”
马寻的来意很明显,他也不隐瞒,“都要、都要,文英还说得多点基层的军官,镇抚、百户、小旗官这些都得要。”
朱元璋笑着说道,“你们想的不错,以后带兵打仗不要只看着配置的大将,要看是不是你熟悉的部队,要看那些将士是不是能战善战、你能不能指挥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