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368节

  但是能看得出,是使用古人们比较熟悉的青铜材质打造。

  而在微弱的光亮中。

  大概能够看出,雕像的下端是无数的用青铜制成的飞鹤。

  在天幕的画面亮度渐渐的提升。

  渐渐变亮的同时。

  沉稳有力的男性,旁白也渐渐的响起。

  【我死在勒热夫城下特瓦尔多夫斯基。】

  【我在勒热夫附近被杀,在那无名的沼泽地中。

  位于第五连队的左翼,死于残酷的空袭。

  我没有听到爆炸的巨响,也未曾目睹燃烧的火光。

  我从悬崖坠落,到那无穷无尽的深渊。

  在世界的任何角落,直至它覆灭的一刻。

  你都无法寻到,我那军装上的领章与肩章。】

  这是一首诗,一首文字简单但十分残酷到令人窒息的诗。

  唐朝。

  李贺认真的品味着这首诗。

  然后深深的,被文字里所蕴含的力量给震动了。

  历史上著名的诗鬼李贺,在之前的人生里。

  也经常能够写出,这种深刻且残酷的诗句。

  但随着前段时间,天幕讲述了李贺的诗,并且对其大加夸赞之后。

  李贺的个人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瞬间变成了时下,最炙手可热的诗人之一。

  虽然李贺很享受这种成为大明星,大诗人的感觉。

  但是在享受之余。

  李贺也有些郁闷的发现。

  自己似乎失去了诗鬼的魔力。

  自己,竟然再也无法写出之前,自己那种风格阴郁的诗句了。

  所以这些天的李贺。

  在享受风光的同时。

  也有一些苦恼。

  总觉得自己的才华。

  似乎快要用尽了一般。

  然后,直到看到天幕念出这首后世的诗歌。

  虽然后世的诗句,和唐朝时的诗,有着明显的区别。

  但是通过诗句,所想表达出的含义。

  是能够穿越时空,让即使是唐朝的李贺。

  也能够有所感悟的。

  李贺仔细品读着诗句的内容,然后淡淡的说了一句话。

  “这一首诗,他一定来自地狱。”

  在李贺认真品鉴这首《我战死在勒热夫》的同时。

  天幕的画面,也终于彻底亮起来了。

  雕像的全貌,也出现在了历代古人们的面前。

  然后古人们震惊了。

  冲击!

  极致的艺术感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只见眼前。

  是一座纪念碑。

  在古人们全身心地欣赏着这座雕像的同时,旁白也开始讲述。

  【这座雕像,就是位于勒热夫战役纪念馆之前的勒热夫战役士兵纪念碑!】

  【由乌克兰艺术家安德烈科罗布佐夫设计。】

  【纪念碑位于10米高的土丘之上。】

  【而纪念碑的本身,整体高达25米。】

  【纪念碑的主体部分,是一位穿着军装的苏联士兵的雕像。】

  【他身姿挺拔,右手紧握冲锋枪。】

  【眼神看向前方,目光中透露着坚毅,同时又有浓厚的哀伤之情。】

  【作为雕像主体的士兵雕像,高九米,重2.5吨左右。】

  【是由600个独立铸造的青铜部件,进行精心的设计之后拼接而成。】

  【整体看上去非常的震撼,且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雕像最为独特的设计,是士兵雕像的下半身,不是一个人的双腿,而是通过渐变的方式,变成了35只飞翔的白鹤。】

  【把士兵的身体和飞翔的白鹤融合在一起。】

  【这是因为有一首歌曲《鹤群》,就把白鹤当成了阵亡苏军士兵的象征。】

  【甚至苏联官方,还设立了一个白鹤节。】

  【远远的看上去,上半身的坚毅的苏军士兵,和下半身象征着自由的鹤群,组合在一起,极具视觉和艺术的感染力!】

  【让所有人第一眼看上去,就感到惊艳。】

  【而在士兵雕像的下方,则是大理石底座,上面刻写着刚才朗诵的那首诗。】

  【“我们为祖国而牺牲,而她得救了。”】

  【在雕像的附近,是勒热夫战役纪念馆。】

  【有着大量该场战役的图片,士兵们写下的信件,和战役幸存者们的回忆录。】

  【并且在花岗岩墙面上,还专门设立了金属面板,上面刻着牺牲将士的名字。】

  【在2020年的开馆仪式。】

  【俄罗斯总统和白俄罗斯总统,一同出席了纪念馆揭幕仪式,并且献花。】

  【两位总统,还一同在纪念馆的花园里种下了,象征着缅怀死者的云杉树。】

  天幕还在继续,详细的介绍着这座纪念碑,和周围的纪念馆的配套内容。

  但是许多古人,甚至都听不进去。

  因为这座现代艺术杰出代表的纪念碑。

  实在是太具有艺术感染力!

  以至于古人们,都深深的被之所吸引。

  同时大量的弹幕也飞出来。

  具体的内容,

  倒是和古人们的看法都一样。

  毕竟在涉及到艺术方面的内容上。

  古人和现代的网友们,往往都能够跨越时空的达成一致。

第304章 从纪念碑到凌烟阁

  《这个雕像太好看了!》

  《他身下的鹤群像燃烧的烈火!》

  《士兵们的生命,化作鹤群飞走了。》

  《这个纪念碑让人想起歌曲“鹤群”。》

  《“有时候我总觉得那些军人,没有归来,从流血的战场,他们并不是埋在我们的大地,他们已变成白鹤飞翔。”》

  《雕塑真是绝了,立意无与伦比!》

  《这雕塑看见就有种想哭的感觉!》

  《太帅了啊,感染力无敌了!》

  《为什么蒙娜丽莎我一点感觉都没有!苏联的艺术却能共情?》

  《毛子的艺术方面,真是没话说,相比之下老美的文化底蕴惨不忍睹。》

  《你可以质疑苏联经济僵化,也可以质疑苏联高层腐败,但绝不能质疑苏联的审美。》

  《对比一下,某些“现代艺术雕塑”简直是辣鸡!》

  《明明是如此雄壮的纪念碑,为什么看着很悲伤,忧郁呢?》

  《忧郁是人家的艺术底色。》

  《沉郁,悲凉,大气!》

  《法国文学:我为爱情而死。英国文学:我为荣誉而死。美国文学:我为自由而死。俄罗斯文学:我会死。日本文学:我想死。中国文学:活着。》

  古人们,也在议论纷纷。

  春秋。

  鲁班看到这座雕像,看到其上半身的坚固的青铜构件的组合。

  以及下半身渐变镂空的鹤群。

  既感慨这座雕像,所拥有的巨大艺术冲击力。

  同时也为其精妙的设计感到折服。

  “妙啊,这座雕像实在是妙啊!”

  “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这座雕像,就能感觉到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

首节上一节368/9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