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916节

  正义取得了胜利。

  似乎是这样的。

  可就当所有人,以为这就是视频的结尾的时候。

  画面突然闪现!

  切回了之前,同样是被陷入了回忆状态硬控中的反派大魔王。

  他耐心的听完了整首曲子。

  缓缓地低下了头。

  在几秒钟之后。

  大魔王忽然猛一抬头,眼神变得无比犀利!

  背景音乐忽然变得雄浑激昂起来!

  反派大魔王毫不犹豫,直接倾尽全力。

  整个人陷入了急速膨胀的状态。

  然后释放出了他的最终毁灭一击!

  砰!

  在剧烈的爆炸中,视频这才宣告结束,而弹幕也纷纷的出现。

  《BOSS耐心的听完了整首,一个传送术送走小女孩,眼神更加的坚毅。》

  《背景音乐也愈发的激昂起来。》

  《唱完了之后,BOSS一阵恍惚开始追忆,把小女孩保护了起来放到了安全的地方,目光重新移向主角团,目光变得更加坚毅,背景音乐渐渐变得更加激昂……》

  《低端的BOSS被硬控,然后被反杀。》

  《高端的BOSS更加坚定自己的道路,直接进入二阶段。》

  《我这罪恶的一生,终究是结束了吗?》

  《小时候不懂,为什么邪恶的BOSS听见八音盒响会流眼泪。》

  《补药……补药再唱了……》

  《小大人,你最近过得好吗?》

  《会越来越好的。》

第791章 汉之亡,实亡于汉元帝?

  新的天幕出现。

  未央宫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穿着汉朝服饰的宫人们,在宫庭里忙碌的穿梭。

  基本一眼就能看出,这绝对是古代汉朝时期的场景。

  而天幕的声音也缓缓的响起。

  【西汉亡国真相!】

  【历史总爱把王朝覆灭归咎于末代昏君。】

  【比如西汉,在历史课本里,西汉的灭亡往往被归咎于末代皇帝汉平帝的软弱,或是王莽的篡位。】

  【但真正的崩塌,往往始于一个好人的温柔一刀。】

  【有那么一位皇帝,既不残暴,也不能说是昏庸。】

  【甚至还是个文艺青年。】

  【被史书夸赞多才多艺、宽厚仁爱。】

  【而就是这位皇帝,却是西汉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

  【甚至严厉的说,汉之亡,实亡于他!】

  天幕外。

  刘邦的面色变得严峻起来……

  大汉由盛转衰的关键点?

  甚至要为大汉灭亡负责?

  这可是很严重的性质!

  对于刘邦这位生性豁达的帝王而言。

  看到自己创立的王朝灭亡,虽然有些不舒服。

  但其实刘邦也知道,一般到了亡国前夕,国家是已经病入膏肓,不是说某一位皇帝、某一位良将就能力挽狂澜的。

  所以也不需要过于指责这些亡国前夕的人。

  但是!

  由盛转衰的人物可就不同了。

  一个蒸蒸日上的,正值巅峰的王朝。

  就算繁华的背后有着阴影。

  但既然你国力鼎盛,那就要应该有能力处理才对。

  无论如何,他得背锅。

  刘邦,也不禁皱眉说道:“这人是谁?”

  “我大汉之亡,竟亡之于他手?”

  天幕继续。

  【这位要为西汉灭亡背大锅的皇帝。】

  【正是汉元帝刘(shì)!】

  【你可能想象不到,一个皇帝既不残暴也不昏庸,怎么就毁了一个王朝?】

  【但历史就是这么讽刺刘的“善良”和“理想主义”,恰恰成了西汉灭亡的催化剂。】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位性格温和的皇帝。】

  【如何用他的“仁政”让大汉江山一步步滑向深渊。】

  【汉元帝刘,生于公元前74年,他的父亲是西汉极有作为的汉宣帝刘询,也就是刘病已。】

  【母亲则是宣帝的嫡妻许平君。】

  【刘出生时,宣帝尚流落民间,直到两岁,才随宣帝即位回归皇室,八岁便被立为太子。】

  【其母亲许平君极得宣帝喜爱,有故剑情深、南苑遗爱的典故。】

  【许平君被害后,更使得宣帝对刘加倍呵护。】

  【从这样的成长轨迹看,刘本应是含着金汤匙出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能继承大统,延续西汉的辉煌。】

  【然而刘是个标准的“儒粉”。】

  【他从小痴迷儒家经典,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能自己谱曲吹箫,堪称西汉版的文艺男神皇太子。】

  ……

  天幕外。

  秦朝。

  嬴政皱起了眉头。

  怎么又是一个儒生皇帝?

  这儒家的思想,他治国行不行,朕还不知道吗?

  别看后世好像儒家思想成了主流。

  但朕知道,儒家思想用来治国只能作为表面。

  内在的实际操作,还是得靠法家或者其他的一些学派。

  绝对不是儒家思想能做到的。

  呵呵,天幕上的这个汉元帝,怪不得他会成为要为汉朝灭亡负责的皇帝。

  原来就是一个被儒家思想给洗坏了脑袋的人。

  说到这里的时候,嬴政又瞄了太子扶苏一眼。

  心想:要不是天幕剧透过,扶苏深得民心。

  而历史上真正当了秦二世的胡亥的确不是个东西。

  否则的话,朕也不会真的把扶苏立为太子。

  但尽管这样想着,嬴政倒也没有说出来。

  毕竟嬴政也知道,作为一个帝国,拥有稳固且明确的继承人是非常重要的,国本暂时不能轻易动弹。

  于是嬴政只是继续看着天幕,并且对扶苏说道:

  “太子,你认真看着,学习一下。”

  扶苏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正在认真看认真学。

  天幕也在继续。

  【他的父亲汉宣帝刘询是铁血帝王,深谙政治,治国讲究“霸王道杂之”。】

  【“王道”与“霸道”兼施,方能稳固江山。】

  【既用儒家的道德教化,也用法家的严刑峻法,让西汉在“昭宣中兴”时达到鼎盛。】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国家处于巅峰。】

  【可刘却对这套“混合治国术”嗤之以鼻。】

  【并且刘性格上存在着致命缺陷,他懦弱且缺乏主见。】

  【这在他对待朝政的态度上暴露无遗。】

  【刘对治理国家毫无兴趣,却对儒学极为推崇,痴迷于礼乐之事。】

  【对于父亲以法治国的诸多做法,他不仅不以为然,还觉得太过严苛。】

  【有一回,大臣杨恽、盖宽饶向汉宣帝上书,建议推行仁政,阐述苛法对国家的危害。】

  【宣帝误以为他们在诽谤朝廷,龙颜大怒,最终杨恽被腰斩,盖宽饶自杀。】

  【刘见此情形,内心担忧不已,在陪父亲用膳时,委婉劝说父亲应多重用儒生。】

  【“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首节上一节916/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