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170节

  鼓声杀声,如雷鸣般不绝,轰响在夜色之中。

  黄盖凝目细看,虽看不清夜色中刘军虚实,却料想必有千军万马藏在其中。

  “大耳贼,老夫就不信,你看到我早有防备,还敢不顾这些百姓死活,强行攻城…”

  黄盖嘴角钩起讽刺,眼神是笃定自信。

  如他所料。

  刘军是敲锣打鼓,动静闹到震天响,却迟迟未见刘军冲出夜色,扑向城头。

  半个时辰后,鼓声杀声骤然停止,终于是安静了下来。

  “老将军,刘备那厮还是投鼠忌器,不敢来攻呀。”

  贺齐整个人也轻松起来,脸上是嘲讽的笑容。

  黄盖暗松了口气,脸上却一副早有所料的神色,只微微一拂手:

  “大耳贼为仁义虚名所累,怎么可能为区区一座南陵城,就破了他积累多年的声名?”

  “令将士们都歇了吧,接下来大耳贼应该不敢再来夜袭,咱们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黄盖打了个哈欠,终于安心下城而去。

  各门百姓们被赶了下去,依旧在城墙下拥挤而睡,士卒们皆是安下了心,继续在城头和甲入眠。

  很快,城上城下,又是鼾声四起。

  黄盖下城后并未回县府,而是回到就近一间军帐。

  衣甲卸下,终于舒舒服服的躺在了榻上,过不得多时便进入了梦乡。

  “咚咚咚”

  睡梦之中,隐约又响起了战鼓声。

  正醒到迷糊的黄盖,猛的从梦中惊醒,侧耳一朵,果然帐外有鼓声响起。

  “老将军,西门城外有鼓声响起,许是敌军又来夜袭!”

  亲卫闯进来大叫。

  黄盖一跃跳下榻来,手忙脚乱披好衣甲,提剑出帐上马,直奔西门而去。

  “莫非,刚才南门乃是佯攻,大耳贼真正要夜袭的,乃是我西门不成?”

  黄盖思绪飞转,一路策马飞奔,直抵西门。

  登上城楼时,贺齐已经提前赶到,将西门城下的上千百姓也驱赶上城,押至城垛前充当了挡箭牌。

  千余被惊醒的江东士卒,忐忑不安的瞄着城外,只恐刘军蜂拥而至。

  黄盖拔剑在手,厉喝道:

  “都给老夫沉住气,休得慌张。”

  “老夫向你们保证,大耳贼绝无胆量来攻城,尔等都莫要自乱了阵脚!”

  在黄盖的激励下,江东士卒们方才定下神来,只凝神戒备。

  鼓声震天,杀声如雷。

  城外刘军声势之大,至少也得三万多兵马来袭。

  黄盖却傲然不惧,他依旧不相信,刘备敢不顾百姓性命强行攻城。

  依旧如他所料。

  城外刘军声势是吓人,可擂鼓喊杀闹了半个时辰后,却始终不见士卒冲至城前。

  东方发白,天就要亮了。

  就在江东士卒放松警惕,都开始打起瞌睡之时,城外的锣鼓喧天,陡然间沉寂全无。

  又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长松了一口气,却已被这两次的虚惊,折腾到精疲力尽,困乏不堪。

  “老将军啊,大耳贼虽是没来攻城,可将士们却被折腾的够呛啊。”

  “这要是白天的时候,敌军当真来攻,将士们哪里还有精力抵挡?”

  贺齐打着哈欠抱怨道。

  黄盖眉头深锁,看看城外方向,再回头看看四周疲惫困乏的士卒,心中越想越觉可疑。

  突然,眼前一亮,嘴角掠过一抹冷笑。

  “老夫明白了,那大耳贼原本就没打算夜袭,此乃他袭扰战术,只为将我军惊到精疲力尽,乏困不堪。”

  “只等我军困顿到全然没有一战之力时,他再突然来袭,方能在尽可能不杀伤百姓的情况下,攻破了南陵城!”

  “这必又是萧和那妖人的诡计!”

  听得黄盖道破玄机,贺齐幡然惊醒,不由大骂萧和狡猾卑鄙。

  “老将军,就算咱们明知这是刘备奸计,可咱们也束手无策呀。”

  “若是咱们不予以理会,倘若敌军几次袭扰过后,忽然真的发动夜袭,我们全然没有防备,一旦被敌军攻上城来,岂非万事皆休?”

  贺齐骂归骂,却又看出其中风险所在。

  “你顾虑的极是,如此看来,莫非这才是刘备真正图谋?”

  黄盖手捋细髯,沉眉不语。

  半晌后,嘴角微微上扬:

  “此事易也,从今日起,将各门士座分为两队,白日和夜中轮流于戒备,确保不管白天黑夜,总有一队能睡个整觉,养足了精神。”

  “如此一来,还需要担心刘备有诈,趁我将士疲惫疏于防备之时来袭吗?”

  贺齐大喜,拱手赞道: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若照老将军这般安排,必可确保万无一失也。”

  当下贺齐便依照黄盖之计,传下了号令。

  “南陵不是柴桑,老夫也不是吕蒙。”

  “有老夫在,刘备,你休想如破柴桑那般,轻易破了我南陵!”

  “我黄盖哪怕赌上声名性命,也必将你死死钉在这里…”

  黄盖口中喃喃自语,冷傲的目光望向了刘营。

  接下来的两天内,城外刘军果然重复了同样套路。

  每每入夜之时,便隔半个时辰,于四门外就是一阵敲锣打鼓。

  城中守军则照黄盖部署,分为了两队,轮流值守戒备,应对刘军的袭扰战术。

  三天的时间里,刘军只是虚张声势,却未有一次真正夜袭。

  转眼已是第四日。

  夜已深,月过中天。

  南陵城南围营。

  刘备扶剑立马,远远望着灯火通明的南陵城。

  大营内,近三万刘军士卒,已披甲执刃,集结完毕。

  “主公,宁与两百锦帆兵,已准备就绪,请主公下令!”

  甘宁赤袒着半边肩膀,手提环首刀,上前慨然请令。

  他身后不远处,两百可以一挡十的锦帆兵,皆是提刀赤膀,跃跃欲战。

  刘备微微点头,回首向萧和示意一眼。

  萧和遂向邓艾喝道:“把地道口亮出来吧。”

  邓艾即刻召呼众亲卫,将身后一座草料堆掀了开来。

  一道黑漆漆的坑道口,印入眼帘。

  “黄盖作梦也不会料到,我们在敲锣打鼓之时,悄无声息便在他眼皮子底下,挖了一条地道潜入城中。”

  “伯温,你这一道计策,也可称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刘备马鞭指着那坑道,口中啧啧慨叹。

  萧和的计策说来也简单。

  你黄盖是经验丰富,你是会在城墙下埋设水缸,监听地下,防着我偷挖地道入城。

  那我就每隔半个时辰,敲锣打鼓震到你耳膜欲裂,让你除了鼓声锣声什么也听不到。

  而地上锣鼓喧天时,我地下则争分夺秒,狂掘地道。

  围营本就逼城下寨,这样短的距离,三天时间里足够挖一条地道直通城内。

  而黄盖又将城中百姓,全部都驱赶到了城墙上当肉盾,导致城内已是空无一人,既无士卒也无百姓。

  那这地道出口,自然无论开在哪里,都不会有暴露的风险。

  “黄盖作梦也想不到,他挟民作盾的下作手段,反过来坑了他自己。”

  萧和一声冷笑,一指地道:

  “未免夜长梦多,主公,即刻动手,让黄盖尝尝自食苦果的滋味吧。”

  刘备微微点头,目光射向甘宁:

  “兴霸,今夜能否破南陵,就全看你的了。”

  “即刻出发,依计行事吧。”

  甘宁慨然领命,率领着两百锦帆兵,围聚在了坑道口四周。

  望着那黑漆漆的地道,甘宁脸上无所畏惧,反倒燃烧着兴奋。

  这潜入南陵城的任务,乃是他极力向刘备争取来的,理由自然是唯有他对南陵城布局最为熟悉。

  他很清楚,此战成功与否,直接关乎着他在刘军阵营中的地位。

  柴桑归降献门,毕竟是被迫,算不得功劳。

  今日若能助刘备破南陵,诛黄盖,歼灭五千江东军,方才称得上一场大功。

  功劳,乃是武将立足之本。

  何况他还是一名降将,更得有大功在手,方能赢得同僚的尊重!

  “今日一战,乃是我归顺主公后第一战,别让我丢脸!”

  “弟兄们,我们走!”

  甘宁豪然一声大叫,每一个跳进了坑道。

  两百锦帆兵,没有一丝迟疑,紧紧跟随甘宁而去。

首节上一节170/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