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07节

  郭二郎听说李逸回来了,特意提了只鸭子来。

  “这只鸭子肥,正好给你接风。”

  郭二郎现在对李逸是越来越客气了,李逸也不跟他客气,叫来秀芝,“把这鸭子杀了,一会我来做个麦酒鸭。”

  “无逸啊,这次出征啥情况?”

  此次秦王泾州大捷,一举灭掉薛氏的消息早传回长安,朝廷也是特意派人布告各县乡。

  随着这个消息公开,关中百姓欢呼。

  终于不用担心陇右军杀到关中来了,随之就是长安各种物价也应声跌落,尤其是粮价,终于又回到了战前斗米匹绢的旧价。

  郭二郎想到李逸之前拉十几车粮,轻松就赚了二十多万钱,不由后悔的把腿都拍青了。

  “这次战事还是挺激烈的,甚至有点曲折。”

  李逸坐在前庭大枣树下,开始跟大家讲,他口才还不错。从出征前,中原李密大败宇文化及,到刚要出征,泾州刺史刘感兵败身死三千兵全军覆没,再到陇州刺史常达被诈降陇军劫持,陇州失守。

  当他讲到在高城,梁实率五千兵出城,驻扎浅水塬高地,硬抗陇右军狂攻七日,讲到庞玉率五千人出城增援,结果差点被翟长孙具装甲骑给打崩溃,

  大家不时发出惊呼声,

  而听到秦王倾城而出,亲率数十骁骑绕到敌后,侧后猛击敌方,一击败敌,然后又率两千精骑一路杀到折城下,把薛仁杲困住,堵住败兵撤入城中,最后迫薛仁杲投降,

  郭二郎听的那个激动啊。

  “真是不得了啊,居然如此起伏路宕,真是稍有不慎,不堪设想。”

  李逸回望此战,也觉得很了得,

  李靖献策诱敌疲敌,很关键。

  但最了得的还是李世民能在浅水原击溃敌人后,没听窦轨的按兵观之,而是抓时机会,立即赶到折城,围住薛仁杲,既不让他跑,也不让让收拢败兵。

  想上次浅水塬之战,

  唐军大败,五万人没了三万多,但薛军就没有抓住这机会,未能直接先精骑赶到长武城下包围长武并堵截败兵,这才有了后来李世民靠收拢的败兵和城里的不多兵马,

  硬是让李世民打了个出其不意的夜袭翻身仗。

  刘黑子有些得意的对前东主郭二郎道:“我家阿郎这次可又立大功,加勋四转,现在累勋七转为开府仪同三司,从四品。还授散职秉义尉,从八品。

  陛下还赐我家阿郎银带一条锦袍两件,御酒一坛绢百匹,并良马两匹奴隶四口。”

  郭二郎大为震惊,眼中满是羡慕。

  “无逸也披甲上阵杀敌了?这是斩将夺旗了?”

  “哈哈哈,我哪有那个本事,就是帮着制作炒米供应军需,然后做点文书工作。”

  “七转勋啊,有勋田十顷呢!”郭二郎惊呼。

  “有吗,我这个倒没注意。”李逸还真不懂。

  “当然有啊,虽说官人之爵田、勋田、官人永业田不并给,只按最高者高,可你原也仅是县男爵,永业田是五百亩。现在你七转勋,勋田是一千亩,那么朝廷还要授你五百亩地。”郭二郎拍着大腿,比李逸还激动。

  李逸哦了一句。

  又能多分五百亩地,还是永业,不是口分田那种身死还田的,但按惯例,可能又得授分在宽乡,也就是地多人少的地方,不可能授分在京畿了。

  太远的话,这五百亩地也只能暂时出佃收租,亩收个六斗八斗或一石的。

  “怎么就没授个职官呢?”郭二郎感慨着道。

  聊了会天,李逸让陈良和黑子分头去请董秀才、冯乡佐,还有王里正王乡正来吃饭。

  秀芝把鸭子收拾好了,李逸便做了道啤酒鸭。

  没有啤酒,那就用麦酒,效果也一样好。

  用麦酒炖的鸭子,没有腥味,反而很香。

  郭村长家散养的鸭子,平时吃田螺青蛙等,肉质还是很好的。

  放块老姜,两片山渣干,八角来两个,放小块桂皮,加点大葱,也无需太多香料,

  少放点更能吃出鸭子本来的好味道。

  煲个腐竹,煮个豆泡汤,再煮个豆腐咸菜,炒两青菜,家里不像豪门大户还有冰窖,不仅夏天能吃到冷饮,平时也能冻一些肉食保鲜。

  “再加个菜。”

  董秀才提着一块咸肉进来,

  这是他平时收的学生束,李逸拜师时还送了好几块呢。

  “老师怎么还带肉来。”李逸笑道。

  “赶紧做去,嗦啥。”董秀才听到学生平安归来还是很高兴的,立马就来了。

  “那我做个蒸咸肉,再来个咸肉炒豆干,怎么样?”

  “你怎么弄我怎么吃。”董秀才还是非常相信学生的厨艺的,每次来吃都是非常满意,连坨坨肉那么简单的做法都能很美味。

  客人们陆续到来,

  都没空手来,知道是来吃饭,所以特意带了食材。

  冯乡佐冯六郎带了两尾鲤鱼,李逸一个红烧,一个香煎。王里正带了只鸡来,直接炒鸡。

  王乡长则提了只甲鱼来,得有两三斤,直接炖汤。

  李逸做散很麻利,家里又有无烟柴火灶,有铸铁大锅,还有锻打小炒锅,做起菜来很方便,可以同时做好几个菜。

  秀芝给他打下手,洗切配料。

  天黑,

  一桌子菜也齐了,

  今天这饭也算是比较晚,

  但菜挺硬。

  麦酒鸭、蒸咸肉、咸肉炒豆干、腐竹三鲜煲、豆泡汤、咸菜煮豆腐、红烧鲤鱼、香煎鱼块,还有个赤水大葱生炒鸡,甲鱼汤,

  加上炒蕹菜、炒头,荤素搭配十二个菜。

  堪称豪华。

  “陛下赏赐的御酒,我从泾州带回来了,大家一起喝。”

  软糜子酿的黄酒,

  虽非宫廷贡酒,但也是皇家采购御赐得胜将士们的,较好档次的。

  封泥打开,

  酒香扑鼻。

  董七郎帮忙给大家倒酒,

  王乡长举杯起身,“这头一杯,贺无逸凯旋,功成名就。”

  大家一起举杯。

  在乡亲们眼里,李逸这次出征才个把月,居然就获四转勋,可了不得,何况还有个从八品散职。

  虽说散职无职事,但这可仍是个官。

  “我也敬大家一杯,”

  上来先喝了三杯,

  董秀才道:“别再光喝酒了,吃菜啊,无逸这么辛苦弄一大桌子,别都喝醉了,好菜倒忘记吃了。”

  大家都笑,

  于是拿起筷子夹菜,

  李逸这顿聚餐,还是老习惯,会餐合食,也不像人家大户豪门或是书香士家,搞分餐制,

  李逸觉得一大张桌子,大家围坐一起吃才热闹呢。

  至于说干净卫生这事,放两双公筷就好了。

  “呀,这是我刚提来的那只鸭子?怎么一点腥味没有,而且肉也不柴不老这么嫩呢?”郭里正赞不绝口。

  “用麦酒炖的,放了点干山楂,既能熟的快,肉也香,”当然他还放了点植皮八角老姜蒜片大葱这些。

  大葱生炒的鸡也很好吃,

  “要不是无逸本事大,都已经是爵爷了,你这厨艺到光禄寺做个大厨都足够了。”郭二郎感慨。

  “就无逸这厨艺,那得进殿中省尚食局。”冯六郎笑道。

  光禄寺和尚食局都是做御膳的,不过分工也有不同。比如光禄寺主要负责宰宫廷宴会,以及平时宰相、朝官们的廊下食。

  而尚食局隶属殿中省,是专给皇帝做御膳的,另外还有为试菜的职责。

  廊下很奢侈的点着几盏油灯,

  还点了松木火把,

  李逸一边喝酒吃肉,一边摇着蒲扇,虽然条件稍简陋,但这种气氛挺好的。

  这顿饭边吃边聊,吃到很晚才散。

  把客人一一送走,

  李逸回院,

  刘黑子在旁边感慨着道:“以前我在郭庄给郭二郎做长工,郭二郎那就是我们长工的天,这王里正王乡长冯乡佐董秀才等人,那也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一个个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呢,

  想不到如今他们却已经这么巴结阿郎你了,甚至郭二郎都对我客气的很,刚才还拉我到一边,让我不要记恨以前打我赶我走的往事。”

  “大家都是乡里大户,互相关照几分,说不上巴结。”

  人以群分,或者说人以阶级而分。

  郭二郎当然不可能跟刘黑子称兄道弟,但跟李逸自然就称兄道弟,甚至随着李逸身份的不断上升,他确实已经有些巴结了。

  “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小别胜新婚,但记得悠着点,别明天腰酸腿软。”李逸拍了拍他胳膊,自己回东院内院了。

  这一晚,

  小狸花陪他睡,

  那呼噜呼噜的猫声,格外的催眠,让李逸睡的特别安稳踏实。

  一觉大天亮,李逸洗漱一番后,便去了长安,只带了陈良和张曹两个仗身。

  回来后还有很多事要做,

  行营参军的鱼符得交还了,也算是把差事卸了。

  另外朝廷赏赐给他的两匹马四个奴隶还有一百匹绢,也还得去领取。

  桥头,

  罗三娘已经忙碌了一阵子了,

  李逸打了个招呼也没停留,四十里赶到长安,跑出一身汗水。

首节上一节107/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