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99节

  很有劲的柿子烧,

  这两样组合在一起,很让李渊喜欢,

  那个进献柿子烧酒的李逸,总让李渊想到老友何稠。

  李景也和他曾同殿为臣,那是个很猛的男人,异常壮美,就是脑子不太好用。没想到,李逸会是他的曾孙。

  “父皇?”

  李渊回过神来,抿了一口柿子烧,

  “太子说的对,大唐以孝治天下,人岂能不孝?”

  “李逸在这件事情上不管怎么说都是不对的,传旨,李逸停职,回家反省。”

  “告诉李逸,李景是他曾祖,李芝是他亲爹,这个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他现在已是五品通贵,按制便该立私庙。

  李逸五品、兼爵,便当立三庙,

  令有司为李逸建私庙,以愧其心!”

  太子跪坐在那听到皇帝这番处置,有些觉得难以理解,李逸不孝,当街追打生父,还砍死了父亲的马,

  不论是从公还是从私,这都是十分严厉的问题。

  可皇帝的处罚,仅仅是停职反省,甚至还要官府替李逸修建一座家庙,说是让他心生愧疚,

  这究竟是处罚还是赏赐呢?

  朝廷出钱出人出力替他修家庙,让他愧疚,哪有这样的处罚啊。

  李渊慢慢品着柿子烧,

  感受着这酒的醇香,

  “李逸这事也是事出有因吧,朕如今也还记得当年李景孙子为了娶杨素女,是如何抛弃未婚妻张氏的,这事当年引的满长安热议,众人批判。

  是李芝先对不起张氏,然后又对不起李逸,”

  建成辩说父子纲常不可乱,

  “你说的对,”李渊笑笑,然后道:“想当年李景不认李圆通,后来李圆通发达了也始终没认过李景,

  如今李逸李芝之事,我看也可以就按当年李景李圆通父子例。

  诏令李逸属籍宗正寺,以后李逸是李逸,李芝是李芝。”

  皇帝的话,让建成越发摸不着头脑了。

  很明显,皇帝特意在偏袒李逸,

  虽然李孝常也是天水李家当年不承认的子孙,可先前也因献永丰仓有功,而被列入皇族宗谱之中,视做宗室,并赐封郡王。

  宗室统管中央,宗正寺管理宗室属籍,五服以内入属籍,五服以外不入属籍。

  属籍,就是皇族宗室族谱。

  李孝常祖父李景,虽也是出自陇西李氏,但是出自天水房,跟李渊的皇族李早就不在五服内,

  故诏令入宗正属籍,也是给他重新上了皇族族谱,可以享受宗室的许多特权。

  现在皇帝说李逸也可以按李孝常旧例,

  让李逸也上宗正属籍,跟他堂伯李孝常一样,上李唐皇族族谱。

  “父皇,李逸有何德何能,有何功勋,可以属籍宗正?”

  李渊建国称帝以来,特旨列入宗正属籍的就三个人,献永丰仓的义安王李孝常,本陇西天水李氏,他爹李圆通当初被李渊尊称族叔。

  还有两个就是现桂州总管李袭志,曾割据桂州许久,现暂归附萧铣,另一个就是他弟弟李袭誉,先前从长安回到家乡汉中招兵买马准备增援长安,李渊下旨将他兄弟列入属籍,加官赐爵。

  李逸,如今是第四个。

  跟前面的李孝常、李袭志、李袭誉三人相比,李逸无疑就不起眼,既无权势,也无兵马地盘。

  李渊摇晃着琉璃杯子,

  “大郎啊,你是太子,将来便要继承这江山社稷,做为帝王,最重要的就是得有容人之量,你知道什么叫做权力吗?

  权力就是结盟,拉拢更多的盟友,一起对付那少部份的敌人,要把朋友变的更多,把敌人变的更少,

  你的联盟越大,你的权力越稳固,你就越能掌握话语权,分配权。”

  “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我们越要拉拢团结,不要只盯着每个人的短处,而要看到他们的长处,要学会利用他们的长处,

  李逸是个有本事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不要过多打压,而是要用,还得让他们对我们感激、忠诚。”

  “有时候,你得学学二郎,二郎比你小九岁,但是他结交朋友这方面可比你还要强些。”

  皇帝点到为止。

  “幽州的罗艺、黎阳的徐世绩,只要他们接下来表现的足够好,那么我也不吝惜给他们赐国姓,列入宗正属籍,甚至是跟李孝常一样封王。

  大郎啊,这天下,我们也才据有一隅啊,北方还有突厥一年比一年的威胁压迫我们,时不我待啊,

  中原不统一,我们又如何有余力对付突厥呢?

  朕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早日一统中原,然后北伐突厥,狠狠教育那些狼崽子,让他们再次对中原臣服,

  整天中原内讧,群雄割据,那我们永远得向突厥人装孙子,永远硬气不起来。

  为了早日一统中原,该大方时就大方,该宽容时就宽容,得有大局观,得放眼全天下。”

  李建成被李渊说的无言以对。

  “这个李逸本事很大,远不仅仅是现在展露出来的这些,我知道你对这小子也示好过,可他没领情,你有些生气也正常,

  但是,你身为太子,要是这么点小挫折都接受不了,

  或者说,连一个小小的李逸都搞不定,那你可就还太嫩了,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李建成羞的满面通红,二十九岁的太子,马上就是而立之年了,自诩成熟稳重,能力也出众,可父亲今天给的评价却这么低。

  “别灰心,咱们爷俩,我也是刚开始当皇帝,你也是新来做太子,都没什么经验,咱们慢慢摸索,

  但还是那句话,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我们都要多拉拢人才帮手,不要东挑西拣,鸡鸣狗盗,也各有其用。这世上没有没用的人,只有不会用的人。”

  或许是多喝了两杯柿子烧,

  李渊难得话比较多,

  “李逸现在跟二郎走的近些,你可以想办法把他拉拢过来,你可是堂堂太子,二郎能给李逸的,难道你给不了?”

  “还是说你太过高傲,不够真正礼贤下士,你回去好好想想吧。”

  平康坊。

  一天内,

  连续三批使者前来宣旨。

  第一道旨意,

  停职反省。

  浅水伯府中,大家都感到忧心忡忡,李逸倒是挺淡定的,打赏了使者,一点不慌。

  很快,

  又有使者前来宣旨。

  这次是皇帝下旨,要为李逸敕修私庙,官府出钱出工匠,甚至还在城南永乐坊赐地十亩修建,祭祀三庙,

  祭祀高祖北周应州刺史李超,曾祖隋上柱国右武卫大将军滑国公李景,祖父隋银青光禄大夫平寇县公中书舍人李世谟,

  这个旨意一出,

  李逸有点挺不高兴,

  老李你也太多管闲事了一些,怎么还管别人家的家务事啊,瞎掺乎什么?

  他可不愿意认李芝那种渣男当爹,

  更何况,李景也不是啥好玩意啊,也是个始乱终弃的老渣男了。

  我李逸为啥要认他们做祖宗,干嘛要祭祀他们,

  我自己开一本族谱,从我开始做始祖不好么。

  还没等他想好要怎么向皇帝上书,

  结果第三道诏令又下来了。

  诏令赐浅水伯李逸属籍宗正寺。

  这道旨意宣读完,传旨的通事舍人跟他连连贺喜,李逸却有点没理会到这里面的意思。

  “浅水伯以后就是皇族宗室一员了,你的名字已经列入皇族宗室的谱牒了,”

  “我是皇族了?”

  李逸都不敢相信,李渊今天喝柿子烧喝醉了吧?

  先停职,然后要给他修私庙,接着又让他入皇族宗室族谱了。

  有点不敢相信啊,

  我李逸的李,以后对外就可以说是皇族李?

第188章 娘家人

  奉义宫总监还没正式上任,李逸就被停职了。

  可皇帝一天三道诏书,虽第一道是停解,第二道却是敕修私庙,第三道更是属籍宗正寺。

  以前的野道李逸,现在一跃成为皇族。

  他停职在家反省,可上门的客人络绎不绝,这时满长安也在传李逸的身世,说他是滑国公李景曾孙李芝之子。

  十六年前,李芝如何悔婚范阳张氏,而攀附杨素的旧事翻了出来,甚至后来张氏抱着孩子上门,他又如何两次抛弃的事也被人传出,

  一时间,人们对李逸倒是多了些同情,反而对李芝多了几分批判,连带着李景当年跟杨忠女仆私通,生了李圆通后不承认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也翻了出来。

  李家的名声倒是又坏了几分。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当年李景不肯承认跟杨家女仆生的孩子,谁知后来杨家得天下,李圆通一奴隶也跟着鸡犬升天,官至尚书爵封郡公呢。”

  “是啊,李景孙子悔婚范阳张,却又攀附弘农杨,连亲儿子都不要,结果这抛弃了十六年的儿子,现在也是半年就封开国伯拜总监,现在更是属籍宗正寺。”

  “这说来确实啊,如今李圆通的儿子李孝常,属籍宗正寺,封义安郡王。李逸也属籍宗正寺,封浅水县伯。

  他天水李氏,这以前不被承认的两支私生子,如今反而成了皇族宗室,倒是他们自己,现在连个爵位都没保住啊。”

  “活该,李家家风不正,就该如此。”

  在这个十一月,

  李逸成了长安热议人物,

  李芝原来让人四处散播李逸是他亲儿子,儿子打老子,想要弄臭李逸名声,谁料最后风向大变,

  反倒是他李芝名声臭了,

首节上一节199/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