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200节

  大家对李逸反而一开始是同情,后来更是羡慕了。

  人家出生就被抛弃,被老道收养,从小学道,云游天下。师傅死后被迫还俗,结果却能写出三字经、献药秦王助建长武大捷,跟着去泾州平定薛举父子,这又献武德犁、献祥瑞金薯,

  加勋赐爵升官,

  半年时间,白手起家,就有如今官爵,谁不羡慕,谁不赞叹一声,

  人家还娶了京兆杜氏嫡女,纳的妾都是曾经郡公府的嫡孙女,

  这简直是人生逆袭典范,多少人做梦都梦不到的。

  李逸天天有见不完的客,收不完的礼,

  绝大多数都不认识,

  “阿郎,范阳张氏来人了,”

  听到范阳张氏,李逸也不由的起身,无逸生母就是范阳张氏。

  “我亲自去大门口迎接。”

  这是舅舅家来人了,就是不知来的是谁。

  乌头门外,

  一个年轻人站在那,身后跟着个老仆。

  年轻人看着跟李逸好像差不多年纪,一身白色布袄。

  “范阳张皓,拜见浅水伯。”

  李逸把人请进大门,在前院客厅招待。

  看张皓衣着打扮,像是个落魄的士子,但精气神不错,也很有礼貌。

  他落坐后,直接道明身份,

  “家父讳河,在朝任大理少卿、爵封范阳郡公,如今奉旨抚慰河北。”

  李逸对张河这名字没啥印象,

  可对方父亲是郡公、少卿,怎么却这么一身,刚才还以为是哪个穷亲戚来打秋风。

  他也只提了两瓶祁县陈醋做礼物,

  倒不是李逸只看衣裳贪图礼物,就是觉得有些奇怪。

  “我现在国子监读书,听闻了浅水伯的身世后,才唐突来访,冒昧请问,浅水原真是李芝和他退婚的张氏所生之子吗?”

  李逸不想承认李芝是他爹。

  “不瞒浅水伯,当年李芝的未婚妻张六娘,乃是我姑姑。”

  听到这,

  李逸才点了点头。

  张皓有些激动的起身,对着他又拜,“表兄,”

  李逸也起身,“表弟,我母亲现在哪,可还好?”

  张皓叹气,

  “我阿耶说,当年李芝退婚欺人太甚,可杨家李家都权势正盛,家族只能无奈忍受此屈辱。

  可谁知,后来六姑却发现怀有身孕,六姑坚持要生下这个孩子。

  数月后,生下一个男婴,姑姑本想自己抚养,可家族不让,姑姑只好将孩子送到李家,可李芝却不承认,还将姑母羞辱一番,姑母留下了孩子离开,

  回来后大病一场,回了范阳方城老家,不久后便出家了。

  六年前,传来噩耗,病逝了。”

  张六娘,才二十几岁就病逝了,本来到现在也才三十出头。

  张皓父亲张河,跟张六娘子不是亲兄妹,是同祖父的堂兄妹。张河父亲早年在并州祁县做官,后来就留在那定居。

  张河小时候,父亲早因得罪权贵被免职,后又多病,长期卧床,张河非常有孝心的侍疾,喂饭喂药,每次喂汤药,还要先尝一口看看苦不苦。

  到他十四岁时,父亲病重撒手人寰,张河在父亲墓前搭了个草棚,一守就是三年。

  孝心感动乡里,惊到官府,县令郭湛亲自送牌匾,还把他们所在的里,改名为至孝里。

  张河后来跟朋友在外游玩,朋友晚间突发疾病去世,他为了不惊扰其它客人,又不想让友人不至于凄凉,硬是跟友人尸体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才为友人买棺材买新衣,为遗体穿戴入殓,雇车扶灵回乡。

  年纪轻轻的张河就孝义广传,还引的并州文水经营木材的巨商武士感动,加上武士以前跟张河父亲有旧交,向朝廷举荐了张河。

  张河步入仕途,

  一路做到监察御史,秉性耿直,刚正不阿的张河,弹劾了不少权贵,对杨广的横征暴敛十分不满,劝谏无果后愤而辞职回乡种地去了。

  后来大业末,武士从龙起义,便想起了张河,向李渊大力推荐此人,李渊也早听张河大名,便任命他为大将军府户曹参军。

  张河表现很不错,办事能力也强,

  尤其是他以大理少卿之职,出使河北,抚慰各州,成功的说服了罗艺、邓嵩等数郡归附朝廷,也因此功封范阳郡公。

  张皓比李逸小两个月,今年也十六岁,他今天穿的俭朴,倒也不是装的,而是张河明明是四品少卿,还有郡公之爵,但他很穷。

  以前张河父亲久病,家里治病钱基本花光了,张河做官也很清廉,辞官后回乡种地,隋末之时更是艰难。

  这跟着李渊,也才两年不到,就算现在官职高了,张河也是两袖清风,俸禄还大都拿去接济亲友乡邻。

  所以今天张皓提两瓶陈醋来,不是小气,也更不是瞧不起李逸,是只拿的出这个。

  “我娘家里还有其它人吗?”李逸问。

  “你外祖父当年也曾为一州刺史,还有郡公爵位,我阿耶如今的范阳郡公,当年就是你外祖的封爵,只是后来你外祖病逝走的早,

  也许正因你外祖走的早,所以当年李芝才敢这么悔婚,”

  当年那件事,可以说对整个范阳张氏都是极大的侮辱,可张氏却没能力反击。

  张六娘的父亲病逝,

  留下的几个儿子也都没什么特别出色的,连爵位都没能继承,都只是八九品的小官,

  面对当时如日中天的权相杨素,还有天水李家,

  张家确实敢怒不敢言,

  其实也怒过,也言过,

  但天水李家都没把他们放眼里了,杨素更是理都不会理张家。

  当时的杨家在朝中尚书就有四个。

  而天水李家,李景是国公,他儿子也是县公,李芝也有侯爵。

  反之,张家在六娘父亲死后,张家没有一个有威望有地位的。

  因为六娘坚持要生下孩子,

  后来张家也是被杨、李两家一直打压,张氏子弟都受了不少牵累。

  李逸有五个亲舅舅,现在或在窦建德手下,或在罗艺手下,还有在刘武周手下和洛阳王世充手下的,就是没有在长安,在大唐任官的。

  也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反倒是当年做为旁支的张河,反而是跟对了人,一年多时间就从一个老家种地的,变成了范阳郡公、大理少卿。

  两人聊了许多,

  李逸也知晓原来张河就是张道源,张道源这名字他听过不少次,口碑名声不错,师兄孙伏伽曾评价他,行事谨慎头脑精明。

  炀帝之臣于士澄,曾奉旨抓捕盗贼,一口气抓了两千人,严刑拷问,屈打成招,两千人都报为盗贼,杨广命全部斩杀,大理丞张元济亲自审问,发现只有五个人曾经做过盗贼,

  可于士澄仍将两千人全斩杀。

  李渊称帝后,就命令将于士澄抄家,妻女赏赐给臣子,当时还有何稠也被大臣弹劾说他刻意奉承杨广,造六合城、龙舟等劳民伤财,也把他家抄了。

  张道源就分到了两人的妻女为奴,

  可张道源却说祸福无常,仁者不能趁人之危,掠人子女为奴仆侍妾,他以衣食相赠,将她们放免为良,并遣送回家。

  当初李逸听到这故事时,他也得了李渊赏赐的姬氏,也本是罪官之妇,李逸觉得对比张河,还挺不好意思,没人家境界高。

  想不到,张河居然是他从舅。

  他还听说张河很穷,

  为官清廉不说,就连他发的俸禄、得的赏赐,他都把大多数拿去接济族人,帮助穷困百姓了,

  张家很穷,却经常去城外施粥。

  对比人渣李景李芝祖孙俩,这张道源却跟圣人一样了。

  知晓了无逸的身世,

  结果生父是渣男,生母却十六年前就出家,六年前已病逝。

  人生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李逸终究是穿越者,面对这些消息,没什么太多悲伤。

  只觉得张六娘挺可怜的,李芝则更让人恨的咬牙切齿了。

  李逸留张皓在家吃饭,

  表兄弟俩聊的倒是挺好,张皓也没见过张六娘子,但是对张家对六娘,总比李逸知道的多点,甚至对天水李家,他知道的也比李逸多。

  “李芝和杨氏的长子李嵩,现在也在国子监读书,”

  “李芝现在有十五个儿子,还有十三个女儿,”

  李逸听的有点震惊,这个渣男这么能生?

  “听说李芝在外,还有外宅妇,私生子女还有十几个。”说到这,张皓顿了下,想到李逸也算是私生子,不好再说下去了。

  李逸问,“李芝当年攀附杨家娶的弘农杨氏女,他敢置外宅妇,生私生子?”

  “以前李芝不敢,但杨素死的早,后来杨玄感谋反叛乱,他妻子杨氏还是靠李景向皇帝求情才保的没被没入掖庭,杨氏哪还能在李芝面前威风,

  李芝受牵连被夺爵免职后,据说也早就不怕杨氏了,这五年来,李芝纳妾不断,还置了好几个别宅妇,杨氏管都不敢管。”

  李逸对李芝的印象更坏了。

第189章 李芝的日记

  “十一月十七,今日小寒,早上起来便看到喜鹊在院里衔枝筑巢,叽叽喳喳叫,出门时又看到好多喜鹊忙筑巢,

  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叫的,

  天更冷了,这几天诸事不顺。

  那个孽障,当初就该滋墙上,张氏那贱人把人送来,我也不该可怜,不该把孽障送去玄都观门口,就应当直接扔东司粪坑里溺死。

  这个孽障居然杀我的马,那可是我花了八万钱买的一匹河西骏马,连那套鞍鞯都花了我五万钱,那天应当让仆人把鞍鞯收回来,五万钱能在中曲睡好几个波斯姬了。

  中午食堂堂食,翊二府的曹嵩居然背后议论我,这个粟特狗奴,以前不过是圣人家养马的奴仆,现在鸡犬升天也当了开府,直娘贼居然敢嘲笑我,

  老子十几年前就已经封侯,官至太守了,粟特狗奴,真该杀。

首节上一节200/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