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鸭子上架,我啥也不懂。”
“行军赶路辛苦了,吃点东西再走。”李世民招手,麾下把准备好的酒食搬来。
李逸笑道:“这还真有点饿了,多谢大王。”他挥手命令暂时休息饮食。
“你这次可是立下大功啊,我在长安听闻都是为你高兴,来,敬你。”
“不值一提。”
说起这次谷州之行,李世民很感慨,“我都没想到,这次太子能够赢的这么干脆,”
“王世充不得人心,看秦叔宝他们就知道了。”李逸笑道。
这一次,太子赢的轻松,根本没费什么力气,他跟王世充对峙数日,都没正面交战过,主要是任在谷州城坚守,李逸在外围打了几仗。
但太子是主帅,所有功绩都是他的。
面对得意洋洋的太子,李世民也只能是憋一肚子气,他几次请战,可皇帝都不让他领兵,他也只能呆在长安神禾塬上为母亲修常宁宫了。
刚才太子那样,真是又深深刺激了李世民一把,都有些忍不住了。
马上太子又要挂帅西征,这要是再灭了李轨,太子还不知道要得意成什么样子。
“无逸,有没有办法,让我能够接替太子西征?”李世民凑近低声问。
第246章 危言
承天门前九重阙。
屯营禁军肃立门前广场两侧,
午后暖阳下,
太子率领凯旋将士沿着朱雀门天街,一路接受长安百姓们的欢迎,来到承天门广场,
列队接受皇帝的检阅。
在千牛侍卫的护卫下,天子李渊扶着蟠龙金辇缓缓登楼,
承天门广场上的将士们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
李逸身为东征将领,七军总管之一,身着华丽绢甲,按剑站在太子身侧,罗士信九将就在他身后。
“太子凯旋,献俘承天门!”礼官长喝,穿透云宵。
数百名郑军俘虏被五花大绑,赤足押到城门宫楼前。
俘虏们向皇帝乞求宽恕。
李渊站在城门楼上,满意的看着这场面。
“朕,宽赦尔等,放回家乡!”
数百俘虏顿时跪拜天子,高呼谢恩。
李建成登上城楼,“儿臣幸不辱命,率兵驰援谷州,击败王世充,前后斩首三千余级,降敌一万,获战马千匹,粮草万石,并成功招降得猛将九员。”
“太子辛苦了,前后仅一个月,就解了谷州之围,击退了王世充。”
建成道:“皆是陛下庇佑,将士们用命。”
李渊招李逸上前:“你不愧是大唐的福将,你写的军中设病儿营,派参军检校病儿营,增设军医,增备金疮药品,每营置驴骡、从救治伤员一疏,朕看过了,你的建议很好,朕已让兵部等着手推行,”
说着,李渊又道:“朕再赐你谷州田地千亩。”
皇帝又召罗士信、秦叔宝等九将上前,对于小个子的罗士信李渊特别赏识,“朕几年前就早听闻你和叔宝的勇名,没想到你小小个头却有如此勇悍。”
罗士信也是当即向皇帝展示了下什么叫个虽小力却大,直接当众来了一个扛鼎。
一个大铜鼎,被他双手高高挺举而起。
那鼎,重三百六十斤。
“将军神力,”李渊抚须大赞,别看这鼎才三百六十斤,但硬生生的举起来,可不容易,尤其是罗士信个子很矮,越发显得反差大。
皇帝一高兴,再次加封罗士信。
“朕授你为绛州总管,”
绛州总管比绛州刺史级别更高。
秦琼也被李渊又加官,原是授秦王府马军总管,又加授右三统军。
太子、秦王、齐王都有自己的一支兵马,太子的兵马现在编入东宫六率,秦王和齐王则是各编有左三右三六统军府。各统军府下则辖有三五个骠骑、车骑府不等。
李世民上前:“陛下,此次谷州之战,谷州城几度差点被破,城中军民伤亡甚众,后来南岗堡攻防也伤亡不轻,儿臣以为,朝廷当予以抚恤阵亡将士军民,
谷州今年租庸调当免除。”
李建成在旁边面色阴沉下来。
李渊道:“这都是应有的,命有司立即做好善后之事。”
“陛下,儿臣以为,伤残士兵也当予以抚恤,儿臣听闻,战后,许多伤兵不仅没得到医治照料,反而被就地遣散,无人再管顾,任其自生自灭,这实在有损圣人和朝廷威望”
太子的脸色更阴沉了。
李渊目光从太子脸上扫过,然后只说了一个字,“准!”
裴寂站出来,
“陛下,安兴贵从河西传回了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李渊笑问。
“李轨不肯投降我大唐,安兴贵与安修仁暗引粟特胡部兵马,已经围住了凉州武威城池,薛举旧将奚道宜原投奔李轨,如今也率羌兵共同攻击李轨。
安兴贵说,李轨困守孤城,七郡之地并无将领肯出兵救援,要不了多久,威武城一破,整个河西必将都归附大唐。”
“哈哈哈,这真是个好消息,安卿家果然不负朕望。”
李世民本来还想借伤兵之事,向太子发难,现在只能罢了。不过河西的局势,倒还真完全被李逸料中。
“陛下,安兴贵兄弟虽已经围李轨于武威,但未免夜长梦多,儿臣请求明日便率兵出原州,一举彻底拿下河西七郡。”太子李建成高声道。
李世民终是有些不甘心,也站了出来。
“陛下,儿臣以为,太子刚出兵谷州回来,哪能再辛苦太子往河西。太子贵为储君,哪能如此东西奔波,朝中并非没人了,再说杀鸡焉用牛刀?儿臣愿前往河西!”
兄弟俩争夺起西征帅印。
李渊面带微笑,却没马上出声。
裴寂这时站出来,“陛下,河西李轨众叛亲离,整个河西七郡归入大唐已是必然。军事上倒不用过多操心,但是河西归附,还是需要妥善处置善后事宜,尤其是要安抚好粟特胡部、羌部,以及和吐谷浑、突厥的关系,
太子殿下亲往,河西豪强、粟特胡、羌胡,还有吐谷浑、突厥等,也能更好安抚。”
“况且,太子西巡,原也是年前就已经决定好的事,不好再临时更改。”
“嗯,裴监言之有理,那就仍有劳太子亲往河西一趟。”
太子笑着对李世民道:“二郎为母亲修的常宁宫还没好呢,还是先把常宁宫早日修好。”
李世民也只能无奈接受。
李逸看着这兄弟俩暗里交锋,对于出兵河西这事,他也没开口,一来轮不到他说话,二来他也看出来了,其实朝堂上并不是没人看透河西局势,
李渊、裴寂等也早看出来现在河西唾手可得了,但还是让太子走这一趟,估计还是为了增加储君的威信。
或者说,其实就是故意要用太子来压一压秦王。
秦王的野心,暴露的有些早。
对于这个能打的次子,皇帝必须得压一压。
皇帝正高兴着河西七郡能够很快并入大唐,如此一来,大唐无后顾之忧,却又接到急报。
李渊看完,面色不太好看。
“王世充从谷州兵败回洛,居然迫不及待的要谋朝篡位了。他让段达、云定兴向皇泰主禀奏,要求给王世充加九锡,
就在几日前,
皇泰主被迫封王世充为相国、统管百官、封郑王、赐九锡。”
赐九锡,
这已经是权臣篡位图穷匕现的表现了。
走到这一步,王世充必然篡位,而且是很快。
李渊也是这样过来的,当初也让隋恭帝给他加九锡拜大丞相,然后禅让。
王世充还伪造符命,派人捕捉各种鸟雀,把写好的所谓符命帛书系在它们颈上,一只一只的放飞。
凡打下这些鸟雀来进献的人,都授予官职头衔,然后把符命送进宫给皇泰主,劝他禅位。
“不出一月,王世充必僭越称帝,”李渊说道。
裴寂等大臣纷纷表示,当征集兵马,准备讨伐。
李建成更是当即表示,可立即征集粮草、军械,待他伐灭李轨后,便请挂帅再次东征。
更有大臣认为,现在就可以命关东各部,展开对洛阳周边的进攻。
李世民站了出来。
“陛下,儿臣以为,河西李轨已是众叛亲离,那是砧板上的肉,派一文臣亦可收服。
而洛阳王世充虽僭越谋朝,然并不必急于一时相争。
我大唐如今真正的心腹之患,当在北疆。
朔州刘武周联合突厥,马上就要大举南犯,并州乃是我大唐龙兴之地,绝不容有失。
当先灭代北刘武周,再灭朔方梁师都,然后再东出争夺中原。”
李渊皱眉,对于儿子几次三番的提并州,提刘武周联合突厥大举进犯,甚至说并州乃至整个河东危急,他觉得是危言耸听。
裴寂站出来替李渊驳斥秦王,“秦王危言耸听也,我大唐自起兵以来,便和突厥是盟友,虽然近来也偶有摩擦,但都是小冲突。
突厥始毕可汗,岂会为了刘武周卖命?
至于所谓破并州夺河东,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河东乃我大唐龙兴之地,有齐王亲自坐镇,并州更是城坚粮足,刘武周区区雁门关外一割据者,原不过是个鹰扬校尉,他没这等本事。”
没有几个人认为突厥人会大举入侵,更不觉得刘武周有那等本事能破并州夺河东。
包括李渊在内,他们都觉得突厥人是盟友。
就算有冲突,那也是小摩擦,是突厥人一直索要更多好处不得,而故意制造的,冲突虽有,但问题不大,
突厥人不可能大举南下。
就算真万一始毕可汗大举南下,并州城守个一年半载也没问题,到时大唐也还可以派使者斡旋,也可以再增兵防守。
“突厥人狼子野心,贪得无厌,他们这次绝对会大举南侵,这不是危言耸听,前方那么多情报都已经显示,突厥人这次是真要来了。”李世民大声疾呼。
建成轻笑:“二郎你从去年说到今年了,不久前突厥可汗还派人送了一千匹马来卖呢,突厥真要大举进犯,还能把上好战马卖给我们?”
“那一封封边关军情,难道都是边关将士们谎报军情?”李世民反驳。
裴寂出声:“臣觉得秦王提醒倒也对,咱们得保持跟突厥的友好关系,尽量不与他们起冲突,攘外必先安内,中原还未一统,实不能与突厥先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