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290节

  李渊招手,让李逸坐到他旁边,

  同坐御榻之上,

  “上次祝山海作乱,周至县城士民工商几乎全跑了,成了座空城。

  周至县的县令县丞等非常失职,听说整个南山下的周至、户县等的本地豪强大户,就没有不通贼匪的,”

  说到这,李渊很是不满。

  “朕已经把两县的所有官员都免职了,你现在宜寿宫,那你就兼宜寿宫监摄周至县令,

  宜寿宫、宜寿钱监、周至县,你都一并管起来,

  有空把宜寿宫也清理收拾一下,等到夏天,朕说不定也去那里转转。”

  周至县令属于畿县令,品级是正六品上,比一般县令品级要高,但李逸现在都堂堂从三品了,还兼个六品县令?

  “县令官虽小,却被称为地方官,你好好干,历练历练,不历州县,将来又如何拟台省呢。”

  “虽说现在那边一团糟,可朕相信你的能力,你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那边理顺,也肯定能把那边盘活。”

  李逸还能说什么,

  皇帝真是没把他当外人,这是把他当牛马了。

  一人身兼数职啊,还领着一分俸禄。

  他如今职事有太子左卫率、奉义宫总监,现在又充铸钱使,再兼宜寿宫监、宜寿钱监,摄周至县令。

  一人身兼六职。

  真是牛马都不敢这样使啊。

  不过想想历史上,杨国忠一人身兼四十余职,倒还差远了。

  就是李世民,头衔都比他多多了。

  李世民现在是秦王、太尉、尚书令、雍州牧、右武侯大将军、上柱国、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蒲州总管,镇守长春宫。

  “大理寺卿朗楚之上奏查获了一个案子,工部官吏上下勾结,贱卖官产,还监守自盗,以私铸恶钱换府库官钱好钱,其中有人工部令史叫王仁的,你可记得?”

  “臣记得,上次回京,臣在胜业坊买了个宅子,就是经他手。”

  李渊笑笑,“此人交待,说你那七百万的宅子和球场,他愿意给你弄成四百万价,你私下给他一百五十万就行,可你居然拒绝了。”

  “那宅子是官产,臣岂能损公肥私。”

  “可你事后并没有揭发此人!”

  李逸无奈道:“当时王仁说这话时,只有我两人在,出的他口入的我耳,又无第三人,若是我揭举他,也无凭无证的。”

  “哈哈哈,你能拒绝他就很不错了,”李渊摆摆手。

  “这些蛀虫大理寺已经查出来了,上面一个员外郎,下面一窝官吏,朕将他们都已经抄家流放了。”

  听到上面才一个六品员外郎,李逸就知道这事其实也是点到为止了。

  “陛下圣明。”

  “朕派人把这祖钱送回宜寿钱监,让他们按此铸母钱,开始铸钱,朕给你三天假,回家陪陪妻儿。”

  “你花了二百万买的马球场,也还没用过呢,正好试试这球场如何。”

  李逸感觉他被李渊暗中监视着,王义出事,肯定不是早被朝廷盯上了,而是他好死不死的找了李逸,被上头发现了,于是才被连根拔起。

  这种感觉真不好。

  看来以后行事要越发小心才行了。

第273章 竹纸

  搬新家了。

  独占胜业坊西北一隅之地,宅、园、马球场,总共七十二亩地,前朝权臣虞世基宅,处处都很让李逸满意。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家里趁着李逸回京,便正式搬家。

  前一天,李逸特意到城南永乐坊家庙祭祖,按俗告之搬迁事宜。

  这座皇帝敕建的十亩家庙,修的还是挺气派的,整个家庙形制其实就相当于一个祠堂,只是此时还没有宗族祠堂。采用宅堂之制,布置的跟住宅差不多,正堂就是主殿,东西厢房就是配殿。

  里面供奉着三庙,始祖李崇,昭李圆通,穆李孝安。

  特意带上猪头羊头祭这几位,

  占地十亩的家庙,其实已经挺气派了,十娘特意安排了两户奴仆在家里看护打扫。

  李逸也特意把三千亩田地,划到家庙下,成为祭田。

  这就相当于提前给子孙们置办了一份信托资金,这三千亩地的田租,主要用于以后家庙祭祀活动的开支,

  祭田有其特殊性,就算李逸将来万一犯罪,哪怕是抄家,这祭田也不会被官府没收的,这实际就相当于留了一道保险,万一子孙不肖,也还能有点底子。

  祭田收益,也还可以用于将来族内的私塾,资助族中子弟教育,以及赈济孤寡,或是族人婚嫁的补贴等。

  这三千亩田,列在家庙下,跟无极学会差不多,收益还能再继续买田置地赚收益。

  立约闻官,不得典卖。

  李逸置下这三千亩祭田时,便已经定下规矩,这三千亩田,子孙不得典卖。

  次日一早,

  是吉日,选择了水日的龙蛇腾挪的辰时,正式搬家。

  入宅前先净房。

  撒糯米和盐于墙角,在大堂钻木取火,生起火盆驱逐不洁之气,李逸倒是很有经验了,取榆木取新火。

  这次比当初头次在稻草棚钻木取火要顺利的多,

  搓了一会就钻出了烟,赶紧吹燃火,榆树枝、柳树枝生起熊熊旺火。

  这些做完,

  李逸回到旧宅,一家人开始搬家。

  知晓李逸搬家,刘黑子、罗大富等自然要来帮忙,连李德奖、丘神俨、赵永安、姬思恭、武君雅等也自然是来了。

  “无逸这一年时间不到,宅子可是已经搬了好几次,越搬越大,越搬越红火!”刘黑子感叹无比的道。

  去年夏,搬到河南岸稻地,在渠边支了个简单的稻草棚搬进去住。

  然后没多久就重修了无极草堂搬进去了。

  再后来进京买下了平康坊这八亩的宅院,

  经历了羌兵之乱后,皇帝敕旨重修无极院,还加修了高高堡墙,无极草堂成了无极堡,

  而李逸在这春天里,

  又从平康坊宅搬到了胜业坊这七十二亩地的豪宅。

  占了坊一隅的豪宅啊,花了七百万钱,听到这个数字,刘黑子都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根本数不清。

  何况李逸在长安也不仅是这两处宅子,务本坊还有个十七亩的大宅,怀远坊等几个坊内也还有七套宅院,还没算上杜十娘名下的。

  就连姬娘子在长安城里都有自己的一座名下小院了。

  这家子,长安这么多房子哪里住的过来啊。

  杜十娘把一个红布口袋递给他,里面装着五枚铜钱,还有五个鸡蛋,这是要留在旧宅的,

  “留财留福。”

  “留财留福。”妻媵妾们一起道。

  搬了新宅,以后这边就是别院,也还会留人看管,暂时是没打算卖掉的。

  “吉时已至!”

  丘神俨笑着喊道,这位丘家公子现在成了李逸的铁杆小弟,他认准了李逸这个大哥,虽然李逸比他年轻多了,

  丘家男丁多,他就算是长房嫡次,也没什么卵用,他祖父现在还在交趾当太守呢,还是江陵萧铣的人。

  他父亲倒是个城县公、左骁卫将军,可父亲的爵位将来也是他大哥丘英起的。

  跟着李逸也不错,他刚认识李逸的时候,李逸是村长,他是队头。如今李逸是银青光禄大夫浅水县公,他丘神俨也已经成了骠骑府校尉,从七品了。

  这升迁速度,已经后来居上,超过他大哥了。

  李逸笑着抱起装着八分满的米桶,

  杜十娘捧着个铁釜,锅里放了两条鲤鱼,媵姬令仪捧了个锻打铁锅,里面是一小包黑胡椒。妾金玉漱则抱了个蒸饭的木甑,妾罗三娘抱了烙饼的鏊子,通房疏影则拿着锅铲的饭勺。

  唐人还是比较务实的,搬家习俗,也还注意的是衣食无忧年年有余。

  搬家忌空手入屋,

  所以一众来帮忙的朋友、部下,也都是或搬米或提油,或是捉着鸡鸭一起入红屋,每人还带了红包装了钱,这寓意着财旺兴富。

  进门。

  主妇杜十娘拿起绑着红布的新扫帚,亲自清扫门庭,这叫除晦迎新,媵妾们则把提前准备好的竹子摆在门两侧,这叫节节高升。

  李逸带头祭拜新居的宅神,杜十娘则面对土地神方向献黄纸,然后夫妻两人手捧香火绕宅一周。

  将近四万平的豪宅,绕宅一周,花了好一会功夫。

  大家都感叹李逸豪宅之豪。

  长安城毕竟是隋朝修建,距今也数十年了,高级京官虽能赐宅地,但如今长安城中,也没有那么多空地,尤其是东城西城区。

  除非愿意住到城南去。

  一般五品官员,能有个十亩左右的宅地,四品官宅院在十五六亩左右。

  而三品官,宅院能占到一坊的十六分之一,也就是大小十字街划分后的一小块。而一二品官,往往就能占到一坊的八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李逸现在就是占了胜业坊十六分之一的西北隅,

  但胜业坊比城南诸坊要大许多,他这一隅足有七十二亩地,这可是如今许多实职三品,都未必能有的,毕竟他不仅占地广,而且位置还好。

  这可是紧邻皇城,又挨着东市。

  一般来说,如今一个实职三品,大将军或是尚书、九卿这些,能有三四十亩的宅邸就不错了,更别说是那些贵族王公云集的几个坊中。

  李逸这豪宅实在让人羡慕。

  不过这个宅子能便宜李逸,倒不是别人买不起,七百万钱说贵但也不是那么贵,只是若达不到三品,是没资格住这么大宅的,而分割出售,必然破坏虞世基费尽心思营建装饰的这么奢靡的宅园价值。

  “那个马球场真不错,平如削光如净,听说用糯米浆等夯实地面,还带有石看台,和观球亭等,又有配套齐全的马厩、饮马池、更衣室等,”说到这些地,李德奖和丘神俨几个贵族子弟都很兴奋,

  隋唐将门子弟都擅骑射,也都喜欢马球这项贵族运动,

  李逸新家这个马球场,那球场很大,占地近一万平,可以尽情的纵马奔驰追逐,配套的看台、马厩等也齐全,长安城中这么大的球场可少见。

  李德奖家在平康坊的祖宅,在坊东南隅,占了一坊的八分之一,拥有八十多亩地,但李德奖家的马球场,就没有这么大这么豪华。

  “以后定要来这里打球。”

  李逸笑着欢迎。

首节上一节290/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