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293节

  皇城两个衙门转一圈,李逸回家了。

  胜业坊浅水县公府,

  内院里,

  两个胡姬一个在弹琵琶一个在跳胡旋舞,红绡丫头则在旁边唱歌。

  姬令仪在院里晒太阳散步,罗三娘则在打着算盘对账。

  李逸一进来,

  众人就都停了下来,全都围上来请安问好。

  “十娘呢?”

  “在屋里看书。”

  “你们继续,”李逸笑着摆手,去寻妻子。

  午后,

  刚在家吃了顿午饭,皇帝就来召他进宫。

  太极宫门前,

  钱九陇在等他,

  “恭喜钱公加官晋爵,”

  钱九陇呵呵一笑,“圣人在殿中等候,几位相公也来了,圣人心情不错。”

  对于这个家伙,李逸没敢大意,他现在已经看出来,这个李渊家奴出身的家伙,暗里掌握着监察之权,

  天子家奴,皇帝心腹,这种人不能太轻近,也不能得罪。

  李逸入宫,

  殿外脱靴,报名入内。

  大殿内燃着香,

  殿中坐着几位紫袍大臣,皇帝倚着凭几,正跟他们有说有笑。

  “无逸来了,让他当面跟大家说说。”皇帝确实心情不错,满脸笑容对李逸招手。

  “你跟裴监他们说说,这新钱铸造的情况,工部、民部上报,说你一个月内铸钱三万六千贯,把几位宰相都惊到了,都不肯相信呢。”

  裴寂打量李逸,

  “浅水公,果真已经铸出三万六千贯新钱?”

  “没错,三万六千贯新钱已经入库,”

  几位宰相都很惊讶,一天铸千贯啊。

  “陛下,宜寿钱监三十六炉开工,一千多匠丁铸钱,另外还有两千炭工,又有几百杂工,采用翻砂铸钱法,比前朝范铸法要快许多,但现在铜料跟不上,臣催促工部几次要料,都没送,今日钱监已经不得不宣布放假三天了。”

  李逸这次回来,也是早有准备。

  特意还带了一箱钱回来,

  当皇帝派人把这箱钱抬上金殿,

  打开箱子,金光灿灿。

  皇帝和宰相们一人提了一串钱,

  沉甸甸的,极有份量。

  拿来秤,当众秤量。

  “六斤四两,”

  再称一贯,还是六斤四两,一连称了十几贯钱,基本上都是这个重量。

  裴寂都很惊讶,这意味着新钱铸造的很标准。

  解开绳子,

  十个钱一秤,一两重。

  李渊把玩着手里的钱,“钱文清晰,轮廓规整、铸造精良,好钱。”

  “此钱用料几何,成本多少?”

  “回圣人,这些开元通宝新钱,采用铜八三铅十二锡五的比例,火耗十一,每贯的铜铅锡材料、木炭、熔炼火耗,以及工匠、砂模还有运输、管理的成本都算下来,千钱合七百五。”

  “铜料增加了?记得你上次说铜料六八?”

  “回圣人,采用翻砂铸钱法,效率大增,成本下降许多,加上以工代赈,人工便宜,故此用铜六八,则铸币利太多,臣以为铸钱还是不能利太多,否则容易引发私铸,便跟铸当十钱无异。”

  一番解释,李渊倒也认可。

  “现在宜寿钱监最大的问题是铜料供给不上,铸钱炉无法全力开工,甚至只能停掉一部份。”

  

  铜料供应问题,李渊和宰相们也没什么好办法,这天下未定,大唐也还没统一天下,忙着打仗,忙着恢复耕种,开产矿产的事,暂时也顾不上来,铜料也只能是旧钱等回收。

  “诸位相公有什么好建议?”

  李渊捏着一个新钱问。

  民部尚书刘文静直言,“臣以为如今铜矿开采不足,解决铜料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回收恶钱,

  用新钱换百姓手中恶钱,换回的恶钱熔炼取铜再铸新钱。”

  裴寂笑着问:“怎么个换法,什么比例?”

  开元通宝新钱,一贯重六斤四两,成本虽七百五十钱,但相比起隋开皇五铢、大业五铢等,可强了许多。

  开皇五铢官钱,一贯也才重四斤二两,大业五铢甚至仅重三斤、两斤一贯。

  而那些恶钱,什么鹅线、线钱等就更别提了,含铜量低,钱又轻,甚至有铅锡钱,一点铜都不含的。

  刘文静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兑换法。

  对于不同的钱,不同的兑换比例。

  如开皇五铢,千钱重四斤二两,其铜料也占到八十五左右,属于好钱,但他一贯比开元通宝轻了二斤多。

  “隋开皇五铢,得是开皇年间铸的肉好钱,三钱换两个开元通宝钱。”

  而大业朝铸的五铢钱,大业初千钱重二斤,后期千钱仅重一斤,又夹铅锡多,故此大业初白钱,五钱换一个开元通宝,后期白钱,则十个钱换一个开元通宝。

  “至于鹅眼、环钱等恶钱,则都按重量称,十斤换一斤新钱。”

  裴寂出声反对:“陛下,这太过复杂了,臣以为历朝官铸钱,可以五钱换一个新钱,而鹅眼等私铸,一个新钱,换十两私铸恶钱。”

  一个开元通宝换五个开皇五铢,换十个大业五铢,

  换十两其它私铸恶钱。

  李逸坐在那里,听的有些心惊。

  隋开皇五铢,俗称肉好,含铜量比李逸现在铸的开元通宝还好一些,就是重量少,一千钱六十六两,而开元通宝一千钱一百两。

  三贯五铢肉好,实际价值应当是跟两贯通宝相当。

  刘文静的兑换比例比较便理,可裴寂直接说五个肉好换一个通宝,这就是抢钱了。

  通宝钱定价五铢三倍多了。

  至于大业钱,十个换一个,照样是抢钱。

  白钱再差,也有千钱两斤,含铜量也有五六十,十贯就是二十斤钱,铜都有十来斤了,而一贯通宝总共才六斤四两,铜也不过五斤多点。

  “陛下,这样换,只怕百姓不肯拿旧钱出来换!”李逸提醒。

  “那你有何建议?”李渊问。

  “臣以为三个隋五铢换两个开元通宝,价值是相当的。”

  裴寂道:“朝廷铸钱也是要本钱的,新钱岂能与旧钱相论?”

  李渊一番思索后,取了个折中的法子。

  “开皇五铢两钱换一个新钱,大业五铢五钱换一个新钱,至于鹅眼等恶钱,十个换一个新钱。”

  鹅眼钱又称鸡目钱,小五铢,千钱不过两斤左右,私铸的含铜量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下。

  但十个鹅眼换一个开元通宝,也还是官方在占便宜。

  正常这种钱,一换五,官方都赚。

  “陛下,臣请求,开元通宝与绢交易,每匹绢换新钱一百八十文!”裴寂提议。

  “陛下,每匹绢换新钱,当换二百四十钱。”刘文静反对。

  现今绢价,一匹绢三百六十钱,可买米一斗,这里的钱,专指隋开皇五铢,其它钱则要相应折兑。

  两文肉好钱换一文新钱,那绢价米价,相应调整,听着也没问题。

  可这新钱还是有点涨的太快了,钱贵物轻。

  李渊捋须,又搞折中那一套。

  “每匹绢直新钱二百,常平仓米价,也改为每斗二百新钱。”

第276章 狼真的来了

  “一月铸钱三万六千贯,耗铜二十余万斤,竟获利九千贯!”

  殿上,

  李渊笑容满面,那一脸的褶皱如涟漪绽放。

  铸钱居然有这么大的利,宜寿钱监既安置了司竹园南山几万流民,又还有这么大利润。一个月九千贯,一年岂不是十万贯?

  “朕说过,你要是新钱铸的好,朕到时赐你一个铸钱炉,许你自行铸钱。现在朕兑现承诺,李逸,朕赐你一个铸钱炉!”

  李渊豪爽大方,当下赐李逸一个铸钱炉,使他拥有合法铸币权。

  “裴监,朕也赐你一座铸钱炉。”

  皇帝又给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还有齐王李元吉这三个嫡子,也一人赐一座铸钱炉。

  一口气赐了五座铸钱炉出去。

  刘文静跪坐殿下,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脸色有些难看,眼睛盯着裴寂,很是不平。

  “从今起,禁行恶钱。”

  皇帝命令以后诸市,市署官吏负责禁止恶钱,有以恶钱交易的,买卖双方都要处罚,恶钱必须向府官兑换好钱,或是由官府用绢兑换。

  而前朝官铸钱,则暂时放缓一些,可以交易,也可以按官府规定比例兑换新钱。

  京师两市,以及诸州市场上,都要张榜,置开元通宝样钱,那些恶钱,不得再入市交易,违者必严惩。

  恶钱交易,杖刑。

  而私铸恶钱,死刑。

首节上一节293/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