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50节

  李世民这会冷的厉害,裹着厚毯子,仍还冷的发抖。

  “今天陛下派高将军来传旨,你们应当也知道原由了吧?”

  刘文静点头,“谁能想到李密居然会接受洛阳册封。”

  “陛下催我们出战,早点解决薛举,但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此时不能冒险。

  薛举远来,利在急战,陇右兵强马壮,我军暂时难以正面争锋。且宜继续对峙,打持久战,待其粮尽,方是反击之时,然后可赢。”

  “我这病情一时半会也好不了,军中之事,暂交由二位统领。”

  “切记,不可出战,继续坚守不出,待敌粮尽。”

  说完,李世民又是大吐,吐的天昏地暗,

  刘文静和殷开山安慰一番后离去。

  第二天,

  李世民的病情仍没半点好转,

  隔一会就打摆子,冷热交替,而军医开的常山药,每次都是呕吐严重,李世民被折腾的虚弱不堪。

  “殿下,不如先回长安医治休养。”

  李世民摆手,

  另一位侍卫队长许洛仁拿来秦王心爱的焖烧杯,“殿下,焖的小米粥好了,现在吃点吗?”

  李世民现在啥也吃不下,更闻不得荤腥。

  可不吃东西也不行,许洛仁就特意焖了点粥。

  李世民看着那个焖烧杯,好像想起点什么重要的东西来。

  对了,是李逸。

  上次在杜曲杜如晦家,李逸曾送给他一些丹药,说是以前跟师傅云游天下时的常备药物,效果很好。

  好像里面就有治疟疾的?

  “洛仁,上次在杜曲,李逸送我的那些丹药在哪,给我找来。”

  许洛仁很快拿来一个葫芦,里面就装的李逸送的丹药。

  油纸包的一小包一小包的,其中一包就写着治疟疾。

  还附有服用方法,首次服四片,三个时辰后服两片。第二、三日,各两片。

  白白的小药片,

  ”殿下,这东西真有用吗,老军医可是陛下从尚药局派来的御医。“许洛仁问。

  侯君集也有点怀疑,就这么几个小白片,而且只吃三天就行了?

  李世民却是道:”赶紧给我,死马就当活马医吧,何况,我觉得李逸的师傅是个很了不得的高人,这药说不定有奇效。“

  四片小白药片吞下,

  李世民本来做好又要大呕特呕的准备,结果毫无恶心反应,

  那药也不苦,甚至好像还有点甜。

第52章 我有一计

  高城告急,

  薛举在久攻泾州城不下后,便干脆亲率主力绕过泾州直奔高城,这是一步险棋,泾川河谷通道本就险要,留着泾州城不破就南下,

  这意味着薛举军的后勤补给线路不畅,如果不能迅速拿下高、长武,薛举军就可会进退不得。

  这是背水一战。

  薛举豪赌,就赌李世民兵力,挡不住他的陇右精锐。只要击败李世民,就能杀进关中平原,到时就能因粮于敌,根本不用愁粮草补给的问题。

  接到告急,

  暂领军权的刘文静和殷开山,也是立即率兵增援高城。

  无数陇右军次第赶到,立营于高城西南,连营十里。

  唐军将领站在城楼上,遥望陇右军营嚣张无比。

  前往丰州的骠骑将军高世静也被堵在了高城,看着敌军,他不由的对刘、殷二人再次提起了皇帝的旨意。

  “陛下让秦王殿下迅速出击,不料此时意患疟疾不能领兵,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薛举耀武扬威?”

  “刘相,现在殿下将兵权交于你,你得拿主意啊。”

  殷开山也道:“如不出战,反为敌所轻视,现在城中士气低迷,这样一味守城也非上策。”

  薛举大军杀到高城下,派人到城下喊话,说泾州城已破,守军顽抗,城破后皆已被屠。

  限高城守军投降,否则城破后跟泾州城唐军一个下场。

  刘文静等人自然不信这种话,

  但架不住高城的一些军民半信半疑,毕竟薛举刚亲率大军从泾州过来增援。

  面对数倍于守军的陇右军,

  守军士气确实在迅速跌落。

  “当趁敌新到,出城一战,挫其锐气。”

  殷开山和高世静都在劝说刘文静出兵,两人这么积极请战,也是因皇帝催的急。

  高世静更是发出薛举原本不过是金城一校尉而已这样的话。

  殷开山也说上次薛仁杲进犯扶风,被他跟李世民打的一路败逃到陇山,薛军也不过如此。

  刘文静沉吟着,

  他既是行军长史,也是宰相纳言。

  他还是二皇子李世民的强力支持者。

  殷开山建议出城一战,反正背靠高城,打完就退。

  打这一仗不指望就能彻底击败薛举,而是要挫其锐气,鼓舞自家士气,正所谓守城必野战。

  此时统帅秦王病重不能统兵的消息已经在军中散开,

  要是不能打一场胜仗,哪怕是一场小小的胜仗,那现在这种士气城也不好守。

  再则,从高世静到殷开山,再到高城主要守将刘世让,以及总管李安远、慕容罗等人,也都没太把薛举父子放眼里。

  当然,殷开山也还有一个担忧,

  薛举这般狂妄,直接不按兵法,绕开泾州城,那他会不会也绕开高城,直奔长武?

  甚至是一直冲到关中平原去?

  他既然能绕一城,也有可能绕二城,虽然正常人不会这样做,但也不是不可能。

  而现在长武虽经加固,但主力都调来了高城,秦王病重身边又没多少人,真让薛举杀去长武,那岂不是置主帅于危险之地。

  “我等来前,秦王特意再三交行,不可出城作战,只需坚守不出既可。”刘文静缓缓道。

  “刘相,中原的形势可等不及了,河套的刘长逊也可能等不及了,”

  “形势有变,咱们拖不起啊,我来前,陛下也是再三嘱咐,一定要让秦王殿下速点速决,不能拖延。”高世静道。

  “刘相,打吧,也试一试薛举的斤两。若是敌人真的很强,再退回城中坚守也无妨。”殷开山再次劝说。

  “好,那就八总管尽出,于西南一战。”

  八大总管,各统五千,集结于高城的四万步骑齐出,城中只有几千人留守。

  战鼓擂动,

  牛角号齐鸣。

  八大总管各个顶盔贯甲,跨着高头大马,统兵鱼贯出城。

  一营又一营人马出城,

  在城外摆开阵势,

  足有一个多时辰,四万人才摆好阵势,往西南敌军缓缓推进。

  而本来正在营中烤全羊的薛举听到鼓角声,看到一个月来,唐军终于肯出城迎战了,兴奋的一脚踢开烤羊,大喊道:“拿我马槊来。”

  秦军集结,

  列阵,

  薛举准备亲自率精锐骑兵一举冲溃唐军。

  “陛下,”

  薛举宰相郝瑗赶来,

  “陛下,且慢。”

  “郝相有何事?”

  赫瑗原是金城县令,隋末陇右河西饥荒,动荡不安,盗贼四起。赫瑗招集几千青壮,准备交给校尉薛举率领讨平流贼。

  不料誓师会上,薛举跟儿子率十三个家丁,反劫持了郝瑗,逼他开仓放粮,然后举兵造反,

  薛举父子都勇悍无比,每战冲锋在前,所向无敌,还给自己取了个外号西秦霸王。

  而赫瑗也干脆跟着薛举,成了他信任的军师。

  郝瑗建议薛举向东发展,抢先夺取长安,以成就霸业根基。可薛举却要先打李轨,夺取河西,以除后患。谁知道派兵攻打河西不仅兵败,反而被李轨打了个反击,西平郡、罕郡都被李轨夺去。

  使的薛举的都城金城直接暴露在敌兵锋之下,让他不得不迁都天水。

  这次薛举终于吸取教训,听赫瑗的建议向东,到了扶风后,跟贼帅唐弼大战,又是赫瑗建议薛举以高官厚禄招降唐弼。

  唐弼本来扶持了个傀儡天子李弘芝,打不过薛举后,便杀了李弘芝带手下投靠薛举,

  谁知道薛举非常不厚道,竟然趁机突袭唐弼,吞并了他的大部份人马,唐弼只带几百人逃跑,

  这种不讲武德的做法,让此后再没人愿意投靠薛举。

  也可以说因此,让李渊先一步入关中夺取了长安。

  关键时候,又是郝瑗站出来提了一个建议,联合朔方梁师都,重金贿赂突厥可汗,联兵进攻关中,

  只可惜拉拢突厥的计划最后还是失败了,李渊起兵之初就得到突厥支持,一直跟突厥关系良好。

  “陛下,唐军倾城来战,此正是一举灭亡他们的最好时机,但不能这样简单的对阵。一旦唐军失利,他们就会退回高城中,到时就不会再轻易露头了。”

  “郝相有何妙计?”

  郝瑗笑道:“臣有一计,可灭唐军,大王可率军出营列阵,向前推进,与唐军对战,只要拖住唐军即可。”

  “陛下派太子统领精锐骑兵,从迂回绕到唐军背后,截其归路,到时前后夹击,唐军无路可退,必全军覆没,则高城亦唾手可得矣。”

  薛举疑惑道:“就这么简单?”

首节上一节50/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