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700节

  那大唐就可扶持拥立突利为新大汗,而以突利的年轻,定难服众,到时稍一暗中挑拨下,突厥的几个有实力的设,定然会有人不服,要争夺汗位。

  还有漠北的铁勒诸部,也可以暗中支持他们反突厥。

  如此一来,

  突厥的险患就解除了,大唐能安心发展,不出十年,就能北伐横扫突厥,彻底安稳边疆。

  天很冷,

  李世民心头很热。

  也不知道此时李逸又到了何处,是否已经兵过杀胡口,到了定襄汗庭呢。

  “给我披甲!”

  侯君集、许洛仁两位亲兵校尉亲自给李世民披甲,

  整装完毕,

  李世民上好弓弦,拉开试了试。

  走出石屋,

  站在野狐山巅,

  面前是白茫茫一片雪。

  颉利可汗数万骑踏破了突利的牙帐营地,正追着突利而来。

  他要生擒突利,

  甚至也还有着要突袭北燕州,给唐国一个教训的念头。

  一石二鸟,

  他要让唐人知道,突厥仍然不是唐国可以惹的起的,就算要和,也得站着和,不能跪着求和。

  李世民却早看透了颉利的心思,

  站在这山巅,

  面前野狐岭的险峻,加上伏兵出其不意,既能克制颉利骑兵的优势,还能发挥出唐军以步兵为主的优势。

  何况,

  还有李逸的神机营,在这里更好用。

  颉利以为他算计到了突利,

  还能再攻入北燕州,教训一下唐国。

  可惜,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风急,

  雪大。

  铅云低垂,天光黯淡,

  颉利为了他突厥大汗的威望而战,

  他李世民则为了争夺储君之位而战,

  拿下颉利,凯旋长安,

  父亲总该能看到他和太子的巨大差距了吧,父亲总该兑现承诺立他为储吧。

  上一次晋州之战,他只歼灭了一万余突厥杂胡附庸,

  可这次,他若擒得颉利,攻破颉利汗庭老巢,父亲难道还不该兑现承诺吗?

  野狐岭地形险峻,

  而此处獾儿嘴,一条狭道,更是咽喉。

  埋伏于此,

  颉利几万人南下,

  那就是把命脉放到了李世民手里。

  黄昏时分,

  颉利可汗终于率领兵马在风雪中出现了,

  队伍拉的很长,

  几万人马,经过八百里的连日风雪急行军,又还对突利牙帐夜袭,虽然取得完胜。

  但此时也是疲惫万分,

  颉利驻足道旁,看着远处的野狐岭。

  强打起精神,

  “加快行军,过了眼前这野狐岭,便下了草原,进入中原北燕州了。进了唐人的地界,任大家抢掠,

  到时吃烤羊肉,睡汉人女子,美美的痛快个三天三夜不封刀!”

  颉利把执失思力喊来,

  “你带一千轻骑,加快行军,一定要追上什钵那个叛徒,绝不让他逃到幽州或并州去。”

  颉利催促着众人打起精神,加快速度,

  要求在天黑前下坝,

  在北燕州境内休息。

  风雪狂舞,

  颉利率领着人马一步步踏入死亡陷阱。

  李世民就在山巅冷眼观看着,犹如一个精明的猎有看着猎物上套。

  “约有三万骑。”

  “数量不多。”

  “他们后军还押了有几千突利部俘虏,赶着许多牛马羊驼等牲畜等战利品。”

  李世民看了一会,越发胜券在握。

  颉利这行军毫无防备。

  “按原计划行事,我亲自在山头镇守。”

  “秦叔宝、程咬金等几个骑将,待突厥人大部进了獾儿嘴山口,便点燃烟火为讯,令他们率骑兵从两边埋伏的山谷里杀出,切断敌人后路。”

  “屈突通、罗士信、张士贵几将,则率步兵,从山坡杀下去。”

  野狐岭,獾儿嘴,

  十面埋伏。

  风雪中,

  颉利也不得不下马,牵着马往山上走,

  积雪深厚,山路难行。

  只要越过山隘,便可一路通往中原北燕州了,

  擒回突利,踏破北燕。

  颉利喘着粗气,

  这该死的突利,该死的唐人,该死的李世民,该死的李逸,

  若不是他们,

  自己在这个该死的鬼天气里,应当在定襄汗庭温暖的金狼大帐里,惬意的喝着酒,搂着美人,听歌看舞吃烤肉,

  而不是现在这样胡子都冻的结了冰茬子。

  等杀进北燕州,

  他一定要找个豪强大宅,好好的泡个热水澡,然后再

  正当他还在幻想中,

  突然有突厥兵高呼,

  “烽烟,山顶燃起了烽烟,”

  颉利猛的抬头望去,

  果然,烽烟燃起,滚滚冲天。

  “这该死的地方,怎么还有烽燧?”

  这烽烟一起,那他们的行踪也就暴露了。

  颉利咒骂了几声,

  “看来这次想出其不意的偷袭北燕州的城池是有些难了,只能抢掠乡野了。”

  “快看,后面山口也燃起烽烟了。”又有人惊呼。

  颉利猛的扭头,

  果然,他们刚才经过的山口,也燃起了几股烟柱。

  不对劲。

  颉利心咯噔一下。

  若说山上烽烟,是有唐人在此设立了烽燧警戒,

  可身后山口的烽烟,绝对有问题。

  山谷间突然四面爆发起一声声战吼。

  号角声响彻山谷,

  “快看,山顶上。”

  山顶上,

  一面红旗高高树起,

  紧接着又是一面将旗举起。

  “秦王。”

  又一面旗立起,

  “天策上将,”

  接着又一面,

  “河东行营元帅!”

首节上一节700/7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