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旗帜升起,
这一面面的旗帜,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
山上,
是大唐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
颉利感觉喉头发紧,突然莫名的心慌,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晋祠那一夜。
那一夜,
他差点被俘。
“有埋伏!”
有突厥兵后知后觉的慌乱喊叫起来。
山顶有秦王将旗,
山谷口也果然是杀出了无数唐军,拦截了他们退兵。
在突厥人的慌乱中,
山谷里的也是伏兵四起。
那些沟沟谷谷坡坡,突然间就到处都是唐军杀来。
神机营率先攻击,
他们在山坡上向前谷中的突厥军射出神机火箭,用小投石器抛射神机雷,
爆炸声在山谷突厥军中响起,
火花四溅。
山谷道路狭窄,
突厥军挤在狭长的山谷里,难以挪移,十分拥挤,此时被包围伏击,成了密集的活靶子。
伏兵四起,
罗士信手持长槊,如猛虎下山,似风卷残云,率兵直接就冲入突厥军中,大开杀戒。
张士贵身披重甲,手持马槊,率部直奔狼头纛下的颉利可汗而来。
颉利心悸、胸闷、气短,甚至腿脚都感觉无力。
他惊惧万分,没想到唐军居然在此设下十面埋伏,
急令护卫。
可惜,一切为时已晚。
整个野狐岭的三万余突厥军,后军押着俘虏带着缴获的那几千人,被唐军骑兵拦腰切断,堵在了山谷外面。
谷内被围住了两万余人。
可谷内狭窄,还是上坡,突厥骑兵挤在里面,跑都跑不起来,还不如唐军步兵。
被唐军四面冲杀,很快就被切成了许多段,首尾难顾,只能各自为战。
可早疲惫万分的突厥军,
哪里还挡的住以逸待劳,气势如虹的唐军,
神机营的火器更助唐军威势,
很快,突厥军便如雪崩,
颉利身边勉强聚集了千余兵马,可已经无力回天,他连转身逃跑都难,
獾儿嘴山谷,已经被堵死了。
山谷内刀光剑影,血流成河。
山巅红旗招展,唐军的战鼓如雷。
颉利且战且退,
剩下千余人马,被挤压在一个狭窄的山谷角落,士气低迷,兵马疲惫,
无比的绝望。
最后一丝暮色里,
李世民骑马穿过尸横遍野的从山谷战场,
一路来到了颉利军前,
这千余人外面,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唐军。
“颉利,还不速速投降!”
第627章 大雪龙骑破汗庭
暮色如墨晕染,
最后一缕天光被铅灰色的云层吞噬,
也把颉利的光明吞噬。
他的天塌了。
朔风卷着雪粒在冰冷的砸在脸上。
正月的獾儿嘴山谷,成了他颉利落幕之地。
漫天的鹅毛雪片在朔风中旋转,颉利可汗的狐裘大氅早已结满冰凌,他没有想到继位大汗才两年,
他就已经败亡了。
这位曾经统领突厥百万之众,控制东西万里疆域的塞外霸主,
此刻在无数的唐军弓弩刀枪的对准下,
最终跪下了。
向着那个比他年轻许多的秦王李世民跪下,
膝盖砸进被鲜血染红的冰雪里,
黄金打造的狼头金盔,被他摘下来放到了地上,他解下自己的金狼宝刀,
托举在双手中,
他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颅,
向李世民投降,献刀。
“草原上的苍狼,向长安的龙之子低头,”
已经先一步投降的执失淹,看着这一幕,内心突然一阵悸动,一个时代落幕了。
大业十一年,始毕可汗率数十万骑突袭杨广,围隋天子于雁门。
那年虽没能攻破雁门俘虏隋天子,可那一战,也让臣服中原十八年的突厥,从此不再向中原称臣,
反而是开始借隋之乱,频频武力入侵,还册封诸多隋反王为附庸。
可现在颉利可汗跪地向唐投降,
算算时间,
其实距离雁门之围,才仅仅七年而已。
七年,突厥经历了三任大汗。
武德二年,在位十年的始毕可汗病逝于南侵中原的路上。
武德三年,在位仅一年的处罗可汗又暴毙于南侵路上,
现在武德六年的正月,继位也才两年多的颉利可汗,又败于南侵路上。
长生天不佑突厥啊。
短短七年间,改天易地。
突厥汗国并没能好好抓住隋乱的机会,
反而是大唐仅立国六年,便已经几乎一统天下,如今还将颉利擒获。
这一刻,
亲眼见证颉利跪地献刀投降历史一幕的诸多突厥贵族们,个个心绪难平。
颉利跪地请降,
他身后,
千余名残兵,也相继跪倒,
刀枪扔在雪地上,
这些突厥狼,面对着大唐将士,去除了武装,把生死都交到了唐军手上。
李世民下马,
缓步来到颉利面前,弯腰扶起了这位狼王。
“可汗请起,”
天黑了,
风歇了,
雪停了,
四周火把点燃,
火光摇曳,
映照着颉利那张比死人还难看的脸。
一切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当李世民接过了颉利献上的金狼刀,
山谷中响起直冲云霄的欢呼声,
这一刻,
每个参与此战的大唐将士们,都无比自豪,热血沸腾。
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集体欢呼的大唐将士,一边却是低下头颅神伤的突厥人。
此战,双方数量相当,都是三万人马。
可结果却是,大唐完胜。
唐军斩首三千余级,俘虏了两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