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370节

  这皮甲可不是普通的皮甲,那是三夹层复合皮甲,在防护能力上除了怕骑兵的冲击钝器和天赋异禀的大力士之外,普通的刀兵对他们来说就跟玩一样。

  再加上他们一大部分都是训练好些年被返聘的老兵油子,那战斗技巧和战斗意志,堪称鬼畜级,一秒六刀是手的极限而不是忠诚的极限!

  这边战事开启,寨子那边很快也有不少人加入了战斗,但这种战斗力基本就是被正规军压着打,很快就把战线给压回到了寨子里。

  之前有说这个地方能住着两三万人,二三十倍的人数差别,但根本没用,他们能组织起来的也不过就是乡村级械斗,到了会玩刀阵会三三制掩护冲锋的精兵面前那就真的是个乐子。

  把人压到寨子之后,夏林闲庭信步的就走到了之前二哥拉磨的那个地方,一屁股坐了下来。

  “二哥,开心了没有。”夏林拍了拍一脸茫然的二哥:“我知道你善良,你以己度人,以为自己善良天底下所有人都会跟着你一起善良,但其实并不是。你从小生长的环境太优渥了,行走江湖也不过就是没事找乐子,真江湖啊,真江湖还是得在朝堂之上。”

  徐世绩这会儿从旁人那取来了二哥与自己的武器,将长枪扔到了二哥面前:“道生说的对,你啊,稚嫩。我们在来这个寨子之前道生就部署好了。”

  “可……”二哥此刻仍是一脸茫然:“你们怎的会知道他们不会放我们走?”

  夏林晃着手指:“我听到说进什么神山既不能带人也不能带武器,我就觉得蹊跷,小心防备总归是不会有错的。二哥,你知道为了你耽误我多少事么。”

  此刻外头的刀兵声逐渐停止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哭嚎声、驱赶声和呵斥声。

  这样折腾了大概一个多钟头,有一校尉走了进来拱手道:“大帅,人都已经被分到三个地方把守了。”

  “弟兄们伤亡情况如何?”

  “轻伤六个,重伤一个,失足掉下山崖一个,正在全力寻找。”

  “嗯。”夏林点头道:“先做好抚恤工作,再饿这帮蛮人两天。除了三岁以下的,其余人这两天只给水不给饭。”

  “得令。”

  “道生,你不走?”徐世绩歪着脑袋看着夏林:“还在这逗留作甚?”

  “徐大哥狭隘了。”夏林长叹一声,然后在这个祭祀的地方转了起来:“蚩尤之后就不是华夏之民了?”

  徐世绩背着手看着夏林,虽被说狭隘但他倒也是不生气,只是饶有兴趣的问道:“那道生是打算?”

  “想办法解决这边的问题呗,不过这里交通不便,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这可不好办。”

  这时外头的嘈杂声明显已经明显少了许多,夏林推开门便要出去,这会儿徐世绩突然诶了一声。

  “怎么了?徐大哥。”

  徐世绩笑着摆了摆手:“没事,只是叫你注意一些,小心暗处。”

  “放心。”夏林朝他俩拱了拱手:“后头的事,两位哥哥不便出面,便在此地休息休息,等会会有人叫哥哥们用餐。”

  夏林走了,而这会儿二哥到底是跟徐世绩更有默契一些,他憨头憨脑的回头看了徐世绩:“你叫那一嗓子,为何话不说完?”

  徐世绩抿着嘴沉默了许久,接着才靠在窗边说:“我方才想问他一句,是否可有心争霸天下。尔后我却想到若是问了,反倒是低了品格。但若不问,我便又有些不甘。”

  “那若是他有那心呢?”

  “有那心,我便道士下山。”徐世绩顿了顿后继续说道:“若是没有,我便继续悬壶济世。我一开始本打算去投李氏父子,但李渊此人为我不齿。后想投王世充,但王世充难堪大用。再想投翟让、李密,却觉此二人假仁假义。天下英杰,竟少有我能看中者。”

  “你还挺矫情。”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嘛,你这愣子懂什么。”

  二哥哈哈一笑:“我怎的不懂,我不懂兵法韬略,我还不懂江湖名望?这些年哪哪有了灾祸,当地人立刻便起来说要投奔江南。江南如今何止千万人,你且听过有横征暴敛、鱼肉乡里之事?当年我爹管的时候可都没有这副样子,你总不能说是我那个整日琢磨种地的大哥干出来的手笔吧?”

  徐世绩抬手点了点二哥笑道:“你小子。”

  “要投靠便投靠,你们这等人,跟商人也没有什么差别,哪里有好处便是去哪里罢了,我才看不上,还不如好好当个游侠。”

  徐世绩被二哥说得的确有些哑口无言,留下一句:“我去看看道生那边”,然后便推门而出。

  “都说了你不方便去。”二哥嘟囔了一句:“不就是怕你瞎给他出主意么。”

  “你莫要胡说八道了,他说的不方便是因为不想叫我二人沾染了因果。”

  虽话是这么说,但这二位终究还是跟去看了个热闹,这会儿夏林已经把这个大寨子里的几个长老、祭司跟头人都聚拢在了一起,在向导的翻译之下,开始跟他们攻心为上了。

  其实像这样的谈判,其实本质上是没什么好谈的,换成他人来此,杀光就算了,毕竟人数不算多,而且这帮人在广大群众认知里头甚至都不能算是人,愚昧、蛮荒、落后,总之就透着一股子猴子的样子。

  可真的要去谈的时候,那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什么文化、习性都不谈,光是怎么改变这一片贫困的基因就是个大问题。

  无条件给吃喝?那最后就是养懒汉养刁民,可真叫他们去耕种放牧,就这帮人的见识角度,说不得就能把麦苗稻种煮来吃,猪仔牛犊制肉干。

  所以综合考量,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周围堆上柴火一把火给烤了,或者挖个巨大的深坑,几万人都填进去,也算是为大自然做些贡献了。

  但当下显然不行,夏林也没有这么多时间跟他们窝在这个穷山沟里内耗,正在犹豫和矛盾的时候,夏林眼神一瞟就看到了在旁边探头探脑的徐世绩,他顿时心生一计。

  “徐大哥,徐大哥来一下。”

  夏林走到窗口探出脑袋把徐世绩喊了进来,徐世绩这会儿也一脸茫然,不知夏林叫他进来做什么。

  两人相顾沉默了片刻,接着夏林突然开口道:“那个……徐大哥,我有件事想求你,你看如何?”

  徐世绩眼睛这会儿滴溜溜的转,看着夏林的表情和眼神,他心中咯噔了一声。

  接着果不其然还没等他接受或者拒绝呢,夏林就说道:“徐大哥,若是你愿意的话,我想请你留在此地,疏导这块地方,后头我首先会把路铺过来,再传授农耕种子……”

  “设府?”徐世绩不愧是顶级智囊:“道生是不是要在这设府?”

  “对!”夏林重重的点头:“就是不知道徐大哥……”

  徐世绩垂下眼皮,然后笑了起来:“那不知道生是要以什么名义邀请我呢?是朋友之名,亦或者是庸臣之名?”

  好家伙,夏林眼看着老徐给自己上强度呐,以朋友之名,那就代表自己欠徐世绩一个天大的人情。

  但那个臣子之名,可就做实了夏林要称帝的心思。

  这会儿夏林但凡一个回答不好,可就要失去一个得力助手了。

  “那个……当然是……”夏林反应十分迅速,他果断的回答道:“既不是朋友也不是臣子,而是以一个对这片土地狂热挚爱之人的名义。”

第597章 终于也算是喘了口气

  这地方的蛮荒落后令人难以想象,但如果能真正的把它开拓出来,这茫茫的十万大山会铭记这份功绩的,这是开拓者的伟业,绝不逊色于开疆拓土。

  它会随着这个地方的县志与未来国家的地理志被永远铭记,不论王朝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名留青史。

  徐世绩很难抵御这样的诱惑,虽然唯一可惜的是自己没能诈出夏林登庸之意,但想想却也是觉得这件事意义重大。

  甚至不亚于诸葛丞相拿下益州蛮国。

  所以徐世绩最终还是同意留在这个地方行开府教化之能,甚至夏林还承诺给他请到一个五品大职之能,而要知道夏林到现在还都是挂着五品文官职,一个五品县的县令而已,徐世绩基本上是瞬间平级。

  二哥也不想走,用二哥的话来说,那就是见天下之不平,终究是有人去扫,扫不动就以身为基,垫在下头,直至后人踏平此路。

  不得不说二哥是有点那种一往无前革命者的气质在身上的,他既然不愿走,那就不走了。夏林说不光把这一千精兵留下,后续还会派遣更多人来到这里进行综合性的管理。

  而这个地方一开始夏林觉得并不大,但等他跟当地的祭司进行沟通后再对照手机里的地图才知道,他们这一片的面积啊,西起万佛山,东至山,南至猫山,这可是一片巨大的三不管区域。

  如果能拓展出来还真是能遏制未来的西南局势对这个区域的冲击,毕竟不管是夏林还是李二,俩人都憋着一股劲儿在战场上打一场,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呢,所以李二不可能会放过广袤的西南地区的。

  “两位哥哥,莫要送了,这里一切就拜托给二位了。”

  几个时辰的山路之后,他们终于回到了出口的位置,夏林拱手朝两位哥哥道谢,而徐世绩回头指着大山:“道生,我问你。若有朝一日,这蛮荒嘈杂之地真的有一座新城诞生,我会如何?”

  夏林的目光越过那高耸的群山,脸上带着几分笑意的回答道:“有些人是刻在史书之上,有些人是刻在地名之上,有些人这是刻在百姓的心上。皆为与世同休,有的人史书上三行便已是无上光荣,而有的人却三页写不完。”

  “哈哈哈哈,好。那我便争当那个三页写不完之人。”

  夏林朝徐世绩抱拳鞠躬,一鞠到底:“前路艰辛,万将保重。”

  徐世绩也是重重抱拳:“哥哥我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好了,你二人废话个没完,那里头可还有许多事要办呢。”二哥指着里头:“你不回去我还要回去呢。”

  “那便就此告辞。”

  “真弄不懂你们这帮子人,说好出来玩的,没想到还给自己落了这么一个苦差事,真是没事要找些事来。”

  “你这憨人,你都多大了,还整日惦记着玩,你一身的能耐建功立业不好吗?”

  “好你个牛鼻子,嘴上说的清心寡欲,这会却是要建功立业了。”

  两人吵吵嚷嚷的声音慢慢远去,夏林站定在那一直看到他二人的背影消失在茫茫大山之中。

  这会儿的夏林不由得深深的叹了口气,其实他知道让徐世绩也就是能跟李靖齐名的李来干这个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但夏林手上真没有人了,他需要这么一个文治武功都有一定建树的人来进入团队。

  直接招揽,当然可以。但直接招揽的人,他是不会有那种自下而上的体验和心得,他们出身在世家贵族之中,最终的路线终究是会成为一个投机者而不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这个国家需要建设者,这片土地需要开拓者。

  夏林一个人孤单单的回到了县城里,坐在那里看着外头雾蒙蒙的天,不知不觉这就要立秋了,这地方的天气雨水多,这眼看就是要来水了,天色暗淡的不行。

  而现在徐世绩跟二哥不在身边,他需要的是提提速了,属于他的剿匪计划正式拉开了序幕。

  俯下身子他写下了两份密信,分别是给红袖小姐与罗士信的,两份信上的内容都很短,但他的风格也很传统,字数越少事越大。

  这两封信就如同岭南道的骤雨一般,飞快的传递了出去。与此同时那匪首胡爷还在忠武县里当他的土皇帝,如他所愿的选上了妃,选了县里最漂亮的女孩子,夜夜笙歌,快乐的如同神仙,他只是想到后方有张兄弟管着就完全不会出问题,自己只要好好享受人生便好了。

  但事到如今,他可能都意识不到他的人生恐怕是要走到了尽头,不过只是一枚被用过了的棋子而已。

  这次夏林的大动作主要是针对桂州守备魏长盛,说起来这人竟也是当年景泰帝年轻时春苗计划中的一位,甚至比夏林还要早一些,平民出身,同样也是从乡正到县令,然后娶了当地守备的女儿,后来在岭南王叛乱中选对了边,斩了自己的老丈人飞黄腾达。

  年纪算起来比夏林也就大了几岁,便位居从四品封疆大吏,本质上跟江南道的老郭是同个性质,掌握一道军权。

  而如今,东风大势来了,他自也是不甘平凡的。

  但北边夏林鞭长莫及,他岭南道就在眼皮子底下,这不得给他办了,那夏林就白白的折腾这么些年了。

  两份密信抵达相应的区域之后,分散在各处的暗线立刻就动了起来,各种纷乱的信息也接踵而至,叫人分不清真假。

  其中就有一条内容便是胡爷那头已经跟江南道沆瀣一气,准备趁魏将军焦头烂额之时与江南道里应外合,狠狠吃掉岭南道一大块肉。

  这个消息一开始魏长盛是不信的,但多次斥责、问询和召唤都不见胡爷有任何回应,这时再传出这样的消息,他不得不信。

  还有一个比较重磅的消息便是夏道生已经离开江南道一个多月,动向就是奔着桂州而来。

  众所周知,夏道生简直就是兵灾的代名词,他所到之处必会出现各种原因导致当地的一把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被拉下马来。

  从最开始的王世充败走洛阳,到后来的国公叛乱,再到后头的长安是非,最后到远征突厥等等,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大战都跟这夏道生有关。

  谁听到这个战争贩子的动静都会咬紧牙关。

  一时之间魏长盛压力暴涨,手底下的谋士和参将已经快三班倒连轴转的收集情报了,但这种事无心怎么跟有心打……他们得到的所有信息都已经被新闻学处理过了,三分真七分假,桂、柳二州几日之间就已经是风声鹤唳。

  “真该死啊。”魏长盛这会儿已经意识到那夏道生在搞他了:“我哪里得罪了那人!?”

第598章 算你聪明

  其实倒不是夏林真的说要针对谁,只是这魏长盛吧,这干的也太魔幻了,夏林之前的确是没咋拿正眼瞧过他,但自打这一趟之后,他才算是知道了这人是真没往好道走。

  胡爷这人就是个土匪,他也只是个土匪,但一个土匪能当众扇一县之长的大嘴巴子,那就说明他没打算背人儿,换而言之这胡爷才是这一块地方里世界的王,但问题是他只是个土匪而已,背后的靠山这一查不就查出来了么。

  朝廷派去的县令没了实权,这整个广西、广南地区都被一片一片的土匪的给把持,这不就是养寇自重?

  然后还在桂、柳二州搞小朝廷,私陈军备,豢养私军、操控粮食、摆弄盐价,这他都没法解释,至少稍微调查一下就知道这人是要干啥。

  是,这地方山高皇帝远,再加上这魏长盛也算是景泰帝的嫡系,但问题是他干的这个事儿都够杀他八百次的。

  这会儿就有人要问了,夏林不也这么干么,他那浮梁都快成天下第三都城了,怎么没见有人去参他一本或者怀疑他的不臣之心的?

  嘿,有些事是这样的,江南道的确也是这么干的,但问题是江南道没有偷偷摸摸的搞军备,他们名正言顺的搞,不光搞还往外卖,每年税收哐哐往国库里充,谁想动他,户部的人都得站出来拦着说想碰他先从户部众人的尸体上踏过去,没有夏林的江南道就没有户部的财政支出,户部上下两百多人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个四菜一汤。

  还有控制粮价,丰年不跌、荒年不涨,以一己之力丰亿万之众,自从江南道的粮食体系成型之后,甭管是水灾旱灾还是蝗灾兵灾,就没说哪个地方缺粮,即便是中原战乱之地都能用很平稳的价格买到粮食,那些打到一头包的军阀都靠着夏林这边的粮食供给才能稳定住大后方。

  这头参了夏林,那头十二路军阀可就要东征讨魏了,名义就是清君侧,说陛下身边有小人误国……

首节上一节370/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