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旁的马周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着实是有些感慨的,他在山东入举,见惯了各地官僚,的确是没有一个人能有像夏林一般的能耐,哪怕就是在隔壁鄱阳县,那些县老爷嘴里的穷鬼别说看到县太爷,那就是碰到衙役都是诚惶诚恐,生怕有所冲撞。
但如今哪怕是这些屁大的孩子见到夏林都丝毫不惧,反倒是沿岸一路相随,更有甚至还隔着老远就朝码头的方向高喊起来:“夏大人回来啦!夏大人回来啦!”
一嗓子下去,码头上的炮仗便噼啪的响了起来,而堆放在岸边的用那瓷片堆起来的巨大篝火轰的一声被点燃了起来,它的光如同烈日朝阳,瞬间将整个码头连带着河滩都照得透亮。
夏林背着手站在船上眺望前方,看到距离差不多了突然喊了一声:“嫂子,两碗面,大碗的!”
这时的马周竟觉得心跳得有些激烈,圣贤书中只说过民心所向但却并没说清楚到底怎样才是民心所向,但此时此刻他其实已经看到了所谓民心之具象,他很难想象到底夏林干了什么才能让这乌央乌央的人自发的前来迎接他等待他甚至为他办一场盛大的仪式。
这达到祭祀规模的欢迎仪式绝非有人强迫,因为它太真切也太精美了,那瓷片窑一座一座的点亮,俨然是在为船上的人亮起回家的路。
在这样的火光里马周看到的是过往的殚心竭虑和鞠躬尽瘁,然而转头看去却只看到了这个正在嚼饼子的少年的玩世不恭。
夏林下了船,嘴里却还是骂骂咧咧:“都聚在这干什么?明日不用上工是吧?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但似乎大家都习惯了他的碎碎叨叨,旁边只是在那闹腾,而很快那嫂子的两碗面就端了过来,最大的碗里头装满了肉,面却是没有几根。
夏林也不客气,顺势往旁边的木箱上一坐,端起碗就吃了起来,而同样被塞了一碗面的马周却茫然的看了看四周围。
曾几何时,他心中的志向都是成为一个能让人如此爱戴的官员,甚至想到自己于朝堂死谏被判斩首之后沿途无数百姓垂泪的场景,但是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有人真的能做到。
正在马周走神的时候,旁边一个三四岁的光屁股小孩窜到了夏林的面前,扒拉着他的腿踮起脚朝他张开嘴,夏林笑骂道:“小王八蛋,就属你贪吃了,上次吃积食的就是你!”
虽然是在骂,但夏林还是从碗里夹了肉出来放在这小崽子的嘴里,然后在他的小牛子上一弹,屁股上一拍:“滚吧。”
旁人都笑了起来,但后头那小崽子就被他母亲追着打起了屁股,更是引来了一团哄笑。
“他们都说这次大人您九死一生,您给讲讲呗。”
人群里有那好事的就问了起来,夏林缓缓放下碗深吸一口气:“哎呀,这个事说来话长,反正就是差点被人拖出去给办了,轻则流放三千里,重则压到京城里跪在街口一刀断头。这生死可就在一线之间时,就听那外头车辚辚马潇潇,一匹银枪快马杀入阵来……”
夏林在那胡说八道,旁边的马周捂着嘴根本憋不住笑,虽说这次夏大人的确是精彩,但哪里有这般的玄乎,不过倒也是大伙儿听得开心,时不时的为了那扣人心弦的故事中的跌宕起伏而惊呼或喝彩,便是那其乐融融之姿。
旁人在夏林讲时拿下了空碗,再为他端上了新茶,甚至还有各种点心,这种自发的拥护反正是给旁边的马周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愈发的好奇,到底这位大人在这里干了些什么才能得如此滔天之拥戴,这些人甚至可能都不知道皇帝,但却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那对夏大人灼热之心。
“好了好了,都散了。你们明天不上工,我还有一沟子的事呢。”夏林站起身:“我可是在大牢中被关了一个月呢,得回去洗个柚子澡去去晦气。”
一旁的马周翻了个白眼,心里说道:“我在大牢中干了三年……”
人们渐渐散去,夏林跟马周捧着一大堆的水果坐着牛车溜溜达达的就回到了乡衙里面,夏林看着黑漆漆的衙门,猜想春桃还没回来,这杭州那地界听说是涨了水,大概得耽误几日。
“这便是衙门了。你今日且在这住下,明日的话我去镇上给你挑个屋子,然后过几日你再将老婆孩子接过来。”
马周抬头看向衙门,先是愣了片刻,他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稀烂的县衙,而且身为县令身边竟一个使唤人都没有,而且还是这样陈旧的门头。
“没办法,一直挺忙也没时间打理。”
夏林走进去摸索到蜡烛点了起来:“有空是要修葺一下,改一下门头,好歹也要变成砖混结构的。”
马周干巴巴的笑了笑:“大人……您怎的一个使唤人都没有?那鄱阳县县令与您是同级,但他光丫鬟就有四个,还有三四个小厮,这还不算那家中煮饭的老妈子。”
“哦,这个啊。我有个好姐姐,平日做做家务。使唤人是没有,县里不让开牙楼不让买丫鬟,我既是县令那不让人家干的事,我自然也不能干。”夏林带着马周走进后院打开了中间那间屋子:“你先住这。”
“大人……这是最大的屋子,属下怎么敢……”
“嗨,我一直住旁边那间,东西都在那堆着,也不方便让你住进去,再隔壁就是我那姐姐的屋子,她返乡探亲去了,还没回来。总不能让你住她那屋吧。”
“不敢不敢……”马周连忙摆手:“那夏大人,我先去起灶烧些水给您洗漱。”
“行,去吧。”
夏林叉着腰站在院子里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看了一圈,这衙门的确是要翻新一下了,既然已经设县,那规格就要按照正常的制度走,再这样下去说实话是不成体统的,若是下次他郭爹再来看到还是这个样子,连个招待的地方都没有,恐怕也是要骂人的。
晚上洗了个澡夏林是躺床上就睡着了,但隔壁的马周是死活都睡不着,一闭上眼就是过来时那人山人海、汇炬成河的场景,心中亢奋激动甚至带着几分憧憬。
就这样一直到天光大亮,他听见隔壁屋有了响动,这才感觉到一丝困意,想要起床去迎那夏大人,但一个愣神的功夫就已经睡了下去。
只是他的夏大人起床之后竟把隔壁屋的马周给忘了,他洗漱之后便一如往常的去到外头蹭吃喝去了,这家铺子上掏一个包子那家铺子上捞一碗豆浆,大伙儿早就习以为常甚至这一个多月这个该溜子不在这的时候还有些想念和不习惯。
沿着集市一路走过去早餐就算是解决了,他就这么溜达着来到了玻璃工坊,这厂长见他来了连忙上前陪在了身边。
“之前的东西都制备好了吧?”
“好了,大人请随我来。”
两人来到后头,就见里头一箱一箱的玻璃瓶子,夏林蹲下身子拿起两个开始查看了起来,然后好奇的问道:“盖子呢?是否严丝合缝?”
“之前铁厂那边的东西都不太行,后来他们改了工艺从注浆法换成了压铸法,现在已经相当好了。”
“相当好还是不行,这样……咱们用几个对照组来做实验吧。你去准备一批样品。用我说的法子处理一批肉装进去,咱们试试看哪种密封之法更好用。”
密封是关键,不管是什么法子的铸造技术,如果不能密封的话就特别麻烦。但想要解决也不是没办法,只是成本会相应增加,这以后可都是走大宗的,成本增加哪怕一厘,走量之后都会是一场灾难。
至于当下的几种密封之法,无外乎水封、铅封、漆封、泥封,但因为是食物,所以有毒的铅封是用不上了,漆封成本又太高……
想想还是觉得挺头疼,不过不管那些了,先试试看东西能不能大批量储存吧。
没错了,其实说白了就是制作罐头,能制作罐头就能把南方的水果蔬菜运到北方,盐铁不能运粮草不能运,可没说水果蔬菜不能运吧?用这些北方稀缺的东西去换南方稀缺的油脂、肉类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甚至可以尝试在草原上推广养鸡技术,到时从这边装水果蔬菜过去到那边换肉蛋奶回来。
哎呀……想想就美滋滋了。
第94章 悠闲异世界农家生活
参照样本其实很简单,无非罐子里分别放上熟肉和水果,接着将这些罐子放到锅上去蒸煮个十几分钟,趁着冷却之前加上密封,接着就放着呗,避免阳光直晒、温度无所谓,接着就是等待。
其实夏林想用罐头来当货物其实最重要的技术依赖还真不是瓶瓶罐罐而是打包技术。
浮梁这边产量最大的是什么?瓷器啊!现在全国上下谁不知道这新平的瓷器,谁家要没有一套新平的日用瓷都不好意思端着碗去门口跟人吹牛逼。
制瓷业的发达带来的就是三大技术的突飞猛进,分别是避震技术、打包技术和路线规划能力,这可不是夏林用穿越者的手法弄出来的,单纯就是古代劳动人民朴实无华的奇思妙想。
避震技术是因为有人发现新平钢厂里的那些钢条弹性非常好,其中就有个工人突然灵光乍现的将钢条固定在了自家的牛车上,然后再将车辙固定在两根钢条之间,这样遇到颠簸时上头的货物颠簸幅度就会变得非常小,而且钢的肯定比木头的耐用啊,这牛车的品质也要好上了许多。
这个发现一传开,大家就都想用这玩意改造自家的车辆,但厂里可没那么多废料可拿,于是他们就去找夏林商量,夏林一看“哟,避震”,之后索性就放任他们自行安装改进了,而如今新平的车架那也是出了名的好,不少马帮都会专门到这里到挑选车架。
打包技术呢,那就是码头上草鞋帮的专利了,看上去简单的打包技术,他们的要价比别的地方高一节,有的商户就不乐意了,他们也会带人来自行打包,可说来起来即便是用的跟草鞋帮一样的手法,破损率就是要高那百分之三十,怎么压都压不下去,所以这打包技术也算是新平这边独一份的东西了,玻璃跟瓷器都属于易碎品,但经过草鞋帮这边打草绳打木架之后,破损率其实已经非常低了的确是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最后一个就是路线规划能力了,这个其实真的要感谢这南来北往的商人商队,他们的信息汇总到这里,一点一点的就在大地图上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商路网络,从哪到哪最近路最好最省钱,这个是在别的地方没有的东西。只要发货之前去到之前的新平服务处现在的浮梁服务站里就能得到最新最好的路况指南,这看上去没什么用但对于需要走几百上千里的商人来说已经可以说是至宝了。
这信息收集真的算是这边的一大特色,而就因为这一项服务,每年能减少耗损超过十万两银子。
没有一个商人不想省钱的,所以许多人哪怕不经停浮梁都会特意在这打个转就为了这一项免费的服务。
就是这三板斧让浮梁的商旅环境变得十分好,在进入夏林时代的第三年里已经陆续有七八个比较大型的商号入驻了这里,并且斗富弄的规模仍在进一步的扩大。
玻璃制品现在还属于非卖品,一来是现在产能还不足,二来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产量都集中在了玻璃罐子上,所以没有人知道这种在这个时代完全可以被称之为水晶的东西已经可以大批量的生产了。玻璃工坊更是每天都有士兵在外把守,外人连它一百米的范围都无法接近。
“好了,咱们就等它个半个月吧。这个鬼天气半个月下来应该能出结果了。”夏林看着架子上放着用不同手段密封的玻璃罐子,抱着胳膊沉默了片刻:“哎~~你说,这玩意里头要是装上咸菜,咱们是不是可以走私食盐呐?”
“大人~~~使不得啊,若是叫人发现了可是要杀头的。”
“不是,我就是这么一说。”夏林回头笑着看了一眼厂长:“你胆子也别那么小,盐巴这个东西咱们这也得靠买,走私不划算。什么时候咱们能产盐了再想这个事。”
接下来的几天夏林都还挺自在的,主要还是那个马周来了之后大部分的公务就可以交给他来处理了,这老兄是真的有两把刷子的,要不说人家是正史里头贞观朝的宰相之才呢,而且还是那从孤儿到宰相一路飞驰上去的宰相。
只可惜啊,在这个架空时代他到底还是被埋没了,如果不是夏林的话,这个厉害的家伙真的恐怕要一辈子当狱卒了。
不过夏林对马周也挺不错的,给他准备了一个带院的小宅子还让他把老婆孩子都接了过来,甚至还帮他儿子办了入学手续。
能有这个待遇马周已经可以说是感恩戴德了,毕竟这些年的日子过下来,他那心气早就给磨砺得差不多了。
不过这都多少天了春桃姐姐居然还没回来,他倒是还真是有些担心,不过好在春桃对他也是挺了解的,在夏林正准备去差人打探消息的时候春桃的信来了。
信中说他们在路上遇到倒坝只能走陆路通行,所以预计要晚一些才能抵达。有了这个消息夏林的心才算是放宽了下来。
然后……然后就继续种田呗,他现在有一片广袤的地区可以操作,有钱就搞基建,屯田修路盖房子扩建航道,就这么点事就能反复干,而就在这反反复复之中一座城市的规模就这样缓缓展开了。
这日立秋休沐,夏林与马周一同来到了那码头之上,两人并肩而立看着源源不断的粮食运抵这里然后被一辆一辆牛车运入大仓。
“大人,我们有了之前那九百万斤粮食了,为何还要这般不计成本的囤粮。”
马周好奇的很,这些日子账目上已经支出了超过二十万两用于囤积粮食了,不少地方的秋收粮食能买的都被夏林给买空了,看到自家大人这么疯狂囤粮,甚至把整个县里的流动资金都花了个精光,马周着实有些不解了。
“我们上边是哪里?”
“黄淮之地。”
“嗯。”
夏林用脚在河边晾晒的沙场上抹出了一块平地,接着用手指描绘了一下大魏地图,然后指着长安那一条线:“长安洛阳,若是遭了灾,人会往哪走?”
“嗯~山东。”
“嗯,山东。可若是山东也遭了灾呢?”夏林点了点山东的位置:“这里能往哪走?”
“这……那只能前往淮南道走了。”
夏林在安徽和江苏的位置画了个圈:“进入淮南道之后,他们便剩下两条路了,一条是京畿道一条是江南道,你说京畿道能让数以十万计的饥民涌入么?”
马周轻轻摇头:“自然是不能,这是规矩。京畿之地不容生乱。”
“对嘛,那你说我们这几乎就是连通淮南道和江南道的咽喉,他们不走这边走哪边?”
听完夏林的话之后,马周面目严肃,表情紧张:“那灾民~”
“是饥民。”夏林纠正道:“灾民还有人性,饥民是没有人性的。人与那蝗虫没有区别,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饥民亦如此。”
“嗯~属下年幼便是因为饥荒失去了父母,是见过那人相食的惨状。”
“那可太惨了。”夏林摇头道:“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饥民会如同山洪一般,他们所到之处会诞生更多的饥民,饥民裹挟饥民便成了民潮,这股民潮一直要淹没到一个能把他们都装下的地方为止,沿途会不断死人不断死人,饿殍千里就是这样来的。”
“大人……”
听到这里马周的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了,因为他这才意识到夏大人疯狂囤粮的目的真的是防灾……而如果按照夏大人的说法,明年岂不是会有超过十万人涌入这里?
“说,别支支吾吾的。”
夏林扔了块石头到水里,旁边正在钓鱼的老头看了夏林一眼,夏林立刻嘿嘿笑着站起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嘿嘿……”
“大人预计有多少人会涌入浮梁?”
夏林背着手看向对面的青山,此刻空山新雨雾气缭绕,清风一吹吹散了几分暑气,河面上波光粼粼,倒是映衬出了这湖光山水之色。
“我按照最坏的结果是五十万,但不一定有那么多。不过还是那句话,咱们为官的,不讲应当只讲万一。不论如何都要按照五十万这个数准备,多准备了到时就每年陈粮换新粮,一点一点轮换下去,永远为这可能到来的五十万人留上一口吃食。”
马周听完之后只是感觉汗毛直立,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夏林,只觉得面前这比自己还年轻几岁的少年郎是个真正的治世之臣,光是这一句“永远为这五十万人留上一口吃食”就已经足够称候拜相。
“很多人当官求财,我不反对。寒窗辛苦十载,图财无可厚非。但我还是始终认为,既然当了一方的父母官就得干点事出来,你说呢?谁家父母能眼睁睁瞧着自家孩子饿死。”
马周用力的点了点头:“大人一席话,马周受益良多。”
“什么受益不受益的,我以前宣誓过的,随时准备为D和人民牺牲一切。”夏林伸了个懒腰,继续往前走去:“现在嘛,真让我牺牲一切我也不敢咯,所作所为不过是旧习难改罢了。”
第95章 才子嘛,本该如此
盛夏时节最开怀便是坐在竹床之上吹着河畔凉风,点着艾草盘香,坐在树荫下半闭着眼睛体会清凉。
但缺少点东西,这个时候要是能有个在井水里镇过的西瓜那就算是完美了。但现在西瓜还只在西域有种植,这两边还没有完全通商,所以想吃西瓜要么就是去引种要么就开启商路,但不管是哪一项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所以西瓜是没有,吃根青瓜过过瘾得了。
衙门这会儿在翻新,夏林只能暂时住在王爷给小翠买的别苑里,不过小翠不住在这,她说自己一个人在这住着不踏实就又回到驿站里上工,说是住在那心里头有底气,而这屋子是王爷送的她也不敢出租,于是刚巧让夏林暂时住在这里,也算是报答夏大人照拂的情谊。
这小院是真的好,号称斗富弄第一宅,买时四千多两,但卖出去二千七,看来王爷的确也是个会投资的。小院里头葡萄藤已上了架,鹅卵石路上的花草也长了出来,倒是一片清幽之地,只是一个人坐在这里多少有些落寞了。
这里还是要重复的夸奖一句马周,他的出现让夏林几乎不用再去处理县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且一般县里的日常安排他也都能安置的妥妥当当,之前这些土鸡瓦狗的事情都是春桃处理,但有一说一春桃虽然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但处理这些问题的确不如马周来的机敏活络。
举人到底是举人,正儿八经能考上去的举人就没有一个是菜的,那一个个可都是有独特能耐的人,如果不是他被牵连了,恐怕这会儿他都在哪个县里当县太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