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357节

  袁耀吓的脸色苍白,双腿都开始哆嗦,脸上的五官几乎融化到一起:“姐夫,姐夫我真错了,错了……”

  “平日也是这么赶人的?”

  “赶是赶,但一般都是给人家把这次的费用请了,毕竟爷们不能丢了面子不是?”

  “这还像个人样!”

  刘邈让袁耀落座,但很快就意识到不对。

  “你小子看来很有钱啊!当年后将军给你留了多少钱?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花完?要不借我花点?”

  袁耀的脸色再次变得惨白:“没多少,真没多少!都是靠着皇后可怜赏我些钱财。”

  “哦?”

  刘邈用一副“你看朕信吗?”的表情打量袁耀半天,而袁耀则是自始至终都不敢与刘邈对视。

  “算了,后将军待我不薄,给你留点就留点。不过你小子悠着点,别一口气全花光了!”

  袁耀这才如蒙大赦:“谢姐夫!谢姐夫!”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好奇的打量着袁耀这名袁术之子。

  某种意义上来说,袁耀不仅仅是汝南袁氏的嫡系大宗,同时还是仲家太子,放到北面,那还真的至少是一个诸侯王!

  单轮尊贵,这世上恐怕还真没几人能超过袁耀的!

  而让两人更奇怪的是

  “陛下领我等前来,就是与袁公子见面不成?”

  “不是!他只是一个意外,不必管他!”

  刘邈此时夹了一筷子鱼肉,放在嘴里后就一皱眉头。

  “咸了。”

  “这家女闾用的向来都是最新鲜的食材,但这鱼咸,显然是腌过的鱼,想必这几天海上必然出了什么事情。”

  司马懿将店家叫来一问,果然是说最近海面上起了大风,不敢出去捕获,所以如今金陵城中各处店家用的都是腌好的旧鱼。

  “还有”

  刘邈让诸葛亮竖起耳朵,听旁边一桌客人的闲聊。

  “此事就拜托您了!”

  “这个……不好吧?”

  “我听说您的夫人喜欢珊瑚,前几日刚送去一盆千斤重的血珊瑚!还有您的女儿喜欢珍珠,我也送去了几百颗,让她自己挑选便是。”

  “原来如此!哈哈!好说!好说!!”

  “……”

  狗官!竟然贪污!

  刘邈咬着牙。

  狗东西!

  千斤重的血珊瑚!朕都没有!你既然已经贪上了?

  “幼平!记下那人相貌,查查是什么人,到时候带人抄了他家!”

  “喏!”

  “记得把血珊瑚送过来!”

  “喏!”

  “还有妻妾女儿……”

  “喏!”

  “……”

  诸葛亮和司马懿张大嘴巴,对所见所闻匪夷所思。

  刘邈则是若无其事的吃着另外一旁小菜。

  “明白了吧?”

  “女闾!真的是个好地方!”

  二人眼中都充斥着震撼。

  难道说……刘邈来女闾,真的不单纯是为了取乐?

  刘邈肘了两下旁边噤若寒蝉的袁耀。

  “你来这看什么?”

  “今,今日有百戏,臣来看戏。”

  “我猜也是!”

  刘邈点点头:“百戏中,你最喜欢什么?”

  袁耀本来是想说叠案倒立的。

  看小姑娘扭着那灵活纤细的小腰跳舞,有哪个男子不爱看?

  不过那东西看多了也腻,所以袁耀还是说出了第二选择。

  “以前是看大象,但现在却是看俳优。”

  大象一样,也是物以稀为贵,但看多了也就那样。

  所以现在袁耀的兴趣,正式从大象转移到了俳优上。

  刘邈则问诸葛亮和司马懿:“你们可知俳优是什么?”

  “自然清楚。”

  诸葛亮和司马懿,虽然都没有来过女闾,但却属于理论知识都十分丰富的主。

  “俳优便是逗笑说唱。许叔重所作的《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戏】。”

  “不错,就是戏。”

  刘邈身边的侍女赶紧往刘邈嘴里见缝插针的塞了一块鱼肉,仿佛在对刘邈说“别摸了,赶紧先吃一口”。

  刘邈依旧不为所动,显然是既要又要。

  “但孔明和仲达可知,百姓那么多项目,为何俳优流行了起来?”

  通过方才的事情,诸葛亮和司马懿都相信刘邈不是无故放失,显然必有深意。

  诸葛亮:“因为百姓都看管了其他项目,但是俳优却能够做到百变,所以百姓喜闻乐见?”

  司马懿:“难道是因为此项技艺不需苦练?所以艺人开始练习俳优?”

  刘邈笑道:“都说对了,但都没说到点子上。”

  “如今金陵的百姓,不敢说都是富足,但至少大部分人解决温饱是没有问题。”

  “如此,不为生计考虑,自然就清闲下来,而人一旦清闲下来,就想干点别的。”

  “看百戏,逛女闾,都是他们想干的。”

  “但正如孔明所言,这些终究会看腻的。”

  刘邈又看向司马懿。

  “好在,如今百姓中识字的已经不在少数。”

  “这些人,能够创作故事。”

  “创作的故事,不但紧张刺激,而且还不用乐人耗上半生的时间去训练,其成本更低,自然也就愿意去创作,练习俳优之事。”

  “所以,俳优的流行,不仅仅是因为乐人开始创新,更因为如今百姓中识字的人多了,所以才有人听这俳优。而一旦有了人听,那自然就有了人去做此事。”

  就在此时,楼下声乐想起。

  俳优,开始了。

  乐人说了两段。

  一段,是高祖斩白蛇起义。

  另外一段,是西楚霸王被十面埋伏,自刎乌江。

  果然,无论过了多久,高祖和项羽总是会以莫名其妙的姿势被绑定到一起。

  以刘邈来看,这两段俳优都不怎么好。

  可即便如此,表演还是受到周围百姓追捧,甚至有不少沉浸其中,还在追问乐人

  “那楚霸王怎么了?怎么了?你倒是说啊!”

  对此,乐人只能是给予对方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这在说下去,可就要杀头啦!

  而此时,刘邈忽然起身,惹的周围人一惊!

  “陛下做什么去?”

  “他们说的不行!”

  刘邈嚎了两声,当做开嗓。

  “你们且好好听着,我是怎么讲一段让大家都心甘情愿去出海的故事的!”

第365章 下南洋

  刘邈来到百戏台子中央,周围百姓都莫名其妙看着中间的刘邈。

  百戏台主本来要上来驱赶,但是在店家疯狂使眼色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前来阻拦刘邈。

  “啪!”

  随着刘邈重重拍在桌案上,声响使得原本嘈杂的环境顿时变得寂静,也将周遭百姓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刘邈身上。

  “话说孝武皇帝元鼎年间,南越国丞相吕嘉发动政变,杀害南越哀王赵兴,拥立赵建德为南越王!孝武皇帝闻言大怒!派兵攻打南越国,擒获赵建德,南越国灭亡。赵建德被斩,头颅悬挂在长安北阙!”

  这段历史无人知晓太多,所以百姓顿时来了兴趣,静静听刘邈叙述。

  “然那南越哀王赵兴其实未死!”

  刘邈的话使得百姓兴奋起来!

  复仇爽文!永远经久不衰啊!

  “趁着夜色如墨,刀兵碰撞、喊杀震天作掩护,南越哀王赵兴由密道直通珠水之畔。江边芦苇荡中,早已泊着一艘不起眼的“星槎”此船非同寻常,船底乃精铁龙骨,据传乃是当年南越武王赵佗收拢的闽越造舰奇匠所制,可抗深海巨浪。王太后氏泪眼婆娑,将一锦囊塞入赵兴怀中,语带呜咽:“吾儿!南下!南方有巨洋,洋之彼端,天竺佛土,沃野万里!匣中乃你父王秘藏的南洋海图与通商金符……活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船刚离岸百丈,追兵火箭已如蝗虫般射来!舵公一声长啸:“起帆!走海!”只见那星槎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船上勇士刀劈桅杆、脚踢火把,赵兴立于船尾,劲风吹动少年王袍猎猎作响,回望故国山河火光冲天,他紧握双拳,眼中再无怯懦,唯剩刻骨铭心的仇恨与不屈的火焰:“吕嘉!待孤王龙归深海之日,定取尔头祭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赵兴一路惊涛骇浪、蛟龙相随,星槎九死一生,终达天竺之南案达罗国!”

  “此邦富庶不下中原,王城华彩流溢,奇珍异兽徜徉街市。赵兴取出金符,亮明身份。当地国王当即以上宾之礼相待!国王慨然曰:“殿下遭逢大难,天命不绝,我邦愿为藩篱!”

首节上一节357/3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