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227节

  只能说,哪有什么救世主,各国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第575章 中条山之战爆发

  正是在这纷乱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中,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主导、鬼子中国派遣军司令西尾寿造同意、鬼子第11军司令圆部和一郎亲自指挥的中条山之战爆发了。

  然后,又一次令人震惊和失望的溃败……

  跟同期历史上一样,鬼子为了打通中条山这个战略要点,击败驻守的近20万中国部队,着实是下了足够的苦功夫的。

  在战前,鬼子情报部门已经借助中条山军官买卖军粮、药品等物资的时机,大量齐聚中条山,秘密摸清了所有中条山部队的部署。包括所有团以上指挥部的所在地,所在地的驻军数目,粮食储备、弹药储备情况都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猖狂的鬼子情报部门甚至就在数个军部门口建立了监视点位,随时监视各军部人员出入情况。

  而为了调动中国部队,营造良好战争态势,鬼子同样做了不少工作。

  一方面,鬼子之前一直施展假动作,假意要直接沿着运城向黄河边上进攻,吸引中条山守军注意力,并调动了部队加强了黄河边的防守。

  另一方面,他们派出情报人员,四处传谣说八路军已经跟随苏联密集和他们签订了密约,以后两方势力互补侵犯,且八路军还帮他们打国民党,偏偏新来的何老总还信了,派出不少部队长治南部盯防八路军部队,进一步降低了中条山守军的力量。

  同时,何老总对驻守部队的一系列骚操作,也无形中配合了鬼子的进攻。

  这个何老总,仅仅是因为其强烈反共才得到上层的信任,根本不具备很强的指挥才能,甚至可以称得上庸才。他被任命为中条山部队指挥官,却仅仅是在洛阳开过几次会,其他时间都不见人影。他甚至没有亲自到过中条山,根本就不了解中条山地理环境,不了解他的部队,也对部队驻地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

  但偏偏,他就是最高指挥官,指挥着这近20万的部队。

  为了反共,他提前地调走了与八路军配合良好多次击退鬼子的“中条山铁柱子”第四集团军孙蔚如部主力,将这些精锐调往长江以南分割使用“重新改造”,然后消耗在鬼子的战斗中。

  因为不放心这些杂牌部队,他3月份故意将部队驻区进行了调换,改变了过去的防御部署,让部队沿着一字长蛇阵摆开,使得驻守部队首尾难以兼顾。

  同时,他还安排对中央军和杂牌军的粮食供给区别对待,造成陕军等一些杂牌军根本没有粮食储备,平日里以野菜充饥,结果被鬼子包围后三天就断了粮,不得不放弃地形优势强行突围,然后被鬼子的优势火力屠杀在阵地前。

  很多驻守部队的士兵长期营养不良、物资紧缺,再加上环境卫生不行,中条山驻地甚至还闹起了瘟疫……

  部队的高层一通折腾,使得这些军长师长们人人自危,根本无心防御鬼子,而部队的下层官兵同样忙着找吃食,松懈怠战。

  这一战里,鬼子学习了德国的伞兵技术,开展了整个二战时期鬼子唯一一次成功的伞兵突击,在中国部队没有察觉的情况下,300多伞兵部队提前数天就空降成功,并成功潜伏到了几处交通要道的制高点以及司令部门口、渡口附近,以备发起战役的同时,就摧毁驻军部队的指挥中心。

  但是,如此大规模的空降,驻军怎么可能会毫无察觉?很多当地老百姓都看到了!

  但偏偏,中条山守军就是对此一无所知,根本就没想过这些空降下来的是鬼子!

  这其实不能完全怪他们。

  相比抗战初期抗住鬼子进攻的中条山守军,目前驻军中很多精锐都已经被调走,取而代之的是各路杂牌军。国民政府内部本就是倾轧严重,卫老总在时还能勉强平衡好,如今何老总一顿折腾,不配合的都要按亲共处理,结果就是群龙无首,互相猜疑,各部队之间互不配合。

  上层倾轧严重,中层忙着倒卖物资四处捞钱,底层官兵忙着求食吃饱肚子,这就是17万中条山守军的现状。

  如此部队,怎么可能不败!

  ……………………

  相比于中国驻军部队的混乱和松懈,主动发起进攻的鬼子们则是高度重视此次战役,为此集中了大量的兵力。

  历史上,日军聚集了6个师团、2个混成旅团,3个飞行大队,总兵力达63个大队10万人发起战役,历时20天就结束。

  而这个时空,冈村宁次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同样选择倾力而为。他和第11军司令圆部和一郎集结了驻守运城的37师团,以及抽调而来的的11军第3、13、33师团,还有从华北地区抽调集结的一些独立大队部队等共10万人,参与到中条山战事。

  同时,他们还集结了华北方面军、第11军以及关东军一部的航空兵力量,参战飞机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00余架。

  为了防止日益壮大的八路军部队搅局,冈村宁次还悍然命令太原北部已经得到补充的第一军部队、驻蒙军等部队南下,配合驻防临汾的第36师团、41师团等,盯死了独立支队、晋绥军、386旅等部队,防止这些部队驰援中条山。

  一切准备就绪后,4月中旬,中条山战役爆发。

  正式开打后的第1个小时,中条山守军的3个军部、十几个师部被摧毁,电话线被鬼子情报人员剪断,关键道路的制高点都被鬼子伞兵占据,整个中条山守军都陷入了混乱。

  鬼子以大量飞机开展轰炸,以大量毒气弹打开前进道路,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占领中条山的战略要地垣曲县城,中条山地区守军被分割两半。

  同时,运城鬼子部队以极快速度占领了黄河渡口,封锁了中条山守军的退路。

  一天之内,后路被断,军队被分割,指挥中心被摧毁,数个军长失联,师部也大都失去了联系,整个中条山都乱了。这个时候,驻军人心不齐的弊端就爆发了,群龙无首下,大部分部队各自上山,据守险隘,但是兵力没有集中在一起,又做不到互相接应,只能各自抵抗。

  同时,何老总后勤供给区别对待的弊端爆发,很多部队没有储备粮食,纷纷开始断粮,一时间人心惶惶。很多部队为了能逃得性命,在不通知友军的情况下,便擅自从阵地撤退(卖队友),致使很多敢于和日寇肉搏的部队被日寇重兵合围,全部牺牲。

  完成对中国部队的封锁和包围后,鬼子才开始集结优势兵力反复扫荡坚守在各个隘口的国军部队。数百架飞机轮番上阵,大量毒气弹持续炮击,直接造成大量士兵死亡,数万国军士兵向鬼子投降。

  更多的士兵,则是扔下武器,隐藏在中条山的山石间,躲过了鬼子的搜索后,最终慢慢回归了黄河西岸。

  之前坚守4年,连续击退鬼子12次进攻,并取得众多胜利的“东方马奇诺”中条山防线,在换将2个月后,就被鬼子轻松击破,战损比1:20……

  此战谁之过,历史早就有了公断。

  只可怜这多少敢于跟鬼子搏命的战士们,白白送命在政治斗争和庸才指挥下,埋骨在茫茫青山之中……

第576章 真百团大战1

  突然爆发的中条山战役,确实出乎了张云的意料,也超乎了老家和总部大佬们的想象。

  在张云想来,如今八路军发展如火如荼,平原根据地更是已经连接成片,将鬼子控制区域压缩在铁路线及大型城市周边,极大牵制了华北方面军鬼子的兵力,只要鬼子大本营不大幅增加对华作战的投入,那冈村宁次这个狡猾的老鬼子无论如何都无法在华北地区聚集十万兵力,去发起这么大规模的战役。

  而只要中条山不失守,那华北地区的鬼子就难以破解目前的被动局面,只会在越来越强大的八路军部队持续袭扰下,逐步走向虚弱,直至某一天质变崩盘,顺便带崩侵华战场的全局。

  但谁能想到,鬼子大本营为了尽早结束中国战事,降低侵华作战成本,虽然不愿意继续扩大对中国战场的投入,或者主动再去占领更多的中国领土,但对占领战场的关键点位还是十分认可的。

  而中条山,就是这样一处关键的点位。

  中条山,西起晋南永济与陕西相望,东迄豫北济源、孟县同太行山相连,北靠素有山西粮仓美誉的运城盆地,南濒一泻千里的滚滚黄河。该山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互为犄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更难得的是,该山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关隘重叠,易守难攻。

  对我国部队来说,控制着中条山,即可以此为根据地,瞰制豫北、晋南,屏蔽洛阳、潼关。进能扰乱敌后,牵制日军兵力;退可凭险据守,积极防御,配合整个抗日战场。

  就鬼子而言,占领中条山等于占据了南进北侵的重要“桥头堡”,既可渡河南下,威胁洛阳等要地;又可北上与其在山西的主要占领地相连接,截断国统区、陕北等地与太行、太岳以及华北平原地区的联系,解除心腹之患,改善华北占领区的治安状况。

  所以,中条山地区被视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北方“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

  谁能想到,这样关乎抗战全局的要点,鬼子竟然会汇聚华北、华中地区的力量,打一场豪华的攻势作战,而国民政府竟然会因为反共限共临阵换将,将其交到一个不靠谱的何老总手里,结果在短短两个月之内轻易被鬼子攻克,驻防的17万大军轻易被鬼子毙俘了10万人,打出了军事史上极为可笑的战损比。

  这样的结果,别说张云了,老家大佬们都有些瞠目结舌、不敢置信,而全国百姓更是骂声一片,对抗战局面更加悲观。

  ………………

  中条山战役的发生,对华北抗战局面的影响很是深远。

  鬼子驻守中条山等关隘,不仅可以直接威胁陕北、西安、洛阳等战略要点,还释放出了驻扎防御运城、开封的大量兵力,使得华北方面军的机动兵力直接增加了4万余人。

  更糟糕的是,晋南地区的局势一下子恶劣起来。

  对张云而言,之前八路军386旅和晋绥军已经通过南北夹击同蒲铁路,随时可以截断鬼子驻防临汾、运城的36、37、41师团后勤通道,稳稳的压制着这3个师团6万余人的鬼子,让鬼子不得据城而守,难以动弹。

  但如今鬼子占领中条山以及周边区域后,基本控制住了黄河北岸的大部分平原地区,打通了沿着黄河北岸对运城、临汾等地的补给通道,使得之前陷入半包围的临汾、运城鬼子部队,变成了背靠中条山可以随时进攻晋东南和晋西南地区的突出部。

  这样一来,大旅长率领的386旅、武乡等地八路军部队,以及晋绥军部队等,军事压力骤然增加,不得不随时应对6万鬼子的突然攻势。

  而对总部而言,晋南地区的局面演变更是恶劣。

  要知道,之前几次国共摩擦的时候,为了维护统一战线,八路军和国民政府军经过谈判后其划分了军事分界线,长治南部、晋城等地大部分区域都是国民政府部队的军事控制区。

  过去很长时间里,在越来越强大的八路军部队配合下,国民政府军逐步将鬼子挤出了晋城等地,并依托山势,连同中条山守军,构筑了一套防御体系。这套防御体系虽然不甚严密,但是目前鬼子兵力已经极大分散,过去两年并没有能力突破这套防御。

  正是这套防线,加上正太军分区布置的太岳山防线、总部布置的太行山防线,牢牢的将鬼子挡在了山区根据地外面,使得八路军可以有十多个县免受鬼子侵扰,可以安心发展自己的经济以及极为关键的军火工业,也使得山西国民政府还可以控制不少区域可以征收粮食等物资供养大量的部队。

  但如今鬼子占据中条山后,割断了晋城、长治南部等国民政府控制区与大后方的联系,使得这些国民政府部队失去了国民政府的后勤补给及弹药补给。同时,鬼子还在此次战役中趁机占领了一些沿山要道,已经可以轻松出入太行山了。

  目前,这些国民政府控制区域的部队人心惶惶,不知所措,随时有可能被鬼子后续的攻势击破。而鬼子一旦占领这些区域后,就等于直接绕过了八路军总部精心布置的太岳山、太行山防线,直接将大量兵力甚至是重炮等布设在长治盆地里。

  那山区根据地曾经安全的大后方,立马就变成了前线,八路军部队要么选择在盆地平原地形上与鬼子血拼,要么就不得不放弃大量县城和平原,退守群山!

  如果到了那个地步,八路军的损失就太大了。

  ………………

  不得不说,中条山就是之前华北抗日战场的棋眼,关系到整个华北战局,关键作用不言而喻。

  历史上,在中条山战役后,华北地区的国民政府势力基本上就被鬼子一扫而空,国民政府部队也放弃了华北战场,缩在黄河西岸无所作为。而当时的晋绥军,也因为鬼子如此庞大的压力,差点整体投日,幸好在鬼子偷袭珍珠港后悬崖勒马。

  哪怕是当时的八路军根本没做好准备,但至少在华北抗日战场上,八路军不得不被动承担起了无可争议的中流砥柱角色,以巨大的牺牲带领人民坚持到了最后。

第577章 真百团大战2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清晨时分,百十匹东洋战马踏着清脆的马蹄声,慢慢的踱步在宽阔蜿蜒的平辽公路上。

  高大的战马之上,咱们的主角,正太军分区司令张云,正带着警卫营营长大宝以及警卫营一连部队,星夜兼程的向着八路军总部赶去。

  此时红日初升,朝晖万丈,薄雾轻拂,晨风清冷,但蜿蜒的平辽公路上,却已经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显得十分热闹和繁忙。

  运输货物的车把式、贩卖山货粮食的村民、摆卖早点的摊子,还有不时穿梭的干部和战士们,充斥在整个公路上,让宽阔的平辽公路都显得满满当当。

  这样人来人往的道路上显然不适合策马疾驰,因此张云也耐下心来,带着警卫战士们慢慢的向前赶路,心里也在暗暗思量着目前的局势。

  …………

  此时已是5月上旬,中条山战役刚刚落下帷幕。

  让人不可思议的溃败,直接影响了整个华北局势,使得八路军部队特别是太行山山区抗日根据地陷入了较为被动的局面。

  前有苏联突然与鬼子政府密约,国民对苏联和八路军充满了犹疑,后有中条山惨败,山区根据地陷入了危局。在此关键时刻,面临着复杂混乱的局面,老家和总部的大佬们必须尽快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引导着八路军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是迎难而上,主动与鬼子发起交锋,以牺牲和胜利赢回国民的信心,还是暂避锋芒,保存现有实力,等待着国际上可能的变局?

  是严格遵守与国民政府的分界协议,被动的等待后续的战略被动局面,还是灵活的突破协议,提前抢占关键节点,尽可能掌握战略主动?

  鬼子后续的打算是什么?国民政府的反应又是什么?

  苏联高层在想什么?英美的战略又是什么?

  国内国际局势交织,政治军事局面间杂,复杂的局面下,需要老家的大佬们剥茧抽丝找到关键节点,并尽快做出战略决断。

  毕竟华北华中汇聚而来的10万鬼子如今还未撤离,临汾运城的6万鬼子同样已经蠢蠢欲动,鬼子们正在等待着后续的弹药补给到位,并时刻准备着发起新的攻势。

  如果再不开展动作,鬼子必然会横扫山西境内的国民政府控制区域,并直接侵入到山区根据地内圈,掌握华北地区的战略优势。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总部老总急召张云前往总部,共同商议着未来的战略。

  接到命令后,张云立即安排刘长青、邢志国两位搭档守家,并保守的部署了军分区后续破袭任务后,才带着大宝和警卫一连,星夜兼程向着总部赶去,却未曾想如今的平辽公路已经如此繁忙,整个山区根据地竟然聚集的如此的人烟。

  ………………

  目前的太行山山区根据地,人口数量远超历史时空,毕竟历史上大部分县城及核心区域都被鬼子占领,仅凭山区物产也养活不了多少人口。

  而张云带着独立支队崛起后,八路军最大的变化就是守住了山区根据地,形成了十多个县的安全后方,山区根据地控制的人口数量本就大增。

  而在张云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肉食以及工业设备,帮助山区根据地成为八路军的工业基地、军火基地后,整个山区根据地更是聚集了大量的脱产人口。

  根据总部汇总了各个山区抗日根据政府的数据,山区根据地直接领取薪酬、津贴和粮食的工人、矿工、干部、战士、老师、医生、专家、大学生等等,还有凭借着裁衣、理发、厨艺等服务百姓的手艺人,山区里开荒种地的农村百姓等等,各类人口加起来已经超过了450万人。

  不要小看了这个人数,毕竟山区根据地比不得华北平原的人口稠密。太行太岳山区,本就是山多地少、人口不多,哪怕后世改开之后,这些山区县城人口也不过20万人。如今这些县城硬是依靠着张云暗中提供的大量粮食、肉食,汇聚了近两倍后世的人口,也着实很夸张了。

  当然,如今山河破碎、时局混乱,老百姓早就苦惯了。相比于后世为了脱贫致富努力走出大山的现代人,现在的百姓为了躲避平原上的战乱,是宁可在山里吃芋头野菜的,因此人口上也确实没啥可比性。

  …………

  不过,看到这些稠密的人烟,看着这些忙忙碌碌讨生活的百姓,骑在战马上的张云也慢慢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民国时期的百姓实在是太苦了,本就被地主剥削的穷苦潦倒,还要经历军阀混战、鬼子侵华等战乱,经历旱灾水灾瘟疫等等灾祸,各种天灾人祸持续不断,无数百姓暴尸荒野。

  可以说,底层百姓们基本都是凭着侥幸来求活。

首节上一节227/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