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捷华已经不是以前的青木青玄那个愣头青,当然是不会上当去分担这个火力,我只要药品的全球代理销售权,其他我不管。
实际上吵的完全没必要,冈村宁次代表陆军部的利益,岛津家根基在海军,当然要带着海军利益,既然两个都没法撇开,一起玩就行了,也别陆军马鹿海军马鹿的对骂了,一起挣钱不就行了。
最终,销售利润分成意见达成,天皇、岛津家、陆军部、海军部、以及藤原家,当然,主事人肯定是青木乔。
陈捷华只是需要一个正当返回上海的理由。
1929年(昭和4年)10月,陈捷华在日本忙完婚礼以及诸多琐事后,携夫人藤原美绪返回上海。
1929年(民国18年)下半年,全球形势因两款药品而变得扑朔迷离,首先是波兰二局顶不住全球特工的轮番上阵,在收取一大笔费用后,将两款药品的配方卖给了意大利和英吉利。
而美利坚又在英吉利手上买到了百浪多息的配方,德意志不甘示弱,从意大利手上拿到了青霉素配方。
全球都在开足马力建厂,玩命的生产两款保命神药,导致原材料价格飞涨,全球化学家被各国争抢。
陈捷华和藤原美绪回到位于极司菲尔路73号的家里,首先里里外外检查一遍有无窃听设备,检查密室门窗上的头发是否完好,小心无大错,检查完才放心入住休息。
考虑到1929年到1931年的上海已经是纸醉金迷、波谲云诡,国民党警察厅、各国租界巡捕房、日本特务等已经开始登上舞台,自己和藤原美绪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了。
首先第一步,遵守组织纪律,遵守“三大任务一不许原则”,坚持单线联系,自己单线联系人,唯一上线还是赵石羽。
第二步,陈捷华考虑给自己设立防火墙,通过赵石羽与五号联系汇报,秘密销毁林美绪档案资料,撤出红队,专职做自己的报务员以及执行特殊任务。
组织专门将赵石羽调回上海,配合陈捷华和藤原美绪的工作。
关于药品配方的最终策略安排,陈捷华通过赵石羽解释清楚,组织表示非常理解,同时对上次调虎离山的计策和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民国18年10月22日,上海静安寺路哈同花园边上,陈捷华最终选定的“青木连锁大药房”上海首店新址,赵石羽前来应聘药房掌柜。
“青木,一个不幸的消息,8月的时候,由于叛徒的出卖,党组织四位同志被捕牺牲。五号给特科红队下达了必杀令,要求我们尽快惩处叛徒白鑫!”
“这家伙现在住在哪?需要我做什么?”
“据内线同志汇报,白鑫现在惶惶不可终日,整天躲在霞飞路和合坊43号范公馆,那里防守严密,组织目前在上海能够动用的人手不够,需要你和美绪的支援。”
回上海!
第80章 陈捷华分析地形
青木大药房里,赵石羽和陈捷华沟通锄奸任务。
“在东北的邵麻子都被临时抽调回来执行本次锄奸任务,五号要求务必做到一击必杀!”
“好,我和美绪服从安排,但我和美绪尽量不和同志们照面,我有步枪,枪法也还可以,我们可以负责外圈补枪。”
“枪支弹药不够可以从我这调,我放在对面弄堂的安全屋里了,都是在美利坚置办的,性能好。”
最终,赵石羽因为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18期学生,和东家青木乔是校友,应聘药房掌柜成功。
后续的十几天,赵石羽负责大药房的装修以及柜台采购等一应事宜,同时按照东家青木乔的要求物色和招募店员若干名。
10月底,青木连锁大药房装修布置完毕,青木乔通过日本岛津家运来的第一批药品也到货,青木连锁大药房上海总店正式开业。
晚上,青木乔大佐在日本人俱乐部设宴,邀请日本以及各国在上海的高官、大使,包括国民党政府在上海的各路高官参加。
青木大药房目前在售的基本是日本生产的西药,主要服务日本人和其他各国上等人,所以酒宴邀请这些人是必要的,关键的,积累人脉。
这个时候,日本国派驻在上海的武官、大使、生意人以及普通侨民,消息灵通的和不灵通的都知道,青木大佐是藤原家女婿,青木连锁大药房是天皇、藤原家、陆军部以及岛津家的共同产业。
11月8日晚,药房忙碌完一天的生意,关门打烊。掌柜的赵石羽打发走店员后,与东家青木乔进行第一周盘账。
“组织接到消息,南京那边和白鑫已经达成一致,12号要派人派车接白鑫离开上海,去意大利!”
“具体时间有吗?方案都安排好了吗?”
“已经安排好了,首选第一套方案,前后门都布置我们的同志,各三个同志负责近距离战斗,外围有多名其他同志警戒和接应,你带步枪负责后门远距离射击,美绪负责前门。”
“怎么确认谁是白鑫?”
“会有认识白鑫的同志给出确认信号,看到信号就动手!”
陈捷华与赵石羽交流完锄奸安排后,商议青木大药房连锁店的安排。
“按照大本营陆军部的想法,大药房要尽快完成在上海以及华东的店面开设。终究是我的错,虽然在东北的药店网络很快清理了,但是日本人也有聪明人,从这里看到了巨大的价值,药品利润不必说,关键这情报网络,怎么办?”
“日本大本营来电报,第一批掌柜的正在培训,年后就能过来,第一步铺开全华东的连锁药店网。我这真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个你不急,还有时间,我回去想想,再和组织上商量下。”
“记得不要给顾顺章知道!”
“顾是特科负责人,完全避开他有点困难。你为什么一定要避开他?当然,我尊重你的要求。”
“他有点油,吃喝嫖赌,放荡不羁,我总感觉不舒服。”陈捷华只能给个这样的理由,没法说啊。
次日,日本大佐青木乔带着妻子藤原美绪到霞飞路一带街道看房子,为青木大药房第二家店选址。
经过实地探查,霞飞路和合坊为石库门里弄“非”字造型,三层结构,民国17年刚建成投入使用,居住者主要为商人、政府公职低职级人员以及知识分子,非常适合开药店。
“吆西,美绪,这里的房子非常的新,入住人员层面较高,坊门两边的店面适合开第二家药店,刚那个22号和23号位置也都不错呢!我们都买了,可以当仓库,也能给家里的来人住。”
“两间都买没必要吧,我只想买一间。回去再想想,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药品。”
陈捷华和藤原美绪一边用日语交流,一边观察地形。
43号范公馆,白鑫和其妻子都已经是惊弓之鸟,外面弄堂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
白鑫带着妻子在里面通过二楼窗户看外面的两人,正准备问,边上的范争波说,“这两个没问题,男的是个日本大佐,女的是他妻子,听说是日本贵族的,两人来上海开大药房的。前几天刚开了一家超级大的药房在哈同花园那边,晚宴我也有幸参加。”
“下面能听懂他们说什么吗?”
“他们是说要在坊门两边买店面开药店,认为这边人员层次比较高,还要考虑买22号和23号当仓库,一个想两间都要,一个只想买一间。没有问题。”
“老白,不要老疑神疑鬼,我都说了吧,这里是上海最新的西式房子,住的都是上等人,红党没那么容易找到这里。”
“你让那边快点吧,我反正不想再待在上海。”
“不要急啊老白,上面已经安排好了。11号晚上车子来接你。我们已经放出风,安排你12号离开上海去意大利。”
回到店里,正好药房已经打烊,掌柜的在扎账。陈捷华迅速找到纸和笔,画出和合坊的结构、出入口以及附近街道,做标记。
“老赵,美绪,你们来看,这和合坊,从坊门进去,大弄堂比较宽敞,小汽车是能开进去的,从坊门到43号的小弄堂口,一共间隔两排,30米左右。但是汽车在这里不好掉头,所以我预计,小汽车应该是从后面进来,停这里,上车就从前面直接上霞飞路离开。”
“车子进不了支弄,所以,他们要是从里面出来,必然要先走到大弄停车的地方,从门口到车子中间有15米距离,这15米距离就是动手最好的位置。”
“无论他们最终选择从前门还是后门出来,都要走这15米,实在不行到最后一步,我可以干掉司机,他们还得跑回去,又是15米。”
“接下来就看看里面多少人,我们要安排多少人?按照你老赵给我的信息,同志们根据每天警察送进去的饭菜推算,范公馆里面应该至少有7个人,对吧?我考虑啊,如果我是白鑫,我会选择7个人都从前门出来!”
霞飞路和合坊的房子还在呢!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看看位置,实地考察门牌号。那时候的建筑真结实。
第81章 同志们默契配合
民国18年11月9日晚,青木大药房,陈捷华的分析继续进行。
“只有七个人,分散了反而不好掩护,七个人,怕死的白鑫肯定不会走第一个,也不会走最后一个,所以,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出来是最稳妥的!为什么选前门?因为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门,我反过来走前门就反而更稳妥更安全!”
“有道理,这样的话,我们现有人力有限,重点加强前门人员?”
“枪法好,手稳的守前门。另外美绪守在对面里弄31号三楼,居高临下,视线可以越过汽车,15米,手快一点,步枪至少可以开三枪!”
“31号住的什么人?”
“我和美绪打探过了,31号还没卖出去。”
“我们再来说这个前门,43号范公馆前门正对的是22号和23号,两家也都是空的,同志们可以藏在22号里,认识白鑫的同志藏23号里,可以监视外面。”
赵石羽和藤原美绪点头后,陈捷华继续分析,“再来说后门,后门有点复杂,对面的62号和63号都住了人,只有61号空着,后门同志们都藏在61号里面应该没问题。”
“我守在对面里弄的51号三楼,和31号同样的位置,也是居高临下,如果他们从后门出,我能保证至少击毙四个,如果四个里都没有白鑫,那真是算他命不该绝。”
“接应的同志,车子停在霞飞路的对面,听到枪声开始,车子向和合坊门口开,等同志们撤退。”
“我和美绪自行撤退,不需要同志们接应。”
“如果他们分前后门出来呢?”
“那就更简单了,我和美绪都不用同志们确认是谁,直接各自把自己这边全部干掉,干不掉的同志们补枪也更容易。”
“现在地形和前后门的问题搞清楚了,最后考虑的就是时间。12号一天24小时,他们最有可能选择什么时间出来?”
“反正我认为首选黑夜,从凌晨到天亮之前,另一个时间就是10点到12点之间。”
“老赵你看啊,民国18年11月12号,农历10月12号,宜出行,11号,诸事不宜。是我我也选12号这天。”陈捷华拿过桌上的台历,翻到12号和11号。
“你这话里有话。”藤原美绪跟陈捷华在一起待久了,已经了解他的说话方式。
“老赵,你看,美绪说了,我话里有话。是我,是你,我们都会选12号,对吧?”
“那白鑫不是傻子,范争波更狡猾,会不会选11号或者13号,放出烟雾弹说是12号?”
“你分析的有道理,这还真有可能。你快说,我要赶去和领导汇报下这几个情况。”
“好,我快点说。上午我先去的十六铺码头,12号一天只有一班邮轮南下,早晨9点的邮轮到香港。13号倒是有一班邮轮到欧洲,但这一班邮轮也要经过香港。”
“如果我是白鑫,我就会选择12号出发,那就是先去香港,在香港等换13号的邮轮到欧洲,13号那个就是迷惑你们的。”
“所以说,他们最有可能从和合坊的房子里出来的时间是11号晚上的10点以后,12号早晨7点之前。同志们要埋伏的话,最好就是趁10号晚上就悄悄的带着干粮潜伏到位。”
赵石羽及时将陈捷华的推理分析带给组织,全权负责本次锄奸任务的14号在综合各人意见推理后,先安排两位同志分别提前进入23号和61号三楼,居高临下,负责全天监视对面动静,其他同志分散在附近各路口,扮成小贩以及居民,等合适时机进入指定位置。
11号晚上九点多,陈捷华和藤原美绪化装后避开43号楼各窗户可能的视线,进入31号,给美绪留下两把步枪和若干子弹,接着自己赶到51号楼,进入三楼射击点。
10点50左右,两辆小轿车一前一后慢慢的从和合坊另一边门口进来,停在了51号楼墙边!与陈捷华事先的推理完全吻合!
很显然,他们准备跑路了!
“握草,狗日的真狡猾啊,还好我预判了你的预判,进来再迟一个小时都可能误事!”陈捷华心里想道。
不一会儿,43号后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特务鬼鬼祟祟的出门,到弄堂口左右看了看,又跑出和合坊大门向路边看了看,冬天的和合坊异常的安静,小特务没发现异常,又返回汽车的位置,竖起了一只手!
陈捷华瞬间警觉!43号楼顶有个观察哨!这是没考虑到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43号后门陆陆续续鱼贯而出7个人!第四个是个女的!
“白鑫!你往哪儿跑!”
后门61号楼负责监视的同志打开门拦住鬼鬼祟祟的七个人,大喊一声!陈捷华看的清清楚楚,第三个人脚步一顿!就是他了!
同时,41号和62号里面的同志们冲了出来。
随后听到两声枪响,喊话的同志先开枪干掉第一个举枪的小特务,喊话就是信号,各自找目标。
陈捷华没管主战场,而是快速一枪先干掉了三楼那个观察哨,换第二把枪干掉前面第一个出门的小特务,观察哨对同志们最有威胁!小特务想跑!
接下来,就是一阵噼里啪啦手枪混战,在其他巷子的同志们也赶过来,快速将慌乱的七个人全部干趴下,其中白鑫中了两枪后想奋力冲向汽车,陈捷华换好子弹的第三枪正好赶到,一枪爆头!
陈捷华心里想的是要确保干掉目标,这时候有没有防弹衣我不清楚,万一有呢?所以爆头最直接!
第四枪,计算位置从车顶射入,干掉前车司机,几乎同时,藤原美绪的一枪按照两人的约定正好也从车顶射入,干掉了后车的司机。
陈捷华迅速找到弹壳和枪一起放入空间,翻下楼,越过51号翻到31号,将美绪的枪和子弹壳收入空间,两人趁着夜色从巷子另一边撤离。
同志们得手后,赵石羽上前检查了白鑫,看到脑袋中枪,死的不能再死,挥手让同志们快速分散撤离。
等人都跑完了,法租界的巡警吹着哨子姗姗来迟。
这一段,剧情基本和历史一致,时间肯定是一致的,各位放心,可能就是多杀了几个人。
作者找到一本老书,对这段历史写的比较详细,所以作者艺术加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