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戈登一点厉害的,王尚文拿着锤子对着戈登就是一顿猛砸,砸到戈登哭爹喊娘,最后颤抖着给王尚文跪下了,乞求王尚文饶他一命。
看到戈登这种态度,王尚文才满意的点点头,沦为自己的阶下囚就应该有跪下求饶的觉悟,能跪下求饶,王尚文还能让他们少受一点折磨,要是沦为阶下囚还摆外国人的谱,那王尚文非常想试试他们的骨头有多硬。
现在看来戈登的骨头并不是很硬,没几下就跪地求饶了。
外国人就是这个秉性,别看他们一副凶狠的样子,但只要你真的动手了,他们立刻就乖得像绵羊一样,为了活命,他们愿意像狗一样舔你的脚尖。
“记住,下辈子不要再来华夏,也不要帮小鬼子办事。”王尚文居高临下的对戈登说道,随后用戈登的枪把戈登一枪爆头。
被子弹爆头后,戈登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仿佛觉得他不应该会死在华国。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年代,不,哪怕是在后世,外国人来国内都有种当“太上皇”的感觉,不仅普通的国民不敢惹,就连官员们都要舔着他们,比舔他们的亲爹还要亲,实在是恬不知耻。
他们对待普通国民可以重拳出击,但对待他们的“亲爹”他们可以跪下舔鞋尖。
但在王尚文这里,外国人和日本人差不多,只要对华国造成伤害,那他们就都是牲畜,随手便可宰杀。
杀死戈登后,王尚文朝着公共租界警务副总监安德森的住处赶去。
这个安德森可比戈登会玩多了,王尚文潜入他的住处后,发现他身边躺着两个大洋马,从她们的穿着可以看出,在睡觉之前,他们刚进行了一场大战。
扭断两个大洋马的脖子后,王尚文先是收起了安德森的配枪,随后一刀扎在了安德森的脚面上,疼的安德森起身哇哇大叫。
不过这个安德森比戈登好一点的是他知进退,有作为阶下囚的自觉,没威胁王尚文,最终王尚文给了他一个痛快。
第284章 亲日分子害怕了
王尚文解决两人都用了枪,当他离开后不久,租界巡捕房的人就到了两人的住处。
当得知两人的身份后,巡捕房立马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工部局,这种事件他们处理不了,只能让工部局的董事们来处理。
不久后,工部局的好几个董事来到现场,看着戈登的尸体,几人共同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在租界内搜捕凶手。
只是外国侨民可没有华国国民那么好说话,当得知巡捕要搜查他们的住处后,他们一个个喊着这是侵犯私人领地。
虽然最终大多数外国侨民同意了搜查,但这种搜查速度太慢,就连巡捕们都知道这种搜查太慢了,等他们搜查完毕,凶手恐怕早就没影了。
但他们没办法,巡捕房虽然有外国人,但他们可不是傻子,这年头能在华国的外国人基本就没有普通人,他们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他们可不想因为搜查得罪人,巡捕房一个月就那么点薪水,他们可不想拼命。
最终搜查直到中午才完成,搜查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一夜之间死了两个重要人物,租界的董事们都很生气。
作为租界的董事们,他们最希望租界稳定和平,这样他们才能安安心心的捞钱,现在死了这么两个重要的人物却没抓住凶手,这要是租界的侨民们因为治安问题闹起来,他们恐怕会有被撤职的风险。
次日上午,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董事们召开了会议,打算整治一下租界的治安,两个租界联合起来抓住凶手。
在会议发言的时候,一个董事说道:“各位有没有发现,近来租界被杀的人有一个共同点?”
“什么共同点?”其中一个董事问道。
“他们好像都跟日本人关系不错。”这个董事回道。
闻言租界的日本董事质问道:“你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和我们日本人关系不好的人就该杀吗?”
闻言这名董事耸耸肩说道:“我没什么意思,我只是提出我的看法。”
租界的董事们都不是蠢人,经这名董事一提醒,他们想想还真是这样,这下那些亲近日本人的董事慌了,那些不亲近日本人或者中立的董事们纷纷松了口气。
他们今天开这个会,除了害怕治安问题导致侨民们闹事,主要还是害怕这件事发生到他们头上。
既然死的那些人都与日本人关系好,那那些不亲近日本人或者中立的董事们就轻松多了,最起码他们不用担心会被杀死。
租界虽说被日本人渗透的很利害,但总体的管理权还是在英美法三国人手中,亲日的董事更是极个别人,绝大多数董事为了利益可以能对日本人做出一些妥协,但实际上他们恨不得租界内所有亲日分子全部死绝。
这是因为日本人的存在对租界的威胁太大了,当那名董事提出这个提议后,大多数董事心中都生出一个念头:“何不让那个凶手多杀一些租界内的亲日分子?”
一旦那名凶手在租界内杀的亲日分子足够多,那租界内日本人的影响力会急剧衰退,除非日本人敢于直接进攻租界。
但这个提议让那些日本董事和亲日董事不干了,如果这种猜测传出去,那租界内的亲日分子岂不是人人自危。
一旦出现这种局面,那日本人在租界的影响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我不同意这种猜测,我觉得我们最重要的是抓住凶手,而不是讨论几个受害者有什么共同点。”一名日本董事狠狠的瞪了一眼刚才提议的那个董事说道。
日本董事和亲日董事在会议上非常强势,最终会议决议还是按照他们的决议再走,但那个“受害者都是亲日分子”的提议还是流传了出去。
这个提议流传出去后,租界内的很多亲日分子都慌了,他们亲日是为了从日本人手里赚钱,可不想为了亲日丢掉自己的小命。
而租界会议决议其实也没有真正按照会议要求实行下去,因为那些不亲近日本人或者中立的董事们给巡捕房打了招呼,让巡捕们装装样子查查即可,不用大动干戈。
其真实目的是想看看凶手会不会继续对亲日分子动手,如果凶手真是只对亲日分子动手,那他们不仅不会阻拦,还可以适当的提供便利,让凶手能够杀掉更多租界内的亲日分子。
租界的守卫在王尚文看来还不如一般的日占区,所以这天晚上他依旧行动了。
这晚王尚文还是动抢杀了瑞士银行经理穆勒和白俄化学家费多罗夫以及圣约翰大学神学院院长孟添恩,搅的租界内的巡捕们一夜未眠。
次日早上,当得知死的三个人依旧是亲日分子后,租界内的日本董事和亲日董事们不干了,这要是不尽快抓住凶手,那今晚或许死的就是他们了。
随后在这些董事的要求下,日本人和租界进行了交涉,让他们尽快抓住凶手,如果租界抓不住凶手,他们可以派日本宪兵到租界来抓凶手。
这下可算是抓住了租界内的七寸,如果允许日本宪兵进入租界,那要是抓不住凶手日本宪兵不走怎么办,他们怕日本宪兵进来容易,出去可就不容易了,所以坚决不允许日本宪兵进入租界。
但日本人也放话了,一旦再有他们的人被杀,那他们就要派日本宪兵进入租界搜查。
这一提议遭到了租界当局的严词拒绝,他们坚决不允许日本宪兵进入租界,但为了安抚日本人,租界当局允许日本人派没有武装的警察进入租界调查。
这一交涉结果双方都不满意,租界觉得日本人得寸进尺,日本人觉得租界当局太过狂妄,有偏激的日本军人认为这是当权者的懦弱,他们早就想打入租界了,在他们看来,租界的军队和华国的军队差不多,遇上日军,只有溃败的份。
事实上这些日本军人想的不错,租界的军队确实不行,他们只要动手,租界顷刻间就能收回来,但一旦对租界动手,就意味着应美法三国宣战,太平洋战争未爆发前,没有一个日军军官敢做出这么大的决定。
第285章 大火烧报社
这天租界内的亲日份子们人人自危,唯恐下一刀砍到他们的头上。
更有不少亲日分子躲起来连家都不敢回了,企图用这种方式躲过追杀。
其中一些人甚至都想离开华国了,他们和汪伪政府的人不一样,来去相对自由,他们来沪海是为了赚钱,可不想把命丢在沪海。
不过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聪明人做出了这个选择,更多的人还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凶手不会对他们下手。
这天晚上王尚文的目标之一第三晚对《字林西报》主编霍塞就是这样想法,他觉得他虽然在报纸上报道了不少洗白日军暴行的文章,但他只是个记者,并没有对华国造成直接伤害,那个凶手应该不会盯上他。
但在王尚文眼中,霍塞虽然没有直接给华国人民造成伤害,但间接带来的伤害特别大,如果他洗白日军的新闻传到后世,被后世某些公知利用,特别容易让某些崇洋媚外的玩意们信以为真。
虽然真正信这种新闻的人肯定不会太多,但我们不能过分高估很多人的智商,有时候某些人的智商确实堪忧。
晚上7点多,王尚文来到霍塞居住的公寓,借用拜访的名义敲开了霍塞的房门。
其实霍塞本人还是警惕的,但当看到王尚文外国人的长相后,他立马排除了王尚文的嫌疑。
毕竟这两天凶手的情况闹的沸沸扬扬,很多人都认为凶手应该是“山城恐怖分子”,既然凶手是“山城恐怖分子”,那凶手必然是华国人的长相,而不是外国人的长相。
在霍塞关门转身的一瞬间,王尚文一把掐住了霍塞的脖子。
被掐住脖子后,霍塞使劲的挣扎,甚至用两只手捶打王尚文的胳膊,想要让王尚文放开他。
但王尚文的虎口就好像一把铁钳,牢牢地掐紧霍塞的脖子,让霍塞动弹不得。
窒息的痛苦感是非常强烈的,仅仅几秒后,霍塞脸色便开始发青,呼吸急促了起来。
十几秒后,霍塞瞳孔突出,身体软了下来,彻底失去了呼吸。
吸收了霍塞的气血后,王尚文把霍塞的尸体扔到了厕所中,紧接着开始搜刮霍塞积攒下来的财富。
霍塞作为《字林西报》主编,本来工资就很高,再加上日本人的“润笔费”,霍塞的家底还不错,王尚文总共在他的住处搜出了2万多美元的财物,在这个年代的华国,霍塞是名副其实的富豪。
杀死霍塞后,王尚文今晚的任务只剩下一个《沪海泰晤士报》。
《沪海泰晤士报》是1901年由美国侨民弗兰克鲍尔创办的综合性英文日报。
193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1936年发行量在沪海的外文报刊排第三位,受到租界的很多外国人喜欢。
作为综合性英文媒体,《沪海泰晤士报》内容呈现双重特征。
其新闻定位是重点报道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动态,涵盖华日俄三国关系、租界治理等议题。
其文化专栏开设“摩登沪海”专版,系统介绍欧美时尚潮流与本土服饰演变。
其实从《沪海泰晤士报》就可以深刻的看出日本人对租界的渗透,起初《沪海泰晤士报》的股东主要是英美两国人。
后来随着日本人攻占沪海,日本人便盯上了《沪海泰晤士报》,因为他们想在租界内扶持一家报纸为他们发声。
《沪海泰晤士报》被盯上不久后,该报的股权结构便发生了变化,由外资控制慢慢转变为日资控制。
虽然明面上《沪海泰晤士报》是一家英文报纸,但这家报纸的话语权其实属于日本人。
为了利用好《沪海泰晤士报》,日本人经常在《沪海泰晤士报》洗白日军,甚至为他们的主张摇旗呐喊,不明其中缘由的人肯定认为这家报纸亲日。
这消息王尚文知道,但谁让《沪海泰晤士报》打着外国人的旗号在租界经营呢,日本人想要在租界宣传他们,王尚文偏不如他们的意。
不久后,王尚文来到《沪海泰晤士报》,《沪海泰晤士报》只有四名守卫,他们或许压根没想到会有人对《沪海泰晤士报》动手。
随手抹杀这四名守卫后,王尚文打开了《沪海泰晤士报》大门。
进入《沪海泰晤士报》后,王尚文先往空间里收了一些他能用到的东西,然后给报社的各个房间里泼上汽油。
泼好汽油后,王尚文开始到处点火,汽油助燃的速度很快,当王尚文点完最后一处火时,最先放火的房间内大火已经完全烧了起来。
租界晚上出来玩的人比日占区多多了,王尚文刚离开不到一分钟,《沪海泰晤士报》内大火就被人发现了,并及时汇报给了巡捕房。
巡捕房的巡捕们来了没办法,他们总不能赤手灭火吧,等消防队赶来时,《沪海泰晤士报》内的冲天大火已经彻底控制不住了。
消防队装样子般的灭了灭火,便告诉巡捕房的巡捕们,他们已经尽力了。
其实巡捕房的巡捕们也没指望消防队的队员们能把大火扑灭,他们也是尽尽人事罢了,以求不担责。
如果《沪海泰晤士报》是外国人的资产,他们或许会尽力救一救,但经过他们查证,《沪海泰晤士报》现在的大股东是日资,他们是租界的巡捕,又不是日本人的巡捕,没必要为了日本人的资产劳心劳力,略尽职责后,他们便和现场看热闹的人们一起看起了热闹,大火烧起来其实还挺壮观的。
很快这个消息便被汇报给了沪海的日军高层,当日军高层得知《沪海泰晤士报》被烧后,气的破口大骂。
了解内情的日军高官都知道《沪海泰晤士报》对日本人非常重要,《沪海泰晤士报》是他们在租界宣传自己的主要手段,《沪海泰晤士报》被烧,经济损失还是小事,主要是丧失了一个很重要的舆论阵地。
“租界当局必须要给我们一个解释,否则我们不介意采取一些过激的行动。”一个日军军官向租界的日本董事转达了日军高层的态度。
得知日军的态度后,租界的外国佬们一个个心里大骂日本人无耻,你们的报社被烧了你们去找凶手就好,这关他们租界何事?
第286章 太平洋战争前瞻
(资料介绍为主,可不用看)
但外国人现在在日本人面前就是色厉内荏,别看他们嘴上说着多么多么看不起小日本,他们国家多么多么利害,但实际上在沪海这个地方,他们还真是怕小日本怕的要死。
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日本这个民族有多么疯狂,一个小小的岛国,就妄图侵吞一个四万万人口的大国,他们毫不意外日本有一天会进攻租界。
其实目前就已经有预兆了,随着日本人对租界的渗透越来越深,他们已经不满意英美国三国占着沪海最赚钱的租界,要是能把沪海租界给占领了,那他们就能获得一大笔军费。
其实太平洋战争也是有预兆的,这么大的行动军统都能得到消息,王尚文就不信美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王尚文倾向于美国知道日本要在太平洋对他们动手的消息,但他们假意装作不知道,因为他们需要一场战争。
纵观美国的几次经济危机中的解决办法,他们都倾向于发动战争把国内矛盾转移出去。
但主动参战和被动参战不一样,所以美国需要一个被动参战的机会,而这个机会还有什么比日本人先动手更好不过呢?
目前英美法三国尽量避免在远东与日本发生冲突,妄图“以牺牲华国利益为代价,换取日本的让步,实现双方有条件的妥协,从而保全西方国家在华的基本利益,也就是常说的“绥靖政策”。
其实这种政策对于英美法三国和日本都有好处,最起码日本在侵华的时候不用担心三国对他们动手,可以一心一意的进行侵华战争。
太平洋战争之所以会发生,源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日本“北进”政策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