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松机关的火也渐渐灭了,虽然里边的尸体被烧成了焦炭,但依旧可以看出这些人并不是被烧死的,而是先被杀的,这就让现场日本高层们的脸更难看了。
如果王尚文看到这一幕,他肯定会非常高兴,小鬼子的悲伤就代表着他的欢喜。
第98章 “大聪明”
当然这其中最生气的海军陆战队少将大川佑仁,他并不是为松机关被烧和松井太郎之死而生气。
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没想到竟然会有“恐怖分子”敢在他的海军陆战队附近放火杀人,更没想到“恐怖分子”会杀了一个陆军少将。
这是对他海军陆战队的蔑视,但大川佑仁再怎么生气也于事无补,随着海军陆战队队员一个个的回来,说明他们追捕凶手的行动已经失败了。
“八嘎,这是对我大日本帝国的挑衅,这是帝国的耻辱。”看着满地的尸体,日军驻沪海最高司令官松井苍介破口大骂道。
但他此时同样是无能狂怒,丝毫没有意义。
这里还有一个人的脸色非常难看,那就是梅机关机关长影佐仁太,他知道这又是那个叫王尚文的“恐怖分子”动手了。
这是他的工作没做好,要是他能抓到王尚文,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事情发生。
但抓个人说起来容易,其实一点都不容易,这些天日本特务机构和七十六号不知道撒出去多少人寻找王尚文的行踪,但最终却是一无所获。
很快,沪海的日本高层就此事召开了会议。
会议的第一项议题就是该如何抓住凶手,在这项议题上,影佐仁太把王尚文的情况抛了出来。
听完影佐仁太的叙述后,在场的日本高层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有扩大搜捕的,有针对性设置陷阱的,还有人和影佐仁太一样抽象,也提出了和军统交易除掉凶手的方法。
影佐仁太把这些意见全都记了下来,准备回去一一实施,要是抓住凶手最好,要是抓不住凶手他也理由,毕竟他试了所有的方法都没抓住凶手,这就说明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凶手太狡猾了。
而第二项议题就是增强守卫力量了,制毒工场被炸、“宏济善堂”被摧毁,再加上此次的“松机关”被铲除,都给小鬼子敲响了警钟。
让他们知道凶手有很大破坏力,他们需要在一些关键的部门增加守卫力量,否则凶手很有可能会再次展开这样的行动。
第二项议题结束后,小鬼子进行了最后一项议题,那就是如何控制舆论,如果他们死了一个陆军少将的消息被报道出去,那对他们的威望是个巨大的打击。
最终日本人决定两相其害取其轻,决定报道真实的死亡人数,把松井太郎也包括进去,但不报道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和职位。
其实在日本人还未报道之前,这件事就已经有了很多小道消息传播,这年头人们没什么娱乐方式,最喜欢的就是聊天说八卦了。
喜欢八卦的朋友都知道,有时候消息传着传着就失真了,刚开始消息传播时只是日本人死了个军官,后来消息被传成日本人死了个少将,紧接着便被传成了中将、大将等等。
甚至有些人传着传着竟然说日本天皇被打死了,如果日本人知道这些小道消息,肯定会被气的吐血,他们的天皇明明好好的,哪里死了,再说天皇可从来没有来过沪海。
……
很快,影佐仁太便根据高层们的意见展开行动,为了搜捕的更加彻底,影佐仁太联合多个部门,在沪海日占区展开了地毯式的搜查。
他们肯定不会搜查到王尚文,因为王尚文压根就没住在日占区,但影佐仁太并不是没有收获。
在这次搜查中,影佐仁太抓了很多身份不明,或者有嫌疑的对象,这些人中存在着不少抗日人士,一旦他们的身份被识破,那他们要么叛变,要么就是被小鬼子杀害。
边搜查,影佐仁太还边联系起了戴春风,虽然之前他自己反驳了自己抽象的想法,但此次又有高层提起这个想法后,他觉得他可以试一试,万一那位戴局长动心,那他们可就赚大了。
很快,这一消息传到了戴春凤手中,看到这一消息后,戴春风哑然失笑,让秘书叫来了毛齐五和何芝元,这一消息他必须要跟两人分享分享。
听到这一消息后,毛齐五和何芝元也笑了。
“看来是魔头把日本人打疼了,否则日本不会想到用这种办法来对付魔头。”何芝元笑道。
“不错,你说日本人也是搞笑,抓不到魔头,他们竟然想出了这种主意,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毛齐五同样笑道。
“这没什么难以理解的,此次魔头杀了一个日本陆军少将,还把日本人的松机关给炸了,日本人这是怕了,他们怕以后魔头对他们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想借咱们的手来除掉魔头。”
“但日本人也不想想,我戴某人有那么愚蠢吗,拿自己的手下去交易,亏他们想的出来。”戴春凤嗤笑道。
其实戴春凤收到日本人的电报后是非常高兴的,这意味着军统给日本人造成了致命的威胁,让日本人慌了,要不然日本人不会提出如此荒谬的要求。
为了分享自己的喜悦,戴春凤特意叫来了两位知道魔头身份的手下,和他们一同分享自己的喜悦。
“就是,这多亏局座慧眼识人,让魔头去了沪海,沪海才会有如今的局面。”看到戴春凤高兴,毛齐五拍起了马屁。
闻言戴春凤笑了笑,但随即他又有不得劲,虽然魔头很有能力,用着也很顺手,但无法牵制魔头这一点,始终让戴春凤耿耿于怀。
他害怕有一天,魔头会对军统形成反噬。
别说这次日本人的荒谬要求他不会答应,他就算是答应了,难道魔头就会俯首就擒吗?
用脚后跟想都知道魔头肯定不会俯首就擒,一旦他同意了日本人的要求,那魔头恐怕会立即转头对付军统。
他对魔头的能力很欣赏,但也很警惕,他怕万一有一天魔头和军统反目成仇,军统能对付的了魔头吗?
戴春凤不知道,也不敢想,因为他心中觉得军统对付不了魔头,否则魔头不会把日本人逼到如今的份上。
但再怎么不得劲,再怎么耿耿于怀,戴春凤对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对魔头有任何想法,他非常清楚,眼下最重要的敌人是日本人,只有把日本人赶出华国了,他才能伺机解决心中的疙瘩。
“局座,咱们该怎么给日本人回复?”何芝元问道。
“不用回复,让日本人自己难受去吧,不过为了避免魔头猜忌,咱们需要把这件事告诉他,同时表明咱们的态度。”
“否则要是魔头以后知道此事,他心里会有疙瘩。”戴春凤回道。
“对,这件事确实需要告诉魔头,一旦让他自己知道,他肯定会对总部生出警惕。”毛齐五说道。
“齐五,给魔头发报的事你去办,并给他此次的行动发一份嘉奖令,升衔暂时是不能给他升衔了,他升衔升的太快了,就多给他一些物质奖励吧。”
“是,局座,我待会就去办这件事。”
聊完了这件事,戴春凤问起了何芝元有关汪填海的事。
据何芝元汇报,汪填海打算近期回沪海,正式和日本人商讨重建金陵国民政府的事情。
“这个狗贼,我现在真是有些后悔,当初没有派魔头去河内,有他在,刺汪成功的概率会大的多。”
“局座,现在也不晚嘛,汪填海要回沪海,魔头也在沪海,到时候可以让他在沪海刺杀汪填海。”何芝元提议道。
“哎,经过上次河内刺杀后,汪填海对自己的安全肯定异常重视,哪怕魔头能力超群,我觉得想在沪海杀掉汪填海也是难如登天。”
“罢了,这件事先不要管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
很快,王尚文就收到了军统总部的电报。
当得知日本人要跟军统交易他时,他也是惊奇不已,他觉得能想出这个计划的人真是个“大聪明”。
他这个大聪明并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其实要是军统能够控制王尚文的话,这种除掉王尚文的办法其实是最划算的,虽然军统的要价肯定会非常离谱,但小鬼子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王尚文。
但可惜军统控制不了王尚文,自然也不会答应日本人的要求,日本人的交易计划也只能宣布失败。
铲除了松机关后,王尚文便打算对“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动手。
这天早上,王尚文前往“兴亚院华中联络部”侦查,只是侦查结果让王尚文人有些麻了。
之前“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只有8个守卫,可现在“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守卫竟然增加了一倍,达到了16人,而且还在“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大门口设置了一个岗楼,岗楼上明晃晃的架着机枪。
如果王尚文想对“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动手,就意味着王尚文要先拔掉这个岗楼,才能对“兴亚院华中联络部”。
而且王尚文也小看了“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上班人数达到了一百多人,绝不是“松机关”可以比拟的。
王尚文想要铲除“兴亚院华中联络部”,肯定是要在白天动手,晚上人都下班了。
可想要在白天动手,“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大门口的岗楼对他的威胁又太大了。
王尚文觉得这应该是他对松机关动手的后遗症,日本人加强了对各个紧要部门的防守。
基于这种情况,王尚文打算暂时先放弃对“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动手,等以后有好机会再动手,他就不信小鬼子的防守一直会这么严密。
既然不能对“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动手,那王尚文则打算重新对汉奸们动手,杀汉奸虽然没有杀小鬼子过瘾,但他总不能闲着吧。
也就是这个时候,沪海来了两个个大汉奸,他们分别是褚民益和周复海。
这两位可是可是汪派系统的核心人物,他们此来沪海,是为了汪填海来沪打前站。
这一消息被军统总部得知后,军统总部决定干掉两人,以震慑汪填海,让他不敢轻易来沪。
做出决定后,戴春凤让电讯处给沪海站和王尚文发了对这两人动手的电报。
沪海虽然还有其他的军统情报和行动小组,但真正能在沪海有能力除掉两人的只有王尚文和沪海站。
戴春凤其实把除掉两人最大的希望放在了王尚文身上,但沪海站那边他也不能不闻不问,毕竟沪海站才是亲儿子,王尚文充其量也就是个有能力的干儿子。
而且戴春凤此举是想给陈恭澍一些压力,让他拿出当初在北方区锄奸的劲头来。
很快,双方就接到了电报,只是双方接到电报的表现截然不同。
陈恭澍接到电报后,觉得总部真是一点都不通情达理,明知道沪海站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总部却发来了行动任务,这不是让他为难嘛。
可王尚文这边倒是对接到的电报非常高兴,他这边正准备让情报组的姐妹们重新搜集沪海的汉奸情报,打算再次对沪海的汉奸们动手。
没成想还没等他下达命令,军统就发来了锄奸任务,这倒是省去了王尚文不少找锄奸目标的时间。
看完锄奸任务的目标后,王尚文看起了目标的资料。
第一个锄奸目标叫褚民益,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法国,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从事医学与体育研究,参与创办沪海医学院。
1920年代加入白党,凭借与汪填海的连襟关系进入汪派势力权力核心。
1930年代任白党行政院秘书长,但能力平庸,以“踢毽子、放风筝”等琐事闻名,被讽刺为“三宝秘书长”(另两宝为汪填海的笔、陈璧君(汪填海的妻子)的嘴)。
抗战爆发后追随汪填海叛逃,成为汪伪集团“和平运动”骨干。
看到此人的政治主张后,王尚文气的破口大骂,这个汉奸竟然公开宣称:“救国必先卖国,卖国方能救国”。
好一个“救国必先卖国,卖国方能救国”,重复了一遍褚民益的政治主张后,王尚文杀意瞬间遍布全身,他觉得此人万死不能恕其罪,明明要当彪子(谐音),却还给自己树了一块牌匾,这种主张要是被广泛接受,那华国真有亡国之危。
第99章 再见陈醉
其实王尚文不知道,这个褚民益后来还会做一系列更过分的事,等汪伪国民政府建立后,褚民益会担任汪伪国民政府“外交部长”。
作为汪伪政府“外交部长”,他在1940年参与签署了《中日基本关系条约》,承认“满洲国”,允许日军在华永久驻军。
1941年赴日,向天皇递交“国书”,公开宣称“中日同文同种”,为日本侵略华国披上“合法”的外衣。
而且他还主导了汪伪的“文物接收委员会”,将北平故宫、金陵朝天宫等地数千件文物运往日本,包括宋元书画、青铜器等国宝。
更是纵容日军拆毁曲阜孔庙建筑,掠夺孔府珍藏典籍。
但以后褚民益肯定不会有机会做这些事了,因为王尚文已经盯上了他。
对于这种当汉奸还要给自己找借口的汉奸,王尚文打心眼里厌恶,这种人要早点让他去地狱受苦,多活一天都是阎王爷对他的仁慈。
看完褚民益的资料,王尚文看向第二个目标的资料,第二个目标的名字王尚文听说过,他叫周复海,哪怕在后世,很多人也听过这个汉奸的名字。
周复海,湖南沅陵人,1921年参加红党一大,是红党创始人之一,后因与陈意见不合,1924年脱党。
1926年加入白党,非常受校长重用,历任白党中央宣传部秘书、苏省教育厅长等职,成为蒋系“CC派”成员。
1930年代任校长侍从室副主任,参与白党核心决策,但逐渐对蒋不满,认为“抗战必亡”,主张对日妥协。
从周复海的资料可以看出,校长对周复海是真的非常重用,要不然也不会让他担任侍从室副主任,这个职务可是由心腹才能担当。
但周复海此人骨子里潜藏着懦弱,抗战爆发后,他越来越对抗战不抱希望,觉得如果抗战,那华国必亡。
其实这种理念在那种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毕竟日军势如破竹,短短时间内,就占据了半个华国。
如果周复海只是对抗战抱有悲观理念,那其实没什么,这样的人现在这个年代比比皆是,哪怕是一些主张抗战的人,他们其实对能否打赢日本人也没底,但周复海不该在他自己投日,还蹿腾汪填海一起投日。
汪填海投日有两个人非常重要,一个是周复海,一个是他的妻子陈碧君,他们虽然在汪填海投日这件事没有起到主导作用,但起到了推动作用。
日本人在接触汪填海之前接触的是周复海,如果周复海不打算投日,并力劝汪填海投日,那汪填海会不会投日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