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儿玉机关并没有扣押这些人,因为怡和洋行称这些人是他们雇佣的保镖,日本人无权扣押他们。
儿玉佑太不想和英国人发生冲突,所以只是带走了钨砂,并没有带走国民政府经济部警卫队的队员。
不久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收到了“格兰特号”的电报,当得知运送的钨砂被日本人扣押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实际负责人钱长照非常愤怒。
钱长照是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资源委员会实际创办者,对华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32年到现在,钱长照在四川、湖南等地规划建设了“工业走廊”,如重庆钢铁厂、昆明中央机器厂等。
而且他还促成了不少国际合作,如争取美、苏技术援助等。
钱长照还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创办了资源委员会训练班,培养了千余名工程技术骨干。
美国《时代》周刊在几年后甚至称资源委员会是“中国工业化的脊梁”。
或许有人觉得出口国内的珍稀资源换取资金是竭泽而渔,但在当下来说却是合理的,因为资源换取资金是为了抗日,如果挡不住日本人的侵略,那有再多的珍稀资源也只是便宜日本人。
但事情发生了,再怎么愤怒也没用,等情绪平复下来后,钱长照把这件事汇报给了校长侍从室,并给戴春凤打了电话。
很快校长就召见了钱长照和戴春凤。
问清事情缘由后,校长问戴春凤道:“雨农,你是从何处收到日本人要对钨砂动手的消息?”
闻言戴春凤赶忙问道:“校长,是我埋伏在沪海的一个王牌特工发来的消息,这是他发来的电文,还请你过目。”
看完电报后,校长下令道:“虽然这名特工没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但他的态度是值得赞扬的,你回去替我写一封嘉奖令发给他,另外让他继续追查这件事,看消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是,学生替他谢谢校长。”
交代完戴春凤,校长看向钱长照说道:“长照,党国的钨砂是由英国人运送的,你回去联系英国人,让他们跟日本人交涉,一定要要回那批钨砂。”
“是,委员长,只是我怕日本人不肯交出那批钨砂,以日本人的贪婪,300吨钨砂到了他们手中就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不管有没有用,交涉总是要交涉的,另外你把这件事也告诉美国人,这批货最大的货主可是美国人。”
“是,委员长。”
“嗯,另外你们经济部自己查一下,看看到底是谁泄露了消息,一旦查清内奸,严惩不贷。”
“是,我回去就派人去查。”
“嗯,这件事你可以和戴局长商量一下,让军统局帮助你们一起查。”
“是。”
走出校长的官邸后,钱长照感谢戴春凤道:“戴局长,这次多谢你们军统局的消息。”
闻言戴春凤连忙谦虚道:“钱会长客气了,都是为了党国,再说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忙。”
“戴局长此言差矣,正是因为有你们军统的情报,我们才能快速做出反应,虽然迟了一步,但总比蒙在鼓里要强,接下来我经济部打算派人到沪海侦查,还希望戴局长能够帮忙。”
“这没问题,等你确定人选后,你通知我,到了沪海我派军统的人和他一起查。”
“多谢戴局长,如果不是这件事要忙,我今天肯定请戴局长喝几杯。”
“钱处长,心意我领了,你的那顿酒留待以后吧。”
“好,那等我有时间了我请戴局长喝酒。”
“好说,好说。”
告别钱长照后,戴春凤心里美滋滋的,虽然这件事没能达到预想中的结果,但王尚文也算是给他们军统争光了,他决定以后提高王尚文的经费,让王尚文争取为他争更多的光。
回到总部后,戴春凤亲自给王尚文拟写了电报,电报中除了告诉王尚文钨砂的情况外,还写了校长对王尚文的夸奖。
收到军统总部的电报后,王尚文有些遗憾,那批钨砂最终还是被日本人抢走了。
王尚文对此充满了浓浓的不甘心,思索了片刻,王尚文决定去找爱德华,让爱德华帮他查一下这批钨砂被日本人运到了哪里。
其实他也可以去找中西宫,但这种他可以办的事王尚文并不想麻烦中西宫,他让中西宫办的事越多,中西宫就越容易暴露。
王尚文好不容易在日本人内部有个情报来源,他可不想就这么断了。
……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经济部决定让《大美晚报》总编辑张旭担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特派员,负责调查钨砂劫案。
最初国民政府经济部其实是打算从总部调人去查的,但由于山城到沪海要好几天,时间上来不及,再加上总部的人对沪海的情况不了解,最终国民政府经济部决定让《大美晚报》总编辑张旭帮忙调查此案。
张旭除了《大美晚报》总编辑这个职位,还是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顾问。
这个张旭可不简单,他出生于1901年,是沪海圣约翰大学文学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
1927进入《大陆报》工作,《大陆报》是沪海首家英文报纸,在《大陆报》工作期间,张旭以犀利社评揭露日本侵华野心,如他写的《九一八事变背后的阴谋》等文章中都揭露了日本人的侵华野心。
后由于《大陆报》不让张旭明目张胆的报道日本人的恶行,张旭一气之下从《大陆报》辞职,进入了《大美晚报》工作。
《大美晚报》对张旭非常看重,一入报社就让张旭担任总编辑。
在担任《大美晚报》总编辑这期间,张旭坚持报道日军暴行,拒绝日伪军审查,报纸发行量一度达5万份,位居沪海外文报之首。
他在1938年发表揭露金陵大屠杀真相的《致日本知识界的公开信》影响非常大,被译成了12种语言广为传播。
除了担任《大美晚报》总编辑和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顾问这两个职位外,张旭其实还肩负着搜集日军情报的重任。
作为《大美晚报》总编辑,张旭平时能获得的信息非常多,每当获得日军物资调动的情报后,他就会通过自己的弟弟张琛把这个情报传给国民政府,他弟弟张琛是沪海国际饭店的经理。
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也知道调查这件事非常危险,确定张旭作为调查劫案的人选后,钱长照给戴春凤打去了电话,希望军统能够出人保护张旭。
接到钱长照的电话后,戴春凤满口答应了下来。
挂断电话后,戴春凤思索了片刻,还是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王尚文。
一来这件任务与王尚文有关,二来沪海站实在是不争气,他怕让沪海站去执行这个任务,他们非但执行不好任务,还会把他们自己给搭进去。
……
就在戴春凤让人给王尚文拟写电文时,王尚文见到了爱德华。
“王,看来你是又来给我送钱来了?”看到王尚文后,爱德华开玩笑道。
“爱德华,你说的不错,我还真是来给你送钱来了。”
“这次让我查什么?”爱德华问道。
“知道今天吴淞口码头发生的事情吗?”
闻言爱德华摇摇头道:“不知道,我没有接到这条情报。”
“不知道没关系,我可以给你讲讲,今天日本海军陆战队旗下的特务机构儿玉机关在吴淞口码头抢走了一批货,那批货名义上是你们英国怡和洋行的,但实际上却是我们的,怡和洋行只是帮我们运货。”
“我明白了,你是想知道这批货物现在在哪里?”
“对,除此之外,我还希望你能帮我查清日本人是如何知道这批货的下落的。”
“王,这两件事可都不好办。”爱德华皱眉说道。
闻言王尚文心中暗笑一声,爱德华还挺会装,他说的不好办其实是想要多要钱。
“爱德华,别给我说这些,你直接开个价,多少钱能帮我办好这两件事。”
闻言爱德华思索了一番说道:“王,看在咱们是朋友的份上,这活我接了,但想要办成这两件事,至少需要5000美元。”
“行,5000美元就5000美元,但前提是两件事你都需要帮我查清楚。”
“可以,我答应了。”
“好,有消息随时通知我,我会在隔壁酒店等着。”
“没问题,你等着我的电话吧。”
第126章 真乃壮士哉!
很快,王尚文就收到了军统总部的电报。
收到军统总部的电报后,王尚文思考要不要去见见张旭。
张旭此人他知道,因为他之前调查过《大美晚报》,张旭的情况他虽不说全部了解,但大体上是知道的。
想了想,王尚文还是决定去见见张旭,让张旭不要插手这件事,这件事有他就足够了。
与此同时,张旭也收到了民国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的电报,资源委员会让他参与调查钨砂劫案,同时也告诉他会有军统的人跟他联系。
这天傍晚,王尚文离开酒店,提前来到张旭家中。
张旭在沪海可是名人,哪怕王尚文不了解他,随随便便也能打听到他的住处。
张旭可能也知道他是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平时家门口都有保镖守着。
但张旭的几名保镖在王尚文眼中不值一提,他随随便便就躲过几人的侦查进入张旭家中。
晚上8点,张旭回到了家中。
进入家中刚脱下外套和礼帽,张旭就察觉到不对,因为屋里有烟味。
很快张旭就顺着烟味看到了王尚文,看到王尚文后,张旭表情略有些慌张。
他家大门口可是有保镖存在,他不知道此人是如何潜入他家的,而且还堂而皇之的坐在他家抽烟。
“你是谁?”张旭虽然神色有些慌张,但整个人并没有慌乱,放好衣物后,张旭朝着王尚文问道。
“张编辑,你不用紧张,咱们是自己人,看看这个,你就明白我是什么人了。”
闻言张旭走向王尚文,拿起王尚文放在桌子上的信纸。
看完信纸上的内容后,张旭疑惑的问道:“你是军统的人?”
“对,你总不会怀疑我的身份吧?难道你没接到电报?”王尚文问道。
“这倒不是,电报我接到了,说军统会有人配合我,只是你的出场方式让我有些始料不及。”张旭笑了笑道。
听到王尚文是军统的人后,他立即放下了戒备之心。
“哈哈哈,我确实是有些冒昧了,还请张编辑海涵。”
“没关系,你能悄无声息的进入我家,可见你确有本事,你越有本事,我就越安全,我又怎么可能怪你呢。”
“张编辑大量,不瞒你说,我和你们报界还挺有渊源。”
“哦,先生还和我们报界有渊源?”张旭惊讶道。
“对,我曾烧毁伪政府旗下的《中华日报》和《时代晚报》,杀了《时代晚报》主笔胡积蕊和《中华日报》的社长林石泉,这两家报社和两人想必张总编应该都知道吧?”
闻言张旭震惊的张大了嘴巴,指着王尚文说道:“这两家报社都是你烧的?”
“不错,我此举还是为了贵报社的编辑朱惺公报仇,听闻他的事情后,我深深佩服他。”
“杀死他的吴云甫虽然不是我亲手所杀,但吴云甫之死也是我操作的。”
听完王尚文的话后,张旭站起身朝着王尚文深深作了一个揖,并说道:“感谢先生为朱惺公报仇,也感谢先生烧掉那两家伪政府的报社。”
看到张旭的举动后,王尚文赶紧上前扶住了他。
“张编辑,你这是干什么?同为华夏子孙,面对外敌入侵,你们有你们的战场,我同样也有我的战场,我做的这些事都是我应该做的。”
“先生,朱惺公被杀后,我非常痛苦,但我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为他报仇,对此我深有不甘,后来我听说杀死他的吴云甫被七十六号处决了,我一连高兴了三天,没想到此人竟是被先生杀死,先生值得我张旭一拜。”
“张编辑,你不要如此,再说吴云甫也不是我亲手杀的,就算是我亲手杀的,也不值得你给我作揖。”扶着张旭坐好后,王尚文说道。
“值得,我说值得就值得。”
闻言王尚文露出一丝苦笑,这些文化人都比较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