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13节

  “要合作,当然要先秀一秀自己的价值了,展露出的越多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纪弘笑了笑,他其实不在意摩尔科技的价值不价值的大模型训练出来的东西,跟类思考还是差太远了。

  不过,这个人形态的机器人倒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就比如,那个能活动的肘部肩部“关节”纪弘就非常感兴趣,虽然确实还有些僵硬,但是至少看起来已经有那么一点点模样了。

  “非常感谢张总的礼物,这关节真的挺先进的,不知道是国内外哪家公司哪个型号的产品啊?”纪弘丝毫没有提及什么视觉识别,AI视频分析什么的。

  张建一看就明白纪弘这话啥意思了,自家的AI水平,哪怕是最高级别的,尚在实验室的AI水平,他也是看不上的。

  想来也是,人家自己的智能水平摩尔科技拍马都赶不上,拿什么去打动人家?

  “哎,只能大出血了。”张建哀叹一声,随手回了一句:“机器人关节来自科尔摩根,纪总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们牵个线,那边我熟。”

  “嗯,以后少不了麻烦张总。”科尔摩根,嗯,纪弘记住了这个名字。

第23章 就如小儿持金于闹市

  忙活了一天,纪弘和程荟早早的就睡下了,而在与他们一个楼板之隔的楼下,苗文璐和张明振教授正谈论着纪弘。

  “我能理解他的谨慎,他现在的状态就像是小儿持金,知道闹市的危险,所以藏着掖着。

  “但是,总归是要面对的,不能一直藏着吧?所以就一点一点的刮下点儿金粒子拿出来卖,但是卖的多了,所有人都会知道他家里有一大坨金子。

  “他很谨慎,思维缜密,思虑也很周全,在规则内,确实很安全,但是,就怕有人不守规则!”

  “这么夸张的吗?”苗文璐不懂技术方面的东西,但此刻她显然知道张明振在说什么,就是纪弘的大模型:“影响很大?”

  “本质上这是一场战争!”张明振若有所思:“时至如今,相信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人工智能已经是能够影响甚至改变未来的一个重要工具。

  “有激烈的人甚至提出了‘算力就是国力,就是和平时代的科技核武器’这种论调。这种说法虽然激进,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不无道理。

  “从阿美瑞肯的反应就能判断出来一二,他们之前所有的限制都只是围绕芯片的设计和制造企业,是从不涉及购买的。

  “换句话说,限制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研发,只要你不研发,那就什么都可以卖你。

  “但你发现没,有关AI的芯片待遇完全不一样根本就是全方位的围追堵截。

  “高性能算力卡直接禁售,甚至连游戏类的显卡英伟达RTX4090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此,他们甚至不惜让相应的市场推给华为的第二选择腾,这是宁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在所不惜的,如此便可见一斑。

  “为什么?它限制的就是我们的云端AI总算力,因为光刻机的缘故,腾的产能有限,且短时间内难以提升。

  “国内总的高端AI算力将会受此影响,长期难以提高。而人工智能的训练又是一个一步慢步步慢的领域,影响不可谓不大。”

  “以前怎么没有听你叨叨过这些?”苗文璐看张明振如此激动的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通,也是安慰道:“总有办法的。”

  “是!”张明振也是信心十足:“高端算力不够,我们不会用中端甚至低端算力堆规模吗?

  “在超算领域,当年也是买不到英特尔的高端CPU,但就是靠堆规模,我们也不拿了世界第一吗?

  “他们做不到的并且认定不可能有人能做到的,我们都干成不止一次了,AI领域就一定会失败?哪来的信心呐他们?

  “摩尔线程的千卡智算集群就是原本我们要进行的一次尝试。”张明振缓了缓,好一会儿才又接着说道:“但现在,我觉得我们可能有了更优的选择。”

  这么说着,他还往楼顶指了指,显然,这个更优的选择就是纪弘。

  “那他这就不是小儿持金于闹市了,这相当于持核武于世界。”

  苗文璐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情非同寻常的特殊性,这种博弈,有时候对面确实不怎么讲规则:

  “那你准备……”

  “我们学校不是有意参与【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号任务】的部分设备的研制预选吗,学校的实力你也知道,重在参与。

  “但见了纪弘之后,我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兴许可行。”张明振教授若有所思。

  “你这是准备帮他呢,还是让他来帮你啊,这事如果成了,你们学校得到的好处显然要更多吧?”

  苗文璐知道自己爱人学校,包括他自己一直都有参与航天的一些外围项目,也入选过,但核心技术,那是边儿都沾不上,也是揶揄道。

  “什么好处不好处的,我们有资质,至少有入围的机会。”张明振教授其实说的没错,这类项目,除非是公开征集的,稍微核心一些的,仅靠卷耳智能科技,那还真是摸不着门:

  “而一旦入选了,那就可以直接跟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搭上关系,那单位可是军工中的军工,卷耳智能科技如果有机会能搞一个战略供应商,那你想想……

  “从AI能力上做文章,行星探测车、作业机器人这类设备以往都是程控,如果利用上高级的AI,尤其是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低功耗运行的端测AI,那竞争力肯定无与伦比。

  “以我们学校的实力,跟其他高校、各科研院所比,确实差了一些,毕竟只是一个211,实力有限,经费更有限。

  “不过如果和卷耳科技组成联合体,至少AI这块儿,全世界都不会怵谁!我们有资质,纪弘有技术能力,这算互惠互利!

  “睡吧,明天我约了这小子参观实验室,到时候我问问他的意向。”

  ……

  “张教授,我当然没问题,为航天事业做贡献,义不容辞。”

  这项目是一个长期的项目,除了研发,中间还要经过漫长而严苛的测试,真正应用估计得好几年之后了。

  纪弘当然满口答应,这样的机会求都不好求来的,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挣不挣钱之类的两说,航天设备供应商,这格调瞬间就上去了。

  “现在只是我有这个想法,学校不一定支持。”张明振教授打了个预防针:

  “不过,问题也应该不大,因为我们自己搞确实没有希望,只要你让学校看到卷耳智能科技的实力,那这件事儿就能成。

  “先期主要就是摩尔科技的千卡智算集群项目了,我看张总很热切,合适的话尽早确定。说实话,他找我给他说项了,话我带到,具体决定自己做哈!”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口子性格都很像,都很有意思,张明振这也是直接就跟纪弘把话全说明了。

  “嗯,我会考虑的。”纪弘也是笑了,摩尔科技确实是卷耳智能现阶段天然的合作者。

  芯片纪弘自己确实要搞,但那肯定是新类型的完全适用于【类思考模型】训练的GPU芯片或者是下一代的CPU,但目前,这时机并不成熟,他也没有完整的方案,还在整理思路的阶段。

  而传统的GPU,再来搞一遍,没那个必要了卷耳科技现阶段的一切围绕的核心就是快,快速入场、快速起效果、快速形成影响力。

  而如果自己下场去搞传统GPU,且不说投资的事儿,就算有人愿意投资,那也至少得耽误一年半载的时间,对于纪弘来说,这很不划算。

第24章 绕不过的核心问题

  摩尔科技的话已经给纪弘带到,张明振教授开始带他参观实验室,一边参观还一边赞不绝口的夸着卷耳智能科技推出的私人工作助理:

  “你不知道它省了我们多少事儿,数据整理、材料整理、甚至时间把控、工作进度把控提醒等都交给它了。

  “将人有限的精力从繁琐复杂但不关键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思路设计、创新创造等人更擅长也更核心的实验工作本身当中,效率真的是提高了无数倍,你这应用,前景广阔。”

  张明振教授一直都有这样的观点:AI代替人去做繁重复杂的体力劳动、流水式重复的伪脑力劳动、具有规律和规则的轻脑力劳动

  而人自己,只需要发挥动脑子的特长,做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这才是未来AI的发展核心方向。

  而卷耳智能科技的私人工作助理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和导向了。

  “张教授过奖了,私人工作助理确实有一定的实力,但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要说前景,确实很大,但这里边有一个绕不过的核心问题。”

  “隐私和安全?”张明振教授笑道:“你们不是号称纯端测运行,断网也不影响吗?不会有这类问题吧?”

  “我们怎么号称没有用的,还得看用户是不是会信以及信任的程度。”纪弘很明白这一点:

  “您的学生现在在用,那是因为他们所做的工作创新性并不高,本身就不太怕信息泄露,无非就是个毕业设计而已,甚至他们平时查资料什么的也是用知网或者Sci-Hub,甚至直接用千寻的都有吧?

  “这个时候,咱们还可以信任我,认可所谓的纯端测运行,所有的数据和资料都不会通过网络传到服务器。

  “但如果是您自己的项目,或者这个项目很前沿,保密性极强,你们还会选择用AI工作助理吗?就算会,也是有一定疑虑的吧?

  “我们国家并不重视隐私保护,很多人也认为自己的隐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放弃隐私得到一定程度的便利是可以接受的。

  “甚至很多人对此根本无感点开地图,地图就知道我要回家,还知道我家在哪儿,一点,诶,直接就导航了,挺好挺方便,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多人就没去想过。

  “但这局限于普通隐私,事实上越重要的东西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就会越高。就像大型企业,都是不允许使用微信QQ甚至钉钉企信之类的社交工具传递公司资料尤其是商业机密资料的。

  “这个基于端测AI能力的私人工作助理怕想要铺开,恐怕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那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啊?”张明振教授笑道:“这可不是一张嘴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说说就能解决的。”

  “这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事儿,至少现阶段我没有这个号召力。”纪弘摇了摇头:

  “至少我们应该有一个标准,包括技术标准、行业准则、法律依据等等,有了标准和依据还不行,还必须严格的去执行,去认证。

  “让所有人、至少是大部分人信任和认可我们这个标准,只有这样,在高端领域才能真正推得下去。

  “显然,这不是一家一企能够做到的,需要更高层次高屋建瓴的引领和建设。”

  关于这个问题纪弘想得很多了,但怎么具体是实施还得再看,技术标准是最好实现的,行业准则和法律依据,这个时候纪弘还真的只能摇头,他的现阶段目标就是普通用户,敏感机构、实验室这些肯定要从长计议。

  “你想的确实很长远也很完善,技术方面我相信你已经有所考虑,行业准则这一块儿,回头拉上摩尔科技好好合计合计,有实力就有话语权,问题不大。”

  张明振教授是发现了,纪弘这个人考虑问题那真是走一步看一百步,你以为他不知道,他统统知道。

  原本他叫纪弘过来参观实验室,就有着提醒他这方面的意思,却未成想人家连解决方案都有了。

  想了想,他又接着说道:“法律依据这一块儿是最复杂的,可以跟你苗姨多沟通沟通,她最近正在研究AI与经济学社会学的关系,法制的推进也是她工作的一部分。”

  “嗯。”纪弘郑重的点了点头,先前买房的时候他就想起来了苗文璐教授享受特殊津贴,后来又详细了解了一下原委,更是知道了她的另一个职业:

  直属的国家智库一类智库机构【国家政策发展与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很多事情不说有多大的话语权,至少是有能发出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机会的。

  “谢谢张教授,也谢谢苗姨。”纪弘不知道这两口子为什么这么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这个时候也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并默默记着。

  “我们不是在帮你,更是在帮我们自己。”张明振教授说道:

  “就算我们合作航天项目的计划真的能成,是谁沾光还真不不好说。至于你苗姨,那就更是了,政策发展研究本来就是她的本职工作,你这样是在帮她。”

  “嘿嘿。”纪弘“嘿嘿”一笑,只觉自己买房子的时候确实是“运势+1”发挥作用了,认识了这么两个德高望重,钜人长德的教授一家。

  ……

  “老婆,干什么呢这是,热了一身汗这……”从河州大学回来,一进门就看到程荟在忙活。

  “老公,这房子大了也不好,光是拖一遍地就累的我不行了。”

  “那咱换个小的?”纪弘小小的开着玩笑。

  “去边儿吧你,我累着我乐意!哼!”程荟一撇嘴显得更加可爱了,纪弘也是忍不住凑了上去……

  “行了,别拖了,昨天苗姨不是送了一个扫地机器人吗,也是能扫能拖的,就让它去干吧。”

  这么大的房子,应该是有保姆或者保洁的都有专门的保姆房和家政间。自己干还真能累死,尤其是平时还得工作。

  但程荟和纪弘两个人不可能去请什么保洁,苗文璐也是趁着乔迁特意给他们送了一个高级的扫地拖地机器人。

  “东西确实是好东西,我查了一下,就这机器人要一万多呢!但是还是没我自己弄的干净。”

  “那是,别说机器人了,就算是真人,能比得上我媳妇儿勤劳贤惠的也得打着灯笼去找才行呢。”

  纪弘轻轻拥着程荟:“这玩意儿都有哪些缺点,你整理一下给我,看看能不能改进一番,也给咱们省省力!”

  “嗯,老公最好了!”程荟轻轻点了点头。

  每当这个时候,她的内心都充满了无限的甜蜜,只觉得老公就是无所不能的,那种最初的崇拜之情就又油然而起。

  ……

第25章 必须要做两手准备

  翌日,上午十点,科创园区。

  “这回,纪弘不会还不在吧?”创界科技的研发经理孟茂昌又来了。

首节上一节13/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