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144节

  唐浩强大声说:“浩泽,不是我们小气。但如果在闹出那样的事,就太让人恶心。那些人真他爷的不知所谓。”

  唐浩泽笑了笑,之前这小子在镇上也算是一号人物了。但做事还是挺平和的。现在都骂爷了。可能是真的被气得不轻啊。

  不过他还是说:“发生那样的事也正常。现在也不处理完了吗?再说,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刚才你们也说了,闹事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塘头村不是有七十多户人都加入了经合社,闹事退出二十多户,那说明更多人还是明白事理的。”

  “以后招股是再改变一下就可以了。比如要为什么项目招股的,就设立一个子项目或者是分社。塘尾经合社入股占50%以上的股份,其它的公开招股。自愿入股,也自愿退股。那谁也说不出什么怪话了。不过……”

  唐浩泽也不是烂好心的:“退了股的,五年内不接受他们认筹就是。”

  唐浩坤思索一会,说:“行,我们听你的。如果有需要,我们就再进行招股。”

  唐浩泽点头说“其实,你们以经合社的名义多申请一些海域,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海域有眉目,翻年后就开始招股吧。还有,东风螺养殖还是很有前景的。别说现在一斤能赚二十多,就算是一斤只赚十块钱,这也是一个长期可以做的项目。经合社可以在其他村租地,然后在当地村民进行招股。该村也可以用土地入股,占10%的股份,我们占50%的股份,剩余的就在当地村民中进行认筹。本村不能全部认筹的再公开认筹。”

  他想了一下,又说:“公开认筹只能是之前认筹了其它项目股份的人。”

  唐浩坤重重点头说:“这个办法不错。之前我们为了做扇贝,确实是忘了东风螺这个项目了。东风螺养殖场确实可以将每个养殖场都单独作为一个项目。”

  他现在想了一下,觉得唐浩泽的办法没错。

  那样做,塘尾经合社可以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又能和各村的合作更简单。

  唐浩泽转头对唐浩强说:“浩强,如果你在技术方面应付不过来,自己培养几个技术员。或者招聘几个。海里可以养殖的东西很多,经合社也不能只盯着这几样。我看扇贝最多只能养五年。以后收益自然也就差了。那些海区也不能浪费了。以后肯定需要新的养殖品种。”

  他说到这里,说:“我们走吧。去我家吃饭。对了,我先给明哥打个电话!”

  

第二四三章 都是闲的

  

  吃过午饭,唐浩泽少不得出门转转。

  这村中各家都有了新房子,他也要重新认认门才行。

  如今他在村中地位超然。不仅仅说他家有钱,而且他有钱后出了不少点子带其他村民发家了,但待人接物还和以往一样。这便让村民看在眼里。

  人心肉做。他这些作态,却也让大部分村民不至于妒忌。只羡慕唐郑敏生了个好儿子。

  如今村中谁不说唐郑敏遭了一次难,这后大半辈子却都是要享福的。

  唐浩泽在各家坐坐,与村中叔伯兄弟吹吹牛,嘻嘻哈哈地拉拉家常。就这么过了半天。他婉拒了唐康寿留晚饭的好意,回到家中时,父母已经做好了晚饭就等着他回来。

  吃过晚饭后,孔凤荃去洗碗,唐郑敏却叫唐浩泽上楼一起喝茶。

  唐浩泽泡好茶之后,就笑着说:“好了,爸。有什么你就说吧!”唐郑敏既然这郑重地要和他喝茶,自然是有话要和他说的。

  “刚才浩明说的是真的?我们家能分红九百多万?”

  唐浩泽点头说:“听说今年赚得不少。”

  现在塘尾村经褐色的股份计算有点复杂。他在东风螺养殖场占30%以上的股份。而在另外两个项目中,股份就要被稀释一半,大概是16%左右。那么算下来,他那些股份能分到九百万出头。

  去年分了两百多万,唐郑敏就已经有点不敢相信了。不过这回他确实很淡定。他想了一下说:“浩泽,上次村里规划了土地。我们不是给浩康买了一片宅地?”

  唐浩泽知道这事。本来村里是要求村民用自家旧宅地换新宅地的,面积不够的才用钱补。没平米两百块钱。

  但唐浩泽家却不可能拆了这家。但唐郑敏想着自己两个儿子,总有一天要分家过的。

  如今唐浩泽这个大儿子已经不用担心了,但他当爹的,自然就要为小儿子多想。于是他就去找唐浩坤商量,看是不是用高价买一片宅基地。

  于是后来村里就出了一条新的规定:村民可以用旧宅地旧宅地换一片新宅地,另外可以用远远高于市价的三十万买第二片,最多只能买一片。

  而且规定换来的宅基地出售,当初超出面积有一半所有权是属于村里的。至于额外买的地,协议中规定在十年内不能转卖。过期后只能按照市价卖给本村人。

  那宅地一片有一百五十平米,第二块地,那就相当于是两千元一个平方。

  那样的规定,让很多人没钱买第二块地。不过那也没关系。一百五十个平方实际上已经可以并着建两座房子了。

  如果儿子多的,那就只好等着以后有钱了,再买一片。

  而唐浩泽家也就有了机会买一片土地。

  唐郑敏夫妻虽然养兔子也赚到一点钱,但那自然是不够的。买地的钱用的自然是那些分红。那片地他们就买的是最南边的。也是最靠近这边家的。

  如今那片地还空着。打算等以后让唐浩康自己看着怎么建。

  唐浩泽不明白老爸怎么突然有说起这事了:“爸你是想现将房子房子建建起来?这事你可以等浩康回来商量。看他想建什么样的房子。”

  “他才刚去上学呢。建了房子也是没人住。等他快毕业了再建!”唐郑敏摇头说。“我是想和你说。浩康浩康这宅地也有了。我也放下了大半的心。这经合社的分红,今年还按照之前说的那样分给你三兄妹。不过今年之后,那些分红就都留给你吧。”

  原来唐郑敏是看着这股份的分红是越来越多了。这两年唐浩康和唐小芸这连个小的孩子也能分到两百多万了。这在他眼里看着已经是很大一笔钱。

  今天又听说以后经合社还会继续扩大经营。他就和妻子商量了一下,觉得给小的两个孩子留那么多钱也足够了。所以才有这会的这番话。

  “爸!”唐浩泽有些有些无奈。“好好的你又说这做什么?那点股份,就算都给浩康和小芸我都无所谓。那点钱我不在乎!如果你担心给他们会怎么样,就留着给你和妈养老用好了。”

  唐郑敏笑着说:“养什么老?你是打算以后不养我们了不成?再说,在这村里养老,我和你妈就算天天躺家里啥都不干,能花几个钱?钱多了还让人惦记。”

  “今年分红后,等他们长大了,一个也能分两百多万。那钱等他们毕业后,做什么都可以了。而且给他们太多钱,我也不放心。刚出来社会的,也没有多少经验,有太多钱也怕他们心大。还是让他们从小做起比较好。”

  唐浩泽没想到父母竟然操着这些心,就说:“如果你担心这些,到时就不要将钱一次性给他们不就可以了?而且也就是再过一年罢了。你也别再多想了。”

  唐郑敏说不过他,最后说:“那行。等你毕业了,我就让阿坤直接将钱转到你卡上。”

  唐浩泽觉得自家老爸肯定是闲的慌,心里想的东西太多了。

  “爸,你给我说老实话。你身体现在这样样。如果有觉得哪里疼的,你别想着不让我担心就瞒着我。现在你也别想着省钱,身体好了才是最重要的。”

  “我能有什么不好的?现在就是不能抬抬扛扛的。我也听你的,每过几个月就去医院医院检查。”

  “那医生怎么说?”

  “还就是那样,只说容易骨质增生,有可能会压迫神经。让我吃点中药调理。我现在隔两天就喝一副中药。一天喝一小杯虎骨酒,走路也正常了,力气也比以前大了许多。”

  说起来这也是唐浩泽最安心的地方。

  也许现在心情好,唐郑敏的身体恢复比他预料的好了许多。一开始时,唐郑敏还需要拄着拐杖,但现在走路也看不出什么异常了。

  唐浩泽给老爸倒了一杯茶:“你也别做重活。还有妈也是。之前我就说她了,她就是嘴里应着。可看看看今天,还挑着那么一担草,我看着都担心,我一个年轻人挑着都觉得重。你在家也说说她。之前我让她养兔子,就是不想她在家里闲得慌,可现在这样,我在外面都不放心了。”

  唐郑敏点头说:“我会说她。我也让她别养那么多了。就是这兔子生都快,买不掉的就只能是养着。”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爸,我看就让妈不要养兔子了。”

  唐郑敏摇头说:“不让她养了,她还不是得去做海?你以为她闲得住啊?”

  “爸,要不你和妈和我去沪市?”唐浩泽旧话重提。“现在我和浩康都在沪市,我帮小芸找个学校。我们在那边也一家团圆。”这话在唐浩康考上上美之后,他就提过了。

  唐郑敏还是和之前那样,摇头说:“我们就不去了。在这家里挺好的,你也不用担心我们。我和你妈也就四十多点,去沪市养老,那是越养越老。”

  他是觉得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他自己因为身体的原因什么也做不了。妻子连普通话都都不会说去了沪市能做什么?

  孩子平日里又忙,自己两夫妻连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还要麻烦孩子照顾。

  唐郑敏说:“等你有孩子了,我们就去帮你带孩子。现在我们还是先留在家里吧。”

  这谁家孩子长大不是那样,都是出去打工,过年才回来。这就算村里开始有些钱了,那些年轻人又有几个愿意留在家里,现在家家户户实际上也就是过年过节孩子才回来住几天。

  虽然孩子不在家,但现在孩子有出息,他也没有什么好在意的。

  唐浩泽也不是第一次劝了。听父亲这么说,也只好作罢。

  他知道唐郑敏是觉得在农村带着自在。如果他是在湾州,父母也许就跟着去了,但在沪市,父母大概是真不愿意去的。

  他想了一会,说:“那妈也别养兔子了。我明天和坤哥说说,将北边那片海浸地租下来吧。”

  “租那片地做什么?浪费钱!”

  “用来养鸭啊。”唐浩泽笑着说。“那里养鸭不用怎么管,将鸭子赶到那里就什么都不用理。你和妈等着捡鸭蛋就可以了。”

  唐浩泽说的那片海浸地,实际上是一个广口海湾,面积有将近三十亩。早年公社时代,村里还在那里建池塘鱼塭来着,但因为口子太大,而且沙滩的砂层很厚。修的堤坝风大一些就被海浪侵袭。

  后来就荒废了,加上后来在海边种了防护林带。那里就算投大资金,修建池塘,也不过弄出十几亩的虾塘,成本太高。现在能开池塘的地方还有很多,也没有人盯着那片海滩。

  那里涨潮就会积水。退潮后,也会有一片的浅水留下一些小鱼小虾。上面长满了耐盐的草。

  以前村里倒是经常有人去那里电鱼电虾。不过现在村里人都有钱了,也没人愿意费那个时间那里捉小鱼小虾了。

  唐浩泽就是看上了那些小鱼小虾。海水鸭蛋,是不添色素的红心蛋。鸭子在那片海浸地吃小鱼小虾,还有小螺。每次涨潮,鱼虾自动补充,自然也不用喂饲料。

  养几百只鸭子,父母有事做,又不会辛苦。

  听唐浩泽说完,唐郑敏觉得那倒是比养兔子更好。现在鸭蛋一个能卖六七毛。鸭子养得好了,两天一个鸭蛋还是能有的。一只鸭子一年生两百个也有可能。养几百只鸭子,一年也有几万块收入。

  那确实不用养兔子那样那样费心。

  但那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有台风来怎么办?”

  “那道沙堤上重上木桩围起来。鸭子和鸡不一样,飞不起来。有一米八高就差不多了。木桩大一些的,台风来了也不用怕。”

  “那成本会不会太高!”

  “不高?怎么会高?最多花上几万块钱,但能顶十几年。”

  

第二四四章 做自己想做的

  

  第二天一早,唐浩泽就找唐浩坤要那片海浸地。他才开口,唐浩坤就当即弄了个一个承包合同,每亩三十块钱。每五年承包金增加5%。那属于荒地,按照规定现在可以最多承包五十年。

  唐浩泽直接一次性将承包金都交清了。

  唐浩坤也是清楚,村里人对此不会有人反对。所以才敢那么做。

  从找到唐浩坤到签订合同,只用了大半个小时。签订合同,唐浩坤说:“你要打桩,我们正好有工具。明哥也知道那里有好木桩,让他让人拉一车来好了。”

  找到唐浩明。一个打电话打出去后,唐浩明对唐浩泽说:“他们今天下午就能将木桩送来。”

  那条沙堤大概有两百六十米的长度,唐浩泽只需要一车木桩就可以了。但还需要铁丝网。

  东西在当天就都送了来。乡亲们自发来帮忙,很快将木桩都搬到沙堤上。

  因为白天会长涨潮,所以唐浩坤建议下午就开始开工,一个晚上将这木桩打下去,第二天天退潮后拉铁丝网。

  他三兄弟叫来养殖场的工人,还带了两套高压水枪来。

  在海边沙堤打桩,那自然不适挖坑种下去。那样弄的木桩,一个浪头打来就全没了。想要在海边有风浪冲击的地方打桩,得用高压水枪。

  唐浩泽和一个工人将碗口大、四米长的松木竖直,树头向上。唐浩强拿着高压水枪对着木桩下方喷水。

  这水将沙子冲开,木桩就开始下沉。唐浩泽和那个工人,不断摇动木窗,有维持木桩竖直就好。

  高压水枪不断向下冲击着沙子,木桩也不断向下沉,就好像是遇到了流沙一样。等到下沉了两米多,木桩也弄好了。

  唐浩泽是打算每隔三米就打一根桩。两台高压水枪,那自然就是分成两组。这才几十根木桩,到晚上一点多就基本弄完了。

  唐郑敏看着妻子给来帮忙的人发红包,拍了拍木桩,笑着对唐浩泽他们说:“剩下的铁丝网,明天大概就能弄好了。岸上的围栏,慢慢弄就是。”

  唐浩明笑着说:“这又不是一直在水里泡的,这木桩怎么也能用上二三十年吧。就是铁丝网可能要是不是换。”

  “那也没关系。拉上后大概能用上四五年。以后修修补补就过去了。”

  唐浩泽也是想着趁着自己在家的时间里将这地方弄好,也免得自己走后父母太劳累。

  民间有“百年杉木,千年松”的说法。说的是杉木不受潮,放一百年都不会腐坏,而松木浸泡在水里,可以千年不坏。

  而且松木坚硬柔韧,也不怕海浪冲击。而沙子看着松松的,也许有人会觉得一拔就起来。但实际上,沙子的比泥土的抓力更强。这桩子打下去了,想要拔出来就费力得多了。

  说用上二三十年,大概也不算太夸张吧。

  唐浩泽家里准备了宵夜,来帮帮的人吃过之后,也各自回去了。

首节上一节144/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