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重来 第182节

  “养罗非鱼开挖新池塘投资回收太慢。而原有的吃糖,早已经被人拿着。没办法做成大规模,所以我们没打算做。”

  唐浩泽笑着说:“那就算了!”他本来是想让他们考虑向湾州市之外扩张的,但是心想现在他们在湾州市内还有很大的前景,也没必要跑到外面去。

  唐浩明说:“浩泽,现在国家用扶持政策鼓励渔民想远海捕捞发展。我们打算以经合社的名义,在全镇范围内募集资金组建一支远洋捕捞船队。你觉得怎么样?”

  “能不能拿到补贴?”

  “市里面的领导找过我,希望我们牵头,市海洋局会帮助我们申请扶持资金。据说一艘七百五十匹功率的玻璃钢渔船能补助八十万。而我们镇上的渔民很多。我们可以组建一支船队。”

  对于他们这个想法,唐浩泽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他对捕捞不熟悉。不过他还是提醒他们,捕捞船队的管理要小心,生产安全很重要。一艘船出了问题,那极有可能是特大安全事故。

  “还有,我们国家周边和邻国争议海区太多,要是闯入那些海区作业,渔船被扣押还是小事,船员却有可能要被在外国关上一两年甚至要坐上好几年的牢。如果发生那样的事,对股东和渔船家属都不好交代。”

  “我们听说在非洲和太平洋那些岛国的渔业资源比较丰富。”

  去那些地方捕捞?

  唐浩泽更加是没有什么说的。他对这个不懂。

  塘尾经合社几年来不断扩张,每年的收益都有相当大的增幅。去年唐浩泽第一次分到过千万的分红,税后还能拿到一千三百万。

  这不仅说明塘尾经合社经营的不错,也说明唐浩明三兄弟在管理上越趋成熟。唐浩泽知道他们已经不需要自己的提点了。在经营经合社方面,他们三个也许已经比他更有经验。

  因为是春节,唐浩明他们也没有坐太久。在十一点左右就回家,准备放鞭炮了。

  而唐浩泽也准备回房间跟远在英国的卢梦煲电话粥。

  

第二九八章 过一个祥和的年

  

  零时之前,孔凤荃带着三个孩子去祠堂给祖先斟茶。

  唐浩康提着一个边长一米左右的正方形纸盒,里面是一捆鞭炮。他跟在手里提着香宝蜡烛的唐浩泽,说:“哥,明天你要去湾州吧?”

  唐浩泽是肯定要卢家拜年的:“你也要去?”

  “嗯,下午去朋友家玩。”

  唐小云说:“我也要去给老师拜年!”

  “那就一起去吧!”大年初一是拜年,因为中午饭不好在别家吃,所以上午只能是到村里的各家,而吃过午饭后可以去远一些地方。他问孔凤荃。“妈,今年还是初二开年吧?”

  “嗯,初二开年。去年你舅舅他们来了,初三要去你外婆家。你送我去!”

  唐浩泽笑着说:“好。”现在他有车,自然要送的。

  “你祥栋表哥今年在镇里过年,你表嫂和表侄也来了。你们明天就去他家坐坐。”

  “好。”

  唐浩泽以为程祥栋会很快离开界门镇,却没想到他在去年升了,直接当上了书记。之前的范书记早在两年前就调到县里担任县委办公室主任,而孔镇长接任书记。去年界门镇的领导再次变动,镇长书记都调走了,程祥栋直接上位。

  他现在也不需要讨好一个镇高官。

  不过到底是亲戚,亲戚这东西是越走越亲的。唐浩泽又知道自家母亲不是那种喜欢攀附人的。应当是认为双方往来算得上是个亲戚,孔凤荃这才让难得回家的唐浩泽去走动一下。

  去到祠堂,里面已经有不少人。孔凤荃抓紧时间上香斟茶,不是想争抢先后,而是来的人都带着鞭炮,等会一放鞭炮。

  塘尾村的乡亲们在这几年因着经合社,钱包里有料,买的鞭炮都是很大捆的。墙边放着的一些鞭炮有好几盒比唐浩泽他们带来的还大。

  那么多鞭炮一旦放起来,这个祠堂里根本无法站人——硝烟能呛死个人。

  而且不早点回家,等会回家要经过村子。一路上各家各户放鞭炮。看他们带来祠堂的鞭炮就知道了,家里放的只会比这里放的大,而不是更小。

  到时候整个村子都会弥漫在硝烟里。走路都走不了。

  听说在早时,乡亲们只会买一两封挂炮,但都抢着第一个上香放炮。据说越早上香约能得祖先保佑。之前上香的次序是有规矩的,按照各房各家的排行来。一开始放炮也是如此。不过后来有了争吵。

  因为其他房的人觉得大房总是第一个上香第一个放炮,将气运都抢走了。认为上香可以按次序来。但放炮要同时放。

  不过分家分得多了,各家也不讲究什么次序。先来先做。

  这会已经有十来家等着,都已经上完香斟完茶回家了。等着放炮的就不愿意在等了。

  鞭炮一挂挂摆着地上等祠堂内的人走开就要开始放炮。

  “浩泽,你先来!”

  “一起吧!”虽然其他人愿意给他面子,但唐浩泽也不信那些东西。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形式。“将炮都搭在一起吧。”

  现在村里的人虽然还是比较迷信的,但也没有以前那么迷信了。听他这话,也没有反对,将各自的鞭炮都搭在一起。然后其他人都躲得远远的,让他们这一代中排行最大的唐浩明去点。

  鞭炮一点燃,整个祠堂就笼罩在带着强烈硫磺味的烟尘之中。看着烟尘涌来,唐浩泽就逃之夭夭了。

  农村比较讲究,在开年之前,是不能洗头的。这还是好的,据说从前是连澡也不能洗的。

  他是不介意洗头的,但扛不住孔凤荃在意。如果洗头了,当天唠叨,一整年了感冒发烧都会嘟囔是因为这走了什么霉运。

  那又何必呢?

  他习惯了冬天也天天洗头。如果等烟尘涌过来,头上就满是灰尘。年初二才能开年洗头,他接下来两天就不用过了。

  这一轮鞭炮声足足响了一分钟多,足见这些鞭炮有多长。在鞭炮放完之前,唐浩泽一群人等早已经逃出了祠堂之外,

  等轰隆轰隆一阵巨响后,鞭炮终于放完了。唐浩泽他们笑着相互说了几句吉祥话,然后就往家里赶。

  这上香,讲究是一路上回到家。从祠堂出来,一些路口,一些大树什么都要上香。这也算是什么神仙都拜一拜吧了。其实他怀疑自己家母亲也不知道这拜的是什么神佛,总之是别人拜开的,也就跟着拜了。

  还在路上,远近的鞭炮声已经响成一片了。

  毕竟也不是所有村子或者同一个村子也不会习惯深夜零时斟早茶的。一些打算明天一早再去的,这时已经在家里放鞭炮了。

  放完鞭炮后,以塘尾村为中心,周围村子的天空又炸开无数烟花。这种情况是去年才开始有的。烟花以塘尾村最密集,而周边村子这比较稀疏。

  这个时候界门镇绝大多数人虽然都已经不愁吃喝了,但放烟花还是一种浪费钱的活动。没有多少钱的,就算买了烟花回来也不会有多少。而塘尾村的的烟花一直放到唐浩泽他们回到家还再放,这时其他村的烟花早已经落幕了。

  斟茶在回到家还不算完,在门前路口各路夜游神,然后是家里的门神和灶君都要斟茶。

  唐郑敏已经家里的鞭炮挂好。等孔凤荃将东西都收拾进屋之后唐浩泽才点燃了鞭炮。

  到此,新的一年才算是完成了迎新活动。今天已经是大年初一了。

  放完鞭炮后没多久,唐浩泽就睡了。虽然睡得比较晚。但唐浩泽在沪市已经养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生物钟,依然在六点半就起床。然后换了一身衣服出门跑步。

  大年初一,不算太冷,但又风。昨晚下了一点小雨,村道上已经干了,但鞭炮纸屑却害含着一滩水。

  一大早的就已经有人开始活动了。小孩子会早早被母亲唤醒,一个个打扮得像穿多了衣服的年画娃娃似的。女人们忙着准备早饭,而这时孩子们也不怕冷,开始去拜年各家各户拜年拿红包。

  唐浩泽从家跑过村子时,还只是看到三三两两的孩子。等他半个小时后回来,看到的是一整群十几二十个孩子的从村尾一户人家里出来。然后咋咋呼呼也准备往他家的方向去。那边现在就只有他家一户人家了。想来是要去他家的。

  在他跑过这群孩子之前,一个年纪稍大的见到他,连忙喊他:“浩泽叔,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唐浩泽停下步子,说:“新年好!你们这是要去我家吧?”他停下,孩子们以为是要红包了,围着他喊恭喜发财。

  他看着这群年龄不一,大的七八岁,小的还有哥哥姐姐牵着走两三岁的小家伙,笑着说:“好好!我刚跑步呢,你们去我家就给你们压岁钱。我先回家,在家里等你们来哈。”

  他可以给钱,但不能给红包。

  这风俗是这样。没结婚的人还是孩子,不能给人红包。但是给没结婚的人给晚辈零花钱却是可以的。

  他才又向前跑了几步,就听到有小女孩在后面说:“浩泽叔家的糖最漂亮!”

  听到这话,他不由失笑。

  他回到家,发现父母已经起床了,他先是回房先披上衣服,取了钱。下楼时,家里已经一屋子小孩子。看到他又围过来喊着“恭喜发财”。

  他拿着钱每个孩子给了一张五十的现钞。然后又拿了糖果每个孩子都给一把。这群小豆丁才由吵吵闹闹地走了。却留了下来两个。

  一个是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一个是不到三岁的小男孩。

  小女孩坐在顺着沙发边上慢慢来回走,嘴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小男孩被唐郑敏抱在怀里。嘴巴了含着糖果,眼睛却巴巴看着桌子上他从沪市带回来的蜜饯。唐郑敏

  这两个小娃子都是唐浩坤的孩子。

  唐浩泽先是给父母斟茶拜年,然后收了红包。这才回房洗澡换衣服。

  等他洗澡出来,唐浩康和唐小云也起床了。唐小云还在在逗唐浩坤的女儿说话。

  看到他出来,唐小云眼一亮两步一跳在他面前伸出手:“哥,恭喜发财!”

  唐浩泽笑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叠钱,放到她摊开的手上,足足有两捆,都是新版的红钞:“别大手大脚的。但该花的也别省着。”

  唐小云笑嘻嘻地生收收:“我什么时候大手大脚过?”

  唐浩泽笑了笑,这个妹妹也确实懂事,根本不用他多话。他又给了唐浩康两万:“别省着,也该找个女朋友了。”

  “知道了,哥!”唐浩康也没客气就收下了。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其实唐浩康两兄妹也不是没钱,但他们的卡还在父母手中,之前分红的钱两人各人的卡已经有两百来万。唐郑敏担心他们两个有太多钱不学好,就打算等他们大学毕业才给他们,这会甚至都没和他们说这个事。

  去年经合社的分红,按照唐郑敏的想法,钱都转到唐浩泽的账户了。唐浩泽又给他们两个的的账户各转了两百万,这事他也没跟父母说。

  唐浩泽这才坐在父亲身边,轻轻捏了一下小男孩的小脸:“小煜,今天你叫了我没有?”

  小家伙也许经常来唐浩泽家玩,但是唐浩泽这常不在家的,小家伙人不认识。他扭着身子躲在唐郑敏怀里,黑漆漆的眼珠子看着他。

  “叫我,叫浩泽叔。我给你糖吃?”

  小男孩看着他手里的糖果,伸出小手不说话。唐浩泽知道这小家伙对自己很陌生,就笑着将糖果放到他新衣服的口袋中:“记得,下次要叫我浩泽叔!”

  小男孩小声叫了他一声。然后将一个蜜饯拿出来给他,然后眼巴巴看着。

  唐郑敏笑着说:“他让你帮他撕开呢。”

  唐浩泽看这蜜饯是没有核的,就才拆开了装作要放到自己嘴巴了。小家伙长大了嘴巴,眼巴巴看着自己,这才笑着将东西交给小激活,让他慢慢吃。

  然后又拿了一把,招手将小女孩叫过来。小女孩怯生生走到他跟前:“浩泽叔!”

  “小蓉乖!”唐浩泽看她还认得自己,将糖果放到她手上,说。“吃了早餐没有?”

  小容摇头,眨眨眼转头对小男孩说:“弟弟,回家吃饭!”

  虽然只有几百米的路,但唐浩泽也不放心两个小家伙这样走路回家。他摸摸她的脑袋,说:“在我家一起吃。等吃了饭,浩泽叔也要去你家,等会我们一起去。”

  

第二九九章 娘家人

  

  大年初一,给人拜年,也有不少人串门。初二,开年,程祥栋一家来家里一起吃了一顿饭。

  大年初三,唐浩泽一早就被母亲叫起床,准备去他外婆家。唐浩康约了初中同学,不打算去。不过唐小云要一起去。

  今天要去亲戚家,他吃早饭时想起一件事,就问唐郑敏:“爸,大姑家的大表哥不是说要去沪市吗?我都忘了问你。”

  “好像说还没去,先去了京城工作,听说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去沪市。你大姑也也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去。”

  “我说呢,怪不得你没提醒我。”

  过年过节去娘家,要带的东西不少。

  按照时俗,要带上一只大公鸡,一块带猪皮的猪肉,两筒挂面,一些糍粑,还有糖果饼干,因为唐浩泽在那边有三个舅舅,已经分家了,所有要带的东西都得三份。

  两家人路程还很远。如果想做班车,路程比去湾州还远,要先去到县城再转车。如果自己有车,可以抄近路,大概只有五十公里左右。但开摩托车又带不了那么多东西。如果没车子,去一趟还真不容易。

  从界门镇去孔凤荃的娘家成阳镇,最近的距离需要穿过一条一公里多长的的土路,然后在上公路。

  在经过土路时,两边是空旷的平地。唐郑敏突然说:“听说这靶场要搬到别的地方去。”

  唐浩泽楞了一下。他记得这个靶场在上辈子都在,怎么突然就说要搬了:“不能吧。军队那边会愿意?”旁边还有一个雷达基地呢。

首节上一节182/42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