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14节

  在正史上,只有丹阳兵达成了“三国杀”成就,把三国三个开国君主都给追杀了一遍。

  曹操第一次讨伐董卓,被徐荣吊打到全军覆没,本人还是靠着曹洪舍命相救才成功逃命之后,痛定思痛,去了丹阳募兵。

  在丹阳成功募兵四千之后,曹操带着这支部队北返,结果走到龙亢的时候,丹阳兵造反了,差点就把曹操给砍了。

  孙策起家的时候也如出一辙,当时孙策的舅父吴景被袁术任命为丹阳太守,于是他兴冲冲的跑去丹阳募兵,聚拢了几百士卒。

  结果孙策连这么点人的人头都没认熟,就被丹阳豪强祖郎逮到一顿输出,全军覆没。

  孙策本人九死一生,才逃回袁术那里。

  最后就是大耳哥了,因为丹阳兵丢掉徐州基业,最惨的时候被困广陵,部下相食,也算是险死还生了。

  只能说丹阳兵不负他们天下强兵的美名,差点直接将三国给扼杀了。

  其实许多人都被演义给骗了,以为是曹老板主动进攻徐州。

  可真实的历史上,却是陶谦这个坐拥数万丹阳精兵的“老好人”,主动进攻的曹操,而且还是联合了一大帮子人去围殴曹老板。

  一度打的曹老板左突右支,不但丢了泰山郡,连任城郡都差点没守住。

  要知道任城郡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作为一个郡国,竟然只有区区三个县。

  可它的地理位置确实非常重要,堪称是兖州郡中的交通要隘。

  任城东邻琅琊国,西与济阴郡接壤,南靠鲁、沛两国,北与泰山郡交接。

  这地方要是丢了,那战略主动权就彻底落入陶谦之手,即可轻而易举的将兖州诸郡各个击破了。

  陶谦的战略十分正确,可遗憾的是,他遇到的人是曹操。

  曹老板这人确实天赋异禀,在军事上的学习天赋实在太强,打着打着就把这逆境给翻盘了。

  更使陶谦雪上加霜的是,他这一方居然在这个时候炸了个大雷。

  陶谦怎么都想不到在这关键时刻,他居然被自己的心腹,丹阳派里和曹宏、曹豹一个级别的巨头笮融给捅了几近于致命的一刀。

  笮融是陶谦的心腹,陶谦对他可谓是极其宠信,哪怕赵昱、陈登、糜竺等人多次劝谏也毫无作用。

  原因就是笮融既是丹阳老乡,又带了几百人主动投奔于他,最后就是这人能搞钱。

  一个军事集团想要维持,壮大,都离不开资金。

  而陶谦手底下的人,也只有笮融能为他搞来大量的资金。

  既是丹阳乡党,又是陶谦开张初期的原始大股东。

  陶谦如果这都不重用,还能重用谁?

  哪怕徐州地界都被笮融搜刮的天高三尺,徐州从士人到豪强到黔首都恨不能把笮融给生吞活剥了,可陶谦却坚决袒护,还给笮融升了官。

  笮融区区一个丹阳豪强,连士人圈子都混不进去的土鳖,居然被陶谦一跃提拔成了下邳国国相,这可是真正的两千石郡守级别的高官。

  除此以外,陶谦还一口气把下邳、彭城、广陵三郡的税收运输工作全部交到了笮融手里。

  笮融这下子可是猫进了鱼塘,老鼠进了米缸,彻底放飞自己了。

  陶谦和曹老板干仗的时候,他在后面各种捞钱。

  当陶谦占上风时,他还收敛一点。

  可等到曹操逆风翻盘,反败为胜之后,笮融彻底疯了,一口气把三郡的税收,库藏全部席卷一空,带着几万人的部曲和三千多马匹往南方跑路了。

  随后又在南方干出了诸多丧心病狂的恶事,直到被孙策击败,死于山民之手。

  可就这样的一个大恶人,只是因为他信佛,后世居然还被佛教吹捧洗白,可见历史之荒谬。

  笮融的这一波卷款跑路,也是陶谦军直接雪崩,被曹操吊起来锤的直接原因之一。

  徐州总共就五个郡国,琅琊郡还是人家臧霸的。

  笮融一口气卷了四分之三的钱粮跑路,就剩下东海郡一个郡国,这怎么支撑得住前线的战事。

  断了补给,连饭都吃不上了的丹阳兵士气直接归零,被曹老板一路撵回了徐州。

  可见徐州的府库空虚到什么程度了,如果没有陈登、糜竺的鼎力支援,刘备就连他自己的六千嫡系都养活不了。

  糜竺作为别驾,虽然不怎么管事,有些吉祥物的感觉。

  可他的实权其实是相当大的,对州内的事务更是了解的非常清楚。

  别驾这个位置,不少人理解为高官。

  这是因为州牧或者州刺史不在的时候,行政事务一般都是由别驾代为处理。

  可实际上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别驾并不是副职,他更像是州牧之下的第一人。

  别驾这个名字的由来就很说明这个职位的含金量了。

  别驾的意思就是,他和州牧、州刺史一样,拥有专属的座驾,而在他们外出的时候,他的座驾仅次于州牧、州刺史,位列第二。

  正因为这样,所以各地别驾的人选,往往都是当地拥有大量土地,钱粮,同时又是高声望名士的人来担当。

  这种人强势起来,把州刺史给架空了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按理来说,糜竺是没资格当别驾的。

  虽然糜家有钱,但糜家不是士族圈的,他的家世是商贾。

  哪怕糜家仗义疏财,与士族圈子关系搞的很好,但不代表士族就能容忍糜竺出任别驾。

  可谁让陶谦是个不守规矩的人呢?

  相比起陶谦提拔曹宏当长史,提拔曹豹、许耽当中郎将,提拔笮融当下邳国相,并负责下邳、广陵、彭城三国的税赋钱粮输送工作。

  糜竺当个别驾,可真就算不得什么大事了,就连徐州本地士人都懒得反对了。

  毕竟他们忙着怒喷曹宏、笮融都来不及,糜竺好歹还能算是自己人。

第24章 狮子大开口

  糜竺清楚的知道现在府库里的那点东西,也就够刘备维持到夏收。

  因此,刘备能在这时候就想要屯田,并且咬牙付诸实施,这让糜竺很是疑惑,既惊讶刘备的魄力,也怀疑对方是不是藏着什么自己不知道的资源。

  对于刘备想要屯田的心思,糜竺是非常理解的。

  眼下屯田,各项物资确实都非常紧缺。

  不屯田的话,钱粮尚且还能支撑住。

  可一旦屯田,那资金物资口粮食必然处处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可架不住现在屯田的好处太大了啊。

  如果现在就开始屯田并且能够成功实施的话,那从明年开始,徐州窘困的局面将大大好转。

  屯田的效果可不仅仅是一年,早屯田早收获,投入的资源是一样的,但产出却是越早越多。

  糜竺原先还觉得以刘备稳重的性格,应该会求稳,放缓屯田的脚步。

  先尽量节约开支,压缩支出,从而积蓄物资,等到物资囤积的差不多了,再开始屯田。

  事实上也正如他判断的那样,刘备虽然没有明言,但行动上确实没有做任何有关屯田的先期准备。

  可现在看来,却是自己判断错了。

  糜竺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果敢,又或者……其实是刘封说动了刘备,临时改变了主意?

  糜竺脑海里想了很多,可脸上却没透露丝毫,还谦虚了一手:“公子过于赞誉了,方伯关心黎民生息,特地下令,元龙费心尽力,抚民屯田。我不过是攀龙附骥,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当不得公子如此褒美。”

  刘封笑了,下一刻,他就单刀直入:“倘若家父也想要屯田,不知别驾能否鼎力相助。”

  糜竺心道果然是要屯田,既然方伯决心已下,他早有报效之心,于是正色答道:“公子放心,明公和公子但有所命,竺必全力以赴。”

  刘封有些惊讶,糜竺竟然把自己也捎带上了。

  这是直接向自己卖好吗?

  刘封带着怀疑,还是按部就班的进入了下一环,狮子大开口起来。

  “不瞒别驾,这次所需钱粮甚多,整个徐州,恐怕也只能仰仗别驾了。”

  刘封看着糜竺,报出了一个让对方大吃一惊的数字。

  “预计需要口粮七万石,耕牛一百头,衣物鞋履两千套,被褥一千套,铁三万斤,钱百万,粮种三万石。”

  东汉时期,徐州主要的粮食作物有三种,分别是粟米、小麦和水稻。

  水稻对种植的要求最高,不但要求水源充沛,对日光和土壤肥力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它的产量却是最高的,平均亩产可以达到三石以上,上田甚至能产出四石以上。

  小麦则次之,对土地的挑剔没有水稻那么厉害,产量也不如水稻,但也超过了三石。

  粟米则是最低,但也最好种植,不但耐旱,对土地的要求也最低,可它的产量也是最少的。

  每亩粟米产量仅仅只有两石不到,不过粟米可以复种,每年的产量也能勉强到三石。

  汉代的粮食产出比大致为1:20左右。

  也就是1石种子,能出20石粮食。

  虽然不同的粮食会有细微的差别,但大致上是这么个比例。

  刘封这次屯田,计划屯500顷水稻田,1000顷小麦地,2500顷粟米地。

  总共4000顷,按照一亩需要10斤种子来计算的话,那需要八百万斤种子,

  汉代一石为120斤,那差不多换算下来就是三万石各色粮种。

  4000顷土地相当于40万亩地,汉代一户农民,一般可精耕80亩田地,那就需要最少五千户民户。

  按照平均一户最少4人来计算,那就是两万人。

  刘封最少要为他们准备半年的口粮,以支撑到夏收以后。

  两个成年人每个月需要3石粮食才够生存,这时候副食品非常少,至于肉几乎没有,只能靠粮食来提供能量,所以人的饭量是很大的。

  这么一个四口之家,两大两小,每个月最少需要五石粮食。

  毕竟这些农夫是要屯田的,不吃饱,是没有力气干那沉重农活的。

  五千户家庭,刘封就要为他们准备十万石粮食,好让他们支撑到收获。

  这投入是相当大的,可一旦屯田成功,屯田的收益也是极其丰厚的。

  光粮食这一项,每一季就能产出六十万石粮食。

  即便刘封比较厚道的五五分成,那他也可以净入三十万石粮食。

  而三十万石粮食,足够负担刘备再养五千军队一年的开销。

  况且这还只是第一季收获,以东汉末年农业的成熟度,很多作物都能两年三熟,甚至是一年两熟。

  只要屯田运营得当,第二年开始,产出的粮食很可能直冲百万石,这还不算农户纺织、桑农等产出。

  屯田的好处有这么多,但事情的关键,却在于刘封能不能筹措到足够的口粮和种粮。

  至于糜家有没有这么多口粮和种粮,答案是有的。

  鲁肃家不过一县豪强,家里有两个圆形大粮仓,每仓装有三千斛米。在周瑜跑去找他借粮食的时候,鲁肃随手就指了一个粮仓,借了他三千斛米。

  糜家豪富海内,为徐州首富百余年,家底怎么也比鲁肃家强上几十倍吧?

首节上一节14/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