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回乡,凭借往日名头,又打着赵祯旗号,招揽旧日一众江上打夥做伴的小兄弟,这些人虽无十分武艺,操舟驾船的本事却少有人能及。一顿酒食,众人纷纷应募。
除了李俊叔父【闹海龙驹】李福的两个徒弟【分水犀】朱小八,【潜水鲲】于贵,再有三人,一个唤作【金鲤鱼】史全,一个唤作【海鬼】胡永,再有一个【油签子】汪二。
连同李福,几人护送着家眷,一路赶来梁山府。
见礼后,赵祯笑道:“李俊兄弟,今日终得见面。兄弟高义,免青州一场水战,我已抽调船只、水手、士卒,组建一营水军,号【巡河营】,只等兄弟上任。”
李俊听了拜道:“小人无知,因看不惯官府行事,这才辜负相公好意。如今能重归相公麾下,今后必然一心一意为相公效力。”
世界日志
英豪命中带龙气,乱世烽火显峥嵘。
六月,李俊效忠,得龙气一缕。
龙气: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朝得势,草莽化龙。
说着,把李福六人都介绍了一遍。
赵祯听了,哈哈笑道:“别处水军,各有都头相帮,如今有这班兄弟,【巡河营】也不输别处。李老丈年龄大了,不好再入军中操劳。若闲不住,就在梁山做个水军教头如何?”
李福听了,连忙起身拜谢。
众人见赵祯身居高位,还如此虚怀若谷,义气为重,也是各个欢喜。
众人随李俊来此,心下也有不安。只是如今江南方腊声势浩大,官府苛捐杂税日重,揭阳镇又新来了一个【癞头鼋】张魁,勾结了【黑煞神】马雄,并江州衙门的吏目【笑面无常】马英兄弟二人,称霸揭阳镇,把持了江中买卖,不许旁人插手。众人实在生机艰难,才下定决心,背井离乡赶来梁山。
当下,赵祯设宴,款待李俊一众。
席间,不免说到穆弘、穆春二人被宋清毒杀一事,李俊听了,大哭不止:“我等四人,半年功夫,竟只剩我一人。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赵祯安慰一番,李俊止住哭声,问道:“相公,二位兄弟埋在何处?小人总要祭奠一番才好。”
赵祯便把当初火化二人尸首,宋江取走一坛骨殖安葬,剩下的都使人埋在临朐县东南二里的覆釜山上一事说了。
李俊听了,再三要去祭奠。赵祯只得应允。
第550章 穆弘骨血
因穆弘、穆春之事,昨夜宴席草草结束。第二日一早,李俊就来辞行,赵祯使人领李俊前去祭拜。
其余人等,除了李福,也都跟随李俊一同前去。
赵祯见众人义气,也自欢喜。
昨日筵宴,不曾细看变化,今日一早,李俊还不曾到来之际,赵祯细看世界日志,喜不自禁。
没想到【混江龙】李俊身上竟然有一缕龙气,如今转嫁到自己身上。
难不成自己还有称孤道寡的一天。
只可惜这世界日志只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龙气在哪都不知晓。又问过刘慧娘等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赵祯也就不放在心上。
三日后,李俊从临朐返回,见了赵祯,大礼参拜,口中道:“相公,我等已祭拜了穆家兄弟,今日就去水泊里操练军士。”
赵祯听了,让佛手取来早就准备好的印信等物,交给李俊等人,口中道:“我使赵集领你等去后门水寨,你等坐船去金沙滩水寨。如今李福老丈已在那里等候。”
李俊道:“相公放心,我等没别的本事,凫水驾船,自小就会。这营水军,小人必定尽心操练,不负相公所托。”
“临朐城里,穆太公有一物奉上,感念相公对穆家照料。”说着,李俊把手里提着的包袱送了上来。
赵祯点了点头,叫玫瑰接下,赵祯问道:“如今穆家大郎如何了?”
李俊道:“还要多谢相公,宋江这厮自招安以后,就疏离了穆家。若不是相公照顾,穆家太公并小孙子穆石柱早就让人害了。”
犹豫了一番,李俊还是说道:“相公,穆太公求到我这里,他这个孙子实在不是个做学问的,夫子都叫他气走两个,每日叫嚷着要学枪棒。穆太公只有这个孙子,说他不得,以此太公希望我转告相公,能为穆石柱寻个师傅学习枪棒。”
赵祯道:“我只知穆弘留下一子,却不曾见过,李俊兄弟既然见了,不知这孩子可吃的苦?”
李俊苦笑道:“相公,这厮今年才六岁,身高马大,不输十岁小儿。兼有一身蛮力,我去村里拜见太公时,就曾见他追着七八个孩子打。穆太公虽得相公委任,做了里正,每日少不得要去庄户家中赔礼。”
赵祯听了,也是哭笑不得,口中道:“这事我已知晓,稍后我去一封信,太公若是舍得,就叫他把穆石柱送来庄上。如今林教头的岳丈张教头正操练着庄上一众小儿。”
李俊听了,不再多言,告退后,就前往金沙滩水寨去了。
刘慧娘笑道:“这倒好,国祥这几日就说,没人与他玩耍,等穆家大郎过来,又能耍闹。”
赵祯道:“穆家只有这一个子嗣,放在我这里到底不妥。穆家也不缺金银,就让穆太公辞去里正之职,来梁山住下。每日也能与孙子团聚。”
当下,刘慧娘写了信,使人送去。
玫瑰这时将包袱打开,叫道:“官人,穆家送来一包莲种。”
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拨弄。
“还有一册古书。”
赵祯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册《齐民要术》残篇,讲的是养鱼、种莼、藕、莲、芡、芰附的法子,后头还有穆家历代种植心得。
世界日志
《齐民要术养鱼、种莼、藕、莲、芡、芰附篇》,(北魏有农学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内有养牛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养鱼六篇,此为其残卷,养鱼、种莼、藕、莲、芡、芰附篇。)
持之,可就职渔农兵种。(限制:每年不超过十个,职业者一人。)
渔农:水中耕作。
职业技能:荷田养鱼。
雪花藕莲子(三阶,揭阳镇穆家偶得异种,以此立下家业。)
种之,可得雪花藕。连食莲子千粒,精神+1。(精神不足40者,首次食用有效。)。
雪花藕(三阶)
头刀韭,雪花藕。藕分两种,一为七孔,一为九孔。七孔藕贵在其糯,九孔藕胜在爽脆。两者各食百斤,精神+1。(精神不足30者,首次食用有效。)
赵祯看了,口中道:“这是穆家传承之物,这穆太公为了自家子孙,也是舍得。”
说罢,对刘慧娘道:“慧娘,这物如今正能用上,梁山水泊里水荡陂塘,不知多少。使【清河军】挑几个临近的去处,拦水筑塘,塘里种雪花藕,放养四须鲤,就让这个穆太公做个管事。”
刘慧娘听了点头道:“不曾想,穆家竟然有这等灵物。比起张庄的【三节九孔白玉莲藕】,这雪花藕却是能量产的。”
赵祯道:“这【雪花藕】倒是与胭脂稻、珍珠稻相似,算是作物一类,并非灵植。庄里的荷花池、甲鱼池也种上些。说不得荷花池、甲鱼池里的黑蚌、黄运甲鱼吃些雪花藕,兴许还能进阶。”
刘慧娘点头道:“我先使人把这两处种上。拦水筑塘,还要一些日子,这段时间正可以浸泡莲子。说起来,这【雪花藕】还是官人寻到的第一个入阶作物,好在不需灵田就能种植。”
桂花道:“若是这样说来,我倒是知晓一物,或许也有这个功效。”
见赵祯看向自己,桂花道:“召家村有一片桃林,大片都是甘甜的蜜桃,唯独靠山根的十余亩,桃子小小的,桃肉干瘪,只当中一颗大桃核。每年我都采来,剥出桃仁,与红枣、粳米,混着蜂蜜,熬成粥,供给庄主、夫人享用。庄主还曾说过,这粥喝了能增气力。”
薄荷道:“说的是,换成别的桃仁就不成。当初也是庄主、夫人爱吃,这片桃林才不至被砍伐了。说起来,这片桃林比旁的早半个月成熟,今年也到了采摘时节。也不知是否还有人记着。”
赵祯听了,心下道:难不成真是入阶的作物。问道:“既然这桃仁熬粥能增气力,如何不多种些,拿出来售卖,也是好大进项?”
桂花道:“官人,说也奇怪,用这树的桃核种在旁处,结出来的果子依旧是蜜桃一般。只山脚下那一片才如此。”
赵祯听了,恍然大悟。
第551章 由头
原来,这种作物在主世界也有个名目,叫地域灵作物。就比如赵祯这里的四须鲤,就只长在梁山水泊里。【黄运甲鱼】也只长在丁马乡马家湖中。
这也是许多拥有幻世界的职业者,能依仗幻世界售卖此类地域作物,大发其财。只是一旦身故,后代却不能继承,没了财源,败落下去的也不在少数。
赵祯当即使人发鸽信给调任蒙阴,署理县事的原费县主簿李玉涛,知会已改名召家寨的知寨徐庆,使人采摘这些异样桃子,并把桃核晾晒后,送来白石庄园。
赵祯用明察看过后,便知端的。
自李俊上任以后,又过去三日,已是六月天气。这日,赵祯拿着【君玉青篦扇】,和程婉儿等妻妾,都在荷花池旁的水榭里消暑。吃着冰冻过的果子、甜酒,好不自在。
夫妻几人,在水榭里玩闹,吵闹声惊醒了荷花池中的黑蚌。
这黑蚌自上回吐出两颗【碧泉珠】以后,再不曾冒头。今日竟然又挪了出来,只见这黑蚌来到岸边,缓缓张开两片蚌壳,叮叮咚咚,吐出一堆珠子,落在水中,又缓缓沉入池塘去了。
程婉儿见了,指着水面道:“官人,这回吐出的是珍珠吗?怎么这么多?”
最好动的屠俏已挽起纱裙,走入水中摸索起来。
只听一声惊叫:“好凉。”
不一时,屠俏盛了满满一手帕珠子回来。
赵祯看时,
世界日志
霜花珠(一阶,珠呈圆形,枣子大小,通体晶莹剔透,光滑如玉,微泛寒气。)
效果一:凝霜,入手冰凉,散发寒气。
效果二:配之,富贵+2。
数了数,这一堆霜花珠竟然有二十二颗,着实让赵祯吃了一惊。
陈丽卿道:“难不成,这黑蚌要一次补上前几个月的量。”
扈三娘听了笑道:“管他呢。这珠子握在手里,可是凉快的很。若是拿上一颗,这天气,可是舒服的很。”
程婉儿听了道:“三娘说的是,我等各挑一颗,放在香囊里,正能纳凉。桂花,你四个随侍官人左右,也各取一颗佩戴在身。”
众人听了,各自上前取了一颗【霜花珠】,赵祯身怀二阶【招暑纳凉珠】,倒是不需此物。
“今后有了这珠子,夏日可就好过多了。”屠俏道。
赵祯看着身前还剩下的九颗【霜花珠】,对程婉儿道:“留下五颗,其余四颗夫人拿去,送给老夫人们消暑。”
正说着,透过窗户,远远的,见赵元礼带着阮小七往这边走来。
赵祯起身对程婉儿道:“看来今日也不得清闲,娘子在此耍乐,我去看看阮小七何事还要亲自走一趟。”
说罢,赵祯起身,刘慧娘并桂花四人也起身,随赵祯走出汀荷水榭。
见礼后,赵祯看着满脸怒气的阮小七道:“兄弟,何事这般气愤?”
阮小七怒道:“相公,我这里有件不平事,请相公做主。”
“何事还要我做主,难不成州县官吏还不能审理?”赵祯问道。
阮小七道:“回禀相公,这事却非州县官吏能管。”
当下,阮小七把这件不平事来龙去脉一一说明。
原来,自从赵祯尽占八州之地以来,梁山境内也没苛捐杂税,以此,庄户都能吃饱穿暖,没了破落户,治安就好。阮家老夫人住不惯城里,以此又搬回石竭村去。
阮小七自从统领【虎营】以来,巡视各处水域十分尽责,今日阮小七回家探母,正碰着一人冲撞队伍,当街拦路,叫阮小七亲随拦下。
这人阮小七也认得,他家与阮家相似,都没了老父,家中只有一个老母。刁家兄弟二人,与阮家三兄弟一般,守着石碣湖,原先也是打鱼为生,光身汉子,没有娶妻。
哥哥名叫刁桂,绰号【无毛螃蟹】,为人性刚而诚朴,不善周旋,一年中常在村里住,难得出外。
兄弟叫做【扁头鲻】刁椿,口舌伶俐,每逢捕捉到鱼虾,都是刁椿上镇去卖,易些柴米回来,一家母子三人,却也很安逸过度。
兄弟二人都十分勤恳,忙着打鱼,倒也能够赚钱过活。
当初三阮还没杀官差投奔赵祯时,和刁家兄弟也曾结了大夥,同去湖泊里打鱼,卖钱均分。
阮小五、阮小七都喜赌钱,每上镇去大赌,回来时输得精光,家中没了米粮,便往刁家婆婆那里借些,刁家婆婆总照数给他,不曾回绝过。以此阮小七见了刁家婆婆这般模样,当下吃了一惊,问道:“婆婆,你家不是搬去了巨野,如何喊冤?”
只听刁婆婆道:“七郎,看在往日情份上,救一救我家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