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第465节

  官家说是让他还韩王一个清白,但实际上,只怕是他真正的调查韩王,一旦发现问题,那……

  “殿下,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你说的那些话,原来收复失地最大的问题真的不是战争,而是朝廷,并不是谁都想收复失地的啊。”

  顾千帆心中一阵感慨悲哀,但作为臣子,他还是不能违背官家的旨意。

  回到家中,顾千帆安排好家里的妻儿,让人给赵怀恩送去一封密信之后,便带着人前往了边境。

  赵并不知道顾千帆带人来了边关,现在他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燕云十六州和辽国的身上。

  眼见距离自己完成系统任务已经不远,他肯定要全力以赴。

  于是乾兴二年春,朝廷第三次准备跟辽人和谈的时候,赵直接率领大军对燕云十六州展开了攻势。

  辽人显然没有料到赵居然敢如此大胆,直接进攻燕云十六州,而且速度还十分的快,都没给他们反应时间,就展开了攻势。

  一时间,辽人守军被宋军杀的丢盔弃甲,连连失地。

  这一消息传到辽国上京,辽国朝廷上下将宋朝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们都认为大宋来找他们和谈,根本就是一个幌子,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让赵率军入侵,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宋人的奸计显然是得逞了,但是此举也激起了他们的怒火,他们一定会让宋人付出代价。

  于是乎,在辽国上下都暴怒的情况下,辽圣宗下令集全国之力反攻大宋,聚集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赵趁着辽人防备不及,一口气连夺了五州之地,燕云十六州虽然被辽人侵占多年,但这片土地上依旧生活着很多汉人,以至于当赵率军打过来,夺下地盘之后,根本没有费多大的功夫,就收复了失地,改旗易帜。

  顾千帆在领了皇命州,他的速度并不慢,只是为了拖延时间,一路上都在清扫沿途寇贼,所以当他到北疆的时候,赵早就已经不在边境,率兵攻入了燕云十六州,而且只用短短的一个多月,就已经收复了五州之地,打的辽人落荒而逃。

  得知这个消息,顾千帆震惊的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他完全没想到辽人会这么弱,不对,不是辽人弱,是赵太强了。

  如果让赵继续打下去,那岂不是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顾千帆惊喜不已,同时他心中也升起了浓浓的担忧。

  因为他不敢确定官家对赵是什么样的态度,而赵进攻燕云十六州,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得到京城方面和官家的同意,如果官家要对赵动手的话,完全可以用这个罪名给赵治罪。

  顾千帆心中担忧,但他还是将赵取得的战果,用皇城司最快的传递方式送回了京城。

  他现在只能期望官家在得知韩王收复燕云五州之地的震天之功后,能赦免韩王的罪责。

  如此,他还觉得不够安心,于是又简单的调查了一下边境的情况,然后就碰上了他的前任上司雷敬。

  从雷敬口中得知辽国皇帝整兵五十万御驾亲征的消息后,他留下了一些手下帮忙,快马加鞭的回了京城。

  赵这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复五州之地后,就再也无法继续,因为辽帝耶律隆绪已经御驾亲征,率领五十万大军抵达了燕云之地,并且阻拦在了宋军前进的道路上。

  五十万辽军,数量上还要超过赵统领的北疆二十多万宋军,不过双方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开战。

  汴京城。

  朝野上下得知辽国倾全国之力,募兵五十万奔袭边疆之后,赵恒和百官都慌了神。

  这个时候,朝堂上下格外团结,纷纷上奏赵恒,调兵前往北疆,迎击辽国大军。

  朝中大臣们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尽管他们对赵百般不满,但这个时候,若是不派兵支援,赵如果没能顶住疯狂的辽人,辽人势必会入侵大宋腹地,灭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跟有可能灭国比起来,其他的都不重要。

  赵恒也很清楚,他可不想经历梦中的靖康之耻,于是赵恒不仅从四方调集了四十万厢军、藩兵,还调了二十万禁军,合计六十万大军增援北疆。

  毫不夸张的说,赵现在已经到达了大宋武将的巅峰,手握近百万大军,在大宋一朝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以说只要他想,皇位唾手可得。

  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他将辽国逼得太紧,使得辽帝不顾一切出兵南下伐宋。

  一年之后,乾兴三年春。

  赵率军大败辽国大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消息传遍天下,轰动了整个大宋。

  汴京,皇宫。

  “官家,这是辽人使臣奉上的国书。”

  崔内侍将辽国的国书小心翼翼的放在赵恒面前,然后退到了一旁。

  赵恒最近心情极好,被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在他在位时收复,光凭这一点,他就能比肩太祖皇帝,甚至超越了太祖和太宗皇帝。

  如今,他都不需要提泰山封禅的事情,就有无数吹捧他功绩的朝臣让他去泰山封禅,让他心花怒放。

  赵恒打开辽国的国书,看到上面的内容之后,先是高兴,然后又是怒不可遏,最后叹了口气,显得颇为无奈。

  这是辽国请求和谈的国书,除了请求和谈之外,还谴责了韩王赵破坏两国邦交,是两国战事的罪魁祸首,让宋朝廷立刻召回赵,并且给予惩罚等等,否则他们大辽必将倾全国之力,跟宋朝廷血战到底。

  明明是来求和的,但字里行间依旧充满了高高在上的感觉,最后甚至还威胁上了他们大宋。

  战败方还这么狂,正常情况之下,战胜方是绝对不会给面子的,可偏偏大宋是个特殊的存在。

  虽然赵击败了辽国大军,但宋朝一直生活在辽国的压迫下,不少人对辽人都有一种骨子里的畏惧,也就是赵大胜,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歼灭了辽国近三十万大军,才让宋朝上下取回了信心。

  只是作为皇帝,赵恒考虑的更多,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这已经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壮举和胜绩,确实已经没必要继续打下去。

  更重要的是,也打不下去了。

  跟辽国打仗的这两年,国库花费巨大,就连他这个皇帝都不得不节衣缩食,若是再继续打,大宋国库真撑不下去了。

  再者说了,燕云十六州已经收复,再去抢辽国的土地完全没必要,那些贫瘠的土地,他根本看不上。

  所以赵恒也倾向于停战和谈,只不过辽人的态度让他十分不满,他们可是打了胜仗的,该提的条件必须提,态度也必须强硬。

  “辽人请求和谈,你觉得让谁跟他们谈合适?”

  赵恒放下国书,随口问旁边的崔公公。

  崔公公愣了一下,躬身道:“官家,老奴一介残缺之人,不敢妄言国事。”

  “你啊。”赵恒笑了笑:“朕让你说,你就说。”

  崔公公躬着身子,偷偷看了眼赵恒,装作思索的样子想了想,沉吟道:“此番两国之战,是韩王殿下率军取得的大胜,老奴认为韩王殿下最合适,而且召韩王殿下回京,也可避免辽人狗急跳墙危及殿下安危,再起两国战端。”

  赵一笑:“我倒是没想到他,那小子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

  整个大宋,对外态度最强硬的不少,其中柯政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但就是柯政,在赵面前也只是个弟弟。

  于是,赵恒在召集百官商议此事后,下了召赵回京参加和谈的圣旨。

第413章 回京,谈判

  北疆,燕云之地。

  赵一开始只是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系统主线任务。

  可这两年打下来,他跟辽人早就已经结下了血海深仇,不死不休。

  所以战胜辽军,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赵心中涌出了干脆一鼓作气灭掉辽国的想法,刚好现在军中气势正盛,说不定还真有机会。

  而辽人一方,发现赵率军攻入辽国本土之后,可谓举国惊惧。

  这两年,他们的皇帝御驾亲征,都被赵杀的丢盔弃甲,国内大半的兵力都折损在了边境,已经没有了再战的底气。

  正是因为如此,辽帝才会派出使者前往大宋,请求和谈。

  赵率军在辽国本土攻城略地,所向无敌,已经占据了两州之地,可就在全军休整准备进攻第三个州的时候,京城传来圣旨,让他立即停战,回京参加两国和谈。

  为了防止他抗旨不尊,赵恒还特意派了顾千帆带领三千禁军,“护送”赵回京。

  “殿下。”

  “嗯,朝中是怎么个情况?”

  顾千帆组织了下语言,回道:“此次和谈是官家下的旨,引起了不少朝臣的反对,只是我听萧相的意思,官家停战和谈也是无奈之举,国库已经快支持不下去了,不过官家也说了,这次必须要辽人付出代价,所以才让殿下主持和谈。”

  赵点点头:“知道了,走吧,回京。”

  有三千禁军护卫,赵的行进速度自然快不起来,从边疆到京城,足足用了一个多月,直到夏末初秋才回到京城。

  算算时间,正好三年。

  时隔三年,再次回到东京城,赵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虽然自赵盼儿回京之后,他一直都有跟家里互通书信,但毕竟有两年未见,心中甚是想念妻儿,所以回到京城后,他直接回了王府。

  韩王府,得知赵进城的消息,赵盼儿就开始收拾打扮准备进宫,毕竟在她看来,赵征战回京,肯定会第一时间去拜见官家。

  结果谁承想,她不想还没有出门,就听到门外有人喊。

  “殿下回来了,殿下回来了。”

  三年未归,此番携大胜回来,让王府中的所有人都激动无比。

  赵缓步走进王府,一眼就看到了从院子中冲出来的赵盼儿,直接伸出双手将赵盼儿抱了起来。

  “盼儿,我回来了。”

  赵盼儿激动不已,强行止住眼泪,哽咽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抱了一会,注意到赵盼儿穿着王妃吉服,赵问道:“你这打扮,是准备去干什么?”

  “这不是殿下你回京了吗,我准备进宫,正好晔儿前两年被母后接到宫里去了,你怎么没把他带回来?”

  赵一愣,笑道:“我进城就直接回府了,还没有入宫。”

  “啊?!”

  赵盼儿一声惊呼,有些急道:“你没进宫,直接就回府了,父皇他……”

  “一路奔波,浑身都快臭了,我回府换身衣服,父皇不会说什么的。”

  听到赵这么说,赵盼儿也就没再多说什么,赶忙吩咐人准备洗浴,结果她刚说完,就被赵拦腰抱起来,大踏步进了盥洗室。

  洗了个通体舒泰的鸳鸯浴,浑身酸软的赵盼儿趴在赵身上一动也不想动,一边感受着赵的气息,一边诉说着这两年的思念。

  等到两人说完话,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赵索性留在王府,准备第二天再入宫请安。

  翌日,文德殿。

  赵和赵盼儿刚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小娃娃从里面跑出来,后面还跟着喊慢点的绣茵和刘婉。

  “母妃。”

  小家伙见到赵盼儿进来,当即脆生生的喊了一声,然后站在赵盼儿和赵面前,仰着小脑袋一脸好奇的打量着赵,一点也不怕生。

  “你还知道回来啊。”刘婉抱起小家伙,佯怒道:“一去就是三年,连你儿子都不认识你了。”

  小家伙挺聪明的,听到刘婉这么一说,扑扇着明亮的大眼睛问道:“你是我父王吗?”

  “对,我就是你父王。”

  赵一脸宠溺的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正准备再说点什么,却听里面传来赵恒的声音。

  “还不滚进来。”

  语气中带着些许怒意,很显然是不满赵昨日先回了王府没入宫请安。

  “你啊你,回京也不知道先来给你父皇请安,赶紧进去吧。”刘婉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给赵使了个眼色,最后招呼着赵盼儿走了。

  时隔三年,父子二人再见面,气氛远不如之前的和谐,赵恒一直借着各种事情,骂骂咧咧个不停,但赵却明显能感觉到,赵恒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变化。

  如果说三年前,赵恒对他多少有些忌惮,那么现在已经完全将他视为了继承人。

  与其说是骂,还不如说是教导。

首节上一节465/5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