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161节

  科研成果这方面,当然是由哈工大分五成,剩下的五成则由机电部两家单位分配。

  敲定之后,项目就正式开始了。

  同时,哈工大在敲定了这个步进重新光刻机项目之后,马上就开始招人了。

  必须得有更多的科研人才加入,否则的话,这个项目结束了,哈工大还是会很难。

  项目定了下来之后,王多鱼总算是可以回归之前的生活了。

  转眼时间,来到了八月底。

  王多鱼的证明论文已经写得七七八八了。

  从模性提升这个数学工具,再到证明所有半稳定椭圆曲线是模性的,他足足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对他来说,这个时间还是十分漫长的。

  尽管从外界看起来,他这个月也不是将全部精力放在证明论文上面,可实际上,他确实如此。

  因为不管是给杨念真他们上课,还是其他工作,他都不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只是浪费他的时间而已。

  相反,这篇论文的证明,才是真正耗费他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项目。

  八月底眨眼就过去了,九月马上到来。

  而这个时候,授课已经到了尾声阶段,王多鱼对杨念真他们这群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也快到了一个验收结果的阶段。

  王多鱼却顾不上那么多,匆匆忙忙地结束了课程,扭头就扑进办公室,继续他的论文研究。

  当最后一个字写完之后,王多鱼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走出办公室的时候,王多鱼却是看到了杨念真、段东明、陈延慧他们几人,心情还不错的他,不由好奇地询问:

  “你们怎么还留在这里?你们不是应该回学校上课了么?”

  “不是啊,我们没有回去,王教授,你是不是没有听到我们之前说的话呀?我们暂时不回学校,要在哈工大这边多待一个月的时间.”

  杨念真他们几人顿时解释了一下,王多鱼错愕地点头。

  似乎还真是这样,只不过他当时没有在意这件事,给忽视了。

  陈延慧此时已经壮着胆子问道:

  “王教授,您是不是已经证明了费马猜想呀?”

  此话一出,大家都纷纷瞪大眼睛,杨念真几人更是惊呼了起来,旋即又捂住了嘴巴。

  费马猜想是怎样的一道顶级数学难题,大家都十分清楚。

  并且杨念真在七月份的时候,还跟着王多鱼一起前往普林斯顿大学,那会儿在大礼堂上,她可是亲耳听到后者跟丘成桐打赌,看谁更快地完成费马猜想的证明。

  结果万万没想到,如今看来,是王多鱼先完成了任务。

  “哪有?你们想太多了!”

  王多鱼摇头否认了。

  他虽然已经完成了,但这可是烟雾弹,他必定不会让外界知道。

  就算让丘成桐先一步完成证明,他也不会这么快提交论文,何况丘成桐怎么可能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呢?

  在过去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当中,顶级数学家数不胜数,可就是没人能够证明费马猜想。

  丘成桐虽然非常牛逼,但绝对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

  因为王多鱼根本不担心这件事,他可以慢慢来。

  而他之所以要先完成论文,那是因为他需要处理其他事情啊。

  要知道,现如今他手头上有很多个项目呢,仅仅只是掌上游戏机项目,便有步进重复光刻项目、芯片设计与研制项目、掌上游戏机电池项目、液晶显示屏的设计与研制项目、《中国方块》游戏卡带项目等。

  “行了,我不跟你们唠嗑了,你们自己忙去吧。”

  说罢,王多鱼就转身离开了。

  可是他身后的杨念真等人,却是不太相信。

  毕竟今天之前,王多鱼一直都是被鬼撵一样,每天的安排都十分紧凑。

  只有今天,才是如此这般悠闲。

  八月底的那会儿,大家都感觉他在上课时,偶尔还会露出笑容,这铁定就是论文有突破了。

  接下来一周的时间,王多鱼将论文整理抄写好,然后准备再花半个月的时间,翻译成英文,搞掂之后,他就会收起来,等过段时间再发表。

  九月九日,王多鱼找到了吴从,跟后者了解目前哈工大数学期刊的筹备情况。

  此前吴从、刘桃顺等人跟着一起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参加报告会,还有就是交流和学习国外的那些先进经验和学习方法。

  其中之一就有关于《数学年刊》等杂志的学习。

  “王教授,我们倒是筹备得还不错,印刷、翻译等都没有问题,但有问题的是论文质量,我们花了两三个月收集上来的论文,除了薛晓玲和荣光夏他们两人的论文能够用之外,其他人的论文都不行”

  吴从闻言,顿时大倒苦水!

  论文质量不高,那么外界就不太可能订购。

  王多鱼顿时皱眉不已,他倒是想把他那篇论文放在哈工大这本杂志上面首发,以此来打开局面,然而就怕后续没有其他论文,起调太高,后续其他人接不住,咋办?

  因为一本杂志不可能只有王多鱼这样一位作者的啊。

  可目前来说,整个哈工大,甚至是整个中国境内,顶级数学家就那么多,还能够创作出高质量论文的青年数学家,那就更少了。

  《数学学报》苏步青都主动跟王多鱼邀稿,《中国科学数学》等多家杂志也同样如此,他们之所以这样,还不是没有足够多高质量的论文?

  “吴主任,那就继续筹备,我们可以从稿酬方面下手,反正现在我们哈工大的经费还算充足,所以给作者的稿酬可以适当高一点,但质量绝对不能够降低”

  沉吟片刻,王多鱼如是说道:

  “另一方面,我们发售的杂志定价可以再低一点,我们力求扩大我们杂志影响力,但绝对不可以免费派送,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事情!”

  吴从点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看向王多鱼好奇地问道:

  “对了,你最近不是在证明费马猜想嘛,你有没有写完论文?或者有没有阶段性的科研成果?”

  王多鱼只是微笑表示还需要等一等。

  此事聊完之后,王多鱼就没有再聊了。

  《哈工大数学期刊》的筹备工作只能够慢慢来,由吴从他们先完成初步审稿,紧接着他们组成的审稿组进行第二轮审核。

  到时候再交给王多鱼来进行终审。

  以王多鱼现在的身份,由他来完成终审,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还能够提高这份杂志的专业性呢。

  只不过哈工大目前没有多一位顶级数学家,否则的话,交叉审稿会更好。

  刚走出办公室,王多鱼迎面就看到了保卫科职员,对方递给他一封信。

  打开一看,好家伙,又是刘晓俪。

  她想干嘛呢?

  不过这一次不是老地方见,而是刘晓俪的吐槽。

  事儿还不少,主要是因为他在八月初写完了《雪城完结篇》寄出去之后,《京城文艺》很快就开始连载。

  同时也已经排版印刷,准备出版这本小说。

  但也因此,很多读者来信,比以往都要多。

  刘晓俪来信说,她在上周前去了一趟京城,帮他将那些读者来信领走了,目前已经拆了很多信,总共有四千八百块钱的读者打赏。

  然后就询问王多鱼,这笔钱应该怎么处理?

  什么怎么处理?

  暂时只能存着呗,又不可能投资买房,也不可能拿来干嘛。

  什么买古董投资,又或者是借给别人来做生意,这些都不可取。

  因此除了存着,还是存着。

  就好像王多鱼从美国带回来的五万美金,到现在也没有动过。

  看完信件之后,王多鱼便回到自己的办公桌,然后给对方回信,拿出一千块钱,让她自己随便处理,是花了也行或者干嘛都行,还剩下的钱就存着。

  等他写完信件之后,想起许久没见的朱玲,于是便去找刘德本,准备过两天去一趟京城。

  后者当然是有求必应,但需要他把这边的事情安排好,毕竟掌上游戏机项目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两天之后,王多鱼来到闫家岗机场,出发前往京城。

  他赚钱多,但花钱也是挺快的。

  如果是公务出行,乘坐飞机这些当然可以报销,但是像现在,肯定是他自己出钱了,自然不能够再薅学校的羊毛了。

  到京城之后,王多鱼特意去菜市场买了一只老母鸡和一只大公鸡,还买了不少补身子的中药。

  这些药材方子是之前丈母娘从京城中医药大学季老教授那边得来的,王多鱼也还记得药材方子是什么,所以直接照着买就对了。

  回到锡拉胡同六号院,王多鱼亲自下厨,收拾这两只老母鸡。

  老母鸡用来熬汤,另一只大公鸡则是做成了疆省大盘鸡。

  等到傍晚方贞和朱玲母女俩回来的时候,王多鱼都已经准备好了。

  看到这一幕的母女俩,都面面相觑,然后欣喜不已。

  特别是朱玲,那叫一个感动呀。

  尽管因为两人聚少离多,且两人因为怀孕、前途等闹过矛盾,但成亲之后,王多鱼还是很少做饭的。

  这可以说是王多鱼第一次如此主动地准备好饭菜,等她回家吃饭。

  “多鱼,你的工作都告一段落了吗?”

  吃饭的过程中,方贞顺嘴打听道。

  此前七月下旬的时候,王多鱼从美国回来,却只是匆匆地跟朱玲见过一面,然后就返回哈工大了。

  现在已经是九月十一号了,距离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了。

  当时王多鱼只是简单说了一下他有很多工作需要忙碌,开学才能够再回来京城。

  “嗯,暂时可以松动一下了。”王多鱼笑着点头,又给朱玲夹了一块鸡腿肉:

  “你多吃点,你照照镜子,都瘦了,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你肚子里的小家伙都已经五个多月大了,你得照看好你自己和宝宝”

  然后,他就收获了一个白眼。

  她瘦了?

  朱玲几乎每天都会上称查看自己的体重,因为她所在的单位就有这样的体重秤,非常方便就可以查看她自己的体重。

  结果就是她的体重每天都在涨,她自己还做过记录,从七月开始,到现在她都已经涨了将近十斤的体重了。

  要不是脸部还不是那么明显的圆润,朱玲现在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大胖子了。

  五个月大的宝宝,小腹都已经开始圆滚滚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161/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