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这也太香了!!
“五花肉怎么就错了呢?不都是半肥瘦的肉吗?”周杰跟着进厨房,虚心求教。
现在周砚在他心里,已经是川菜大师了。
赵不甘人后,也跟着进厨房,回锅肉是她最拿手的好菜,是她在老周家掌控厨房的依仗。
周砚这小子要夺权,她……得先尝过了才会决定要不要给他。
“二刀肉的皮和瘦肉之间是肥肉,下锅煮二十分钟即可捞出备用,吃起来嫩中带脆。而五花肉的肉皮与瘦肉之间筋筋吊吊的部分,要煮很久才能软烂,不然吃起来绵扯扯的,适合做红烧肉和扣肉。”周砚笑着给两人解释道。
“还有这种讲究啊?”
赵和周杰皆是若有所思,他们平时要做回锅肉,到肉摊上有啥肉买啥肉,五花肉没有就买猪头肉,反正回锅炒一炒也好吃。
“杰哥,烧火。”周砚招呼周杰打下手。
“要得!”周杰自觉转到灶后边,往灶里塞一把捆好的稻草,拉了两下风箱,残留的几颗炭火立马将稻草引燃。
周砚舀了两瓢冷水下锅,锅里丢一块拍扁的生姜,几段葱,然后把清洗好的二刀肉切成三指宽,六厘米长,下入锅中。
“肉切三指宽就够了,太厚了不容易煮熟,锅里加葱姜,冷水下肉,煮出血水和浮沫,及时打掉,肉基本就没有血腥味。”周砚边做边给两人讲解。
肉在锅里煮着,周砚顺道把其他食材给备了。
店里备的豆瓣是郫县豆瓣,按年份分新老,老豆瓣发酵时间长,酱香浓郁,但色泽要更深一些,拿来炒回锅肉会发黑,颜色不太好看。
所以用的是新豆瓣,捞出来剁细,回锅肉上色全靠它。
“你还专门去买甜面酱啊?用白糖不行吗?”赵看着周砚手边打开的甜面酱,好奇道。
“甜面酱能够起到解油,解腻,增香的功效,白糖虽然也能提鲜,但加多了反倒腻人。”周砚解释道。
蒜苗洗净,拿刀先把肥大的头子轻轻拍破,切斜刀,两头尖,蒜苗的味道能够最大限度释放,蒜苗白和蒜苗叶分开。
二刀肉煮了约摸二十分钟,拿筷子一下能戳进瘦肉,就差不多有六七分熟了,捞出切片。
“切肉这一步非常重要,你们看着,要把肉切成两毫米厚,就跟铜钱差不多,太厚炒不入味很肥腻,太薄一下锅就卷起,肥肉爆成油渣,嚼都嚼不动。”周砚捏起一片肉,“肉的中间还有夹生,这样的状态是最好的。”
赵和周杰把手揣在前边,认真听,认真看,俨然像是两个小学徒。
也不知道为啥,平时炒个回锅肉哐哐几下就出锅,下饭就是香,但到周砚嘴里这么一转,这菜好像一下子讲究起来了。
一斤二的肉,周砚没有一锅炒完,留了四两装碗里等晚上再炒,更新鲜美味。
“火力增一点,但不要猛火,先下入菜籽油,倒入肉片中小火爆一下,你看,一下子就收缩了,变成了一个标准的灯盏窝。”周砚翻炒着卷曲起来的肉片,刨到边上,切细的豆瓣酱用锅底的油先炒熟、炒香,然后将肉一起翻炒。
原本白色的肉片,顿时染上了红亮的色泽。
加一勺甜面酱翻炒出香味,下入蒜苗头子翻炒,最后下入蒜苗叶子,翻炒几下后直接出锅装盘。
红亮的肉片卷曲成灯盏窝泛着油润的光,白色的蒜苗茎,绿色的蒜苗叶,融成了一盘完美的蒜苗回锅。
回锅肉的浓香夹带着蒜苗的香气,随着热气扑鼻而来。
“咕噜。”
赵和周杰同时吞了吞口水。
“好香香啊!我也想康康!”
周沫沫也闻着味跑来了,凑到灶台前,踮起脚尖想要瞅一瞅。
她太小了,踮起脚尖还不到灶台高,瞧不见盘子里装的什么,可把她急坏了。
“看嘛,你哥哥做的蒜苗回锅肉,今天中午我们吃肉肉。”赵铁英把她捞了起来,笑着说道。
“哇哦,看起来好好吃啊,锅锅好腻害!”周沫沫拍着小手,已经忍不住咽口水了。
“走嘛,端出去,干饭!”周砚端起这盘分量不少的回锅肉出了厨房。
赵红和周杰把米饭和碗端了出来,一人分双筷子。
除了回锅肉,还打了两碗跷脚牛肉,煮了一碗莲花白当素菜。
不过,今天中午的主角,必然是放在桌子正中央的这盘蒜苗回锅肉。
卖相极佳,香味扑鼻,和他们平时做的回锅肉,是有些不太一样。
“别光看,动筷啊。”周砚笑道。
“我先来尝看。”赵拿起筷子,先夹起一块回锅肉,里边还包着一截蒜苗,拈起来摇摇晃晃,弹性十足,泛着油光,一闪一闪的。
一入口,皮子香糯,肥肉入口即化,瘦肉一点不柴,嚼起来还有点弹牙,一口下去,肥而不油,香而不腻。
夹在中间的蒜苗一并咬开,特殊的清香与回锅肉融合在一起,味道简直不摆了!
赵举着空筷子回味了一会,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好吃,以后家里的回锅肉,就交给你来做了。”赵看着周砚说道,欣慰中带着一丝惆怅。
这可是她掌勺了二十年的拿手好菜,却要在今天交出掌勺权。
但夺勺的是周砚,而且拿出了这样一道美味的蒜苗回锅肉,她不服也不行啊。
甚至……还有点想学。
这比坝坝宴上的乡厨做的还要好吃,乡厨用的都是五花肉,口感确实不如周砚用二刀肉做出来的好。
“四这就服了?我来试试。”周杰夹了一块回锅肉喂到嘴里,表情先是震惊,再到迷醉,最后变成了惊叹。
这回锅肉也太香了吧!
他实在想不出多余的词汇来形容,肉软糯中带点弹牙,蒜苗怎么会炒的那么香?
咸香中带着些许微微的回甜,复合的滋味让人迷醉,也让人想要扒拉米饭。
周杰端起碗,狠狠的扒拉了两口米饭,喷香的甄子饭搭配回锅肉,可太美了。
“周砚,以后咱们家聚餐,回锅肉必须你来做,奶奶要来都不行!”周杰看着周砚,一脸认真。
他愿称之为最美味的回锅肉!
没有之一。
“这话,下次要你跟奶奶说哈。”周砚笑道。
“肉肉好好吃,我要吃三碗饭饭!”周沫沫也已经吃上了,腮帮子嚼着肉鼓鼓的,小脑袋还跟着一晃一晃,吃的可香了。
她太小了,还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好吃。
但肉肉很香,比妈妈做的好吃,没那么辣辣。
周淼和赵红吃了,也是连连称赞,都说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回锅肉。
周砚最后才动筷,夹了一块回锅肉,卷起一根蒜苗,这是最正确的吃法。
一口下去,他的眼睛微微眯起,细细的去体会肉在唇齿间的微妙变化,这种感觉非常有趣,像是在复盘。
二刀肉的绝妙口感,精准的刀工,恰到好处的火候,完美的调料,最终烹饪出这一盘口感绝妙,风味独特的蒜苗回锅肉。
他做到了!
完美蒜苗回锅肉,成了!
一口气更两张,连着看更舒服~~~
求月票和追读,要是明天月票破2000,再加一更!
第62章 祝你粑粑永远畅通!
一盘回锅肉,连蒜苗叶都被吃的精光,最后盘子里只剩下一汪红亮的油。
“好吃,爱吃,下次肉我买,你来炒,多炒点,我还能多下一碗饭。”周杰意犹未尽,已经开始预约下一次。
“这蒜苗回锅肉确实巴适得板,要上菜单吗?”赵看着周砚问道,她现在已经完全接受掌勺权被夺的结果,开始想着让客人也吃上美味回锅肉的事。
同样一份回锅肉,周砚做出来的实在好吃,不是家常风味能比的。
材料大差不差,区别就在火候和调味上。
不光好吃,还特别下饭,这菜客人肯定喜欢。
“明天就上,我已经和刀儿匠打了招呼,让他们把二刀肉给我留着。”周砚笑着应道,顺手把周沫沫嘴角的两颗米饭给揪了。
“锅锅,晚上还吃回锅肉嘛。”周沫沫眼巴巴望着他,嘴里蹦出一个字:“香!”
“要得,晚上还剩了四两肉,还能炒一盘儿。”周砚笑着点头。
“锅锅你太好了,我永远爱你!祝你长命百岁!”周沫沫凑过来,拿脑袋蹭了蹭周砚的手,像只温顺的小羊。
“沫沫,我呢?我呢?”周杰笑眯眯道。
“杰锅锅……”周沫沫歪头想了想,“祝你粑粑永远通畅!”
“啊?”周杰挠头,“倒也是个美好的祝福。”
对于大部分成年人来说,这个祝福和长命百岁一样让人欣慰。
吃过饭,周杰和周砚坐在门口的树下,他开口道:“周砚,你这个跷脚牛肉我学的差不多了,我要按你这方法做的话,价格也定六毛钱一碗嘛。”
“你在码头做,要是卖六毛钱一碗,一天怕是卖不出去二十碗,那挣得比你们以前还少。”周砚摇头。
周杰有点急了:“那我也不可能卖的比你便宜撒?我要是卖的比你便宜,不就是故意抵到你做生意了。”
周砚笑着道:“这件事我其实也考虑过,要不你就做个价格梯度,不加牛肉的跷脚牛肉卖五毛钱,价格比你之前提了一毛,但味道有显著提升,里边又加了中药,成本上浮,客人更容易接受。
加牛肉的卖六毛,一毛钱四片牛肉,咱一分钱不挣他。懂吃的客人只要吃上两回,肯定都会选六毛加牛肉的,但那些价格敏感的客人,也有五毛的选择。”
周杰听完认真琢磨了一会,拍手道:“这方法好!周砚,还是你脑壳灵光!”
“走嘛,我们现在去一趟嘉州买香料和中药,刚好吃饱饭消消食。”周砚起身去推车。
“苏稽也有中药店,为啥子要去嘉州呢?”周杰疑惑。
“要是我们的跷脚牛肉卖的起价,又卖的好,不出三天就会有人想学我们的配方。有心人去中药店一问,就晓得我们用了哪些东西,调整用量就能弄的大差不差。一锅汤而已,能有好大的技术含量。”周砚笑着解释道:“我们去嘉州,两个人分两个药房买,够他们琢磨很长一段时间了,到时候你也已经把口碑做起。”
“懂了。”周杰点头。
“其实就算他们大概晓得用那些香料和中药也没事,同一道菜到最后都是靠细节脱颖而出,客人精得很,吃一次晓得哪家更好吃。
你的汤锅能在码头上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对汤味的把控,所以周村没一个卖的过你。”
周杰听得连连点头,感慨道:“你说的太有道理了。”
“要不你把招牌也改一下,统一叫周记跷脚牛肉,以后说不定我们能把这个生意做大做强,等到千禧年以后,也算几十年的老品牌。”周砚提议道。
“品牌我不懂,但你肯把招牌给我用,我肯定愿意。”周杰咧嘴笑道:“这样,我也不白用你的,跷脚牛肉是从你这里学的,以后我们这个摊摊赚的钱,我做主给你分两成。”
“这个钱我不要你的,你一个摊摊能赚好多钱?这钱你还要跟海子哥分,两个家庭开销指着这点收入。”
“但是……”
“要是以后你们要去嘉州,或者蓉城开店,你再跟我说分我股份的事。”周砚笑着打断他的话,“不过,那时候我还是会出资入股,当个甩手老板等年底分红。”
“要得。”周杰见他态度坚决,也就没有再坚持,“我们把做生意的门道摸清了,就去找门市干,到时候我们兄弟合股,做大做强!”
两人骑着车往嘉州走,一路闲聊。
周砚其实挺看好周杰的,他做事踏实,人情世故练达,能在码头一众汤锅摊位中杀出来,积累出一批稳定客户,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他欠缺的是一点眼界,和对未来方向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