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54节

  跷脚牛肉这道菜是能撑起一家饭店的,后世更是成了嘉州的名片之一,与甜皮鸭、钵钵鸡、麻辣烫等齐名。

  周砚不满足于专注开一家跷脚牛肉店,但可以让周杰去做这件事,到时候他投资、给建议,经营交给周杰来管,年底拿分红即可。

  等嘉州旅游业发展起来,老字号的跷脚牛肉,一年能挣不少。

  这是他目前能够想到的资源最大化利用,帮助身边信得过的人成长,让他们过得更好,顺便从他们的成长中获得超额回报。

  从嘉州回来,周砚把香料和中药分了,周杰提着东西回去,为明天的营业升级做准备。

  今天这瓜太有爆炸性,通过一场场龙门阵,把周二娃饭店的名声彻底打响,晚上就有不少闻名而来的客人直奔周二娃饭店。

  赵东拿了个饭盒来,要打包一份红烧排骨,说要拿回去给两个孩子和和老娘尝尝。

  在门口等菜的功夫,他嘴上就没停过:

  “尝尝呗,这家的菜,厂长吃了都说好。”

  “老钱啊,吃碗跷脚牛肉再回去,保管明天你媳妇给你端洗脚水。”

  “哪个菜好吃?那还真没差的!要下饭菜,点藿香鲫鱼和双椒碎花牛肉;喜欢吃烧菜的,牛肉烧笋干一绝;家里有小孩嘴馋的,点个红烧排骨……”

  “厂食堂?不换主厨,狗都不吃!”

  工人:“……”

  你清高!

  那他们天天吃厂食堂的算什么?

  不过经赵东这么一吆喝,还真有不少临时决定进店吃饭的。

  赵东喜笑颜开,今天孙美丽和王德发被带走,可把他乐坏了,有种大仇得报的爽感。

  作为导火索的周砚,已经成了他的朋友,给朋友的饭店吆喝几声,那是应该的。

  当然,老徐是有点惨,不知道明天还来上班不。

  今天他提了一嘴,要是心情实在不好,明天准他一天假。

  这事搁谁头上,心情都不可能好。

  周砚听进来送饭盒的赵红说了赵东帮忙吆喝的事,装排骨的时候给这位热心的带货达人多装了几块。

  刚过六点,墙上的菜单就剩下红烧排骨和藿香鲫鱼,其他菜都进入估清区。

  今天的鲫鱼,周砚要了八十条,就算剩几条放水缸里养一晚也不成问题。

  红烧排骨今天备了二十份,还剩了六份,这菜挑人,女工和孩子比较喜欢,但价格又贵了点,还不下饭,所以点的人还是要少一些。

  不过这会客流高峰期已经过去,厂里的工人该回家吃饭的都回去了,零散几个客人,看到只剩下这两道大菜,都有点犹豫。

  这时,两个穿着黑色中山装的男人闲聊着进门来,后边还跟着两个小男孩。

  “厂长,副厂长,你们来了。”赵瞧见连忙招呼道。

  “对,赵姐,我跟厂长还有两个孩子吃个便饭。”林志强笑着应道。

  “赵。”林景行和林秉文礼貌打招呼,不过眼睛已经开始往店里瞅。

  “小锅锅!”周沫沫坐在高板凳上冲他们挥了挥小手。

  “沫沫妹!”

  俩人立马跑了过来,一个摸糖,一个掏橘子,可大方了。

  “谢谢小锅锅。”周沫沫捧着接过糖和橘子,又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包叮叮糖,挑了两块最大的递给两人:“呐,吃叮叮糖。”

  “谢谢。”

  两个小男孩接过糖,立马塞嘴里。

  “好甜!”

  “沫沫妹的叮叮糖,好好吃!”

  两人吃着糖,还不忘夸夸。

  林志强看着两个儿子围着小姑娘,脸上也是有着笑意。

  他也没想到,到了三十八岁,还能被两个儿子催着要三胎。

  不说现在政策不允许,要是再生个儿子可怎么办?

  香香软软的小姑娘他当然喜欢,当初孟安荷怀二胎的时候,他俩做梦都想要女儿。

  现在他们夫妻三天两头出差,孟安荷比他还忙,这俩儿子都是半放养状态。

  孟安荷今早上蓉城去了,早上送他俩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嚷着要来周砚的饭店吃饭。

  周砚做的红烧排骨,他们念念不忘,这点倒是和他们表姐一样。

  这俩小家伙侦查意识很强,昨晚回家还掰开他嘴巴闻闻他在外面有没有背着他们偷吃,再三警告他不许出来吃独食。

  他们的妈妈已经把钱给了,林志强自然不能不带。

  刚好厂长因为食堂查账的时间也下班晚了一个小时,他就邀请厂长一起吃个便饭。

  要放往常,王宏亮肯定会拒绝。

  但听到说去周砚店里吃,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两人找了张空桌坐下,看着墙上的菜单,皆是眉头一皱。

  “就剩两个菜了?”

  王宏亮本来还想再尝尝牛肉烧笋干,笋干太香了,今天上班都挂念着呢。

  周砚闻声从厨房出来,笑着解释道:“厂长,林叔,今天来吃饭的工人比较多,这个点菜卖的差不多了,就剩下几份红烧排骨和几条鲫鱼。”

  王宏亮看着周砚笑道:“藿香鲫鱼和红烧排骨是好菜,要不你再给我们简单炒个素菜?”

  “对,小周,我们要个藿香鲫鱼,要一份红烧排骨,再加个素菜吧。”林志强也点头,虽是顿便饭,但四个人两个菜确实不够吃的。

  两个半大孩子,一盘排骨还不够他们啃的。

  “后厨还有一块二刀肉,要不我给你们炒一份蒜苗回锅肉?这道菜我打算明天上菜单开卖。”周砚猜到了两人的想法,笑着道:“就是肉不多,只有三两多点,请两位品尝点评一二。”

  王宏亮眼睛一亮,明显来了兴致。

  旁边吃饭的客人闻言,纷纷看了过来。

  ……

  求追读!求月票!

  现在的追读太重要了,各位读者老爷,希望每天都来看看新章节,支持一下小破店!

第63章 我愚蠢的弟弟啊

  “蒜苗回锅肉,新菜啊。”王宏亮确实来了兴致,点头道:“行,你炒一份我们尝尝,这试新菜的机会可不多。”

  “回锅肉可是好菜,上回咱们在荣乐园吃的那一份,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忍不住咽口水。”林志强也是笑着道。

  “好的,你们稍等,我这就去做。”周砚转身进了厨房。

  这两天,周砚验证了名人效应在这个时代依旧奏效,王宏亮和林志强来店里吃饭,觉得菜少,倒是个让他们把帮忙试菜的机会。

  今天的事情闹那么大,周砚觉得肯定是林叔的功劳,毕竟他也只找过林志强一个人。

  老厂长定然也出了手,不然一百块钱租金,怎么可能把孙美丽和王德发挑下马。

  厂食堂一个月的流水超过三万,他们俩相好在食堂搅和了两年,不知摸了多少油水,一百块算啥?

  就为这人情,周砚给他们送份菜,那也是应该的。

  就是这剩下的二刀肉吧,有点少,凑不够标准的一份。

  红烧排骨先上的桌,烧菜回个锅就能出,快是最大的优点。

  接着上的是藿香鲫鱼,这才洗锅开始炒回锅肉。

  四两多的二刀肉,炒出来一盘蒜苗回锅肉其实也不少。

  周砚拿了个陶碗装了半碗饭,先浇一勺剩下的牛肉烧笋子的汤汁,然后从盘子里夹了四块回锅肉和几片蒜苗盖在饭上,舀一勺刚热好的排骨,加几片泡萝卜。

  这是周沫沫的晚饭,蒜苗回锅肉、红烧排骨双拼盖浇饭。

  中午周砚答应她的,晚上还给她做回锅肉,她那份得给她单独夹出来。

  这一夹,可不就剩三两多了。

  周砚端着回锅肉出来的时候,周沫沫眼睛直勾勾盯着,看到端到了林志强他们那桌,嘴巴瘪了瘪,可委屈了,眼眶红红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竟也忍住了没哭出来。

  蒜苗回锅肉上桌,荤香飘散,引得客人们纷纷侧目。

  “一份蒜苗回锅,用的半斤二刀肉,这份只有三两多点,不算一份整的,你们尝个味,给我这新菜点评几句。”周砚笑着说道,把肉的分量强调了一遍。

  “嗯!这灯盏窝够正宗的!”王宏亮瞧着这盘回锅肉,眼睛顿时一亮,“上好的二刀肉,精准的刀工,恰到好处的火候,才能爆出这样正宗的灯盏窝。”

  “红亮的回锅肉,白色的蒜苗茎,绿色的蒜苗叶,红白绿三色鲜亮,看着就不错!”

  “尝尝。”王宏亮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回锅肉,肉卷曲成灯盏窝状,拈起来颤颤巍巍,泛着油光,“瞧瞧这状态,拈起来油光一闪一闪的,这叫拈闪闪,说明这火候刚好到位。”

  肉放在碗里,又夹了一截蒜苗茎夹在肉里一起吃。

  一入口,王宏亮的眼睛就亮了,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咽下之后又扒拉了一口米饭,再尝了一块,吃完连连点头道:

  “香糯的皮子,入口即化的肥肉,略微弹牙的软嫩瘦肉,在齿间交锋,其中还夹杂着蒜苗的特殊清香。”

  “这一口下去,肥而不油,香而不腻。”

  “肉质特别好,用土灶大锅炒出来,味道格外香。”

  “好吃!”

  “蒜苗回锅肉做出这个味道,我觉得和荣乐园老师傅炒的已经没有啥子区别了,我来评价的话,就是巴适得板,下饭一流。”

  “您过奖了。”周砚笑眯眯地听着,老厂长还是有水平,懂吃,会吃,也会夸。

  “丝毫不过,以前我觉得我炒的回锅肉,在苏稽镇上数一数二,国营饭店的范大厨我都是不服气的。”王宏亮有些感慨道:“但今天尝了你做的这个蒜苗回锅肉,我觉得以后只能算苏稽第二了。”

  旁边的客人都伸长了脖子瞧,这道能被老厂长这般夸奖的蒜苗回锅肉,闻着香,看着更馋人,听完老厂长的点评,更是忍不住咽口水。

  这蒜苗回锅肉,得吃啊!

  林志强也尝了一块,也是赞不绝口,最后总结道:“厂长说的没错,就算是荣乐园的老师傅炒的,也就如此了。”

  本来专心啃排骨的林家兄弟,闻言盯上了那份回锅肉。

  林景行先夹了一块尝,眼睛顿时一亮。

  好香!软软糯糯的,好好吃。

  林秉文有点迟疑,他不爱吃肥肉,这肉看起来可太肥了,便眼巴巴望着林景行道:“哥哥,好吃吗?”

  “不好吃,特别肥,你肯定吃不了一点。”林景行一本正经的说道,筷子已经夹起第二块回锅肉喂到嘴里了,嚼的可欢了,咽下后还不忘扒拉两口米饭。

  “不好吃你一块接一块的?”林秉文看着那油润润的回锅肉,吞了吞口水。

  “我又不怕肥肉,瞧见盘子里剩下的那块排骨没有,哥哥给你留的,赶紧吃吧,我吃点肥肉就好了。”林景行说道。

  林秉文的目光果然被红烧排骨给勾走了,夹起那块排骨啃着,还不忘道:“哥哥,谢谢你。”

首节上一节5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