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16节

  有时候非要闹得大家都不高兴,明明有着金山,偏偏用勺子去开采。

  闻言,老张心中一动,但是想到韩三平的手段又有点发怵,他可没有好爹好爷爷,索性打算等等。

  另一边。

  一早。

  沈善登神清气爽的去了自己的地盘,顺为公关公司办公地。

  这个公司成立,和沈善登的黑历史有关。

  他还没迈入音乐行业呢,就被人赶了出来,让他不得不重视公关舆论。

  办公地在知春路稍微东边的老旧商住楼,离沈善登学校和小区都比较近。

  毕竟,他大部分时间要在学校。

  车上。

  见不是往中影方向,周奇峰很是疑惑:“师兄,我们不去中影?”

  沈善登反问:“我们目的达到了,获得了韩三平的支持,还去干什么?”

  周奇峰觉得正是如此才要去啊:“《督公》项目啊,我们要组建剧组,要用人吧?”

  沈善登笑了:“当年韩三平做《甲方乙方》,找的冯小刚做导演。他要推动大片战略,也要用人吧,北影厂有几个?陈凯歌算半个,进修班同学黄建新是西影的,无人可用到找港岛导演,被人当凯子。”

  “幕后来说,北影厂能用的人,肯定很忙,《投名状》《赤壁》等项目都要人,轮不到我们,不忙的人,我们请来干什么?”

  “请个祖宗?”

  沈善登两世为人,见过各种奇葩场面,比如装修,有的子女告诉老人不要找亲戚,还是找了亲戚,明明是送项目送钱,弄得反而像是自个欠了人情。

  如果活好,也还罢了,关系加深了。

  要是遇到了杀熟的,维权困难,而且损失的不只是钱。

  房子是用来住的,一个做工不行的房子,一家子有的折腾。

  沈善登面对的局面也是如此,他是北电学生,北影厂不知道多少是他学长、老师,明明是他给项目,但这些人恐怕不会说谢谢。

  周奇峰意识到自己说了傻话。

  果然,老师说的没错,他还是要多看多听。

  沈善登有着清醒的认知,韩三平的最大作用,是给他敲开了门,是方向的支持。

  用宏大叙事,用路线可以打动韩三平,并不意味着就能让其他人也触动。

  在韩三平面前好说话的人,等韩三平不在场,那就另说了。

  将心比心,要是沈善登在一个单位工作,自己一路往上熬了好多年,才走到一定位置,然后一个年轻人突然空降获得了主要领导的巨大支持。

  心里不膈应是不可能的。

  阎王好说话,那是因为阎王不是牛马,牛头马面难缠,那是因为牛马出错了要担责,做了事不一定有功。

  当下的沈善登,也只是一头牛马。

  所以,必须脚踏实地。

  而且《督公》以及《绣春刀》,沈善登想要把项目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既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也是只有他有相应的认知。

  不谈大策略,只谈具体操作。

  《督公》,沈善登瞄准定档今年11月。

  一定要赶在11月之前完成。

  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去捡漏《色戒》下映留下的档期。

  只要能赶上这个时间节点,从商业上《督公》就输不了。

  这些,只有沈善登知道,只有他能捕捉到一闪而逝的机会。

  除了他,别人做不到!

  没人能做到!

  而沈善登只有真正、彻底掌握《督公》项目,而不是名义上的,才能在电影里完全贯彻他的意志。

  “到了。”

  车一停,公关公司经理马有德已经小跑着过来开门,把手挡在车梁上:“老板,您终于来了。”

  沈善登直接说事:“有德,你给我办一件事。”

  “我肯定办到,老板。”马有德保证。

  沈善登道:“你去给吴京送一封信,让他来给我做男二、副导演、制片人以及武术指导,当然了,我们这个项目预算有限,薪水只能开一份。”

  “啊,我?”马有德懵了。

第15章 搭建团队

  沈善登让他做的事,不只是让吴京接受这份,或者说这几份工作邀请,然后拿一份工资那么简单。

  比这还要难。

  是要让吴京欣然、兴奋、迫不及待的答应,更是要比做自己的事更加用心的投入其中。

  马有德自问,世界上,能有这样的人吗?

  吴京知名度也不低,当年也是家喻户晓的演员。最近几年去了港圈,名气下落,但咖位往上走了,演了多部电影。

  如今,港圈、台娱比内娱要高一筹。

  演员明星方面,港圈的大明星,一部戏能要几千万上亿,大陆这边,片酬最高的陈道明,也才百万而已。

  几十倍的差异!不足港圈明星的零头!

  如果不是自家老板,马有德真的以为对方在做梦,说梦话。

  但,如果是沈善登也许就有可能。

  遥想几年前,他也只是混迹论坛中的愤青,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沈善登的团队。

  最初还以为是骗局,后来试着兼职发帖,赚点外快。

  凭借沈善登偶尔传授的绝学,在互联网上打的天崩地裂,以一敌百。

  短短三四年时间,从兼职到全职,走上了领导岗位,做到了经理,见证公司有了正式办公场地。

  如今固定资产上百万,六名正式员工,还有不好估值的软资产,各大论坛的大量账户,有组织的水军。

  马有德回过神,看出沈善登不是有意为难,是真有办法,连忙请教道:“老板,不是我给自己找理由,我是怕耽误老板的大事。”

  沈善登听着这说法方式觉得耳熟,算了,不多想了:“我给你封信,到时候你交给他。”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有人。

  上面要有人。

  下面也要有人。

  前后左右也少不了人。

  沈善登这样的新人导演,最好能有一个老江湖的制片人或者副导演帮忙,这样的话,能省去非常多麻烦。

  以后粉丝电影兴起的,歌手、演员、作家都来做导演,难道真把导演技能学一遍不成?

  也不只是后世,当下就有一个,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有港圈金牌制作人蒋志强参与,也有弯岛电影人帮助。

  港台电影圈为之保驾护航,这样的项目,至少成片不成问题。

  相比于有先发优势的港台,07年这个时候,大陆幕后还比较落后。

  做不到只要出钱,再找个懂行的人把关,就能建个水平有一定保证的剧组。

  沈善登想要能够主导项目,在后续的谈判中提升筹码,最好自己把框架搭起来,还是那种一看就很专业的框架。

  台前不用担心。

  沈善登不用港台明星,大陆这边的,纯市场价,他也没有请不起的。

  07年,大陆演员,是真的没有多少电影资源,尤其商业电影,都挺惨。

  主要还是幕后团队,有三个重点。

  一个是剧组管理团队,另一个内容创作团队,然后《督公》作为古装动作,武术指导团队也很关键。

  初步搭建起来这三个团队框架,《督公》项目才彻底姓沈!

  所以,吴京就很关键。

  吴京在以后的采访里说过,他在港圈是各种活都干过。

  这也是港岛剧组的特点,人不能闲着,特别是大陆这边的人。

  《督公》又有动作戏,需要武术指导,这方面沈善登有自己想法,但想法的落实需要具体人执行。

  吴京有武术功底,拿过全国冠军,在港圈混肯定也偶尔兼职武指,就算他不行,也能通过他去找更专业的人。

  有个知根知底的行内人,至少能避免被坑。

  可以说吴京一个人,就能帮助沈善登撑起两个团队。

  而且吴京从后来成长看,在圈子里没有多少资源,和北影厂、京圈关系不深,沈善登拉来,就是他的人。

  否则也不用巅峰之时,远走港圈,被打的嗷嗷叫。

  对戏的如果不是吴京,而是成龙、李连杰,会下这么重的手吗,甚至如果是《战狼2》后的吴京,还会一样吗?

  所以,还是没什么背景,只能拼命。

  沈善登需要的就是有能力但是缺乏机遇的人,吴京就很合适。

  又给马有德交代了一番细节。

  “老板,我全记住了。”

  看着刷刷刷,用笔认真记录的马有德。

  沈善登还是比较满意的。

  马有德给下属交代了工作,又和家里打了声招呼,马不停蹄的赶往机场,前往深圳。

  吴京在港岛那边发展,最近正在深圳休养。

  来都来了。

  沈善登视察了一番公司业务。

  随着公司走入正轨,他很久没过问过具体事务,只是抓人事和财务。

  周奇峰第一次来这里,看着成排成排的电脑,连连惊叹。

  沈善登笑而不语,这都是中关村淘的二手电脑。

  顺为公关公司,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也是因为凶悍的作风。

首节上一节16/107下一节尾节目录